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原因。方法1998-2002年间对19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的患进行了鼻窦CT扫描和鼻内窥镜检查,再次手术在鼻内窥镜下完成。结果术后4个月原有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在行鼻中隔矫正术前应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或)鼻窥CT扫描;对同时伴有其它鼻腔或鼻窦病变应予处理。有条件可以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 ,鼻内窥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鼻、鼻窦等诸多疾病的治疗。鼻中隔手术已成为鼻内窥鼻窦手术中的重要内容[1]。我科于2001年11月~2004年8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82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男60例,女22例,年龄1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在鼻中隔偏曲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及适应症。方法 对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其中32例合并鼻息肉、鼻窦炎同期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术后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鼻中隔穿孔、鞍鼻及脑脊液鼻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该法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精确细致,损伤小,对合并有鼻息肉、鼻窦炎者可行同期手术。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普及,鼻中隔手术的适应症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结果:术后随访4~12个月,主观治愈率87.9%(29/33),好转率12.1%(4/33),无不愈者;客观治愈率81.8%(27/33),好转率18.2%(6/33),无不愈者。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以下优点:(1)完全、彻底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提高了手术质量;(2)减少手术并发症;(3)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偏曲特别是高位及后段偏曲,对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重视,传统手术对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很难彻底,仍有一定的鼻中隔穿孔发生率,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科于2002年9月至2002年12月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8例,获得满意疗效,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9~55岁,其中高位偏曲9例,中后段偏曲14例,前段偏曲5例。病史3~8年,患者均有鼻塞,伴头疼、流脓涕及嗅觉减退者20例,伴鼻出血者8例。术前常规作鼻窦内窥镜检查,了解偏曲部位及形状,  相似文献   

6.
鼻息肉和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手术后症状不改善或病变复发已成为颇为棘手的问题,一直为鼻科医务人员所关注。常见的原因是术腔或鼻窦闭锁、鼻中隔偏曲和变态反应因素等。本总结我科7例再次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健康宣教指导,以及术后随访综合治疗均是提高再次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手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规手术,在各级医院均广泛开展。随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鼻中隔手术已经成为鼻窦内镜手术的一个重要内容,甚至被认为是鼻窦手术的常规性前驱步骤。本文就鼻中隔手术的发展、适应证、疗效、围手术期处理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越性等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对120例鼻中隔偏曲伴有鼻窦炎的患者,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同时再行同侧或对侧功能性鼻窦开放术。结果治愈85例(86.8%),好转14例(13.2%),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1例(1.1%)。结论在鼻内镜下能一次性完成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且不会增加鼻窦手术的并发症,该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可在直视下操作,手术精确,对于复杂的鼻中隔偏曲及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鼻甲肥大者,较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具有优势。因此,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科2006-01~2007-06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鼻中隔高位偏曲以及中鼻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仅单纯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实施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以及中鼻甲整形,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7%与对照组6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以及中鼻甲整形,手术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是鼻中隔矫正术,主要目的为解除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长期持续性鼻塞、反复鼻衄、影响鼻窦引流、反射性头痛及血管运动性鼻炎。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手术是在额镜照明,患者半坐位下实施手术。存在视野不够清晰,粘膜分离难度大,鼻中隔软骨切除过多,造成鼻中隔软弱等缺点。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施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52例,克服了传统手术的一些缺点,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伟 《北方药学》2013,(5):123-123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耳鼻喉科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5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组30例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组20例。结果:经鼻内窥镜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下的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佝,达到生理功能的恢复。方法对125例鼻息肉、鼻窦炎患在鼻内窥镜下除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结果随访一年以上术后无复发116例,治愈率92%。主要并发症为鼻腔外侧壁与中鼻甲粘连。筛窦腔粘连封闭。中鼻甲与鼻中隔或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强调术后定期随访换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鼻内窥镜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少,出血量少,术中视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等优点。本院近年来行鼻内窥镜手术260例,利用鼻内窥镜相继开展了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窦囊肿等手术,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总结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馨 《中国实用医药》2008,3(7):125-125
近年来,鼻内窥镜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我院从1999年以来,利用鼻内窥镜相继开展了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窦囊肿等手术,配合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就此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晓根 《云南医药》2012,(6):595-596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手段为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1]。常由鼻部遭受外伤、生长发育过程中鼻中隔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鼻腔鼻窦巨大鼻息肉压迫等引起鼻中隔偏曲。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和骨性弯曲,使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我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30例不同类型的鼻中隔偏曲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了58例施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58例患者双侧鼻腔均通气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微创、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式及适应证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成龙 《云南医药》2004,25(3):246-248
鼻中隔偏曲发病率之高(12.7%。81.2%),令人瞩目,据肖世德在体检人群中统计发病率为5l%,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者为12%,即每百人群中有约近5个人因患本病需要治疗。鼻中隔矫正术是治疗本病的最常见的手术。特别是现在人们对生存质量的重视,鼻中隔手术愈来愈受到患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地得到矫正,取得满意通气效果,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消失41例,明显减轻9例,术后经随访半年以上,均未出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鼻梁塌陷等症状.伴有鼻窦炎、鼻息肉、慢性鼻炎患者随访半年无复发,窦口开放良好.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仅可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不需二次手术,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经鼻内窥镜手术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疗效显著的优点,使鼻外科的临床治疗水平迅速提高。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本院在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鼻息肉摘除术及鼻窦开放术48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