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作为新一代中医人,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中医不仅仅是医学,更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智慧,深入发掘其中的文化精华,而在中医教育中,我们更应加强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增强广大中医学者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持中医文化自信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坚定中医文化自信,是全行业要共同回答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医药高校在中医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高校要从高校自身职能的5个维度,即,坚持培养优秀中医人才、坚持创新中医学术、坚持提供优质中医服务、坚持精准传播中医文化、坚持开展中医国际交流,以实现坚定中医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环境下,中医文化传承的基本因子正在经受时代的冲击。对中医"象数思维"和"精诚仁和"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将会成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医文化自信建构的基础。当今,西医价值观强势冲击着中医文化,中医在现代医学环境中的主体性失语和中医正在面临的现代化悖论逐渐成为传统中医的文化认同现实之困。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中医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建构正在成为中医文化传播的当代核心诉求。以中医文化认同为起点,重视中西医文化间性,促进中西医文化适应,构筑全球化语境下中医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正在迫切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基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校训含义剖析中医药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中医学子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近一百多年来,西医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引发了中医"科学与否"和"存废之争"的思考与实践,造成了中医课程设置西医模式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导致中医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其直接的后果是中医从业人员思维方式异化、经典理论知识碎片化和人文素养下降,动摇了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文章认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重建中医整体思维和理论自信,是中医学传承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中医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在学术机构的助推下,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话语权的问题。通过发掘中医翻译中的文化自信,认为民族性原则和音译法、直译法、异化翻译等源语导向的翻译方法有效地传递了中医文化,体现了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医翻译,也将为中医翻译工作者在国际标准制定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医学术思想得以流传至今的关键,如何做好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中医文化传承和发展存在学校、医院和社会公众三大主体传播困境的现状,对此,应在文化自信视野下,实现中医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坚定文化自信,永葆中医事业的生命力,创新传播手段,推动中医事业的振兴发展,树立融合与共享理念,实现中医文化的当代价值,助力中医在继承中谋创新,重塑中医形象。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将思政和专业课结合,树立中医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医自信,更好地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课堂设计与实践,应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以医学人物为切入点,感受儒家仁礼对于人的价值;要以哲学思想弘扬中医文化;要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完善自身职业道德。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学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中医文化的科学研究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文康在’95中国医学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海)上指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历经几千年常盛不衰,在外界的巨大打击下仍有顽强生命力,是因为它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沃土中。中医在历史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党的传统文化政策、民族文化政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医,古为今用,去粗取精,推陈出新。显然,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使之为人类的卫生保健力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同时,当前更需要探索和分析中医学所植根的土壤,理清其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一是文化复兴,而文化自信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大和具有凝聚力的基石.在这个全球文化猛烈撞击的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在教育方面日趋重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隶属其下的中医运气课程在中国传统人文及天文历法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特色.故中医运气课程关于坚定和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中医英语的学科特点客观上要求注重文化导入。针对学生的文化失语,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译名之变、译名之异,更好地认识中西医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在学习中挖掘传统文化之根,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探索传统中医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特色教学,使课程特色更切合专业特点.应从坚持传统原则、体现精英模式、采用个性教学、注入活力趣味等方面入手,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专业素质,为该专业方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该专业方向其他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中医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让留学生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中医文化远程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医留学生教育的水平,扩大中医留学生教育的规模,而且能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读温病名著,加强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了其文化自信;病案实训培养并强化了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其中医思维自信;临床跟诊有利于其中医临床技能的培养,增强了其中医疗效自信。总之,使学生们在应对常见的临床疾病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培养并强化了其中医思维,提升了其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5.
中医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博,与中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文化是中医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中医学术的灵魂和传承的载体,承载了中医学几千年的光辉发展史。中医文化是基于  相似文献   

16.
严冬  彭海燕  周颖 《新中医》2022,54(13):213-216
目的:探讨中医文化渗透对《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中医院校临床基础课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取2个《中医内科学》课程平行班,分为对照教学组与试验教学组。对照教学组采取传统授课教学,试验教学组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增加中医文化渗透学习。结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中医思维训练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2组学生均多数认为分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的部分。多数学生偏好于传统授课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结课后,试验教学组86.21%学生认为已经建立中医思维模式,对照教学组仅44.74%学生认为已经建立中医思维模式,试验教学组中医思维模式建立情况优于对照班(P<0.05)。试验教学组中医思维训练题平均分为(19.24±1.48)分,对照教学组(16.79±3.43)分,试验教学组平均分高于对照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文化渗透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思维,积累中医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国内外的中医热潮,中医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然而什么是中医文化?中医文化如何定义,研究范畴怎样确定,中医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为何?所有这些都还处在比较模糊的状态,需要中医文化研究工作者进一步厘清。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或者说中医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构件,是至今保存完整、并仍在延续的文化形态。也有学者从学科划分角度提出中医学具有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中医文化建设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目的在阐述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正视问题,加强建设,促进中医医院中医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20)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新兴媒介和传统媒介之间的交织融合与渗透,各大在线教育软件及学习平台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媒介融合”为高校育人提供了多载体、多渠道的新突破,为中医院校青年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该文在分析当前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上,提出中医药文化自信培育的迫切性及面临的问题,探寻中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媒介融合的契合点,以期为其他中医院校完善以媒介融合为特色的中医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中医学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优秀成果。中医学在我国历史中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沿用至今且光芒依旧。从中国传统理论中的哲学、思维、人文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的深远影响,从而探讨在当代的中医学习中应如何将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学习运用相结合,并使中医这个中华民族的优秀智慧结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