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MCAO/R),分别采用TTC染色法、神经功能评分法观察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同时观察PPARγ激动剂对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PPARγ激动剂能够减少I/R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额叶皮质损伤对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实验探讨了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用外科手术造成大鼠一侧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后不同时间、用Y型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用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底前脑含乙酰胆碱酸酶(AChE)活性神经元。实验观察到前额叶皮质损伤后1周,动物学习,记忆功能有所障碍,损伤同侧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有所减少,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损伤后2,3,4周,动物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损伤同侧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且两者变化相平行。结果表明单侧前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不仅可引起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且可引起同侧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丢失,且两者发展相平行,提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逆行性变性在动物额叶皮质损伤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NGF预防大鼠额叶皮质损伤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额叶皮质损伤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性的预防效果。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1)实验组(NGF),(2)对照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3)正常组(假手术),用外科手术造成双侧额叶皮质局限性损伤,动物的学习,记忆机能及基底前脑含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神经元则分别用Y型迷宫和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额叶皮质损伤4周后,动物的学习,记忆机能明显下降(P<0.01),基底前脑含AChE活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NGI治疗可有效地防止额叶皮质损伤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生及基底前脑含AChE活性神经元的减少(P<0.05)。结论:NGF对双侧额叶皮质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机能障碍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性有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立体定向手术建立海人酸(KA)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检测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侧海马CA3区注射KA(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行为学特征,HE染色和Nissl染色以及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大鼠注射KA后出现湿狗样抖动、头面部肌阵挛、肢体阵挛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病理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胞增生,模型组IL-1β在致痫后3、6h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于12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7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蛋白与mRNA表达时程基本一致,3h出现,12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7d后回归至对照组表达水平,15、30d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大鼠-侧海马注射KA是人类颞叶癫痫理想的动物模型;(2)内源性IL-1β、TNF-α参与了癫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IL-β及ICAM-1在mRNA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它们在脑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RNA,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再灌注不同时间点TNF-α,IL-β及ICAM-1在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缺血侧,TNF-α,IL-β mRNA的表达变化相似,缺血及再灌注后表达增加,并在再灌注4h后达到顶峰,而CAM-1 mRNA在再灌注10h后达到顶峰,三类mRNA水平的升高可以保持到再灌注后3d,在缺血对侧,与假手术组比较,这三类mRNA水平有所增加,但是远低于缺血侧的mRNA水平。结论:TNF-α,IL-β及ICAM-1 mRNA在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表明它们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七叶皂苷钠组,各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七叶皂苷钠组建模成功后1 h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2.8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24 h,使用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使用称重法检测大鼠脑水肿程度,使用ELISA法测定大鼠损伤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使用TUNEL法检测损伤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组织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onga评分显著增加(P<0.01),脑含水量显著升高(P<0.01),损伤脑组织MDA、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增高(P<0.001),损伤脑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降低(P<0.001),损伤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损伤脑组织DUSP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损伤脑组织NF-kB p65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七叶皂苷钠显著逆转大鼠上述反应(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显著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元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何首乌对Alzheimer病大鼠学习记忆及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右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及何首乌的作用。方法将Aβ1-40 10μg/μl注入右侧海马建立大鼠AD模型,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和脑AchE活性及何首乌的影响作用。结果Aβ注射后出现较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Aβ组呈渐进性加重,治疗组有一定的改善。Aβ组海马区、额叶皮质和基底前脑区的AchE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但较Aβ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何首乌能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获得能力,提高AchE活性。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EGF和IL-1β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平衡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38例脑梗死(CI)患者发病24小时内、3天、7天、14天和1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4小时内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VEGF及IL-1β浓度.结果脑梗死组在病程各时间点上血清VEGF浓度与TIA组及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1),且呈动态变化,于第7天达高峰,第14天时仍未恢复正常;大梗死灶患者VEGF水平升高明显.24小时内脑梗死及TIA患者IL-1β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IL-1β水平在脑梗死组病程中亦呈动态变化,于24小时内达高峰,随后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各时间点IL-1β与VEGF浓度间未发现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VEGF及IL-1β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VEGF可成为反映脑缺血程度及判断临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在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名正常人(对照组)和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病后第1、3、7、14 d的血清IL-6和TGF-β1浓度.结果脑出血组在病程第1、3、7 d血清IL-6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GF-β1水平均明显减低(均P<0.05),至第14 d血清IL-6、TGF-β1水平均接近正常水平.血清IL-6水平在病程第1 d达到峰值(P<0.05),TGF-β1在病程第3 d为低谷值(P<0.05).大量脑出血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小量出血患者(均P<0.05).不同出血量患者之间TGF-β1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5),与TGF-β1水平无关(r=0.001,P>0.05).IL-6水平与TGF-β1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6、TGF-β1与脑出血的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血清IL-6浓度测定对判断脑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降纤酶对局灶性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大鼠脑组织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降纤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析降纤酶治疗的脑缺血3h/再灌注3h、6h、24h和72h大鼠脑组织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缺血3h/再灌注72h,降纤酶治疗组动物缺血侧脑组织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降纤酶治疗组动物缺血侧脑组织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在缺血3h/再灌注3h和6h时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降纤酶减轻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下调细胞因子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百日咳菌液致脑水肿时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感染性脑水肿(感脑)时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99只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百日咳菌液组(PB组).NS组和PB组大鼠按注NS或PB后断头处死时间又分别分为30min、60min、120min、240min4个亚组.ELISA法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的IL-1β和TNFα蛋白质水平,RT-PCR测定脑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注菌液后240min大鼠脑组织匀浆中的IL-1β(384.1±37.7pg/g)、TNFα(768.4±86.3pg/g)的含量明显增高,与C组、NS30min、NS60min、NS120min、NS240min及PB30min、PB60min和PB120min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RT-PCR发现TNFαmRNA表达信号在PB60min组开始增加,PB240min达高峰.NF-κB活性在PB60min组开始增加,PB120min和240min达高峰.结论脑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显著增加与感脑脑损害有关,其IL-1β、TNFα含量增多与NF-κB活性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2.
Aβ1~42对不同年龄组大鼠ChAT和AchE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后行为学习记忆和ChAT、AchE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Y迷宫测试行为学习记忆情况和比色法测定ChAT、AchE活性变化。结果 成年、老年模型组出现了行为学习记忆障碍,同时基底前脑ChAT活性降低(P〈0.05),而海马AchE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幼年模型组基底前脑ChAT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但海马区AchE活性降低(P〈0.05)。结论 ChAT活性的变化在Aβ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提高ChAT活性是治疗AD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氧预处理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耐受性和IL-6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培养12d的两组(对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培养神经元,同时置于缺氧环境(0.9L/LN2、0.1L/LCO2)中培养2、4、8和12两组(对照组和低氧预处理组)培养神经元,同时置于缺氧环境(0.9L/LN2、0.1L/LCO2)中培养2、4、8和12h,分别观察它们的形态变化和神经元存活数,并用抗rhIL-6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缺氧对大鼠海马培养神经元IL-6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 低氧预处理可增强海马神经元对rhIL-6的免疫反应,经低氧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缺氧后神经元存活数和对rhIL-6的免疫反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氧预处理氧预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缺氧后神经元存活数和对thIL-6的免疫反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氧预处理可使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对缺氧产生耐受,其中rhIL-6的免疫反应增加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对缺氧的一种适应性变化,提示IL-6可能参与脑缺氧耐受性的形成,并在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体条件下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对S100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Aβ1-40溶液及生理盐水做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后,采用刚果红染色、尼氏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胶质细胞反应、神经元损伤情况及S100β、iNOS表达变化.结果胶质细胞增生与神经元缺失程度以及S100β与iNOS的表达水平均随Aβ1-40浓度增大而增加,4μg/μl Aβ溶液注射组S100β阳性细胞数(个/视野)为42.39±3.46,显著多于盐水对照组(34.50±3.57),P<0.01;iNOS阳性染色面积与S100β阳性细胞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0.873).结论在体条件下高含量Aβ强烈诱导胶质细胞S100β和iNOS的表达,结果提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Alzheimer病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AD鼠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对老年性痴呆鼠基底前脑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切断成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imbria-fornix,FF),于基底前脑行神经干细胞移植,4周后行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形态学参数的变化. 结果 损伤后大约1个月,损伤侧基底前脑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支(VDB)内可观察到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分别为正常组的35.5%和55.8%,(与正常组相比P<0.01);移植组NOS阳性神经元数恢复到正常组的74.7%和95.7%,(与损伤组相比P<0.01).细胞形态学参数提示移植组NOS阳性神经元中含部分中等大小的未成熟细胞.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MS、VDB的NOS阳性神经元有明显的补充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内IL—1β和ICAM—1与继发性脑损伤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脑撞击伤后脑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变化及其介导的炎性损伤在继发性脑损伤(SBI)中的作用。方法 用落体撞击致大鼠一侧半球局部脑挫裂伤,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生物化学及组织病理学方法观测脑创伤后脑组织IL-1β和ICAM-1含量、脑含水量、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以及多形核粒细胞(PMN)侵入脑实质和脑实质的病理改变。结果 伤侧脑组织IL-1β和ICAM-1含量、脑含水量及MPO、MDA活性显著增加,SOD活性减小。PMN侵入并聚集于脑伤灶及其周围脑组织。结论 脑组织PMN聚集和MDA增加与脑创伤后IL-1β和ICAM-1含量增加有关。炎性损伤在SBI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β-淀粉样肽诱导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40μg• ml-1 Aβ25-35作用36h复制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同时给予小檗碱(0.5-2μΜ)进行干预。通过MTT实验观察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细胞早期凋亡,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activat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培养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比较,40μg• ml-1 l Aβ 作用36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0.5μM、2μM小檗碱能显著增加细胞活力(与模型组比较,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 Aβ作用后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P<0.01),小檗碱能降低TUNEL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小檗碱能降低Aβ诱导cleaved caspase-3异常活化(与模型组比较,P<0.05),抑制Aβ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结论:0.5-2μΜ小檗碱能通过减少神经元死亡,抑制早起凋亡对Aβ诱导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异常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而实现的。小檗碱可能具有治疗Aβ损伤引起的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汀他组,各10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TBI模型,阿托伐他汀组连续灌胃阿托伐他汀2周(1 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2天,参照Zea Longa 5分制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1β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 p65、p-IκB、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率、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改善(P<0.05),损伤脑组织TLR4、NF-KB p65、p-IκB、cleaved Caspase-3水平明显下调(P<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TLR4/NF-кB信号通路,抑制TBI大鼠的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元活性、脑组织病理及YES关联蛋白1(YAP1)蛋白的研究。方法 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健康组、外伤组(颅脑外伤模型)、依达组(颅脑外伤模型给予依达拉奉干预)、甘草组(颅脑外伤模型给予DG干预)。采用Zea Longa法(5分)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海马组织YAP1、磷酸化YAP1(p-YAP1)、大肿瘤抑制基因1(Lats1)及磷酸化Lats1(p-Lat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外伤组神经功能评分,IL-6、TNF-α、IL-1β,神经细胞凋亡、YAP1、p-YAP1、Lats1、p-Lats1均升高(P<0.05);与外伤组相比,依达组及甘草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依达组和甘草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相比,外伤组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数目减少,细胞核深染,细胞膜部分消失,依达组和甘草组神经元排列比外伤组整齐有序,肿胀程度减轻,细胞核较清晰。结论 甘草酸二铵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且与依达拉奉治疗相关相当,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功能、调节炎症因子变化及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 51(2): 18-2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分别对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评分,对缺血区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在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行为学评分优于后者(P〈0.05),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β-七叶皂甙钠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的IL-1β和TNF-α含量,减轻梗死体积,减轻炎症反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