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俞景茂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运用和解少阳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机辨析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 相似文献
2.
介绍俞景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经验,认为本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时缓时著的发病特点正与少阳证相合;临证时将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尤以阴阳、虚实辨证及从肝论治为主,谨守其阴虚阳动、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突出调和阴阳、从肝论治及虚实兼顾的治法,并加强心理调摄,时时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3.
总结俞景茂教授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经验。俞教授认为本虚标实、寒热夹杂为其病机特点,宜以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结合疏风活血为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俞景茂和解少阳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之一,是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一种治疗法则,通过苦辛并进,寒热互用,补泻兼施,从而调节人体的阴阳、脏腑和气血状态。“和解少阳法”为和法的一种,是疏通表里,治疗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邪正分争的治法。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相似文献
5.
俞景茂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他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对于小儿遗尿症的认识上存在不尽相同的地方,如发病年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用药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导师临床经验的总结,以期对小儿遗尿的诊治形成更加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介绍俞景茂治疗小儿难治性哮喘的经验.认为本病病因复杂,以风、寒、湿邪多见,病机以痰、热为主,兼夹瘀、毒,治疗强调五脏相关,从肝论治、从脾胃论治、从肾论治、从心论治而非独治肺,同时重视虫类药物祛风通络平喘的应用,融多法于一方,清补兼施,标本同治,才能达到临床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且病情缠绵难愈,对儿童的生活及生长发育影响极大,亟需积极有效的治疗。张涤教授为湖南省名中医,在临床上常于各方中加用赭石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治疗效果佳,笔者为张涤教授学生,在此对其治疗理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俞景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用药特色明显,经验独到。治疗初期散腺样体之结,治以清热毒、散痰瘀为主,擅用皂角刺、山海螺、黄芩、三叶青等。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应以通窍、散结为重要法则,多用蝉蜕、辛夷花、麻黄、细辛等。注意热毒之邪、温热之药伤津液,处方酌加铁皮石斛、麦冬、制玉竹等。治疗后期邪去则正虚之象外露,当以补益为主,选用黄芪、太子参、白术等健脾益气药防小儿腺样体病理性增生复发。 相似文献
9.
董幼祺老师为浙江省、宁波市名中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从事中医儿科工作近四十年,学验俱丰.提倡"推理论病,推理论治"学术思想,运用董氏儿科的独特经验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治具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师从董师学习,兹对其治疗该病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边天羽教授运用补气养血法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从理论依据、辨证思路及常用治法和用方3个方面阐述了边教授运用补气养血法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常用治法和用方分别从单纯气虚血亏证和实证兼气虚血亏证2个大的类别进行辨证论治,列举常用方药。并附2例典型病案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12.
风痰一证,黄淑芬教授认为风痰系风与痰合邪为患,形成有痰壅、络阻、风动3个环节.经络瘀滞,尤其是络脉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在本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治疗当综合化痰、通络与搜风三法.常以局方青州白丸与牵正散二方合化组成风痰基础方,注重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半夏的运用,经验独特,疗效满意,值得师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动物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和使用要点,结合验案分析,介绍周仲瑛教授运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老年疑难病症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杨少山主任医师治疗老年梅杰综合征、味觉丧失、阿尔茨海默症、2型糖尿病合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病合并顽固性畏寒症等老年疑难病症验案5则。 相似文献
16.
17.
总结曹洪欣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以阴虚内热、瘀热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疗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法。临证常分4个证型施治:热毒炽盛、营血两燔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证,治以滋补肝肾、清退虚热,常用知柏地黄丸、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治疗;风湿痹痛、瘀血阻络证,治以祛风除湿、宣痹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证,治以温补脾肾、利水渗湿,常用清心莲子饮、附子汤、实脾饮加减治疗。同时注重中西医互补,整体治疗、缓图收功。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