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重视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两种诊疗形式,讨论了以病统证与同病异治/同病类治、以证统病与异病同治/异病类治的关系。重点论述呼吸系统疾病的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强调以证统病诊疗中同证同治中的差异,即证同而病因不同、证同而病位不同、证同而病势不同、证同而主症不同、证同而病性不同、证同而程度不同、证同而兼证不同等,既要强调同证的共性及所根据同证而制定的基本相同或相似治法,又要注重同证中的差异而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作为未来的中医师 ,病和证的关系是值得我们仔细探究的永久话题。为此 ,北京中医药大学 99级 7年制B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总结材料 ,展开了本次关于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讨论 ,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加深了对病证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同病异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曲解:过分强调患者个体间的差异,而忽略同一疾病患者的基本病变,弱化对患者共性改变的辨证和治疗。“同病类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则将“同病异证”和辨证“微观化”紧密结合,通过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来挖掘中医的核心病机;对基本病变的分析来辨析中医的主证;以“方证相应”理论来确立主方,指导主证的治疗;同一疾病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则可辨为共同主证下的“类证”,并以主方为基础加减组成不同的“类方”治疗。“同病类证”较好地揭示了病和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发展了“同病异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6.
不同疾病血瘀证量化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病证结合的角度探讨与血瘀证相关的症状体征在不同疾病中表现的差异。方法: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血瘀证量化诊断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各个症状体征在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三种疾病中贡献度大小。结果:3种病血瘀证诊断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冠心病:口唇色黑、肌肤甲错、眼周色黑、舌质紫黯、舌体瘀斑、舌脉曲张、五心烦热;高血压:腭黏膜征、齿龈色黑、头痛、恶心呕吐、舌质紫黯、舌脉曲张;脑梗塞:职业、头痛、腭黏膜征、肌肤甲错、颈项强痛、偏瘫、舌质紫黯、舌体瘀斑、舌脉曲张、脉涩。结论:相同证型在不同疾病中表现不完全相同,症状体征对于血瘀证诊断贡献度也不相等。 相似文献
7.
8.
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中医“证”的诊断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中医"证"的诊断思路,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①模型动物外观观察;②实验室指标与形态学检测;③以方药反证等多方位指标诊断模型动物可能存在的中医辨证外观"显证"与内在"隐证".文章指出采用多方位多指标的诊断标准是确定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中医"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方法:基于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异病同证同治的概念和特点,提出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诊疗思维方式并进行讨论。结果:阐释了异病类证类治与方证相应、同病类证类治的关系。结论: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随导师临床侍诊,对中医临床实践有以下4个方面的体会:即预防疾病,既病防变;注重整体调节;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视个体化诊疗模式。从临床疗效分析了中医实践的优势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13.
《周易》融天道、地道、人道于一身,而中医学以天地人合一为医魂,阴阳五行理论虽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伤寒论》上秉《周易》神韵,下合《内经》心法,立足"四逆汤浅析"、"六经辨证"及"仲景自序"可管窥医《易》同源。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外治法治疗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虚寒型FD重叠D-IBS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隔药饼灸、穴位贴敷及温针灸综合中医外治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包括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5-H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S、VI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联合传统西药治疗虚寒型FD重叠DIBS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分类能最大程度的适应于具有西医思维临床医生处方要求,还能与临床疾病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可以从病机为主线的据方言证、据证言病的角度来寻求解决之道,取正逆向思维过程中病证方三者映射关系集的交集。在讨论西医疾病与中医证候、方剂之间的逻辑关系过程中,不论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考虑,总以病机贯穿始终,这真正体现着中医理法方药的一体征。而中成药根源就是延及千年的方剂,基于传统中医中药理论,故方剂与病证关系理论亦可指导中成药与病证关系研究。对于中成药的分类上从几个层面上进行分类:第一层级是科别的分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第二层级是根据各个科别的主要辨证论治纲要进行分类;第三个层级在全面诊察,掌握病机,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分类;第四个层级即为具体成药名称。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住院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高脂血症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调研,探讨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自拟《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收集316例高脂血症住院患者的血脂分类、分级,合并症,以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6例高脂血症患者中医单证辨证以肝气郁证最为多见(66.46%)。肝郁脾虚证(35.44%)、肝肾阴虚证(16.77%)、脾肾阳虚证(13.61%)、痰瘀内阻证(13.29%)、阴虚阳亢证(9.18%)是高脂血症5个常见中医复合证型。肝郁脾虚证在所有类型、程度的高脂血症中均占有最高构成比。对高脂血症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型最多见(108/316,34.18%),其次为混合型高脂血症(81/316,25.63%),总计混合型占59.81%(189/316),高于总胆固醇(TC)增高型(16.77%)和甘油三酯(TG)增高型(23.42%)。结论肝郁脾虚证可能是影响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的核心证型。高脂血症临床以混合型高脂血症多见,临床用药需兼具降TC、TG和升高HDL-C 3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和藏医学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理论体系,二者对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藏医真布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作为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藏医学对真布病的认识不仅理论上有据可循,其疗效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药物疗法与药浴等外治疗法结合更是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安全经济等优点。本文以藏医和中医的理论背景为基础,通过藏医真布病、中医痹症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对比,讨论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优势与特点,提出对藏医未来发展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中医药四联疗法分期辨证优化方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发作期、急性恢复期、轻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分为肝胆湿热、胃肠实热、正虚邪陷三型;急性恢复期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二型.运用中医药四联疗法:中药灌胃、灌肠、封包、静点,进行分期、分级、分型辨证施治.结果:腹痛消失时间(5.1±1.05)d,腹胀消失时间(4.01±1.35)d,肠鸣音恢复时间(1.97±0.21)d,平均住院时间(16.65±1.86)d,血淀粉酶正常时间(3.02±0.52)d,血脂肪酶正常时间(4.64±0.61)d,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6.15±0.63)d,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4.24±0.36)d,治疗期间并发1例心功能不全.结论:优化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药物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肾病综合征的110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肾功能、炎性反应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4%,对照组为18.18%,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为12.73%显著低于对照组23.64%(χ~2=4.4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以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总有效率,减少药物作用的不良反应率,提高肾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有待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