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指压翳风穴治疗呃逆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压翳风穴治疗呃逆19例姚光潮(浙江省诸暨县中医院311800)笔者近10年来,采用指压翳风穴治疗呃逆19例,结果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医者以拇指按压双侧翳风穴2分钟以上,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但必须使产生酸胀感。同时须注意...  相似文献   

2.
针刺内关指压翳风穴治疗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俗称“打膈”古称“咳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而不能自制为主证。《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胃为气,逆为哕”。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轻者能持续数分或数小时不治而愈;重者可昼夜不停,甚至间歇发作数月之久,常致病人疲惫不堪,十分痛苦。本人几年来通...  相似文献   

3.
指压翳风穴治疗呃逆62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育红 《中国针灸》2001,21(11):671-671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 ,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为主要表现 ,严重时妨碍患者谈话、呼吸、饮食和睡眠。笔者 4年来采用指压翳风穴治疗呃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 6 2例 ,男 40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6 9岁 ;病程 3~ 2 4小时 10例 ,1~ 30天 48例 ,1月~ 2 0年 4例。证属实证 5 7例 ,虚证 5例。本组均用药物或其他人介绍的一些民间办法治疗无效而来就诊。方法 :患者端坐位 ,取同侧下颌角与茎乳突连线之中点 ,以双手食指由轻到重按压 ,患者出现酸胀麻痛等针感 ,并向喉间传导刺痒感觉为佳 ,指压 5~ 15分钟 ,每日治疗 1次。手法实…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按压翳风穴治疗呃逆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香 《河南中医》2012,32(1):86-8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压翳风穴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采取针刺配合按压治疗,日1次,5次为1疗程.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配合按压翳风穴治疗呃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方法:56例呃逆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结果:治愈率达98.2%.结论:指压针刺翳风穴为主治疗呃逆选穴少,收效快,疗程短,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指压翳风穴加TDP照射治疗药物性呃逆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以电针配合指压翳风穴加TDP照射胃脘部治疗,1次/d,以3d为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中疗效评定标准是优的占27例,疗效评定标准是良的占3例,优良率达100%。结论:电针配合按压翳风穴加TDP治疗药物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8.
按压翳风穴配合针剌治疗顽固性呃逆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呃逆一症,有时可以单独出现,有时常在其他疾病中以兼症出现。近年来,笔者采用按压翳风穴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呃逆俗称打呃,即膈肌痉挛,由气机逆乱所致。呃逆可连声,短促频繁,亦可持续几小时,严重者甚至昼夜不停,是一种不能自制的病症,也有间歇发作,延长至数日数月不愈,妨碍谈话、咀嚼、睡眠,致患者困顿不堪。此病多因饮食不节、情  相似文献   

10.
呃逆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其主证是喉中呃之有声,短促而频繁,持续不已,不能自主控制。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不治而愈,重者可昼夜不停,甚至间歇发作数日之久,常致患者疲惫不堪,十分痛苦。笔者采用按压翳风穴方法治愈1例呃逆持续发作达10d之久患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1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后发生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4次治疗的治愈情况,并随访半年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1次治疗后治愈4例,2次治疗后治愈8例,3次治疗后治愈2例,4次治疗后治愈1例。[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颅脑外伤并发顽固性呃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共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护理干预1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呃逆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呃逆缓解时间和呃逆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颅脑外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效果显著,可加速呃逆症状缓解,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呃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膈肌痉挛而发病,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能自愈。但顽固性呃逆尤其是发于脑部手术后的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针刺扶突穴可以直接刺激膈神经,缓解膈肌痉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静 《西部中医药》2016,(3):111-1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胃复安联合按压翳风穴对肺癌患者放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放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联合双拇指按压翳风穴方法,对照组采用肌注利他林方法,连续治疗3天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穴位注射胃复安联合按压翳风穴方法治疗肺癌患者放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具有增加疗效,减轻副作用,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翳风穴位注射的操作方法、药物选用方法,及治疗航空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儿童耳鸣、突发性耳聋验案5则。  相似文献   

16.
中药内服外治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鸫祥  顾明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2):1739-1740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治综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依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颈椎牵引以及中药外敷理疗方法进行治疗2个疗程,所有病例治疗后均获得随访。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并发呃逆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并发呃逆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5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风醒脑口服液鼻饲或口服,以及针刺攒眉穴。对照组25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用氯丙嗪肌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天、3天、5天、7天呃逆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5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1天时呃逆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天后治疗组呃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呃逆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穴位刺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强迫症患者分为两组,氯米帕明组(对照组)及穴位刺激调控法加氯米帕明组(治疗组)各30例.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26.7%,显效率为56.6%.治疗明组痊愈率为43.3%,显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刺激调控法加小剂量氯米帕明疗效好于氯米帕明.提示穴位刺激调控法的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致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2组均给予胃复安、爱茂尔、冬眠合剂、呱醋甲酯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选择膈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太冲等穴进行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1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8.00%,对照组为46.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8.0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呃逆停止时间观察组为(2.85±0.22)天,对照组为(4.33±2.25)天,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致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干眼症患者8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归桃地黄丸方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测试(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疗效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UT、SIT明显高于对照组,F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穴位按摩有效缓解干眼症患者的不适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