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咳嗽虽小疾 ,治疗颇不易。故有“良医难治咳嗽之说”。清代名医程钟龄于《医学心悟》咳嗽门制止嗽散 ,治疗外感内伤及五脏六腑之咳嗽 ,其加减法共有 2 0种 ,如“风寒初起 ,头痛鼻塞 ,发热恶寒而咳嗽者 ,用止嗽散 ,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此外感之治法。”“然外感之邪 ,初病在肺 ,肺咳不已 ,则移于五脏 ,脏咳不已 ,则移于六腑。……咳而喘息有音 ,甚则唾血者 ,属肺脏 ,此即风寒咳血也 ;止嗽散加荆芥、紫苏、赤芍、丹参……”此属五脏六腑之咳。“前症若七情气结 ,郁火上冲者 ,用止嗽散 ,加香附、贝母、柴胡、黑山栀……此内伤之…  相似文献   

2.
笔者十余年来以自拟牙痛方治疗牙痛,疗效堪称满意。药物组成:荆芥、防风、当归、生地、丹皮、地骨皮。加减法:牙痛游走者,加细辛;牙松动者,加骨碎补;偏风寒者,加重荆防之量,再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法:麻黄、芍药、桂枝、干姜、半夏、五味子各 6g,川贝、桔梗、紫菀、百部各3g,细辛0.5g。热邪偏盛者加金银花、山栀、石膏;风寒偏甚者加荆芥、白前;咳嗽频繁、声音嘶哑者加杏仁、牛蒡子、元参;痰湿偏盛者舌苔白腻者加苍术、藿香。剂量随年龄递增,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 基本方:川芎10g,僵蚕12g,菊花(后下)、生石膏各15g(先煎)。随证加减:风热者加桑叶、荆芥、薄荷;痰湿者加半夏、蔓荆子;肝火旺者加龙胆草、山栀;内热郁结者加黄芩、知母;瘀血阻络者加丹参、当归尾、桃仁;肝肾阴虚偏盛者加枸杞子、何首乌、生地;兼气血两虚者加黄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法 鲜芦根100g,桃仁、黄芩、防风、地龙、炙黄芪各10g,鱼腥草、生苡仁、冬瓜子各30g,炒苏子、桔梗、橘红各6g,每日1剂,煎服。加减:恶寒发热表证未解者加金银花、荆芥;咳痰清稀色白者去黄芩加手姜、白芥子;肝火犯肺者加黛蛤散、桑白皮;肺气不足者加党参、炒白术;肺肾阴虚者加沙参、胡桃肉、紫河车。 疗效标准 显效:咳、痰、喘症状好转六成以上,或症  相似文献   

6.
银菊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菊散是笔者自拟方,于多年临证加减用于治疗温邪上受,肺窍 (鼻、咽喉 )症状比较突出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或慢性鼻 (咽 )炎急性发作以及大叶性肺炎等均收到满意疗效.本方组成为金银花 15g,连翘 20g,荆芥 12g,桔梗 12g,杏仁 10g,苍耳子 30g,射干 12g,牛蒡子 12g,甘草 10g,鸭跖草 30g,大青叶 25g,芦根 30g,野菊花 30g.方中荆芥、苍耳子解表祛风,苍耳子且长于通鼻窍;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宣透表邪;牛蒡子、射干、桔梗、杏仁宣降肺气、利咽止咳;芦根生津止渴;大青叶、鸭跖草、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利咽.若汗多去荆芥;体温 39℃以上加生石膏;项强、身痛加葛根;渴甚加天花粉;咽喉肿痛加山豆根、马勃、板蓝根;咳喘较剧者去芦根,加麻黄、石膏、鱼腥草;痉咳或剧咳而呕逆者加旋覆花、竹茹;大便秘结者加酒制大黄;小便黄赤者加滑石、车前草;口干、舌红、苔少或黄干,燥象明显者加麦冬、生地;鼻衄或咯血者去荆芥,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等.方中苍耳子用量特大,笔者发现,若用 12g以下疗效极差, 25g以上疗效显著 (苍耳子有小毒,笔者用至 50g未见不良反应.据报道,成人一次用量超过 100g可出现中毒症状 ).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于百日咳的认证、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作者曾治愈百日咳的重型病例,兹摘要介招,以供参考:一、方剂组合(顿■煎):浙贝母(或川贝、苦杏泥、炙肺经草、霜桑叶,鲜枇杷叶(或炙)、炙青蛙草、炙百部、炙白前、炙兔耳风,荆芥、黄苓、炙苏子、鲜竹茹(煎剂)。按:肺经草即半边钱,青蛙章即蜞蚂草,均系百日咳效药。加减法:口鼻衄血或目赤者:去桑叶、荆芥、苏子,加白茅根、白菊花、炙桑白皮。灼热者:加鲜芦根或石膏、知母。咳而嘔吐者:加炙旋复花或制竹  相似文献   

8.
<正> 川芎茶调散加味:川芎、丹参各15克,荆芥、防风、羌活、延胡索各12克,白芷、薄荷各10克,细辛3克。每日一剂,水煎300毫升,早晚两次分服。偏风寒者,重用羌活、白芷;偏风热者,加桑叶、菊花;兼痰浊者,加天麻、远志;有淤血者,加赤芍.重用延胡索;失眠者,加枣仁,重用丹参;项背不适加葛根;急躁易怒加白芍、钩藤。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自1987年以来,笔者用本方治疗神经性头痛54例,治疗效果:近期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者)16例,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一半以  相似文献   

9.
百部合剂是南通市中医院名老中医蒋仰三的经验方。我们运用该方加减治疗小儿百日咳、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年龄1个月~4岁,病程1周~两个月。全部病例就诊时已基本进入痉咳期。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均为痰热型。治疗方法:无论百日咳初咳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均可以百部合剂化裁。药物组成:麻黄、天竺子、百部、葶苈子、甘草、芦根。有汗者用炙麻黄,无汗者用细麻黄。随症加减:痰多酌加瓜蒌皮、紫菀、海蛤壳、(?)浆壳、天胡荽;咳甚呕吐属痰热者加姜竹茹,属寒痰加陈皮、旋复花;痉咳明显酌加广地龙、炙蜈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法 柴胡、菊花、葛根、郁金、蝉衣、天麻各10g,川芎18g,白芷12g,细辛、天麻各6~10g,白芍,代赭石20g,1d1剂水煎服,15d为1疗程。若偏风寒者加荆芥、防风、羌活;偏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石膏;偏湿重者加苍术、白术、藿香;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土元。 治疗结果 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消失、停药半年后复发,但继服中药3剂后症状又消失。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头痛稍有好转或无变化。本组痊愈68例,显效21例,好转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     
<正> 治疗方法:(1)内服方:何首乌、生地黄各15克,胡麻仁、苦参各12克,僵蚕、黄柏、苍术、当归、白鲜皮各9克,甘草3克.若偏血热者,加用白花蛇、白芷各9克:偏血燥者,加用蝉蜕、蒺藜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外洗方:苦参、蛇床子各50克,青矾、白矾,五倍子、黄柏、苍耳子各21克,白芷18克.若偏血热者,加用海桐皮、荆芥各21克;偏血燥者,加用当归、紫草各21克。水煎洗,每日1剂,日洗3次.(3)外搽方:硼砂、硫黄、熟石膏各50克,冰片、生南星、铅粉,穿心莲粉各15克,密陀僧21克,桔矾18克,白胡椒3  相似文献   

12.
经期感冒方     
<正> 银柴胡6g 当归6g 何首乌6g 鳖甲10g 女贞子10g 荆芥5g 青皮5g 狗脊12g 断10g 莬丝子6g 砂仁3g 甘草5g 性质功效:滋阴解表剂。滋阴益肾,清虚热而解表邪。主治病证:月经期感冒,证属虚热型者。证见月经期间身热,午后加甚,微恶风寒,鼻塞流涕,身疼肢倦,口干而不欲饮,心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服用方法: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加减运用:肺气不利,咳甚加枯梗10g;血热甚月经提前而最多加牡丹皮10g,墨旱莲15g。  相似文献   

13.
清透汤是钱育寿老中医涉足医林五十余年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习用方,笔者验之临床,颇多效验,兹简介如下: 方药组成:豆豉、杏仁、竹茹各10克,薄荷、蝉蜕、荆芥各5克,连翘15克,玉泉散(包)、茅根、芦根、鱼腥草各30克。水煎服,日1剂。加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无汗加防风、苏叶;发热甚,热毒重者加大青叶、竹叶;汗出而热不解者去荆芥加黑山栀、一枝黄花,低热不清者去荆芥加黄芩、白薇,咽痛、扁桃体肿者加僵蚕、马勃;咳嗽作呛,咽痒,咯痰不爽或伴喘者去荆芥,加炙麻黄、  相似文献   

14.
荨麻疹治验     
笔者从1983年6月至1985年6月以自拟荨麻止痒汤治疗9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荨麻止痒汤的组成及用法:苦参6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蝉蜕9克、浮萍草15克、地肤子8克。加减法:风寒甚者加桂枝、细辛;风热偏甚加菊花、连翘、黄芩;血虚有热者加生地、当归、赤芍、银花、丹皮。用法:每日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运用“痄腮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已积累了十余年的经验。茲将1959年2——5月治疗的80例,简要介绍如下: 本方由地丁、牛蒡、贝母、丹皮、银花、连召、柴胡、昆布、山慈菇、薄荷、赤芍、夏枯草、蛤粉組成(分量根据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而定)。发热盛者加黄芩、枝子、知母;头痛恶寒加荆芥、白芷;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黄;咳加杏仁、枇杷叶;疼  相似文献   

16.
临床集锦     
<正> 牙痛多由胃经实火、肾虚胃火或脾肾两虚兼外邪侵入所致。笔者十余年采用分牙所属、按位别经、脏腑用药的方法治疗,每每取得满意效果。基本方:荆芥、防风、丹皮、青皮、生地各10g,生石膏15g,升麻3g,竹叶、灯心各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上中切牙(属心经)痛者,加黄连、川芎各6g;下中切牙(属肾经)痛者,加知母、黄柏各6g;上尖牙(属胃经)痛者,加白芷、川芎各6g;下尖牙(属脾经)痛者,加白术、白芍各6g;右上磨牙(属大肠经)痛者。加大黄、枳实各6g;右下磨牙(属肺经)痛  相似文献   

17.
<正> 以自拟白芷玉女煎治疗阴虚胃热为主之牙痛143例,疗效满意。白芷玉女煎药由生地黄、生石膏各20~30克,知母、麦门冬、白芷、牛膝各10克,连翘、赤芍、两面针各12克,甘草6克组成。兼风热表证者加金银花、薄荷、牡丹皮;兼风寒表证者去麦门冬、石膏,加荆芥、防风、羌活、细辛;偏胃火炽盛加黄连、升麻、天花粉;偏肾阴不足以熟地黄易生地黄,加牡丹皮、骨碎补;阳明腑实加生大黄;若牙痛甚或龋齿痛加蜂房、细辛;齿衄者加牡丹皮、白茅根;牙龈、面颊肿痛甚  相似文献   

18.
蔡华普  徐晶 《陕西中医》2000,21(12):564
治疗方法:安冲调经汤药物组成:黄芪24~30g,鹿角霜、川续断、菟丝子各15g,炒白芍、生地、茜草、党参各12g,阿胶、旱莲草各10g,香附6g.月经期再加荆芥炭、地榆炭各10g,乌贼骨15~30g.偏脾气虚者加炒白术12g,炒山药15g;偏肾气虚者加桑寄生、炒杜仲各15g,淫羊藿6~12g;伴有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各10g.女贞子15g;伴有血瘀者加三七3g,益母草10g;伴见气滞者加乌药6g,荔枝核10g.用水煎煮2遍,取汁400ml,分2次服下,每日1剂.每来经前开始服用,血止后停服,连用1~3个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9.
<正> 方药组成:防风15克、荆芥15克、白芷15克、藁本15克、羌活15克、甘草15克。面颈部多者加川芎;上肢多者加桂枝;下肢多者加独活;四肢多者加桑枝;咽喉痛者加牛蒡子;食欲不振者加木瓜;失眠者加远志;瘙痒者加蝉蜕;风寒者加肉桂、制附子。用法:水煎服,一日三次,每次100毫升。按上述方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 0例 ,其中男 138例 ,女 10 2例 ;年龄最大者 71岁 ,最小者 8岁 ,平均 36 .7岁 ;病程最长者 4个月 ,最短者 8d。主要症状为感冒后咳嗽久不愈 ,干咳无痰 ,咽喉不适 ,咽痒则咳 ,早晚为甚 ,舌淡苔薄白 ,脉弦或细。全部病例均服用过中西药而未见效。2 治疗方法 桂枝止咳汤组成 :桂枝 10 g,白芍 2 0 g,桔梗6 g,橘红 12 g,荆芥 9g,炙紫菀 10 g,炙百部 15 g,炙麻黄9g,杏仁 10 g,木蝴蝶 12 g,炙甘草 6 g,生姜 3片。随证加减 :病久咽干明显加北沙参 12 g,五味子 6 g;夜间咳甚加当归 15 g;咳则汗出加黄芪 15 g,太子参 10 g;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