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为宗脉之所聚,目与经络,尤其是与络脉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构建了其视瞻的基础。通过对络脉生理病理的阐述,结合络脉与目的相关性,探讨络脉病变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之间的关系。PCV病机总属络阻血瘀,有因虚因实之别,包括目络虚损、目络阻滞、络损血溢3个方面原因。在治疗方面,应注重3点:(1)以剔络化瘀为法,目络虚损者,宜养血剔络化瘀;目络阻滞者,宜活血剔络化瘀;络损血溢者,宜止血剔络化瘀;(2)注重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3)攻补兼施,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酌情使用健脾益气等扶正药,使祛瘀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瘀。在用药上,应重视虫类药物与活血化瘀药的联合应用,强调虫类搜剔络脉,如蜈蚣、全蝎、地龙等,如此方能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络病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08-2309
<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四十多种疾病,其中不疾病属于络病及其相关病证的范畴.张仲景从外邪入络、痰饮阻络、瘀血凝络、络脉空虚和络脉损伤等方面论述了各络病的病因病机,描述肌肤不仁、局部包块、出血症、疼痛、水肿等络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行气化瘀通络、化痰逐瘀通络和虫蚁搜剔通络等治法.<金匮要略>对络病的记述,奠定了其在中医络理论发展过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入研究张仲景络病理论.对于完整理论中医络病理论,提高临床治疗疾病,特别是多种疑难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程革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08-2309
《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四十多种疾病,其中不疾病属于络病及其相关病证的范畴。张仲景从外邪入络、痰饮阻络、瘀血凝络、络脉空虚和络脉损伤等方面论述了各络病的病因病机,描述肌肤不仁、局部包块、出血症、疼痛、水肿等络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行气化瘀通络、化痰逐瘀通络和虫蚁搜剔通络等治法。《金匮要略》对络病的记述,奠定了其在中医络理论发展过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入研究张仲景络病理论。对于完整理论中医络病理论,提高临床治疗疾病,特别是多种疑难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红 《光明中医》2007,22(10):F0003-F000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短暂脑缺血的疗效.方法:中医辨证以瘀血阻络为主,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结果:治愈:2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8%.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络损病机探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兰  于世家 《新中医》2002,34(10):6-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发病机理上既存在瘀血,同时也存在络损,其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与神经生长因子减少,Na^ -K^ -ATP酶活性下降是瘀血络损这一中医学说提出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故提出瘀血络损是DPN发病的病机关键,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DPN的根本法则,并阐述了瘀血络损在DNP发病中的作用,旨在完善和丰富DPN的中医病机理论,为DP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祥 《光明中医》2014,(8):1765-1766
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咳嗽。归纳瘀血与咳嗽的相关性,辨识瘀阻肺络,分析典型病案,从瘀血的角度入手,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咳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从瘀论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瘀血内结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瘀血阻络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作用机理在于化瘀布津、去瘀生新。指出常用活血化瘀法有:活血降糖、化瘀生津、活血通络、活血益气养阴、活血补肾、活血清热涤痰等  相似文献   

8.
李守然  范婷 《环球中医药》2012,5(9):699-701
张根腾老师继承了全国著名老中医李文瑞先生有关瘀血的学术思想,提出了肾性血尿的各个证型、各个阶段中皆有瘀血证的特点,主张在治疗肾性血尿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在辨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疏解化瘀、清热化瘀、滋阴化瘀、益气化瘀、凉血化瘀、祛湿化瘀、活血化瘀、活血止血等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从络病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学习古代文献及中医络病理论,结合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病机的认识及临床实践体会认为:神经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中医络脉很相似,故应将其归属脉范畴。DNP的发病及临床表现完全符合中医“久病入络”及“久痛入络”的病理特性,是典型的络病表现,应将其归属“络病”范畴。DNP在发病机理上既存在瘀血,同时也存在络损,其身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与神经生长因子减少、Na^ -K^ -ATP酶活性下降是瘀血络损这一中医学说提出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并提出瘀血络损是DN发病的病机关键,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DNP的根本法则。同时阐述了瘀血络损在DNP发病中的作用,旨在完善和丰富DNP的中医病机理论,为DN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络病理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之论述,从阳络、阴络及肾络的角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探讨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及中医病因病机。同时将络病学说中阳络、阴络及肾络与"热、毒、瘀、虚"病机相结合运用于临床治疗中,并提出以"瘀"邪贯穿疾病始终之病机,以"活络化瘀"之治法为原则贯穿疾病始终,结合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将活血化瘀药及藤类药物灵活运用于临床治疗中,并且重视后期络病调护。  相似文献   

11.
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王永生 《山西中医》2010,26(4):59-60
偏头痛是神经一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以反复发作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故从中医角嚏探讨其病因病机,认为“风痰入络”为主要病机,即所谓“久痛入络”,“不通则痛”。据现代研究资料证实,虫类药善于搜风剔络;临床研究也显示,搜风剔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雷永华 《陕西中医》2011,32(4):466-467
徐蓉娟教授认为瘀血贯穿糖尿病始终,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治辨虚实,分型论治;活血止血,药有专攻;久瘀入络,虫药搜剔。  相似文献   

13.
杨洪涛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当属沉疴痼疾,一般活血化瘀药物力不能及,而虫类药物乃血肉有情之品,性攻逐走窜,可通经达络,搜剔疏利而无所不至,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可以运用虫类药之搜剔以攻逐邪结、化瘀通络,至于后期脾肾衰败,则非血肉有情之虫类药不可,故而对久病入络的肾脏病常使用虫类药,其治疗颇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于探析剔络养血法的理论内涵、遣方用药特点及临证思路。基于清代医家叶天士先生的络病理论、国医大师唐由之先生的气血辨证理论和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虫类药应用思想,冯俊教授结合自己30余年的临证经验总结并提出"剔络养血法",其基本内涵是重以逐瘀剔络、兼以益气养血,从而拟定经验方——归元剔络养血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多由气血失和致使脉络壅遏受阻、血不荣络,病机本质是目络瘀阻。在病证结合模式和个体化诊疗理念指导下,应治以剔络化瘀、养血明目,并灵活运用虫类药及补气、补血之品。冯俊教授常选用归元剔络养血方为基础方,临床随症加减治疗AION,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剔络化瘀方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8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激光治疗,观察组41例加用剔络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视功能。结果: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CMT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BCV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剔络化瘀方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临床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案。霍介格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CIPN是患者接受化疗药物攻伐后,正气不足,营卫不和,加之癌毒、痰湿、瘀血、药毒等病理因素瘀滞络脉所致,并基于络病理论,提出络脉虚滞是CIPN的核心病机。在治疗方面,霍师注重以通为用,兼以健脾化瘀、温经散寒、解毒散结,并配合虫类药搜风剔络,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张玮教授运用补虚化瘀法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络征象,气虚血瘀为病机关键,补虚化瘀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本治法。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也是DN进展最危险因素之一。文章根据《黄帝内经》"通因通用"思想,将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瘀血阻络的成因概括为热燔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阳虚寒凝血瘀几大类,治疗大法主要有清热活血化瘀法、益气活血化瘀法、行气活血化瘀法、温阳散寒化瘀法。  相似文献   

19.
化瘀通络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通络方,1剂/d,水煎服。2组均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通络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塞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从络治痹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症又称"痹证"、"痹病"、"风湿病"等。络病学说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首创活血化瘀通络法和虫蚁搜剔通络法等,络病理论得到发展。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本文仅从历代从络治痹之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简要梳理。认为络病致痹病因不外体虚邪侵、营卫不通和痰瘀郁阻、络脉不畅;其病机为正虚是络病致痹的内在要素、邪侵是络病致痹的必要条件以及络脉"不通"是发病的病理关键三方面;临床特点有"病久、多瘀、疼痛"。因此治疗上多采用祛除外感六淫邪气,"通络"止痛;调和营卫气血阴阳,顾护"胃气",以补为"通"以及化瘀祛痰,内外兼施,杂合以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