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是指动脉导管开口附近降主动脉上段的先天性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狭窄.位于无名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缩窄称为主动脉弓缩窄.该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解释主动脉缩窄的胚胎发生存在两个理论:流体理论和吊带理论.流体理论认为主动脉缩窄的形成是由于胚胎期流经主动脉峡部血流缺乏所致.吊带理论认为导管组织收缩异常延伸到主动脉是主动脉缩窄产生的重要原因.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主动脉缩窄的分型方案是将本畸形分为3型:①单纯性主动脉缩窄.②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峡部发育不全.③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全.每一型又可以分为合并室间隔缺损或合并复杂心内畸形两种情况[1].主动脉缩窄发生率为每l 000活产婴儿中为0.2-0.6,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生率位居第8位,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5%-8%.男性多于女性.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动脉缩窄(CoA)是一种以主动脉峡部狭窄为特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中主动脉缩窄的发病率为0.1%,在婴儿和儿童中占所有先心病的5%~8%[1].由于主动脉缩窄常伴发于主动脉二瓣畸形、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畸形,使主动脉缩窄易漏诊、误诊.本文就主动脉缩窄影像学诊断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缩窄是指先天性胸主动脉局限性狭窄,该处管腔变小甚至闭塞,血流受阻.主动脉缩窄多发生在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附近,但有时也可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近端,未经治疗主动脉缩窄经常会引起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致命并发症.目前国际上治疗主动脉缩窄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和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覆膜支架植入术是融合后两种治疗手段优势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主动脉缩窄的领先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更佳,且费用相比传统术式较低.2012年我院收治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经双球囊扩张,植入覆膜铂金支架1枚,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缩窄是指先天性降主动脉狭窄,常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和动脉导管邻接处。常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二瓣畸形、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病变。由于近心端缩窄的主动脉管腔突然变细而导致上半身高血压,心脏后负荷增加,继发左心室肥厚、劳损,甚至出现左心衰竭。另外,由于部分主动脉管腔缩窄导致远心端血流减少,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出,下半身血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是指先天性主动脉弓降部缩窄, 通常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动脉导管插入点周围[1], 是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 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4%~6%[2,3,4]。尽管主动脉弓的评估已经成为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病变的特殊性, 目前产前超声诊断CoA的敏感性低、假阳性率高[3,5]。鉴于此,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妇产超声学组参考国内外重要指南和相关文献, 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结合多位专家经验, 拟定胎儿主动脉缩窄超声检查中国专家共识, 旨在尽可能提高CoA的产前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俞红云  何萍萍 《护理研究》2007,21(2):432-433
主动脉缩窄(CoA)是指先天性的主动脉局限性狭窄,管腔变小,发生于主动脉峡部,接近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处,有的缩窄可同时发生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间。术后由于多种原因患儿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在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7.
赵兰  李迎春  周莲 《当代护士》2006,(11):89-90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伴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复杂畸形。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伴动脉导管未闭病的患者,采用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性,9岁,因发现心脏杂音7年,反复晕厥3月于2005年8月3日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右上肢165/110mmHg;左上肢160/110mmHg;左下肢95/80mmHg;右下肢不能测及血压,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双下肢皮温正常。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3~4/6级连续性杂音,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 )。入院心脏彩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增厚,主动脉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局限性返流;$左室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明显。左心室及主动脉造影提示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于全麻下行主动脉带膜支架植入术并封闭未闭的动脉导管。术后造影示缩窄基本消失,动脉导管完全封闭。术后血压:右上肢125/95mmHg;左上肢130/110mmHg;左下肢115/80mmHg;右下肢115/95mmHg;心脏杂音消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好。术后予禁食、禁水6h,抗凝、抗感染及补液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主动脉缩窄是主动脉局部管腔狭窄性病变,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其他心血管畸形[1],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14.0%,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2~5倍[2-4]。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本组回顾性分析362例主动脉缩窄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旨在探讨其超声心动图特点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俞红云  何萍萍 《护理研究》2007,21(5):432-433
主动脉缩窄(CoA)是指先天性的主动脉局限性狭窄,管腔变小,发生于主动脉峡部,接近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处,有的缩窄可同时发生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间。术后由于多种原因患儿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在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儿的早日  相似文献   

10.
任镯  于恩杰 《天津护理》2012,20(3):150-151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是指主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导致的局限性或广泛性狭窄,占先天性心脏病的6.25%[1]。我院2008至2011年采用正中切口矫治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共10例,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发生局限性狭窄(缩窄),缩窄部位绝大多数是在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远端导管连接处,少数病人的缩窄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近端或在降主动脉的一端。缩窄段的存在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缩窄段以上血压升高,病人常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就医,缩窄段以下血压降低,下半身血液供应减少,在缩窄段上下动脉分枝之间发展广泛的侧支循环.即以维持身体下半部的血液供应。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冷感、酸痛、麻木等血供不足引起的不适症状,其原因为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长期以来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国外广泛开展了经皮血管成形术与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主动脉缩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小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主动脉缩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5天~11岁(中位年龄9个月零9天),均经手术和(或)造影证实.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观显示主动脉弓及其三分支,确定缩窄范围和类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缩窄处血流,频谱多普勒测量缩窄处血流速度.结果 50例患儿中,局限性缩窄23例,占46.00%;管状缩窄27例,占54.00%;3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结论 将小儿主动脉缩窄分为管状缩窄和局限性缩窄可能更为合理;管状主动脉缩窄较常见.  相似文献   

13.
正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畸形,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4%~6%,发病率约为0.4‰[1]。主动脉缩窄患儿约5%在生后数周即可发生顽固性心衰而死亡,10%在1~6个月期间发生心衰,若产前及时发现主动脉缩窄,并给予家长恰当的咨询,则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挽救患儿生命。但由于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诊断误诊率高,轻中度主动脉缩窄又易漏诊,因此主动脉缩窄,尤其单纯主动脉缩窄一直是产前超声诊断的难题。本文总结近年国内外产前超  相似文献   

14.
覃文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715-371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经手术证实的心脏MSCT和超声心动图(TTE)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73例患者MSCT显示动脉导管未闭23例,肺动脉狭窄17例,主动脉骑跨9例,肺静脉异位引流8例,主动脉缩窄2例,右位主动脉弓、降主动脉7例,肺动脉缺如2例,主动脉异位1例,主动脉-肺动脉异位引流1例,永存动脉干1例,左侧上腔静脉2例,经手术证实畸形92处,其中MSCT、TTE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为100%、83.3%。结论 MSCT对先心病心外大血管畸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与TTE联合应用可提高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超声心动图评估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25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AoC)中单纯型11例,复杂型14例。其中24例术前超声检查,检出率96%。AoC位于峡部13例,左锁骨下动脉远端9例,主动脉弓部2例,UCG与手术对照符合率80%。UCG所测缩窄径值与手术对照符合率较低。1.本组病例在2DE上见AoC部位多在峡部,缩窄可直对左锁骨下动脉,远者距左锁骨下动脉5cm。形态上可分为局限性缩窄及管状缩窄。2.PDE取样点置于缩窄前  相似文献   

16.
妊娠时并发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占大多数(80~95%)。近年因心脏外科的进步与普及,不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得以结婚与妊娠,这是看上去好似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增多的主要原因。先天性心血管病一般分类一、非发绀类此组包括静·动脉循环之间无异常通路的疾病。 1.主动脉缩窄。 2.单纯性肺动脉口狭窄。二、迟发性发绀类 1.单纯性动脉导管未闭。 2.单纯性房间隔缺损。 3.鲁氏(Lutembacher)综合征约5~10%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狭窄,此即鲁氏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准确性.方法 分析7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儿的二维超声图像,并与心血管造影,心脏CT及手术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其诊断要点.结果 除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表现外,超声特异表现为:胸骨上凹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可见主动脉横弓部及弓降部明显变窄.发育不良的范围可自无名动脉起始后或左颈总动脉起始后;发育不良主动脉弓的内径/膈肌处降主动脉胸段的内径<0.5;多普勒测定主动脉缩窄处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超声诊断均与心血管造影、心脏CT及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丰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中.应提高对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成人主动脉缩窄形态上通常是指位于动脉导管后的主动脉缩窄, 由于长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与婴幼儿主动脉缩窄相比, 常常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1].成人型主动脉缩窄治疗以开胸手术为主,仅部分适合介入治疗.2009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成功实施了3例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与胎儿心脏畸形,尤其是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 664例胎儿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左上腔静脉和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比值比(OR值)与左上腔静脉和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的比值比等.结果 4 664胎儿超声心动图结果中,无结构性胎儿心脏畸形4 004例,合并左上腔静脉(LSVC) 38例(0.95%);结构性心脏畸形660例,合并LSVC 62例(9.39%)(OR=10.8).660例心脏畸形中,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发育不良47例,同时合并LSVC 17例(36.17%)(OR=7.15).结论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同样提示胎儿结构性心脏畸形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并且胎儿患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的可能性亦增加.提示如果发现LSVC,应追踪观察,除外先天性心脏畸形,尤其是主动脉缩窄及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弓部连接异常主要包括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及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 aorticarch,IAA),以主动脉缩窄相对常见。主动脉缩窄主要病变是主动脉局限性短段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致主动脉血流障碍,在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中占5%~8%,在胎儿期以主动脉缩窄为主要病变出生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