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玲主任从医30余年,坚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博采众方、遵古而不泥古,同时强调内外合治,专病专方,擅于运用中医药治疗脱肛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思维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包括首辨阴阳,重视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辨体与辨症参合;外病内治,重视整体,顾护脾胃;分期论治,内外合治,最重外治。建立和强化中医外科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学术水平、振兴中医外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伤寒论》柴胡类方剂之一,其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呼吸、消化、神经、泌尿、妇科等系统疾病,但在肿瘤方面的应用少见报道。胡凯文教授擅用经方治疗恶性肿瘤,形成了独特的辨证施治思路。胡教授认为,恶性肿瘤患者久病体虚,正气虚损、气机紊乱、寒热错杂、上热下寒是疾病发展的关键;治疗上当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兼顾,攻邪与扶正相配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在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临证治疗上,疏解少阳、清上温下为其治疗总则;用药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方,秉承"尊其义不守其方,宗其法不泥于药"之原则,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4.
分析"辨体为主""辨病为主""辨证为主"的辨证方法,总结"三辨模式"的常规应用模式。即应以辨病为先,抓住疾病主要病机,明辨主病,制定主方配合专药,同时结合患者体质特征和证候特点加减用药;待病情缓解后,逐渐转向以辨体为主,结合辨证、辨病,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5.
周亚男  徐燕  严世芸 《中医杂志》2014,(20):1723-1725
介绍严世芸应用合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认为此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心气虚、心阳亏虚、心阴不足、气阴两虚、肾阴阳两虚、脾虚气陷等,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湿、水饮。基于"气血观",常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作为治疗此病的基本处方,根据辨证灵活合用经典古方,确立了以病机为核心的"活法合方"。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形成"整体辨证,局部辨病"诊疗模式,整体上采用分期辨证论治,活动期祛湿化瘀解毒以祛其邪,缓解期健脾补气温阳以固其本;局部以"痈疡"辨病论治,用中药青赤散灌肠,以敛疮生肌、燥湿止血。内服汤药,外用灌肠,"整体辨证"与"局部辨病"相结合治疗左半结肠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中药单味颗粒内外合治细菌性阴道病。方法:根据四诊合参、辨证与辩病相结合的原则,将细菌性阴道病分为脾虚湿盛、湿热下注、肝肾阴虚3种主要证型。分别辨证予以中药口服为主,配合中药擦洗阴道、阴道纳药等方法,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进行治疗。结果:总治愈率91.67%,总有效率98.33%。结论:中药单味颗粒内外合治细菌性阴道病,一是有效预防阴道内环境再度破坏;二是调整阴道内的阴阳平衡;三是避免阴道塞入西药栓剂后引起灼热的副作用,是一种患者乐于接受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亚滨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为心气血阴阳不足,心脉闭阻;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程可分早、中、后三期;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临证运用辨病、辨证、辨体结合的"三辨"法进行诊治,认为辨病为首要环节,辨证需辨明邪气所属,急则从标、缓则从本,分期论治,同时应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因人而异,辨体选方。  相似文献   

9.
耿建国教授精研《伤寒杂病论》,在不断临证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辨证特色,其非常重视“寒热辨证”,临床善用“寒热辨证”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和危重症。耿建国教授强调中医诊治疾病应当关注人体整体的阴阳状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其阴阳,调其阴阳,实现阴阳平衡。将抽象的阴阳概念转为容易理解的寒热概念,认为辨寒热即是辨阴阳。临床遇到内外寒热错杂的患者,不仅要关注人体在内的寒热表现,也要关注和掌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上和下的关系,内和外的关系以及不足和有余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医家抓住真正的病机,去伪存真,辨证用药更加有效。灵活巧妙地运用寒热辨证,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合方应用之理法进行分析,并联系中医思维认为合方的辨证方式是方剂辨证,这一辨证体现出中医的直觉思维;合方而用可紧扣病机、全面兼顾病情、提高效率,这些优势充分体现出中医的整体思维、中和思维、变易思维与功用思维。合方正是在这些中医哲学思维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同时也是这些中医哲学思维在临床应用中的极好体现。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目前以整体辨证为基础、关节局部辨证为补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观辨证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检测分析患者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的各项指标、阐明不同"证"的客观物质基础,其目的在于建立证的微观标准,增强辨证的客观性与正确性。将中医微观辨证运用到RA辨证论治中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指导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价以及指导选方用药,弥补了整体、局部辨证的不足,拓宽了医师的辨证视野,是现代RA辨证论治体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合方应用之理法进行分析,并联系中医哲学思维,认为合方的辨证方式是方剂辨证,其方式体现出中医哲学思维中的象数思维与直觉思维。合方而用可紧扣病机、全面兼顾病情、提高效率,充分体现出中医学的整体思维、中和思维、变易思维与功用思维。合方正是在这些中医哲学思维的指导下而产生,同时也是这些中医哲学思维在临床应用中的极好体现。  相似文献   

13.
张伯君 《北京中医药》2002,21(3):143-145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既要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治疗手段,如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时,要针对痰瘀之轻重、病性之寒热虚实分别处理,如痰停胃脘型用二陈汤加减,瘀血阻滞型用化血丹合金铃子散合丹参饮加减,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痰热互结型用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14.
张伯君 《北京中医》2002,21(3):143-145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辨证既要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治疗手段,如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时,要针对痰瘀之轻重、病性之寒热虚实分别处理,如痰停胃脘型用二陈汤加减,瘀血阻滞型用化血丹合金铃子散合丹参饮加减,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痰热互结型用小陷肠汤合温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15.
罗嘉敏  李菁  林丽珠 《中医药导报》2020,26(11):184-186,189
林丽珠认为恶性肿瘤并发黄疸与一般内科疾病所致黄疸不同,结合黄疸与肝胆癌瘤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恶性肿瘤并发黄疸的病因病机为肝胆瘀热,可从血分论治,化湿祛瘀以退黄为辨治之本。辨阴阳为辨治关键,阳黄者应以清热化湿、凉血祛瘀为法,阴黄者应以温阳健脾、养血活血为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辨治精髓,遣方用药时需辨清癌种、疾病分期、脏腑气血、正邪进退等变化。治疗之本应归结于原发性癌瘤,林丽珠提倡分期论治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6.
任静  姜敏 《光明中医》2021,36(2):201-203
姜敏教授师从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在中医体质学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姜敏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种体质性变化,强调从整体和本质上把握疾病,根据肿瘤患者的体质特征,寻找恶性肿瘤的发病规律,注意要以"人"为背景,"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7.
吴荣祖教授认为,在临证时,不可固执于西医的检查和诊断,也不能于辨证用药时偏执于辨病,而应以中医四诊八纲以识主证。辨治发热当以阴阳为纲,应依脉证以明病机,辨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按照病机立法遣方用药。吴荣祖教授强调调整阴阳、首重命门,扶阳之法、其要在密。吴荣祖教授临证治病必求其本,注重人体阳气,强调"阳密乃固",擅用附子及干姜、肉桂。  相似文献   

18.
介绍唐汉钧教授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分别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主张"以证统病"及"以病统证",分期论治;外病内治,重视整体;内治顾护脾胃;用药轻灵,因时制宜;内外合举,善用外治等。该学术思想对中医外科学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薰  杨柱  龙奉玺  伍谨林  唐东昕 《河南中医》2020,40(12):1783-1785
《伤寒论》六经辨证详述了外邪入侵机体后的传变规律,恶性肿瘤原发部位侵犯其他内脏与组织或恶性肿瘤转移符合六经传变规律。太阳经分布于体表,外邪入侵,首犯太阳,若恶性肿瘤患者辨为太阳病者可用麻黄汤、桂枝汤、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等治疗;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若患者表现为阳明经证者可用白虎汤、承气汤、茵陈蒿汤等治疗;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症,若患者辨为少阳病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足太阴经属脾属土,太阴之为病,当温化太阴寒湿,若患者属太阴病者可用理中汤等治疗;少阴病为太阴病进一步发展而成,主症为"脉微细,但欲寐",若患者属少阴病热化证者用猪苓汤治疗,属肝气郁结、脾胃虚寒证者用吴茱萸汤治疗;少阴病进一步发展为厥阴病,厥阴病属半表半里之阴证,若患者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可用厥阴病代表方乌梅丸治疗。然恶性肿瘤呈现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不能仅用一证识别,用一方治疗,应全面系统掌握六经辨证。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也要注意与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朱晓丹  安超  左明焕 《中医杂志》2014,(17):1525-1527
大方治病源于《黄帝内经》,实践始自张仲景,历代医家皆有探讨。胡凯文认为恶性肿瘤是阴阳合体的邪气,具有生命属性,体为阴,用为阳,易走窜,夺人气血,类似于一个病理性脏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多由于体内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清浊相干而成。依据多年临证经验,基于对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恶性肿瘤中医内治,采用以阴阳为纲、和为法,辨证运用"大方"的独特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