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枢·经脉》中的经脉病候,后世作为经典理论依据,但与简帛医书的相关记载有所不同,其致变原因复杂,部分是由于对经脉认识的变化、对古文献的采用方式和文字传抄错误等。研究经脉病候的形成演变过程,也是使我们对经络理论的理解、阐释接近其本义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脉病候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京生 《江苏中医》1998,19(10):9-11
《灵枢·经脉》中的经脉病候,后世作为经典理论依据,但与简帛医书的相关记载有所不同,其致变原因复杂,部分是由于对经脉认识的变化、对古文献的采用方式和文字传抄错误等。研究经脉病候的形成演变过程,也是使我们对经络理论的理解、阐释接近其本义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比分析马王堆、老官山、《黄帝内经》等文献,对手臂阴经的循行演变及主治进行探讨,发现《灵枢·经脉》中手三阴脉的形成经历了一阴、二阴到三阴的演变,其起点随着脉动点的增加由脥部向手掌延伸。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唯一缺少的一条,此经脉在老官山才形成,彼时称之为心主之脉,心主之脉的诞生是《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循环无端的基础;而在经脉终点的记录上,《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遵循不同的原则,《足臂十一脉灸经》更加注重临床治疗效果,其经脉终点依据主治所及而定,《阴阳十一脉灸经》则皆入心,这一做法为老官山十二脉所沿用。当经脉与脏腑相连的系统形成时,由于经脉不再入心,经脉对应的主治亦发生了迁移。  相似文献   

4.
脑为奇恒之腑,所有经脉都入脑,形成了以脑为核心的经脉网:脑在头中;经脉纵向排列汇聚于头部,或经百会、风府、睛明和目系这些门户和通道直接入脑,或经六阳经、经别和督脉这些桥梁间接入脑;带脉在腰部横向约束诸经,并经督脉入脑。在这张网中,督脉与脑关系最为密切,对于经脉网的构筑起关键作用;许多经脉有多条入脑途径。所以,脑为经脉循行的核心。两者的结构关系意味着脑就是经脉系统的中枢。  相似文献   

5.
阐析清代唐宗海经脉观念中之气化内涵.在清代中晚期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的背景下,从唐宗海所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明确提出的"经脉是脏腑气化之路径"入手,并结合历代医家有关经脉、气化等方面的论述,揭示唐宗海采用气化观点阐释经脉内涵具有一定合理性,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传世十二经脉理论中的"经脉"概念确实包含了一些中医气化理论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6.
李海峰 《吉林中医药》2020,40(6):820-822
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张家山汉简《脉书》是《灵枢·经脉》的祖本。通过对《足臂十一脉灸经》"其病"、《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所产病"和《灵枢·经脉》"所生病"中的疼痛病症数目与所生病症总数及经脉循行部位数目等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三篇文献记述的疼痛病症数目与"所生病"症总数及经脉循行部位数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说明疼痛病症是经脉病症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脉理论形成初期,古人对经脉循行路线的认识可能有部分来源于对疼痛诊察或治疗的结果,经脉理论的形成与古人对疼痛病症的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梁繁荣,谢克庆,和中俊,何志国(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610075;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主题词经络学说/历史,医学史,汉朝1993年2月,四川省绵阳永兴镇二砖厂施工时发现-西汉木椁墓(编号YSMZ),并从该墓中出土一件人...  相似文献   

8.
读解经脉     
林其盛 《中国针灸》2004,24(2):139-141
目的:研究经脉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文化背景,探明底蕴,使之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经脉的内涵.方法:通过对大量有关经脉的古文献的研究、分析,表明经脉是活体的各器官机能的综合反映.结论:经脉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衍生理论,其形成过程是由经脉现象归纳升华为经脉理论.经脉是有形和无形的完美结合,是中医学整体观的最大体现.经脉及其理论的确立,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相似文献   

9.
十四经脉疏理治疗不寐,是指在十四经脉上施以推、揉、按等按摩手法,并侧重辨证选取病经及腧穴进行疏理,且施以适宜的补泻法,以疏调十四经脉,调理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使阴平阳秘,心定神安,不寐得愈。并对十四经脉疏理治疗不寐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希波克拉底经脉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节选自希波克拉底"人类自然"的第11章有关经络的精彩描述.1)一个经络系统包含4对经脉循行.2)经络系统布有腧穴.3)希波克拉底把治疗方法称作"放血疗法",上述非常重要且类似于针灸理论.重点指出的是这种古希腊与中医学的相关性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此文激励中医学者深入研究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会发现两种古代文化的密切联系远比我们现在知道的多.  相似文献   

11.
老官山医简《经脉书》与马王堆古脉书所代表的经脉学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老官山医简《经脉书》与同墓所出人体经穴俑当分属不同的经脉学说,老官山人体经穴俑红白二色脉行线也当分属不同的经脉学说,老官山医简《脉死候》相关内容反映了对待经脉死候的一般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经脉终始篇     
《中医药通报》2009,8(6):16-16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之脉既有终始,《灵》《素》详言之。而走头、走腹、走足、走手之义,尚未明也,愿毕其辞。  相似文献   

14.
经脉感应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卓廉士  李学智 《中国针灸》2004,24(9):631-633
目的:探讨感应这一自然现象在人体经脉上的体现.方法:查阅古代文、史、哲文献,摘录出有关感应的论述,将其与中医典籍中的经脉现象对照分析.结果:感应现象同样存在于人体经脉中,经脉与自然界之间、上下经脉之间、左右经脉之间、表里两经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刺传导、特定穴的治疗作用都是感应的表现.感应是由"气"和"数"所产生一种趋同性或互补性运动.结论:经脉现象可以用感应学说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经脉动脉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卓廉士 《中国针灸》2006,26(11):793-795
目的:探讨“动脉”这一现象在人体经脉上的体现。方法:查阅古典医著,摘录出有关“动脉”方面的记述,并参考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运动往复方面的观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医在辨识经脉的过程中曾以“动脉”为参照,经脉循环体系极可能建立在对“回环往复”的循环期待上;经脉之动力源于肾间动气,刺血疗法在上古时代应用于多种疾病。结论:研究经脉须注重“动脉”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6.
对近三十年来的经脉病候研究概况作了简要回顾,包括经脉病候文献原文疏证研究;是动、所生研究;足厥阴、手厥阴经病候研究;经脉病候与六经辨证关系研究;奇经八脉病候研究等方面对近三十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考察。同时,对于今后经脉病候的研究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十二经脉的循行,《灵枢·逆顺肥瘦》篇中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脉的循行在针灸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一课,正因为这样,就必然要求有一个简明而又形象的教学示意图,使人一看即懂,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可是,历来教课书中的经络循行示意图,无论是循环图形或是排列的表格式,均给人启示不大,印象不深;而两直线垂直  相似文献   

18.
通经脉疗法     
一、通经脉疗法的练法天源玄极功“通经脉疗法”是天源玄极功的系列功法之一,它是天源玄极功修持法的辅助功。这部功法是通过运行玄极球,用心默念人体信息密码,或玄极运行万物我用,在玄天赛音的特殊加持下,将宇宙的高能量、强信息,注人你的体内,用强大的能量,强行打通经络,迅速疏通大、小周天的循环运行,激发人体的康复潜能,使之疼痛止,麻木除,疾病消。凡长期坚持修练“通经脉疗法”的同志都收到了奇效,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见效快的妙法。首先双手结成玄天印,跟着练功磁带,静静地听,认真地听,深刻地意领玄天赛音加持,…  相似文献   

19.
经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内涵也随时间不断扩充,然而,经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经络,血脉,穴位是如何联系到了一起,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文章以足厥阴经为例,通过梳理秦汉时期保存较完整的中医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虾蟆经》《黄帝内经》的相关论述,进而分析经脉理论在早期...  相似文献   

20.
王静  滕晶 《河南中医》2016,(2):196-197
《三指禅》是一部经典的脉学专著,《三指禅·月经脉论》对月经脉的认识比较全面,有据有例,在病因、证候以及治疗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见解,对脉学研究的贡献不可磨灭,应重视其地位,更好的发挥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