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检查高血压病对左心室构型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左心室构型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51例高血压患及39例对照组的左心室结构,包括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左室体质量(LVM)以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最大流速(E)峰,A峰最大流速(A)峰值,E、A流速比E/A,E、A峰充盈分数比(FFE/FFA),肺V血流频谱收缩期S波最大流速(S),舒张期D波最大流速(D),S、D峰值流速比(S/D)。结果左心室结构测值中室间隔厚度及左室质量两组参数具显差异,舒张功能指标中两组参数间均具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早期构型已发生变化,且左室舒张功能趋于减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评估心力衰竭(HF)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5例HF患者为HF组,并选取同期接收的9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均高于对照组(P<0.05);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峰速度/舒张晚期A峰速度(E/A)、二尖瓣环侧壁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lat)、环间隔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sep)、E/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峰减速时间(DT)短于对照组(P<0.05);E/Ea<15的HF患者的LVEF、E/A水平低于E/Ea≥15者,而DT、Elat、Esep水平高于E/Ea≥15者(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辨别HF患者的左心形态与左室舒张功能,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期高血压病患左心构型及舒张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治高血压病提供可靠信息。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50例I期高血压病人及48例健康自愿的左心结构,包括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室间膈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房内径(LAD),左室重量(LVM),以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最大流速(E),A峰最大流速(A),E,A峰值流速比(E/A),E,A峰充盈分数比(FFE/FFA),肺V血流频谱收缩期S波最大流速(S),舒张期D波最大流速(D),S,D峰值流速比(S/D),结果:左心结构测值中室间膈厚度及左室重量两组参数具显差异,舒张功能指标中两组参数间均具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早期虽然左心结构测值尚在正常范围,但其构型已发生变化,且左室舒张功能趋于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否鉴别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 方法 OMI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患者68例,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脉冲多普勒(PWD)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E/A、E峰减速时间(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肺静脉收缩波(S)、舒张波(D)、S/D及心房收缩波(Ar);转换DTI速度模式,测量左室侧壁缘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 结果 OMI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患者与正常人的年龄和血流频谱E、A、E/A、IRT、D、S/D及二尖瓣环Aa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T缩短和S波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静脉血流Ar较正常人升高,而二尖瓣环Ea及Ea/Aa较比正常人明显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DTI检测二尖瓣环Ea及Ea/Aa比值可鉴别OMI患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寻找超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最佳方法和指标。方法35例患病组根据心室负荷分左心型和右心型,应用经胸二尖瓣口血流、肺静脉血流频谱以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三种方法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并与3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左心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比值下降,肺静脉血流频谱S/D比值减小,Ts/TD比值减小,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a/Aa比值减小;右心型E/A比值下降,S/D比值升高,Ts/TD比值下降,Ea/Aa比值下降,去除心率对时间指标的影响后,E峰减速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的差异显著性消失。患病组中71%E/A比值正常,其中92%Ts/TD比值异常,56%S/D比值异常,68%Ea/Aa比值异常。结论Ts/TD、Ea/Aa、S/D比值可能是评价小儿先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指标,可鉴别E/A比值假性正常。  相似文献   

6.
多普勒组织成像鉴别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二尖瓣环舒张速度鉴别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方法 在正常人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率 (E)、舒张晚期峰值速率 (A) ,肺静脉收缩波 (S)、舒张波 (D)及心房收缩波 (Ar)。转换DTI速度模式 ,测量二尖瓣环各点舒张早期峰值速率 (Ea)、舒张晚期峰值速率 (Aa)并计算Ea/Aa。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患者与正常人二尖瓣E、A、E/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 P >0 .0 5 ) ,肺静脉S、S/D、A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 P <0 .0 1) ,二尖瓣环Ea及Ea/A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A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普勒组织成像二尖瓣环Ea及Ea/Aa可鉴别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功能假性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评价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左心功能早期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21例接受胸部全程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于放疗前1天、放疗后1天、1个月进行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组织多普勒获取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Ea/A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和E峰减速时间(D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同时计算E/Vp和E/Ea.结果 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1天NT-pro-BNP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P>0.05).放疗后Sa、Ea、Vp减低,Aa、E/Vp和E/Ea均升高;常规超声指标放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NT-pro-BNP有一定程度升高;组织多普勒、Vp、E/Vp和E/Ea可为早期左心功能损伤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患儿与37例正常儿,分别于术前一周内及术后1个月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Ea、Aa峰速度、Ea/Aa比值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口血流方法比较.结果左心型术前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a峰下降,Aa峰升高,Ea/Aa比值减小,术后Ea下降;右心型术前Ea/Aa比值减小,术后改变不明显.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是评价先心病患儿术前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可鉴别二尖瓣血流E/A比值假性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5 mg,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测定或计算患者治疗前后的下列左心室结构及舒张功能等指标参数: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血流传播速度(Vp)、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结构及舒张功能指标中LVMI、DT、LAV、PAS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A、Vp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TDI技术,对30例正常人和27例经临床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检测,并与血流多普勒等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三个组的二尖瓣环TDI的Ea值与正常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I、II组的Ea/A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III组的Ea/Aa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a及Aa测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TD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以无创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范耀东  丁娜  阚建英  赵连余 《新医学》2010,41(6):365-368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DHF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硝酸酯类、钙拮抗药、排钾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赖诺普利(5—10mg/d)和螺内酯(20mg/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脑钠肽、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环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Ea/Aa、E/Ea、肺静脉舒张晚期逆行血流峰值(PVF-A)、左心房内径(IAD)及6min步行试验(6MWT)等,随访1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增加,E峰、PVF-A、E/Ea、脑钠肽降低,Ea及Ea/Aa升高(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IAD缩小(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LAD、Ea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达9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联合赖诺普利、螺内酯能更明显改善DHF患者的舒张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不同构型的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15例,以Ganau分类法分为4组:正常构型组36例,向心性重构组36例,向心性肥厚组31例,离心性肥厚组12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应用M型超声测量左室的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E峰减速时间(EDT),计算E/A;测量肺静脉血流频谱收缩期肺静脉血流峰值(PVS)、舒张早期血流峰值(PVD),计算PVS/PVD,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Tei指数。结果高血压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均减低。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E/A1,EDT延长;离心性肥厚组E/A1,其EDT较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缩短,收缩功能减低,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血压病各组Tei指数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Tei指数与LVEF、A峰呈负相关,与IVST、LVPWT、LVEDD、RWT、LVMI、E峰、E/A呈正相关;Tei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以Tei指数为0.425鉴别有无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3%。结论 Tei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不同构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Tei指数即发生改变,随舒张功能不全的加重而增高;Tei指数可作为评价鉴别二尖瓣血流"假性正常化"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多项指标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左室构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按照Ganau分型法,即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r)将其分为4组。常规脉冲多普勒(PWD)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V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VA)及两者比值E/A。测量右上肺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心房收缩期负向峰值流速(AR),计算S/D。PWD测量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组织多普勒技术(TDI)测量二尖瓣后瓣环处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及其比值(Ea/A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CH及EH组的E/A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的S/D比值增大(P〈0.01);高血压各组的AR及IVRT明显增大及延长(P〈0.001);CR组、CH组、EH组的Ea/Aa比值明显降低(P〈0.01);TDI对舒张功能减低的检出率(81%)高于PWD检出率(71.6%)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论左心室构型如何,左心室舒张功能均已发生改变,以向心性肥厚组及离心型肥厚组明显。多指标联合应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且TDI较PWD更能敏感、简便及准确地判断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房容积及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12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DHF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一时间内来威海市立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7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采用RT-3DE进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常规心脏测量指标、左房容积功能指标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受检者心率、左房内径(LAD)和左室收缩功能(LVEF)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A峰值的比值(E/A)和左室充盈压(E/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受检者的左房收缩前容积LAVIpreA(28.74±1.56) ml/m^2、左房最大容积LAVImax(32.86±3.55) ml/m^2、左房最小容积LAVImin(20.16±3.68) ml/m^2、主动射血分数LAAEF(34.57±5.33)%、血浆心房利钠肽ANP(588.74±28.76) pg/ml均高于对照组LAVIpreA(16.31±2.13) ml/m^2、LAVI max(20.55±1.08) ml/m^2、LAVImin(8.28±1.14) ml/m^2、LAAEF(19.64±3.81)%、血浆ANP(138.69±37.82)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受检者的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Aa)、血流传播速度(VP)、峰速比值(S/D)和心脏指数(CI)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综合指标(E/Ea)和反向血流速度(A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RT-3DE能够有效地观察到DHF患者的左房容积及功能的变化情况,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变率成像评估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评估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下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128例受检者根据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分成正常组、顺应性降低组、假性正常化组及限制性充盈障碍组。采集心尖四腔观、三腔观和二腔观组织速度图,SRI测量并计算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平均值峰应变率(mSRe)、左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测量包括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速度(E)与二尖瓣前瓣环纽织多普勒E比值(E/E′)及E与二尖瓣口M型彩色多普勒峰值血流速度Vp比值(E/Vp)等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将SRI所测左心房功能相关参数与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作对比。结果E/Vp及E/E′随舒张功能障碍加重而增高,1.1±0.3vs1.6±0.2vs2.1±0.3VS2.6±0.4和7.4±2.4 vs 10.4±2.9VS17.6±4.2vs22.8±4.8(均P〈0.05);4组患者mSRs、mSRe、mS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Re随舒张功能障碍加重而降低,(3.73±0.92)^-1 vs(2.84±0.54)^-1 vs(1.94±0.23)s^-1 vs(1.85±0.30)s。(均P〈0.05),mSRs及mSRa在舒张功能降低组最高,而在限制性充盈障碍组中最低;E/E′、E/Vp与mSRe呈良好负相关(r=0.813,P〈0.01;r=-0.793,P〈0.01)。结论SRI可准确评价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患者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左室舒缩功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5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心动图测量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DTI分析二尖瓣环各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结果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与健康人比较,LVEF、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明显降低(P<0.05),SV、CO、Ea、Ea/Aa显著降低(P<0.01)。结论脉冲DTI可定量分析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左室舒缩功能,为合理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声多普勒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方法选择DHF患者108例(DHF组),其中心功能分级Ⅲ级69例、Ⅳ级39例,另选健康对照组34例。应用频谱多普勒结合组织多普勒成像测定两组患者心腔大小、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舒张末压。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较对照组增厚,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1者占80.6%,E/A〉1者占19.4%;对照组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正常,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大于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Em〉Am);DHF组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异常,Em〈A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无创评价心室舒张功能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应用频谱多普勒和TDI联合评价心室舒张功能,纠正了频谱多普勒评价心室舒张功能的“假性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浆浓度的变化规律,为早期诊断心功能不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无心功能不全症状的高危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NT—proBNP浓度,依据NT-proBNP水平将120例受试者分为NT—proBNP升高组(试验组)和NT-proBNP正常组(对照组),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心室最大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心室最大充盈速度(E/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对两组样本各项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NT—proB—NP水平和各项心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各指标均较对照组差(P〈0.05),提示存在心功能不全。【结论】无症状人群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NT—proBNP可作为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依据之一,其升高程度与心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0例1~2级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300mg治疗6个月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E峰减速时间(DT),计算E/A比值。结果患者治疗12周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P〈0.05),E明显升高、A明显降低(P〈0.05),E/A值明显升高(P〈0.05)。LVID、IVST、LVPWT、LVMI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