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规律,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本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资料中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占15.55%.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为76.24%,足月儿6.24%;农村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占87.12%,城市12.88%;未进行产前检查71.98%;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83.05%. [结论]提高围生期的工作质量、加强三级预防保健,尤其加大农村基层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的宣传力度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围产期因素与低出生体重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凡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不论胎龄大小,成熟度如何,均称为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不满42周的足月小于胎龄儿和胎龄在42周以上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小于胎龄儿.体重低于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低于100O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我国曾于1986~1987年对全国29省市自治区1843284名新生儿进行了调查,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63.9‰,其中早产儿占44.1%,足月及过期产小于胎龄儿占55.9%.极低出生体重儿占低出生体重儿的7.4%.与发达国家相比(约为100‰)我国的发生率偏低,尤其是早产儿相对更低,发达国家早产儿占低出生体重儿的2/3,且体重小于1000g者较多.  相似文献   

3.
刘沛  熊英  苏琪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46-1450
目的 分析西安地区新生儿极低及低出生体重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极低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2019年户籍为西安且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婴儿及其产妇资料来自本地区母婴管理系统,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极低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发生情况,并进行极低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2014—2019年西安地区活产新生儿41 683名,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共387例,占0.93%,平均出生体重(1 190.8±232.1)g;低出生体重儿共1 182例,占2.84%;平均出生体重(2 195.4±240.1)g。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从 2014 年至 2019年随年份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18.5 kg/m2OR=4.104)、发生胎盘早剥(OR=2.732)、发生前置胎盘(OR=3.093)、发生胎膜早破(OR=3.557)、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2.519)、经产妇(OR=4.586)、多胎(OR=3.056)、早产(OR=3.823)是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安地区新生儿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状并不乐观,应对具有危险因素的孕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进而降低极低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年活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儿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00~2005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及流行趋势,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抽取南岗和道外两个区具有接产能力的全部16家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对2000~2005年出生的孕周≥28周的全部活产婴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填写产妇及新生儿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活产婴儿15 112人(男7 861人,女7 251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486例,发生率为3.2%;各年度间差异显著,但城乡、性别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差异;低出生体重儿中37周的早产儿223例占45.9%,足月产儿253例占52.1%;≥1 5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组成部分占93.8%,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仅占6.2%。结论:哈尔滨市2000~2005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和发达国家的发生率相近;低出生体重儿以1 500~2 500 g为主,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早产,城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宫内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5.
753例低体重儿出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 《中国优生优育》2007,13(4):188-189
目的 总结低体重儿发生规律,为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对比研究我院2003年1月-2007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和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显示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15.55%、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76.24%、高于足月儿6.24%、农村87.12%高于城市12.88%,未进行产前检查低体重儿发生率71.98%高于进行产前检查28.02%,极低体重儿死亡率(83.05%)高于低出生体重儿10.64%. 结论提高围产期的工作质量,加强三级预防保健,尤其应加大农村基层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6.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的婴儿,包括早产儿、足月小样儿、过期产儿、多胎妊娠儿.出生体重<1500g者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者则称为超极低出生体重儿[1,2].低出生体重儿主要由于孕期不足导致各器官形态功能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或由于宫内缺氧使胎儿营养不良或生长障碍.低出生体重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生活能力极弱.我国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率为4.75%~8.5%[2],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为17.6%,极低出生体重儿更高,达30%~50%[3].积极预防和治疗低出生体重儿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我院产科自1998~2004年抢救、治疗低体出生重儿116例,成功率93.9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新生儿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相比低出生体重儿(即≥1 500 g),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高,预后相对更差,母乳喂养已被证实可以帮助改善其临床结局。本文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近3年来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早产儿、巨大儿和剖宫产率的发生状况,提高围产保健质量,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方法]根据我院SQL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2005—2007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2003例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平均体重3336.3g,男婴高于女婴101.3g;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周有直接联系,孕周增长新生儿体重也增加;与母亲年龄无明显关系。LBW发生率与多胎妊娠有关,胎数越多发生率越高。早产儿发生率为6.1%,3年间下降0.9%;巨大儿发生率6.4%,3年间下降0.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51.5%;剖宫产率39.7%,3年间上升4.8%。[结论]要减少过期妊娠经阴道难产发生率,产前要及时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同时要发挥健康教育作用,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有效干预,是降低LBW、早产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控制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92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4月出生的3 654例活产儿中发生窒息的19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3%,其中轻度窒息153例,占79.7%;重度窒息39例,占20.3%。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孕周、产时体重、分娩方式密切相关。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产钳助产儿、臀位助产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加强产程监护,提高助产和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无锡市77484例新生儿出生体重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市新生儿出生体重现状,并对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2003~2005年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进行分析。【结果】①77 484例新生儿中,早产儿2.07%,低出生体重儿1.54%,巨大儿5.72%;②平均出生体重为(3 370.32±427.84)g,37~42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随胎龄增长而增长;③婴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随胎龄增加而显著减少,足月低体重儿比例较早产儿明显少。【结论】无锡市新生儿出生体重超过了WHO的国际参照值;各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高于我国15个城市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及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D是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新生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000g的新生儿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是导致婴儿死亡、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各种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其所占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国内有人报道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约为6.9%,而全国范围内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低出生体重儿在住院新生儿中高达23.6%。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低出生体重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低出生体重儿成年期出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明显增高,且在生命中的不同阶段对其不良影响相关危险因素的易损性增加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以减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该院10年间收治的53例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以第3周发病率最高,为52.83%,其次为第4周(33.96%);配方奶喂养较母乳喂养及早产儿配方奶发病率高;出生体重愈低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愈高。结论: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可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抵抗力,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应积极防治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绵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产妇分娩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006~2009年,产科住院分娩活产儿10 667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444例,占4.2%;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35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高、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女婴高于男婴、双胎或多胎高于单胎。[结论]产妇年龄、婴儿性别、户籍、胎数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有关。提倡妇女在最佳年龄段生育,重视产前检查,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LBWI)生后动脉血气情况及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 h内首次动脉血气情况,并按体重、pH值及合并症分组分析酸碱平衡紊乱情况。结果:325例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 h内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共287例(占88.3%),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所占比例最大(35.5%),其次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17.8%)。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较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严重酸中毒及二氧化碳潴留(P<0.001)。pH<7.2的严重酸中毒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pH>7.2者,合并肺部并发症患儿较无并发症者pH值及PaCO2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易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并以酸中毒为主,肺部并发症对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极低出生体重儿较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更易发生严重酸碱平衡紊乱,病死率随酸中毒严重程度增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低出生体重儿抽样调查结果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目的 调查全国活产儿出生体重情况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对中国 11个省的 16个市、2 8个县 ,1998年 7~ 10月出生的孕周≥ 2 8周的全部活产婴儿进行出生体重测查。结果 共测查活产儿 2 2 35 0人 (男 115 84人、女 10 76 6人 )。多胎率和早产率分别为 1 8%和 3 5 %。城市、农村和全国加权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 4 2 0 %、6 2 6 %和 5 87%。低出生体重儿中 6 1 2 %为足月儿 (≥ 37周 ) ,在农村则占 71 6 %。城市和农村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 330 1g和 32 2 5g,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男婴和女婴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 32 80g、3173g ,接近WHO推荐的出生体重均值。沿海、内地、边远地区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呈逐渐下降趋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在城市为 5 0 0‰ ,农村为 179 4‰ ,全国为 15 1 5‰ ,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婴儿。结论中国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与发达国家水平接近 ,但地区间差异有显著性。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是宫内发育迟缓 ,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 ,应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淀街道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对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淀街道2004~2008年活产1 337例新生儿体重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 337例新生儿中,平均出生体重为(3 376.50±464.27)g,男婴为(3 426.7±459.71)g,女婴为(3 320.1±463.26)g,均超过了WHO的国际参考值(男婴3 300g,女婴3 200g),正常体重儿男婴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女婴.②早产儿发生率4.41%,低体重出生儿发生率2.39%,早产儿低体重发生率37.29%;巨大儿发生率7.18%.③孕母平均分娩年龄为(29.79±3.47)岁,不同年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孕母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95±2.59)年,不同学历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④37~42周出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周增长而增长.⑤多元回归显示孕妇的年龄、学历和性别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无显著性.分娩方式和母孕期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有显著性.[结论]重视新生儿体重变化的研究,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和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正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s,LBWI)是指出生体重不足2 500g的新生儿,绝大部分为早产儿,其中出生体重1 500g的又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出生体重1 000g的又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1]。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NICU中229例静脉营养支持两周以上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比较PNAC组与非PNAC组在胎龄、出生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PNAC发生率为11.79%(27/229),PNAC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小于非PNAC组,而PN持续时间、PN热卡摄入量、脂肪乳最大剂量及累计用量、感染、贫血发生率大于非PNAC组(P0.05)。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过长、PN提供热卡过高、脂肪乳最大剂量及累计用量、感染、贫血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PNA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探讨其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以海南某医院2005~2009年全部产科分娩病历为样本,分析新生儿体重变化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近5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值为(3 144.36 g±516.47)g,足月单胎出生体重平均值为(3 222.1 3 g±411.74)g,5年间不同年份相比较,出生体重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F=1.321,P=0.26),5年低出生体重儿总数195例(8.1%),正常体重儿2 125例(87.8%),巨大胎儿99例(4.1%)。5年来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保持平衡,无统计学差异(2χ=13.34,P=0.10)。低出生体重儿的1 m in窒息率与5 m in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体重儿与巨大胎儿(2χ=26.45,P<0.05),正常体重儿与巨大胎儿之间1 m in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χ=2.79,P=0.10),5 m in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χ=2.39,P=0.15),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χ=0.42,P=0.50)。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平衡,低出生体重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着力于提高孕周,防止早产,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正>低出生体重儿(LBWI)和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均 属高危儿,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部分LBWI日后 可出现智力与体格发育障碍。本文对1998年1月~2003年12 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783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8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 共出生活产婴儿14 600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783例,发生率 为5.36%;男384例,发生率为5.23%;女399例,发生率 5.49%。而其中极低体重儿63例,发生率为0.43%。产次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