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学的重要组方原则。目前这些中医术语的英译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译法。笔者就国内外的常见译法,与2007年10月16日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中的译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进一步规范统一这些中医术语的英译。  相似文献   

2.
贺丰  罗佳波 《中草药》2005,36(9):1313-1316
目的以君药效应成分麻黄碱为指标,采用GC-MS法考察不同配伍对麻黄碱药动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探索麻黄汤方中臣、佐、使药对君药在人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对麻黄汤作正交设计拆成8个配伍组,每组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服药后在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麻黄碱,绘制药-时曲线;选用WinNonlin4.0.1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10.0软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时曲线均符合无滞后开放式1房室动力学模型;不同配伍对麻黄碱的部分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方中各药味对麻黄碱的部分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臣、佐、使药对方中君药的有效成分麻黄碱的药动学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养心为“君”。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和大悲,对于脾气暴躁之人,应该保持心情舒畅,遇事想开些。对于那些抑郁、阴柔过度的人,则要相信成就非一日之功,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通过临床观察和文献回顾,分析中药和灸法的各自特点,阐释针灸与中药结合的古今研究,尝试从中医辨证施治角度探讨灸药结合的的优势及具体方式,推导出"君、臣、佐、使"的灸药组方模式,将灸和经络穴位作为方药中的元素,即作为一味"药",进行遣药组方,使灸药发挥相须、相使等作用,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腧穴主治、临证辨证、腧穴选择等角度,探讨临证时针灸处方选穴配伍应注意的问题.认为临证时应避免医者从简的思想,在选穴配伍时做到“把握主治、重视辨证、灵活选择、与时俱进”,以确保选穴配伍精当,最大程度发挥针灸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灸处方是辨证施治的中心环节,包括腧穴、刺灸方法、刺灸手法、时机四要素.笔者拟结合针灸治未病平台跟师过程中对针灸处方的认识和理解,分别对四要素进行具体探讨.选穴时应在整体上顺应阴阳对立统一及五行生化克制,在局部上注意腧穴及其附近的解剖结构.对于刺灸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疾病的特异性,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体质,依气血盛衰、正邪交...  相似文献   

7.
介绍宋康教授运用中药臣佐君药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宋康教授认为,肺癌靶向治疗属以毒攻毒法,以靶向药物为君药,是治癌毒之良药,亦是伤及人体之毒药,其以热毒为主。同时使用中药辅助起臣佐之用,治疗时以清为要,则燥热之性去而攻邪之用存。此外,宋康教授还注重引经药及归经药的使用,以加强药力。在克服耐药方面,采用屡攻屡补之法,减少虚不受补之象。  相似文献   

8.
反佐属于方剂组方配伍的一种,最早提出于《内经》,在后世医家临床组方配伍中得到了运用与补充。笔者主要从反佐与佐助、佐制的区别及反佐与反治的对比等方面,阐述对方剂配伍中的反佐的理解。反佐通过性味或作用与君药相反的配伍,在临床治疗中起到相成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苑述刚 《光明中医》2010,25(4):711-712
逍遥散一方的病证及治法认识较统一,然对该方之配伍分析,历版《方剂学》教材对其论述时不能形成一致认识,尤其是方中君药较难统一说法。本文提出既然该方病机中肝郁、血虚与脾弱三者互为影响、互为因果关系,针对此证所确定的治法疏肝、养血、健脾亦是并列关系;故据此治法而选用的药物就无需强调其何为君药。我们临证施治运用本方时,应当以辨证肝郁、血虚、脾弱孰轻孰重,而决定相应的药物为方中之君药。  相似文献   

10.
反佐一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夺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历代医家有所阐发,明·李时珍曰:“反佐,即从治也。谓热在下而上有寒邪格拒,则寒药中入热药为佐,下膈之后,热气既散,寒性随发也。寒在下而上有浮火拒格,则热药中入寒药为佐,下膈之后,寒气既消,热性随散也”。可见反佐是指用性味不同、作用相同的药物辅佐主药,从而适应辨治需要的种种配伍方法。纵观历代许多方剂及中成  相似文献   

11.
徐良兴 《陕西中医》1989,10(5):224-225
<正> 方药反佐配伍是方剂组成原则内容的一部分。是临床组方用药具有特色的一种配伍方法,也是千百年来中医前人经历了无数临床实践考验而总结出来的方药配伍之精华。此类方法组方灵活,配伍神妙。其奥妙之处主要是以药与药之间的性味不同,作用相反的反佐监制作用,如寒与热,补与泻,润与燥,通与涩,散与收,升与降,浮与沉,轻与重,气与血,阴与阳等配伍方法,可以达到治疗兼证,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或协同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现就常见的几种反佐配伍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12.
高俊雄  韩颖 《中国针灸》1996,16(6):45-46
浅谈针灸处方配穴的辨证思维高俊雄,韩颖(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主题词处方.非药物;针刺疗法;配穴昔高武所撰《针灸聚英》中《百症赋》首句曰:"百症俞穴,再三用心",其意十分明了:用心者,考虑思维也。面对错综复杂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探索治疗眩晕针灸处方的穴位配伍和经络配伍规律。方法从先秦到清代涉及针灸治疗眩晕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提炼穴位、经络配伍方法。结果上星和风池、丰隆和解溪、合谷和风池、丰隆和风池、外关和足临泣、合谷和丰隆、合谷和解溪、阳谷和足临泣、阳谷和风池、神庭和上星依次为最常用配穴;督脉、胆经和膀胱经为最常用配伍经脉。结论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结果是合理的,所得的穴位及经络配伍方法为现代临床的疾病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在阐明"反佐"涵义及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举例论述了寒热反佐、补泻反佐、散收反佐、润燥反佐、行止反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探讨其相关配伍规律,为探索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莉  鲍学全 《中医杂志》1994,35(7):431-432
被公认饱含丰富治疗经验的古代针灸治疗歌赋中所保存的大量针灸治疗处方,在辨证、选穴以及处方变化规律等方面独具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药的反佐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反佐配伍黑龙江省干部疗养院赵艳,赵殿林(150010)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着君、臣、佐、使配伍组合成方剂,其中方剂的反佐配伍在中医临床医疗处方中组方灵活,配伍神妙,是祖国医学方剂配伍中的精华,下面就谈...  相似文献   

17.
针灸腧穴处方是先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理论,直接观察与思辨推理的不断结合与互相渗透中形成的。古代医家在其著作中,比较客观地论述了何病施用何种穴位,如何配伍的问题。这就是针灸腧穴处方。它是针灸学的精华,如何挖掘和整理这份宝贵的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首先要搜集大量的古典医籍、医经、医案、医话,按其历史时间,部居别白,加以分类。将古人有关针灸处方用穴的依据、组成,主穴和配穴的选用及变化规律,重新加以归纳整理,重新论述找出内在联系,示人以规律启人以思路。临证时,借以触类旁通,便可左右逢源,取得意想不到的效  相似文献   

18.
姜硕  狄忠 《中医杂志》2012,53(7):620-622
针刺顺序是针灸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因素之一.针灸施术先上后下,先阳后阴是其一般规律,但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在总结符文彬临床经验以及阅读古籍的基础上提出针刺顺序的五条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刘卫华 《吉林中医药》2003,23(12):48-48
中医与西医是诊治疾病的两门科学 ,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 ,是诊治疾病的瑰宝 ,中西药的配伍应用 ,可以取长补短 ,在治疗疾病中可以发挥出更好的疗效。多年来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中西药配伍体会 ,介绍如下 :在临床治疗中 ,为了针对不同的病症而进行有效治疗 ,往往将几种或多种药物同时或先后用于病人 ,而多种药物合并使用后 ,各种药物之间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各药物之间就会出现对治病有益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及毒副作用。拮抗作用有时是可以利用的 ,而毒副作用则要绝对避免。众医皆知 ,中药常…  相似文献   

20.
中医与西医是诊治疾病的两门科学 ,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 ,是诊治疾病的瑰宝 ,中西药的配伍应用 ,可以取长补短 ,在治疗疾病中可以发挥出更好的疗效。多年来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中西药配伍体会 ,介绍如下 :在临床治疗中 ,为了针对不同的病症而进行有效治疗 ,往往将几种或多种药物同时或先后用于病人 ,而多种药物合并使用后 ,各种药物之间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各药物之间就会出现对治病有益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和毒副作用。拮抗作用有时可以利用的 ,而毒副作用则要绝对避免。众医皆知 ,中药常按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