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后,对张仲景治疗黄疸的方法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即黄疸正治法、权变法、类病法、救逆法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十二、养阴清热(甘寒养阴、咸寒清热):养阴清热的药物配伍,属于补阴剂,治疗阴虚有热诸证者。阴虚证,有肺肾阴虚、肝肾阴虚、心肾阴虚之分,但阴虚则阳旺,都可以发生虚热,这是共同的。用甘润药养阴,配以寒凉药清热,就是养阴清热方法,又称之为“甘寒养阴”。这种配伍,养阴是主要的,阴长可以配阳,寒凉药仅是辅助,不能用得过多。假如阴虚阳亢,虚火偏旺,需要用苦寒坚阴清火者,不在此例。常用配伍,如以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等养肺肾之阴,滋润内燥而清虚热;略加贝母、甘草、桔梗等清肺止咳,便为百合固金汤的配伍方法。可以治疗肺肾两病,阴虚  相似文献   

3.
癌瘤是中医疑难杂症,病机复杂多变,往往需多途径综合治疗,文中作者通过临床验案肾癌案运用益肾养阴,清热利湿,散结解毒法,宫颈癌运用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法,肺癌并胸水案运用养阴化痰,散结解毒,泄肺利水法治疗,其中养阴与利湿并用、养阴与化痰逐饮联用,相反相成,体现中医肿瘤治疗中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切合病机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乔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24-25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痛方面有较好疗效.吾师杨善栋主任医师运用扶阳育阴法及扶阳抑阴法防治冠心病方面卓有成效.临床应用中患者或为阳气虚衰、阴盛寒凝者,多以附子、干姜、桂枝配伍麻黄、细辛等药温通阳气,逐阴散寒;患者或为阳虚气衰者,多以附子配伍黄芪、人参等药温扶元阳、大补元气;患者或为阳气虚衰,又兼见阴血亏虚,呈现阴阳气血俱虚者,多以附子配伍熟地黄、麦冬、当归等养阴补血之品以阴中求阳,阴阳双补;患者或为阳虚受邪,火热内炽或邪盛阳伤,复感热毒者,又当于清热泄火方药中稍佐附子扶阳以助驱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烦躁的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1968首烦躁治疗方剂的基础上,继而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结果:烦躁的用药以清热药、养阴(血)药和益气药的使用频次最多;烦躁治疗药物的药性以苦寒、甘寒、甘温为主,归经涉及五脏系统;清热、养阴(血)、益气是烦躁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烦躁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和气阴(血)不足,清热养阴(血)法和益气养阴(血)法是烦躁治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颜德馨运用活血化瘀法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亭  颜乾麟 《中医杂志》2003,44(1):15-16,29
活血化瘀法并非单独地应用活血化瘀药物,而应以“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为原则,结合清除形成血瘀的致病因素,配以其他作用的药物与其他法则兼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的治疗作用。其可与行气药、补益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利湿药、祛痰药、止血药、开窍药、逐水攻下药等配伍同用,诚如《医学心悟》所谓:“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笔者就颜老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钱祥夕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05-105,107
谢兆丰主任医师治疗肝癌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肝癌常予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法、健脾理气,消肿散结法、清热利湿,消肿散结法、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法、泻下逐水,化瘀散结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法、滋’肾柔肝,养阴清热法。  相似文献   

8.
养阴法是《温病条辨》治疗大法之一,养阴思想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对《温病条辨》27首养阴方剂进行分析发现:《温病条辨》按三焦分证治疗,在上、中、下三焦病证治疗中都程度不同的体现养阴护阴思想,养阴在下焦病证治疗中尤为重要。养阴方剂以补阴药、补血药及清热养阴药为基本构成,同时,又体现出三焦分证用药的侧重。常用药物有麦门冬、阿胶、甘草、干地黄、白芍等,又常根据温病病情变化和发展不同阶段,在主药的基础上随证配伍。  相似文献   

9.
论述卵巢早衰辨证治疗中滋阴养血、温肾助阳、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理气、疏肝解郁、清热、祛湿化浊中药各类药的配伍心得。认为滋阴、养血相须配伍,以达血海充盈之效;滋阴养血、温肾助阳相佐,侧重"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温肾助阳、滋阴养血相佐,侧重"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配伍健脾益气类药,以达健脾益气、化生气血之效;配伍活血化瘀类药,以改善脉络瘀滞之病理状态;滋阴养血同时佐理气类药,以防滋阴养血类药滋腻之弊,并达气行血畅之效。注重疏肝解郁、滋补肝肾的同时,养阴需清热,滋阴需降火。兼见湿浊内蕴之证,配伍祛湿化浊类药,先祛湿浊,以防滋补类药性滋腻易生湿浊之弊。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频次法和分层聚类法分析《温病条辨》中方药应用与配伍规律,探求其温病辨冶特色:上焦病治以清宣肺卫、辛凉清热为主,兼以开窍醒神;中焦病采用辛寒或苦寒清热、泻下、养阴、祛湿及开窍等治法;下焦病的治疗重在养阴、熄风。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伤寒论>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主要大法,有温通心阳法、平冲降逆法、和解法、泻热逐瘀法、通腑泻热法、辛寒清热法、清宣郁热法、育阴清热利水法、滋阴降火法、交通心肾法等.临证宗仲景法,活用仲景方,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每收良效.  相似文献   

12.
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最早提出“甘苦合化利小便”法,即甘寒养阴药配伍苦寒清热药治疗热灼阴伤之小便不利。本文对《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理,探讨其作用机制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清热养阴方药及其配伍对邪热亢盛证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大鼠腹腔注射法复制邪热亢盛证模型,观察清热养阴方药及其配伍对实验动物体温、CD3 、CD4 、CD8 和CD4 /CD8 的影响.结果清热养阴方药及其配伍能降低邪热亢盛证大鼠的体温,增加CD4 细胞数量,提高CD4 /CD8 比值,降低CD8 细胞数量.结论清热养阴方药及其配伍具有调节T细胞亚群及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辨治咳喘21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英 《河南中医》2004,24(12):1-5
张仲景论述咳喘的辨治,除了痰饮及外感等引起的咳嗽、哮喘,又包括了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急促困难等疾患。咳喘辨治法则为:解表散寒,宣肺平喘法;解表化饮,止咳平喘法;泄热化饮,降气平喘法;泻肺逐痰,止咳平喘法;清宣肺热,止咳平喘法;逐水散饮,降逆定喘法;温下寒痰,降气定喘法;泻热逐水,降逆定喘法;清热化痰,散结止咳法;清热攻下,降气定喘法;育阴清热,利水止咳法;滋阴润肺,降气止咳法;温中暖肺,化痰止咳法;温阳化饮,止咳平喘法;散饮通阳,降逆定喘法;温散寒饮,化痰止咳法;疏肝理肺,化饮止咳法;豁痰宣痹,下气平喘法;解表扶正,固脱定喘法;宣壅逐痰,利窍止喘法;祛痰排脓,解毒止咳法。  相似文献   

15.
汪机《石山医案》119首方配伍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悉汪机《石山医案》119首方的配伍规律。方法:按照选方标准把集到的方剂采用用药频率统计、药物功效归类等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石山医案》中汪机针对证候的特点相应在配伍用药时主要涉及补气药、补血药、清热药、理气药、补阴药5大类,不是药味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类药的有机配伍,以益气补血养阴为宗。  相似文献   

16.
付翠秋 《北京中医》2010,(11):860-862
在糖尿病的各个阶段均伴有血瘀证的存在,如肢体疼痛、麻木、面色晦暗、皮肤有瘀斑、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纡曲怒张等,因此治疗糖尿病在治病本的同时,应辨证施治分阶段伍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法大致为:初期配伍行气活血化瘀,中期予以养阴凉血化瘀,后期予以养阴益气活血化瘀或温阳活血化瘀法并可配伍虫类搜剔药,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玄参,味甘、苦、咸而性寒凉,主人肺、胃、肾经,功能清热养阴,解毒散结.近年来,笔者以玄参为主药,通过适当配伍,用治面部痤疮,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论《伤寒论》中苦寒药的运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灵辉 《中医研究》2005,18(1):14-15
张仲景不仅擅用温热药,对苦寒药的运用也十分灵活,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清热泻火、解毒止利、攻下逐水、利湿退黄、清热祛瘀、清热养阴、寒热并用等七个方面总结了仲景在<伤寒论>中苦寒药的运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付翠秋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60-862
在糖尿病的各个阶段均伴有血瘀证的存在,如肢体疼痛、麻木、面色晦暗、皮肤有瘀斑、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纡曲怒张等,因此治疗糖尿病在治病本的同时,应辨证施治分阶段伍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法 大致为:初期配伍行气活血化瘀,中期予以养阴凉血化瘀,后期予以养阴益气活血化瘀或温阳活血化瘀法并可配伍虫类搜剔药,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归纳剖析《妇人规·安胎》中补气药的配伍,认为张景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擅用温补。气虚者补益五脏精气,配伍养血药气充血足、阴平阳秘,配伍温里药温中祛寒、命门健固,配伍行气药补中有行、气机调畅,配伍滋阴药清热凉血、养阴填精,诸药相配,使得血海充盈、五脏调和、胎元牢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