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汗是《中医诊断学》问诊中重要的部分,汗出有无及特点在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汗是津液的组成部分,为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达于体表而成,具有调节体温、滋润皮肤、排出废物等作用。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分泌,虽资于阴精,运用于阳气,但还须依靠人体卫气之调节,腠理玄府开合适宜,才能汗出有度,从而保持体内之阴阳平衡。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将教材问汗部分内容做相应调整,以问汗的要点:汗出有无,在疾病过程中,尤其是对外感患者,询问汗的有无,是判断感受外邪的性质和卫气盛衰的重要依据。汗出时间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昼夜时间点,一个是疾病发展变化时间点。按昼夜时间不同,常见的汗出类型有自汗、盗汗。疾病发展阶段变化时间点,我们谈战汗;汗出量多少,是汗出量的评价,大体可以划分无汗、微汗、汗多、大量汗出不同程度;汗出部位及兼证为纲目,清醒时经常汗出不止,活动之后更甚的表现称自汗;熟睡之后汗出,醒后汗止,称盗汗。盗汗主阴虚内热证;战汗是疾病病情发展的转折点,病势深重阶段,先见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使初学者便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学》辨证内容教学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玲 《国医论坛》2006,21(1):46-48
中医理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辨证又是论治的依据.辨证即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将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理物质在病理上也应有相应证候表现的中医理论出发,指出目前各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缺少“营卫辩证”、“精”辨证的内容。并按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补充了“营卫辨证”与“精”辩证的内容,完善中医辨证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常规诊察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在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较以往教材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笔者在脉诊的教学中体会,尚有以下几处内容值得商榷,以确保学生对脉诊理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伤寒论》不同部位汗出机理,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方法本文对《伤寒论》中汗出部位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在《伤寒论》中"汗证"出现的次数非常多,有的条文中作为主证,有的作为伴随症状。其中对不同部位、不同时间、不同汗量、不同转归的"汗证"均有描述。结论根据其部位汗出机理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反映其病机证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绪论〔学习要点〕一、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况,注意浏览古今有关诊法的一些主要书刊,不断扩大知识视野。二、明确中医诊断学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三、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注意研究学习方法。四、学习诊断学的基本要求。〔学习提要〕一、中医诊断学发展概况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论述诊断病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内经》称之为“诊法”(《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  相似文献   

7.
<正> 一、[A型题]1、D 2、C 3、C 4、B 5、C 6、E 7、B 8、A 9、B 10、C 11、B 12、E 13、E 14、E 15、D 16、C 17、C 18、B 19、D 20、B 21、D 22、B 23、C 24、C 25、D 26、B 27、D 28、B 29、E 30、E [B型题]31、E 32、A 33、D 34、C 35、B 36、C 37、A 38、B 39、A 40、D 41、C 42、E 43、E 44、B 45、C 46、A 47、D 48、E 40、D 50、C [C型题]51、C 52、A 53、B 54、B 55、A 56、D 57、D 58、C 59、A 60、D 61、B 62、C 63、B 64、A 65、D 66、D 67、C 68、A 69、A 70、 B [K型题]71、D 72、C 73、C 74、A 75、A 76、A 77、E 78、E 79、B 80、E 二、1.证候: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是多个症状和体征的有机组合。证侯是病理的概括,是论治的主要依据。 2.诊断:诊断是医生对人体的健康状况和所患病证作出的概括性判断,它包括疾病诊断和证候诊断。 3.得神:病人精神尚好,表情自然,反应比较敏锐,面色比较润泽,谓之得神。得神者虽有疾  相似文献   

8.
第三节问诊〔学习娶点〕一、掌握问诊方法和问诊的主要内容。二、熟悉问诊的注意事项。三、各种症状的含义及临床意义。〔学习提要〕一、问寒热 (一)要点: 1.寒热出现时间(包括先后);2.轻重程度;8.特点。 (二)寒热症类型及意义 1.恶寒发热 (1)特点:寒热同时并见。 (2)意义:主表证。①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②表热证:发热重,恶寒轻。 2.但热不寒 (1)特点:发热不恶寒,反恶热。 (2)意义:热证。①壮热:高热(39℃以上)不退,主里实热证。  相似文献   

9.
五、望皮肤 (一)望皮肤内容:观察色泽和形态。 (二)望皮肤意义: 1.皮肤发黄:面目皆黄者,为黄疸,色鲜明属阳黄,色晦暗属阴黄。2.皮肤虚浮肿胀:水肿。8.皮肤十瘪枯槁:津亏。4.肌肤甲错;津亏或兼血淤。5.皮肤斑疹。 6.望白暗 (1)形态:高出皮肤的一种晶莹透明如栗的疮疹,常随汗出而发,不易尽透。(2)分布:胸、颈项多见,偶发四肢,唯不见面部。(3)意义:多见湿温  相似文献   

10.
11.
多选题 一、A型题(每题1分,共1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只允许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选中答案的字母旁用“丫”标出。 1.‘诸病源候论》为古代的鉴别诊断巨著.其作者为A.王叔和B.李东垣C.集元方D.陈宫E.钱乙2.温病病人在热人曹血时,舌色应  相似文献   

12.
4.望小便 (1)色:①清者多虚多寒;②者多实多热;③浊者多湿。(2)量:①少者多实或为津亏;②多者多虚多寒。(3)尿血:①实热多伴尿痛;③虚热一般不痛。七、望小儿指纹 (一)指纹“三关”:风关、气关、命关。(二)望指纹内容:观察指纹的色泽、长短、浮沉。(三)望指纹意义: 1.正常指纹:色红黄,隐风关以内。 2.病理指纹: (1)察色泽,辨病寒热虚实:①色鲜红,为风寒袭表;②色深红,为热盛;③色青紫,为热极;④色青,为惊风、病证;⑤色淡,多虚;⑥色暗,多实证。 (2)审三关,测病势轻重:指纹越长,病势愈重(3)辨浮沉,分病位之表里:①指纹显见,病成在表;②指纹隐陷,病深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A型题   1、B 2、B 3、D 4、D 5、B6、C 7、A 8、C 9、A 10、E11、A 12、A 13、C 14、E 15、D16、B 17、C 18、E 19、D 20、E21、C 22、B 23、B 24、E 25、E   ……  相似文献   

14.
"但头汗出"在《伤寒论》条文中出现了6次,为了提高临床疗效,通过以证测机和以方测机的方法,把《伤寒论》"但头汗出"的机理归纳为4种,认为"但头汗出"反映出"阳为热邪""阳加于阴谓之汗""头为诸阳之会",以及人体内阳气、阳位、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临证可根据不同病机辨证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5.
一凡栖诊抉微》--一玖面色青黄E、面色白而泛红如妆大郎包哪哆髯一A、水肿病B、肝胆火炽C滑精耗竭环脾肾虚衰E、气血不足-一_珍高热汗断腹撇疼息便愁时有檐语,苔焦黄,脉沉实有力,最宜诊断证候是:_-A、脾胃湿热C、阳明腑实E、痰火扰心B丫阳明经热n、大肠湿热歇小儿指纹达于气关,是:14、下列哪项不是太阴病的临床_么皮肤生椭圆形水疮·晶莹明郭顶满无脐,浆液稀薄_,分批出现犷大小A、邪气人络瓜邪气人经瓦病情凶险玖邪气直中脏腑玖邪入脏腑不等诊断氖、一A、天花B、水痘一D、湿疹E杰冬气疮B、自利D、腹满而吐C、白借叭满面通红最常见于…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松 《国医论坛》2007,22(4):47-49
《中医诊断学》是继《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一门重要课程,既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化,又是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运用,是关于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疾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其介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之间,起纽带及桥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 抓住重点《中医诊断学》内容丰富,善於抓住重点是非常必要的。如四诊之中问诊是重点,因为只有病人自己最了解其痛苦之所在。在望诊的神色形态中,望神又是重点,因为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标志着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神又是通过眼睛反应出来。所以称眼睛为心灵之窗。通过望神,结合闻、问、切,来确定得神、失神和假神。再如28部脉中,浮沉、迟数、滑涩、弦紧、虚实这十纲脉又是重点。又如辨证是中医的特色,常用的方法有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经络、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辨证等八种方法。在这八种方法中,八纲是辨证的总纲,是对疾病总的认识,也是确定疾病属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第一步,这是必须掌握的重点。脏腑辨证是辨证的核心,因为对疾病有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对于学生领悟中医基本理论,掌握娴熟的临床诊断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B型题: A.白色B.赤色C.黑色 D.黄色E.青色1.气血不足呈() A.面色黑B.面色白 C.面色赤灰D.面淡黄 E.面色红赤2.阳明经证可见() A.目毗赤B.白睛赤 C.白睛变黄D.眼胞皮红肿湿烂 E.全目赤肿,迎风流泪3.心火() A.水轮B.风轮C.气轮 D.肉轮E.血轮4.候心()5.候肾() A.痈B.疽C.疗D.疖 E.风疹6.漫肿无头,皮色不变()7.红肿发热,根盘紧束() A.灰黑干苔B.灰黑润苔 C.舌尖黑苔D.舌根黑苔 E.舌中黑苔8.热在下焦 A.舌红苔黄燥B.舌红少苔 C.舌红苔黄腻D.舌红绛苔白滑腻 E.舌红苔白干9.阴虚火旺() A.舌淡无苔B.舌淡苔中剥脱 c.舌淡而瘦瘪D.舌…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察病方法、诊断理论和诊断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运用基础中医学知识,阐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为临床各科奠定基础。学习中医诊断学的目的,是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木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能够独立进行系统的问诊,掌握常见病证的主要症状及其病理机制、临床意义; 2、掌握望诊、闻诊、切诊的方法及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证的重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初步掌握对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并能识别一般病证,作出正确诊断; 4、初步掌握编写病历的方法与内容,学会编写病历。为使学习者能够把握要点,提高学习效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