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0年来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36例,29例(805%)有胆汁性呕吐,7例(19.5%)有上腹部膨隆。诊断以腹部X线平片(36例),上消化道造影(28例)和结肠造影(1例)。36例均作Ladd氏手术,其中4例因肠扭转、肠坏死而行肠切除术。术后5例死亡。18例获得随访,14倒无症状。我们体会Ladd氏手术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有效手术,远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治疗和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从1980年以来收治了12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年龄均小于30天,男7例,女5例。术后经过随访观察,效果良好。本组部份病例其症状、体征及手术方式等均与有关文献报道略有不同。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有关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胚胎时期肠发育异常 ,发病时引起完全性或不全性肠梗阻。本病极易发生肠扭转而引起血运障碍致肠坏死 ,而蛋白质热卡营养不良的存在和扭转程度是导致血运障碍的关键 ,肠血运障碍是影响该病治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肠旋转不良诊断明确后 ,手术治疗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方法 ,术者必需对此类畸形有充分的认识 ,理解术中所显露的异常情况 ,给予正确处理。我院于 1981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5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81~ 1999年共收治患儿 15 416例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6 1例次 (其中 7例为再度入… 相似文献
6.
7.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一种复杂的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张吉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54-155
目的探讨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病理诊断的18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钡剂灌肠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钡剂灌肠X线检查显示短段型2例(11.1%),常见型9例(50.0%),长段型3例(16.7%),全结肠型3例(16.7%),阳性符合率为94.4%(17/18)。24h随访钡剂潴留有18例(94.1%),扩张段肠黏膜出现大锯齿状改变1例。结论规范运用钡剂灌肠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很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研究腹腔镜下行Ladd手术治疗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安全性及疗效。在腹腔镜下行Ladd手术治疗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58 min~4岁。21例患儿,均行腹腔镜下Ladd手术,3例中转开腹,9例有肠扭转,1例合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合并美克尔憩室,1例合并乳糜腹。手术时间52~125 min,平均65 min。术后均随访1~2年,腹部瘢痕不明显,全组病例恢复顺利,无并发症。腹腔镜下应用Ladd手术治疗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0年至1998年共收治先天性肠闭锁33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最早就诊为出生后7小时,最迟22天,闭锁部位:回肠15例,空肠8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直肠9例。其中4例并发肠旋转不良,12例并多发性空肠、回肠闭锁及肠扭转,2例并腹... 相似文献
12.
儿童及少年期肠旋转不良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及少年期肠旋转不良在临床上诊断困难,易漏诊而延误治疗,本组对18例4至15岁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临床表现有症状较轻且不典型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复发性呕吐,且可以是非胆汁性呕吐;(2)间歇性腹痛;(3)便秘可顽固性腹泻。作者认为,出现反复性呕吐(包括非胆汁性呕吐)、腹痛、腹泻久治不愈者,应常规行钡灌肠检查,如证实为肠旋转不良,Ladd’s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练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12-12
患儿,女,14岁,因反复呕吐10余年,再发1周收入院。患儿十余年前即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此后时有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剧烈时为胆汁样物质,无咖啡样及粪汁样物质,呕吐时间不规则,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呕吐发作次数每天约2次,间隔数天发作1次。1周前患儿再次发作,表现同前,于当地医院治疗1周(具体不详),呕吐无明显好转,且患儿自诉乏力、头昏,不能正常行走。查体:BP 120/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0年~1989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肠闭锁14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最早就诊为生后4日,最迟为18日。其中早产儿2例,低体重儿3侧。闭锁部位在空肠7例;回肠6例;结肠、十二指肠各1例(内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彩超与X线造影(上消化道造影联合钡剂灌肠造影)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新生儿的彩超检查与X线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93.47%(43/46),主要表现为中上腹部中等回声团块,肠系膜上动静脉位置关系异常,典型呈"漩涡征";X线造影诊断符合率76.08%(35/46),主要表现为高位肠梗阻征象,十二指肠及空肠连接处位置异常,回盲肠及阑尾位置异常。结论彩超较X线造影对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11岁。因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周入院。患者自诉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阵发性隐痛不适,伴恶心、呕吐,3~4次/日,为胃内容物,量多,含胆汁,呕吐多于餐后2~3小时发生。无腹胀及背部放射痛,发作时自动屈膝蜷伏卧位,可减轻症状。1周来腹痛明显加重,恶心呕吐频繁,并逐渐出现乏力、纳差、尿少、消瘦等症。曾分别于10个月前,5个月前及1个月前各有一次类似发病史,于当地卫生院就治,均以“不全性肠梗阻”予以对症治疗,并好转出院。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126次/分,血压90/60mmHg,体重22kg。双眼内陷,全身皮肤弹性差,腹壁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结局,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25例,足月儿7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出生体质量2 107.5 g;平均日龄14.8 d。临床表现以腹胀(30例)、肠鸣音减弱(25例)、血便(17例)、胃潴留(12例)为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异常11例,血小板减少10例,CRP增高25例;腹部X线检查:肠壁增厚或积气、门静脉积气及肝胆积气、气腹12例,腹腔胀气、肠管积气、肠管扩张18例,腹腔积液3例,气液平3例,肠气影增多2例,肠气影减少2例。按照Bell分期标准:Ⅰ期15例,Ⅱ期4例,Ⅲ期13例。内科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11例;治愈或好转25例(78.1%),死亡或放弃治疗后死亡7例(21.9%)。内科保守治疗1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手术治疗7例治愈或好转出院,4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NEC进展快,预后差,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提高对NEC的认识,及早识别,减少Ⅲ期病例及尽早手术是目前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对2002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3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有22例因母亲因素被建议入院,10例患儿因自身异常入院.无症状性先天性梅毒8例(25.0%),有症状性先天性梅毒24例(7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Ladd手术与开腹Ladd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肠旋转不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开腹Ladd手术与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应激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P〈0.05)。结论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