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多相脂质体与5-Fu注射液对靶动脉壁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兔14只,分为5-Fu注射液组和5-Fu多相脂质体组,每组7只(5只股动脉给药,2只耳动脉给药)。股动脉给药后7d作X线造影和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检查,耳动脉...  相似文献   

2.
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头臂干型大动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9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式为动脉旁路转流术,包括升主动脉-锁骨下动脉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 血管旁路转流+人造血管-颈内(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7例,升主动脉-颈内(总)动脉PTFE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2例。结果:8例恢复良好,症状缓解;1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结论:动脉旁路转流术对缓解脑缺血症状具有肯定的疗效。合理先择术式,加强  相似文献   

3.
高谦  余华峰 《北京医学》2000,22(4):238-241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NOSI)7-硝基吡唑(7-nitroindazole,7-NI)对脑缺血再灌流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闭塞1小时后治疗组给予7-NI(50mg/kg),对照和假手术组给予花生油5ml/kg,再灌流1小时后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再灌流1小时后,7-NI组NOS(一氧化氮合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低于单纯  相似文献   

4.
赵庆玲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0):1046-1046,1050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与40例同龄正常椎-基底动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VBI组平均血流速度(Vm)减低占29.3%,Vm增高占34%,Vm正常占36.7%,VBI组动脉指数(PI)普遍长高,说明VBI表现特点是血流阻力升高,血管顺应性减低,Vm增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番荔枝科假鹰爪属植物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氯仿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unon-al(Ⅰ),黄芩素-7-甲醚(Ⅱ),去甲氧杜鹃花素(Ⅲ),去甲氧杜鹃花素-7-甲醚(Ⅳ),苯甲酸(Ⅴ),β-谷甾醇(Ⅵ)和豆甾醇(Ⅶ)。结论:该种植中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均为β-环未取代,  相似文献   

6.
7-(香豆素-3-甲酰胺)-3[1-(取代)吡啶基甲基]头孢菌素的合成徐镰,段廷汉,李明华.中国药学杂志,1996,31(1):41目的:探讨3'-乙酰氧基被N-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条件、分离精制方法和新头孢菌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7-(香豆素-3-...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合成的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反式-2,6-双(3,4二甲氧苯基)-四氢吡喃(SZ-1)对沙土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沙土鼠两侧颈总动脉造成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时间为10min,再灌注时间为5d。处死后计数沙土鼠海马CA1区750μm长度内神经无数。在缺血前30min腹腔给SZ-1(10mg/kg),比较假手术组、缺血组及给药组存活的神经元数。结果:缺血组神经元的存活数较假手术组非常显著的减少(从153.5±1.6下降到37.4±11.7,P<0.01),10mg/kgSZ-1可使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增加(从37.4±11.7上升到134.8±7.4,P<0.01)。结论:SZ-1对沙土鼠脑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柴胡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北柴胡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解析方法对北柴胡根的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到8个化合物;柴胡色原酮酸(1),芦丁(2),槲皮素(3),异鼠李素(4),异鼠李素3-O-葡萄糖甙(5),葛根素(6),7,4'-二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甙(7),色氨酸(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北柴胡中获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肝动脉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的肝细胞损伤进行电镜形态计量,为肝癌的放射介入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7只家猪经肝动脉注脉直径为46 ̄76μm的GMS,其中4只注射性^32P-GMS,3只注射^31P-GMS(对照),术后2、4、16周分批取不同部位的肝组织进行常规电镜制样和电镜形态计量分析。结果:^32P-GMS术后2周和4周时,核异常率及线粒体变异率均明显高于^31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一种氧疗环境控制单位———氧帐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所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 对12 例终末期肺间质纤维化所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Origin D 型氧帐吸氧, 氧流量为12 L/min ~15 L/min , 维持帐内吸入氧气, 浓度为45 % ~50 % , CO2 浓度<1 % 。结果: 结果显示, 采用氧帐吸氧后0-5 h , 较氧帐治疗前采用普通鼻导管吸氧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 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明显提高( 氧帐治疗前后PaO2 分别为5-5 ±0-7kPa 和8-6 ±1-0 kPa; SaO2 分别为79-9 ±3-1 % 和88-4 ±4-7 % ) 。9 例病情稳定并撤离氧帐,平均氧帐使用时间为67-8 ±18-9 h ; 2 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1 例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氧帐可作为抢救终末期肺间质纤维化所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有用手段, 可改善缺氧状态,赢得临床控制感染时间,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卫生部等十一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推进社区护士的在岗培训,加快社区护理队伍正规化建设步伐。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网底,社区护理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理人员落实,因此搞好社区护士的在岗培训有重要的意义。分析镇级社区护士在岗培训特点,探讨适合于社区护理技术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对培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护理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选择甲苯作为反应溶剂,氧氯化磷稍过量,反应毕直接用氢氧化钠中和,分层萃取,蒸出溶剂即得产品。结果通过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的优化,减少了氧氯化磷的用量,缩短反应时间至2h,降低反应pH值至接近中性。结论本工艺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2-氯-4-硝基苯-麦芽三糖苷作为α-淀粉酶底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α-淀粉酶及其底物2-氯-4-硝基苯-麦芽三糖苷(CNP-G3)酶促反应过程中的激动剂,抑制剂,最适pH、米氏常数等。方法:以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方式分别进行综合。结果:阳离子中仅钙离子和氨离子对α-淀粉酶有轻度的激活作用,阴离子中的氯离子对α-淀粉酶有强大的激活作用,约是迭氮钠的4倍,醋酸离子也有弱激活作用。硫酸,磷酸氢,碳酸离子无激活作用;乙二胺四乙酸是酶的强抑制剂;酶的最适pH为5.9-6.1;酶以CNP-G3为底物时的Km值约为0.22mmol/L;麦芽糖对α-淀粉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GTA为钙离子螯合剂,可调节反应速度,结论:α-淀粉/CNP-G3酶促反应系统研究可用于酶活性和激动剂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活血渗湿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预防的动态疗效。方法 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活血渗湿方预防组和模型对照组。造模开始即对活血渗湿方预防组给予活血渗湿方进行预防,分别在第1、2、4、6、10周随机抽取预防组和模型组大鼠各一组处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血清HA、病理组织学分级结果均显示模型组大鼠从第6周开始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yp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从第4周开始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活血渗湿方预防组与同期模型组从第6周开始血清H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活血渗湿方预防组与同期模型组从第4周开始Hyp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活血渗湿方预防组与同期模型组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病理组织学分级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活血渗湿方具有显著的预防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3-氧 -乙酰 - 11-脱氧甘草次酸铝 (aluminum 3-oxo -acetyl- 11-deoxogly cyrrhetinate,ADA)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Shay结扎法、醋酸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 ,分别测定给药后胃粘液PGE2 含量及胃粘膜血流量 (GMBF)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A5 0mg·kg-1,10 0mg·kg-1与对照组相比 ,能显著增加胃内游离粘液和胃壁粘液量及胃壁内PGE2 含量(P <0 .0 1)。连续以ADA灌胃能显著增加胃粘膜血流量 (P <0 .0 1)。结论 ADA的抗溃疡作用与增加胃粘液量 ,促进PGE2 分泌及增加GMBF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者,分调脂治疗组、未调脂治疗组,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空腹C肽和餐后30 min C肽作为反映葡萄刺激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指标,患者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调脂治疗组,餐后30 minC肽分泌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结论调脂治疗后,解除脂毒性,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18.
循证医学教学的短期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医学生循证医学短期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估。方法对170名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配干预措施开展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组接受循证医学课程干预后,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P<0.05),知识运用技能和信息检索技能也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循证医学教学的短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职业卫生1-2-0分类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新方法,为提高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质量和效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职业卫生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相关理论,初步评估企业的综合风险指数,提出职业卫生1-2-0分类管理的监管模式,并考核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综合风险大小和1-2-0分类管理方法,可将用人单位分为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1类),职业病危害一般企业(2类),职业病危害轻微或无毒害企业(0类),然后对1类企业进行重点覆盖、强化监督、限期整改、降低风险,对2类企业进行常规监管,对0类企业进行简化监管,有效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构建职业卫生1-2-0分类管理的监管模式,对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和质量、降低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常见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上升到2007年的21.4%。在真菌分离中,仍以白色念珠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分离出的1361株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真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16.4%菌为主,但有向非白色念珠菌迁移的倾向。标本以痰液检出率最高(45.2%),其次为尿液(31.5%)。分离菌株对本研究4种抗真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4种药物抗菌活性比较:两性霉素B(AMB)敏感率最高,在84.6%以上;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敏感率较高,在71.4%以上;酮康唑(KTC)敏感率最低,在63.5%以下。菌型耐药性比较: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高于非白色念珠菌,在非白色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敏感率最低。结论真菌的感染率和耐药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治疗真菌感染应根据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