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V6、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的激活形式p-Src及增殖指数Ki67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D44V6、c-Src的激活形式p-Src(Y419)癌基因蛋白及Ki67在85例胃癌组织及41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三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之间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结果:CD44V6、p-Src(Y419)、KL67在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Jp〈0.05)。CD44V6的表达和肿瘤直径的大小、浸润深度、肿瘤分期相关;Src在胃癌中的激活程度和肿瘤直径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Ki67高表达和肿瘤直径大小、Lauren分型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CD44V6表达、p-Src和Ki67的高表达均是胃癌2年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CD44V6表达及p-Src、Ki67高表达不是胃癌2年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CD44V6阳性病例p-Src及Ki67表达显著高于CD44V6阴性病例,CD44V6和p-Src(Y419)、Ki67互为正相关。结论:CD44V6、p-Src、Ki67表达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粘附分子 CD44S 和 CD44V6 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CD44S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4例人胃癌组织及其27例转移淋巴结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CD44S和CD44V6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4%(16/44)和38.6%(17/44),且CD44S的表达与Lauren分型有关,其在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率为63.6%(7/11)明显高于肠型胃癌27.3%(9/33) (P〈0.05),而  相似文献   

3.
VEGF、CD44v6及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淋巴细胞分化抗原 (CD4 4v6 )及细胞核增殖抗原 (Ki6 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rcinoma ,NSCL)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CD4 4v6及Ki6 7在 6 2例NSCLC组织的表达。结果 :VEGF、CD4 4v6及Ki6 7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 <0 .0 1,它们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 ,Ⅲ -Ⅳ期NSCLC组织中此 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Ⅰ -Ⅱ期 ,有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VEGF、CD4 4v6及Ki6 7阳性的患者 3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 :通过这 3个指标的检测 ,可以判断和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及指导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癌CD44V6、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12例弥漫型胃癌组织中CD44V6、PC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12例弥漫型胃癌中41例(36.6%)CD44V6性,96例(85.7%)PCNA阳性.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76.4%,明显高于无转移组21.7%(P<0.01);淋巴结转移≥10枚淋巴结组CD44V6表达(85.3%)明显高于<10枚结巴组23.8%(P<0.01).粘膜及粘膜下肿瘤PCNA阳性率28.5%,明显低于肌层及浆膜外肿瘤的93.0%(P<0.01).)结论CD44V6、PCNA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浸润和转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学彦  胡家露 《医学争鸣》1998,19(5):534-534
0引言CD44是细胞表面粘膜分子,可存在于人体多个部位,如造血细胞和上皮细胞等,主要参与细胞一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粘附作用,可与透明质酸结合,可参与淋巴细胞归巢.最近研究表明,CD44可在多种肿瘤中有表达[1.2],其多种变异体与肿瘤转移有关[3].而CD44在胃良性病变(BGD)和胃癌(GC)中的变化,国内鲜见报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BGD和GC组织中标准型CD44(CD44S)和变异体V6(CD44V6)的表达状况进行初步检测,旨在探讨CD44S及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1方法1.1标本BCD5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CSG)3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胃癌CD44V6、PCNA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12例弥漫型胃癌组织中CD44V6、PC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12例弥漫型胃癌中41例(36.6%)CD44V6阳性,96例(85.7%)PCNA阳性,96例(85.7%)PCNA阳性。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76.4%,明显高于无转移组21.7%(P<0.01);淋巴结转移:≥10枚淋巴结组CD44V6表达(85.3%)明显高于<10枚结巴组23.8%(P<0.01)。粘膜及粘膜下肿瘤PCNA阳性率28.5%,明显低于肌层及浆膜外肿瘤的93.0%(P<0.01)。结论:CD44V6、PCNA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浸润和转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胃癌1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20例、胃粘膜腺体不典型增生26例中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72.5%(87/120)、正常胃粘膜为阴性、胃粘膜腺体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局限于基底细胞呈灶性表达。随临床病理分级升高,CD44V6表达增加,其Ⅰ、Ⅱ、Ⅲ级CD44V6阳性率分别为33.3%、65.4%、80.7%(P<0.05)。随临床分期升高,CD44V6表达增高,但各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89.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6.4%)(P<0.05)。结论:CD44V6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其转移呈密切相关性,CD44V6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指标,对其选择恰当的综合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gp(P-giycoprotein)和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中Pgp和CD44V6的表达。结果:Pgp和CD44V6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9%和63.1%。胃癌组织中Pgp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CD44V6在Pgp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gp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肿瘤化疗耐药和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胃癌组织中Pgp和CD44V6的表达可能反映胃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4V6、MMP-14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 ,用CD44V6、MMP-14的单克隆抗体, 以S-P染色法检测CD44V6、MMP-14在62 例胃癌、62 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9.7% (37/62)、58.1%(36/62),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5.5%(22/62)、38.7%(24/62),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为0%(0/10).组间x2检验胃癌与正常胃黏膜、胃癌与癌旁组织 CD44V6、MMP-14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CD44 V6、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CD44V6、MMP-14的高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筛选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 ,成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胃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96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及20例胃溃疡组织、溃疡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4种组织中均有CD44V6的表达,但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64.5%,62/9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27.1%,26/96)、胃溃疡组织(25.0%,5/20)及溃疡旁正常胃黏膜组织(20.0%,4/20),P<0.0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且与肿瘤pTNM分期关系密切(P<0.001).结论:CD44V6高水平表达可能意味着胃癌恶性程度较高且病期较晚,测定胃癌组织中CD44V6的水平对判断胃癌浸润、转移及病期进展情况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粘附分子CD44 V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 ,用CD44V6的单克隆抗体 ,以S P染色法检测CD44V6在 5 2例胃癌、5 2例癌旁组织及 1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 5 9.6 % (31/ 5 2 ) ,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为 2 8.8% (15 / 5 2 ) ,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为10 % (1/ 10 )。组间 χ2 检验胃癌与正常胃黏膜、胃癌与癌旁组织CD44V6表达差异均显著 (P <0 .0 5 )。结论 :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CD44V6的高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 ,筛选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 ,成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NA,CD44V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CNA和CD44V6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中PCNA阳性表达率34/46(73.9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1/46(23.91%),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1.74%,33/46),癌旁组织中未见CD44V6表达。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PCNA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而CD44V6则与之无关。在TNM分期中,CD44V6在Ⅲ、Ⅳ期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而PCNA与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CNA与CD44V6共同阳性表达有31例,共同阴性表达10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NA和CD44V6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CD44V6可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PCNA可评价胃癌细胞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3.
CD44V6作为CD44的一种拼接变异体,其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密切,其高水平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型、侵袭和转移以及复发和坝后邯钉品著相关性。尤其是CD44V6与胃癌前病变相关性的研究,有望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霞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CD44V6、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44第6变异株(CD44V6)、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44V6、MMP-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64.28%.CD44V6与MMP-9共同阳性表达者淋巴转移率为90.3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5年生存率为21.15%,低于其他类型(P〈0.05).CD44V6、MMP-9的表达还与肿瘤TNM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 CD44V6及MMP-9蛋白对胃癌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这2种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转移及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4V6在肺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进行CD44V6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的免疫组化的标记,并分析其与肺癌分期、类型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CD44V6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与P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高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检测CD44V6在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D44V6单克隆抗体,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观察。结果:70例胃癌中24例(34.3%)CD44V6阳性。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率45.7%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的12.5%(X^2=11.24,P〈0.01);结论:提示CD44V6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彩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胃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40例胃癌标本中有17例标本的CD44V6蛋白阳性表达,其余23例均为阴性表达,并且CD44V6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胃癌中CD44V6蛋白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该蛋白高度表达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4S和CD44V6在胃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CD3、CD20、CD44S和CD44V6的经法观察47全。 低度恶 胃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工恶生为62%,差异显著(P=0.02),CD44V6在低度胃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6%,高度恶性为38%,差异显著(P=0.01)。CD44S在临床1期的阳笥率为30%,2~4期为75%,差异显著(P-0-.002)。结论  相似文献   

19.
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s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对62例非癌组织和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了CD44s和CD44V6蛋白的检测。结果 CD44s和CD44V6在非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前者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后者,P值小于0.05;CD44s在NSCLC的早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时分别为72.7%和75%,显著高于中后期(50%)和有淋巴结转移者(50%),P值均小于0.05;CD44V6在NSCLC的中后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时分别为84.2%和85%,显著高于早期(54.5%)和无淋巴结转移者(50%),P值均小于0.05。结论 CD44s强表达和CD44V6弱表达的NSCLC病人多为早期,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是NSCLC预后良好的一个指标,相反,预后较差。检测这两个指标可以指导NSCLC病人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CD44v6、ki-67在宫颈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Ki-6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CD44v6、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CD44v6的着色部位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而Ki067主要在胞核。CD44v6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CD44v6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的表达情况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间质浸润和癌灶大小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过表达者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低表达者。结论:CD44v6的阳性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癌细胞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非唯一决定因素。CD44v6的检测对于了解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