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男,78岁,于1986年3月4日下午4时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尚健,当日中午在饱餐、情绪激动之后突感心悸、胸闷气促、头晕、心区剧痛,大汗淋漓3小时急送我院急症室。过去无高血压及心绞痛史,无慢性胃肠、肝胆病史。查体:血压84/70mmHg、面色略显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徐××,女,62岁。于二月前偶然发现右颊粘膜可触及一黄豆大小肿块,当时未治疗。数天后肿块被不慎咬破,创口糜烂,以后局部肿块呈进行性生长,且伴有放射性疼痛。在1979年9月21日经我院门诊病检提示为“右颊粘膜鳞状细胞癌”而收住院。体检:血压110/80毫米汞柱,心率79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二肺呼吸音清晰。腹部平软,肝脾未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明显触及。神经系统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男患,57岁,住院号53092。1984年12月4日入院。该患入院前30小时突感胸骨下段2/3处剧痛,大汗、疼痛向后背部放散,持续约1小时而自行缓解。于入院前2小时上述症状再发含服硝酸甘油2片不见缓解而急诊入院。既往:2年前患高血压,曾患慢性阑尾炎。查体:体温35.5℃,脉搏84次/分.血压130/80mmHg,呼吸平稳,神志清楚,急性病容,颜面苍白,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  相似文献   

4.
5.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泵衰竭互为因果关系,死亡率高,故早期有效地抗心律失常治疗非常重要除综合治疗外,应用镁剂可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原性休克的发生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最常见之合并症,也是导致AMI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了解AMI早期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所收治的64例AMI病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的54例分析如下:例,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左前半分支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加双束支阻滞1例。本组有许多病例呈复合型心律紊乱,故心律失常例次较实际病例为多。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8匕年1月至1982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心电图、血清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100 例,依据患者初入院5 天连续心电监护以及住院期间心电图检查情况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总发生率81 % ,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占95-1% ,室性心律失常与梗塞部位关系不大,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前壁心肌梗塞。本组病死率17 % ,合并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为100% ,病死率30 % 和80% ,经溶栓治疗再通者70 % 患者原发心律失常大部分或全部消失,病死率为0 。结论 对并发心律失常及早发现,尽快合理治疗,对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其主要死因之一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心律失常,使其对血液动力学的不利影响和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的倾向降至最小程度,对A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1996年10月~2004年10月AMI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共6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脑出血,脑梗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共8例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的部位,时间,合并症衣治疗结果,并对其并发的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肌破裂5例,其中游离壁破裂3例,室间隔破裂2例。5例中,死亡4例,恶化1例,其预后极差。本文并对诱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子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1.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致命性并发症,已成为AMI早期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本文报告我院所见二例,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例1:男,75岁。因胸闷胀紧缩不适5天,于1983年12月19日入院。患高血压病已30年,无心绞痛及糖尿病史。体检:T37.7℃。BP14.5/9kPa,无气促紫绀,颈静脉不怒张,两肺呼吸音正常,无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心尖区S_1减弱,A_2>P_2,各瓣膜区无杂音。EKG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乳酸脱氢酶(LDH)1462Iu/L,肌酸磷酸激酶(CPK)3.47Iu/L,血沉25mm/h。入院后经心电监护,给氧、镇静、扩冠等治疗,3h后血压降至10.7/8kPa,心尖区出现舒张期奔马律,加用多巴胺升压,血压上升至16~  相似文献   

12.
<正> 心律失常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并发症,也是AMI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早期AMI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提高治疗率,现将40例AMI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 一、资料。我院1986年至1992年收治入院的AMI患者40例,男38例,女2例,男女之比为9:1,年龄40—60岁32例;60岁以上8例,平均年龄61.7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56例临床护理体会蒙霜露(广西融水县人民医院融水县545300)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护理急性心肌梗塞(AMI)为内科危重症之一。由于其常发生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病后2h内,因室颤导致猝死的机会较多。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不...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8岁,住院号22623。因心前区疼痛20余小时,心悸、大汗、四肢发凉12小时于1986年12月27日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近1年有高血压,血压波动于150~180/92~100mmHg。体检:T36.4℃,P不能触及,R26,BP0/0,表情淡漠,唇绀,两肺未闻啰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震颤及收缩期杂音Ⅳ级,向心前区广泛传导,心率112,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远端厥冷。心电图示窦性心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破裂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破裂有三种表现形式: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头肌断裂,现将作者所遇1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0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男4例,女6例,年龄46~77岁,发病24小时内出现心脏破裂者3例,1~3天4例,4~7天3例,除1例行手术治疗、另1例保守治疗健存者外,余全部死亡。二、急性心肌梗塞位置:广泛前壁6例;下壁3例;下壁合并正后壁1例。有2例经尸解证实:l例为心脏游离壁破裂、l例为室间隔穿孔。l例经北京某医院行量间隔修补兼搭桥手术。3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室间隔穿孔2例,室间隔穿孔合并乳头肌…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壁瘤1例报告湖南邮电医院(410005)周灿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可发生梗塞区心肌变薄、扩张及矛盾运动,其结局常是室壁瘤形成[1]。本人曾遇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壁瘤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左××,男性,57岁,因心前区疼痛10余小时于199...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李建华,张德慈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并发心律失常,是临床所遇AMI中常见并发症。也是在AMI时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如能正确认识,及时妥当处理,则有可能化险为夷,提高抢救成功率,故将现代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治疗综合...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占90%,而急性心梗后3d内死于心律失常的高达65%。因而研究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机理,为临床提供合理防治措施,是当前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学说综述如下:1电解质紊乱学说电解质在细胞内、外液中的浓度梯度和股的生物学特性是产生生物电的基础.在各种高于中,尤其重要的是Na”、K”和Ca’“.K”在细胞内、外液中的浓度比为30:1,它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本离子。心肌缺血缺氧时,伴有细胞失K“,细胞外液处于相对高钾状态.造成这种情说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死亡,尤其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心律失常。对减少 AmI 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一、室性心律失常折返激动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心肌梗塞后由于缺血与受损心肌延迟除极,发生晚电位,其邻近的正常心肌已完全除极,晚电位便将落在 U 波之后,如果延迟超越了周围正常心肌的不应期,可两次引起周围正常心肌激动,形成室性早搏,若延迟发生除极的地区与正常心肌间构成连续不断的折返环路,将引起室性心动过速(V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