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1999年,先后对甘肃铧尖、迭部和新疆阿勒泰铁热克提三地区莱姆病与人、家养动物、啮齿动物的关系作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三地区森林草原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有传播莱姆病的媒介和保菌宿主,并从森林革蜱(D.silvarum)、草原革蜱(D.nuttalli)、日本血蜱(H.japoni-ca)和黑线姬鼠(A.agrarius)、黄毛鼠(R.losea)、棕背(鼠平)(C.rufocanus)、鼹形田鼠(E.talplinus)体内分离到了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查到了特异性抗体,家养动物阳性率22.12%,啮齿动物阳性率18.48%,不仅发现当地人群中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受检2869人份,阳性241人份,阳性率8.40%),而且还先后发现病人126例。阐述了当地莱姆病流行上与人、家养动物和啮齿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证实了两种传播方式,即1.莱姆病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人进入该流行区被带伯氏螺旋体的蜱叮咬而患病;2.莱姆病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家畜动物进入该流行区觅食时,将带有伯氏疏螺旋体的蜱又带到了人们的生活区,再叮咬生活区的人而发病。  相似文献   

2.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由蜱叮咬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世界很多地区均有该病发病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与致病螺旋体的基因种有关,在不同地区,致病的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种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地区莱姆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伯氏疏螺旋体与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虫媒传染病,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较高,对人类,特别是林区工作者、野外作业人员、旅游者的健康危害大。本文对近年伯氏疏螺旋体与莱姆病研究的某些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检测莱姆病螺旋体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建立田红,阎小君,肖乐义,张字撰,李春英,孙朝霞,崔红,李秋瑾(全军基因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所西安710033)关键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聚合酶链式反应中图号R939.2莱姆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  相似文献   

5.
李静  梁张  宝福凯  柳爱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8):1035-1038,1042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莱姆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莱姆病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本文主要从莱姆病的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流行特征等方面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我国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李建新(广西桂林市卫生防疫站)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一种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BB)感染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最早是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Ly-me)镇发现而命名...  相似文献   

7.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新发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储存宿主为啮齿动物,传播媒介是蜱类。民乐县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近几年养殖业发展迅速,人群接触疫源动物及传播媒介的机会频繁。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展了莱姆病流行现状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该县莱姆病流行现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伯氏疏螺旋体多次传代后形态变化的图像定量分析白求恩医大一院康复科于大川朱东强*北京海军总医院电镜室戴炜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定量分析中图号R38伯氏疏螺旋体(Boreliaburgdoferi)是引起莱姆病(Lymedisease)的病原菌。1975年由...  相似文献   

9.
莱姆病也称莱姆螺旋体病(Lymeborreliosis)。该病于70年代中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老莱姆镇首次发现并命名。莱姆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据调查,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有本病流行和病原体存在。国内已近20个省市自治区已有病例报告或查到病原体。由于该病晚期致残致畸率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广大医防工作者对莱姆病的认识和重视,现将其流行与传播、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云南省剑川县野鼠中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螺旋体)的感染状况,以评估其对人群的潜在威胁。方法 2017年1—4月在剑川县选取石龙、长乐、新松3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用鼠笼法进行捕鼠;经鼠种鉴定后采集鼠肾脏及膀胱标本,用BSK-Ⅱ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培养;用实时定量PCR及巢式PCR分别检测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recA基因及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结果 ①共捕获10种439只鼠,其中齐氏姬鼠219只、大绒鼠165只,其余鼠种55只(中华姬鼠24只、贝氏树鼩13只、斯氏家鼠7只、巢鼠3只、灰麝鼩3只、赤腹松鼠2只、社鼠2只及大足鼠1只);② 439份标本均未分离培养到伯氏疏螺旋体;③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伯氏疏螺旋体总阳性率为2.51%(11/439),其中中华姬鼠4.17%(1/24)、齐氏姬鼠4.11%(9/219)和大绒鼠0.61%(1/165);④11份阳性标本皆来源于剑川县石龙村,其余2个村的鼠标本未检测到阳性;⑤11份实时定量PCR阳性标本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的检测皆为阴性。结论 云南省剑川县野鼠中存在莱姆病螺旋体的自然感染,但鼠中病原体的载量较低,其传播给人群的风险不大。  相似文献   

11.
莱姆病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莱姆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亦是一种人兽共患病[1].1975年,Steere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Lyme、Old lyme和East Hadden三镇发现一组流行性关节炎,其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方面与风湿性关节炎明显不同,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临时定为莱姆病关节炎,以后,发现该病可致使多器官、多系统受损,而改命名为莱姆病(Lyme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辽吉两省东部山区鼠类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从辽宁省宽甸地区和吉林省集安林区捕获的野鼠进行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检测。结果 对129份集安和宽甸两地野鼠脾DNA样本分别进行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检测,检出阳性共15份,阳性率11.63%,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20%(8/129)和5.43%(7/129),二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宽甸、集安两地不同鼠种野鼠检出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辽吉两省东部山区野鼠存在微小巴贝斯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提示该地区存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莱姆病是新近认识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引起,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神经、心脏、关节等多脏器、多系统受累的综合征。目前,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病例报告。较详细地介绍了莱姆病的发现及研究经过,同时,对与该病有关的研究史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引起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重要抗原之一DnaK基因及其表位区的多样性,理解伯氏疏螺旋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伯氏疏螺旋体抗原分子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方法比对分析我国68株具有代表性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包含了4个重要基因型。使用国际参考株B31(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B.B.s.s)作为参考菌株。结果结果表明DnaK基因的T细胞抗原表位区有单核苷酸变异(SNP),但氨基酸序列与参考菌株没有差异。该基因序列90~1 838 bp的dN/dS值为0.03。同时,我国伯氏疏螺旋体主要致病基因型B.garinii的核酸变异较大。结论 DnaK基因的T抗原表位高度保守,可能是感染之后直接刺激免疫系统引起炎性反应的原因之一。此外在不改变蛋白功能的前提下,基因的多样性可能与其适应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莱姆病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可引起人兽多器官系统损害,甚至死亡,临床上呈反复发作性疾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并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此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6.
莱姆病(Lyme disease)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生物媒介为硬碑。该文作者就近年来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种研究和实验诊断(显微镜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判断以及疫苗研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宝福凯  Erol Fikring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061-1063,1070
目的 应用动物模型探讨蜱传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对Th1型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三种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小鼠模型和伯氏疏螺旋体单一感染小鼠模型.将小鼠分A组(同时感染组)、B组(伯氏疏螺旋体先于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感染组)、C组(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先于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组)、D组(伯氏疏螺旋体单感染组)和E组(无感染对照组)等共5组,每组16只,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单一感染组相比,在螺旋体感染后18d和30d,三种混合感染组小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偏低.结论 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显著抑制Th1型细胞因子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开展莱姆病、埃利希体病、斑点热常规监测的有效手段,达到初步掌握当地病原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9布情况.方法 建立了伯氏疏螺旋体病原分离枝术,埃利希体、莱姆病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埃利希体、莱姆病、斑点热PCR技术,在山区农民中开展莱姆病螺旋体检测,收集蜱标本开展莱姆病DNA片段检测.结果 首次用间接免疫荧光在山区农民中检测到莱姆病抗体,阳性率4.1%(6/148);用PCR的方法在蜱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DNA片段,阳性率0.93%(2/215).结论 浙江省可能存在有莱姆病疫源地.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9.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几种近缘硬蝉为其主要的传播媒介。我国自1985年由艾承绪等首次证实黑龙江省存在该病以后,吉林、辽宁、新疆、河南、江苏、内蒙、安徽、福建等省也先后发现本病。我们于1990年4~10月先后在百色地区平果县海明林场及乐业县雅长林场进行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对常住林场一年以上的  相似文献   

20.
莱姆病概论     
莱姆病概论西宁市卫生防疫站刘光润莱姆病(Lymedisease)是1977年Steere医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首次发现的一种蟀传动物源性疾病 ̄[1],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该病蔓延迅速,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累及多器官系统,与其他疾病不易鉴别,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