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具有三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具有三高表现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给予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NO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tNOS含量明显升高(P0.05),iNOS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NOS和iNOS含量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具有三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明显改变血清NO、tNOS和iNOS的含量,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典型的具有三高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组(实验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O、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NOS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ON、SOD明显升高(P0.05),MDA明显下降(P0.05),而NO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O、NOS、SOD和MDA的水平,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胞磷胆碱以及肌氨肽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血清行SOD、NO、NOS、MDA检测,并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OD、NO、NOS、MDA水平和神经功能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NO分别为(105.10±6.10)U·m L~(-1)、(72.91±5.38)umol·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A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19±0.45)μmol·L~(-1)和(11.45±1.2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可以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于治疗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对具有三高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 例典型的具有三高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以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O、SOD 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1),MDA 含量显著降低(P 〈0.01),tNOS 含量明显升高(P 〈0.05),iNOS 含量降低(P 〈0.05);试验组治疗后NO、SOD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MDA 明显下降(P 〈0.05),而tNOS 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 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能明显改变患者血清NO、tNOS、iNOS、SOD 和MDA 的含量,有助于对具有三高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对脑梗死患者脑细胞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脑细胞代谢变化、神经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窍活络化痰逐瘀汤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细胞代谢水平,提升神经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络汤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络汤。评价两组患者疗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络汤联合丹参多酚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EGF水平,降低血清MMP-9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刺激联合通窍化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D-二聚体、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加服通窍化瘀汤治疗,观察组给予脑电仿生刺激联合通窍化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浆组织因子(TF)、D-二聚体(DD)、内皮素(E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刺激联合通窍化瘀汤有助于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组织因子、D-二聚体、内皮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窍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窍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5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接收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阿司匹林片及其他常规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通窍活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活络汤联合田氏小针刀对颈性眩晕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5例颈性眩晕患者按掷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窍活络汤联合田氏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椎动脉直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P0.05)。结论:自拟通窍活络汤联合田氏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椎动脉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通络汤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熄风化痰通络汤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9、LPA、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P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neurological functional score,NIHSS)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7例予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TC及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对照组为10.8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味配合辛伐他汀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腑逐瘀汤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血腑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腑逐瘀汤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7,(10):1378-137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38/53)(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中药制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络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榆林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36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益气活络汤内服,2组均连续用药4周。对比2组治疗的有效率,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及血清因子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77.9%(χ2=5.862,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4.62±1.23)分与对照组(8.77±2.04)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F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NO水平显著升高,MMP-9、Hs-CRP水平则显著下降,其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络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肯定,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以增加脑血液灌注及调控NO、MMP-9、Hs-CRP等因子水平以保护神经元有一定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痰通窍方联合温针灸对脑卒中肌张力增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表面肌电图指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8月—202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肌张力增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表面肌电图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经治2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表面肌电图指标比较,观察组胫骨前肌和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观察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窍方联合温针灸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脑卒中肌张力增高患者的肌张力,调节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窍活络汤加减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脑出血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入病情平稳期,并给予术后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通窍活络汤,同时均配合运动疗法,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两组患者患侧肌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Ⅰ级Ⅱ级肌力例数较对照组减少,Ⅳ级Ⅴ级肌力例数较对照组增多(P0.05);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P0.05),但所有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通窍活络汤加减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增加肌力,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且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脱水、抗血小板、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通络化痰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shworth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但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体积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肢体痉挛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改善血小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活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服用大活络胶囊4粒/次,3次/d。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大活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祛瘀通窍方治疗脑卒中后癫痫(PSE)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和血清Hcy(同型半胱氨酸)、CRP(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96例PS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口服,观察组口服丙戊酸钠同时予自拟化痰祛瘀通窍方口服,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认知功能(MMSE)评分、癫痫发作情况、血清Hcy、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89.6%VS 79.2%)(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5)、癫痫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清Hcy、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癫痫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Hcy、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