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书籍硬蜱有6属11种,其中缅甸血蜱、厚体盲花蜱、嗜鸟血蜱和短小扇头蜱为省内硬蜱的新记录,我们采集并鉴定169头成蜱,微小牛蜱占50.3%,可能为广西的硬蜱翁势种。调查龙胜林区34人,资源林区112个,有明显蜱咬史的分别为28人和93人,叮咬率达82.4%和83.0%,且男性高于女性。林工工龄越长,有蜱咬史率越高,人 体被蜱叮咬部位多为两下肢。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硬蜱种类调查及一新纪录蜱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硬蜱种类。方法宿主体捡蜱法,采集硬蜱标本并分类鉴定。结果捕获硬蜱5属12种,其中长角血蜱为海南省新纪录种。结论进一步加强硬蜱调查工作,为蜱传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1954—1958年在朝鲜采获的蚊虫标本进行了鉴定整理,计3属18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沟硬蜱蜱媒病原复合感染情况。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新疆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采用布旗法采集全沟硬蜱,通过巢式PCR方法对蜱体内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 burgdorferi] 5S~23S rRNA 基因间隔区、无形体(Anaplasma)16S rRNA基因、斑点热立克次体(Rickettsia)ompA基因、Q热贝氏柯克斯体Coxiella(C.)burneticom1基因、巴贝西原虫(Babesia)的Nss-rRNA基因进行扩增。结果 204只全沟硬蜱中104只蜱病原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0.98%,其中伯氏疏螺旋体阳性率为34.31%(n=70),斑点热立克次体阳性率为28.92%(n=59),嗜吞噬细胞无形体阳性率为9.31%(n=19),未检出Q热贝氏柯克斯体和巴贝西原虫。χ2检验显示,不同病原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17,P=0.000)。204只蜱中有39只存在复合感染,复合感染率为19.12%(39/204),在病原检测阳性蜱中复合感染率为37.50%(39/104)。伯氏疏螺旋体与斑点热立克次体复合感染率为16.18%(n=33);伯氏疏螺旋体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率为4.90%(n=10),斑点热立克次体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复合感染率为2.94%(n=6),3种病原体复合感染率为2.45%(n=5)。经χ2检验,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8,P=0.000)。结论 新疆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沟硬蜱存在伯氏疏螺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斑点热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并存在2~3种病原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通过简易的实验室饲养方法,观察了全沟硬蜱完整的生活周期。从成蜱历经卵,幼虫、若虫,再至成虫,共需时间约200天,大大短于自然界中的生活周期。  相似文献   

6.
全沟硬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新疆和西藏等地,四川省报道较少。全沟硬蜱是森林脑炎的病原体保存者和主要传播媒介,也是莱姆病的传播媒介。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于2010年5月17日收治1例女性硬蜱感染病例,经治疗转归良好。但该患者在求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同步标准十二导心电图由于其每导间的心电信号与心跳有—一对应的关系,可准确定位心脏病变,因而在临床诊断中有很大优越性。我们应用Philips80C552单片机系统设计了采集记录同步标准十二导心电图的应用电路,临床应用效果良好。1系统组成系统以8OC552为核心,控制导联形成运算放大器、直流成分消除放大器、D/A转换器等。(1)由电极拾取心电信号,经导联线送到缓冲输入电路。心电信号由人体传输到输入级要经过人体内电阻、输入电路的平衡电阻等因素的衰减。如果放大器输入阻抗很低,那么在放大器输入阻抗上得到的被放大信号的电压就会…  相似文献   

8.
9.
全沟硬蜱分布广 ,密度高 ,嗜吸人血 ,病原体感染率高 ,是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危险的生物媒介。全沟硬蜱存在个体与地理变异 ,有些形态特征变异很大 ,形态上相似的蜱种又多 ,因此同种异名 ,同名异种屡见不鲜。Filippova〔3〕最初用全沟硬蜱复组Ixodespersulcatuscomplex这一术语 ,正是为了修正与全沟硬蜱混淆的那些独立的种。种团或叫复组 (speciesgroup/speciescomplex)并非为分类阶元 ,它包括形态上密切相关的若干独立的种。全沟硬蜱复组又叫蓖子硬蜱复组Ixodes (…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白城地区的革螨,过去仅报道了寄生于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类。在研究螨源性疾病时,本所和几个医院进行了患者活动场所土壤革螨的调查。调查场所为庭院、菜棚、田间、草原、树林等处。今将采自这些场所土壤中的革螨记录如下(种名、数量、地点):1邓氏寄螨Paras...  相似文献   

11.
全沟硬蜱在黑龙江小兴安岭莱姆病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沟硬蜱在莱姆病螺旋体传播中的作用。方法:用布旗法在林区草地采蜱,并分类鉴定;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蜱类中肠带菌情况,并分离菌株。结果:全沟硬蜱为当地优势蜱种,人群发病与该蜱叮咬率密切相关;该蜱中肠带菌率为40%,并从14组(70只)蜱中分离出2株莱姆病螺旋体;新分离株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与国内分离株M7相同,而与美国菌株B31有区别。结论:当地全沟硬蜱是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然风景区蜱媒传染病风险评估中蜱虫及宿主的采集方法。方法不同月份、不同生境进行定点游离蜱和宿主寄生蜱虫的采集,比较不同布旗、不同捕鼠路线对蜱虫及其宿主采集效率。结果镜泊湖区针阔混交林和草地的游离蜱虫5月份采集数量(99只)远远高于6、7月份(7只和1只);针织棉质布旗优于纤维麻面和棉质布旗捕获率高出7倍;6、7月份无法采集到寄生蜱;野栖鼠类及体表寄生虫采集以接近水源线路更好。结论镜泊湖景区存在蜱媒风险,蜱虫及其宿主标本的采集应注重蜱虫的季节消长、工具和方法的革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鉴定新疆北疆石河子市、沙湾县、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媒介蜱,并确定其携带的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方法选择4县市6个牧区为调查点,采集羊源寄生硬蜱,结合形态学与16S rRNA进行蜱种鉴定;采用BSK-H培养基对莱姆病螺旋体分离培养,并用硝酸银染色和巢式PCR法进行病原检测,阳性产物测序结果比对,并与11种GenBank参考序列比对,确定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结果6个调查点共采集寄生硬蜱900多只,经形态学与16S rRNA鉴定分别为图兰扇头蜱、刻点血蜱、亚洲璃眼蜱和边缘革蜱;从中分别选取样本硬蜱共102只,分24管,分离培养后结合巢式PCR和硝酸银染色共获得16管阳性培养物。5S~23S rRNA基因问隔区测序比对分析表明,所有菌株为伯氏疏螺旋体与国际报道的B.burgdoq''eri Sensu Stricto(B31)基因型具有高度同源性,同源性为98.6%~99.5%;OspC基因型分析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4县市分离获得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为B.burgdooCeri Sensu Stricto,且存在生物多样性。从图兰扇头蜱中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全沟硬蜱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能力。方法:以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的KM鼠作为宿主动物,利用培养和PCR方法检测全沟硬蜱对吸血感染的莱姆病螺旋体的保持能力以及蜕化后若蜱对敏感动物的感染能力。结果:全沟硬蜱幼蜱攻击感染KM鼠后获得97.5%的阳性感染,并能保持所感染的莱姆病螺旋体至若蜱。幼蜱蜕化后,45.0%的若蜱仍携带姆病螺旋体并可通过叮咬感染敏感KM鼠。结论:全沟硬蜱具备经期传播莱姆病螺旋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革螨采集及新记录(蜱螨亚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采获一些革螨标本,经鉴定共有8种,均为浙江省新记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记述分布于湖北省的硬蜱科1新纪录属:花蜱属(Amblyomma)及4新纪录种:龟形花蜱(A.testudinarium)、雉鸡血蜱(Haemaphysalis phasiana)、豪猪血蜱(H.hystricis)和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标本保存于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18.
坠落伤是现代常见创伤,详细、完整、准确、规范地采集与记录病史,不仅对其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有效开展临床科研、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检查了我院1990年1月以来收治的825例坠落伤病历,着重对现病史采集与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8月,柳州市高新开发区某机床设备机械厂发现“狗虱”,经调查证实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通过对该厂采取杀虫措施,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90年5~8月在内蒙大兴安岭,对莱姆病螺旋体的生物媒介和人群感染进行了调查,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是当地蜱类的优势种,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全沟硬蜱的中肠涂片,发现其带菌率为40%;从46组(380只)全沟硬蜱中分离出19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出的菌株在单克隆反应上与美国菌株不同。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308名居民血清,阳性率为13.3%。以上研究证明,大兴安岭是莱姆病疫区,全沟硬蜱是将莱姆病螺旋体传播到人和动物的主要生物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