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安佳乐  陈雷 《河南中医》2013,(12):2050-2051
目的:探讨经方中药物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常用之黄连一味,比较其在《伤寒杂病论》各方中的应用,分析其量效关系。结果:黄连在其不同的剂量段和与经方中其他药物不同比例时,侧重、主治均有所区别。结论:中医处方用药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重视用量控制.采取此策略随证施量。  相似文献   

2.
用量策略是医生对病人、疾病及病情进行精确判断后,给出的用量对策,是处方用药的关键环节之一,可概括为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人施量、因药施量、因剂型施量、因服药反应施量、因配伍施量几方面内容,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本文以具体病案为例,诠释了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药施量、因配伍施量等方药用量策略内涵,以助于对用量策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中,生附子用量为1枚,炮附子用量为1枚~3两,最常用量为1枚;宋代开始,每顿仅服二三钱;明清之后,用量略增;当代医家应用附子的剂量为3~400 g,常用剂量为3~30 g.附子用量变化遵循了"汉唐大、宋金元明清小、当代增"的特点.张仲景用附子遵循"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原则,清代郑钦安丰富了...  相似文献   

4.
因药施量,可以称之为与药相关的量效关系,是随证施量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仝小林院士治疗桥本甲状腺炎验案1则,阐述穿山龙与雷公藤随证施量策略在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毒性药物经过配伍,去性存用,用药剂量可适当增大;根据患者服药后反应,紧盯“症靶”“标靶”,调整用量;根据疾病及其证候群变化确定其“剂量阈”与“治疗窗”,选用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方药剂量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疗效。开展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的重要目标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量,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本文就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随证施量"及"剂量阈"进行初步阐释,并对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方法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及方药剂量理论基本框架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由于中医方药本身的复杂性,方药量效关系研究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和谜团,亟待学者们深入研究,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中药临床用量控制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即缺乏对用量控制相关基础知识的总结与研究、药物有效用量范围模糊、药物用量控制策略匮乏;阐述了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总结提出了用量控制的"二纲"即随症施量原则和三因施量原则和"十五策",并以"君药宜重"和"叠加药量"策略为例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把控中药用量时应综合各种因素,以"效"为先,坚持"以效择量、以毒限量、效毒权衡"的原则,从病、势、证、症、方、药、人等方面出发,对疾病辨证精准,综合考虑药物配伍,随证施量。综合考虑药物炮制、煎煮、服法,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灵活选择中药用量及配伍,才能用活中药之用量,以达"效""毒"之平衡及最佳量效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辨治疾病。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药物剂量的使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对药物剂量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律性:①第一药物用量有常用量、大量、小量之分。②影响药量使用的因素,与所治病证、组方配伍、制方大小及药物性质有关。③重视药物用量间的比例,即药物比例有异,方治不同;相反药性配伍,比例要恰当;随证变化,按比例调整用药;整个方剂,要注意比例协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药处方中有毒药物的用药情况,规范有毒药物用药剂量.方法 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范围,随机抽取1 042张中药处方,对处方中含有19种常用有毒药物的实际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42张中药处方中,涉及有毒药物的处方有544张.19种有毒药物实际用量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比较,其中16种有毒药物存在着超剂量用药的现象.结论 有毒药物超量用药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搜集古医集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川楝子用量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6~20g,常用剂量为3~15g,丸散剂临床用量多为0.3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疏肝理气解郁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不孕、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结节等妇科疾病,为6~10g;疏肝泄热、理气止痛治疗湿疹、带状疱疹、睾丸肿痛、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为3~15g.根据疾病、证型和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疏肝理气解郁常配伍柴胡、香附、郁金、佛手等;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常配伍延胡索、生地黄、黄芩、当归等.因此,川楝子临床用量应综合考虑病证及配伍等多种因素,随病施量、因证施量、因配伍施量.  相似文献   

11.
《伤寒杂病论》汤剂服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理《伤寒杂病论》汤剂服量情况,总结出其日服次数有日一服、日二服、日三服、顿服、日夜连服、日五服、日六服、日十服、少少频服等9种情况,以日三服占多数,这一服量方法较现代多用"每日一剂,每剂分早晚服二次"更为合理;每次服量有1升、1.5升、8合、7合、6合、5合、8.3合、6.7合、7.5合等。张仲景对服量的控制方法有"缩短服药间隔时间,不效加量""以知为度、逐渐变量""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几种,充分体现"随症施量"原则。  相似文献   

12.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2,32(11):1419-1420
《伤寒论》是以病立论,以病统证,以证统方,以方统药,先辨病,后辨证,才用方药治疗.《伤寒论》六病即六大类型疾病的简称,包括了人体脏腑病、经脉病、络脉病、六淫病、营卫病、气血病、津液病等,可见《伤寒论》所论不只限于六经病.而近现代《伤寒论》研究中,概念的混淆使用已经影响了对《伤寒论》理论的正确表述,因此应该及时纠正误解概念,才能重新阐释《伤寒论》.  相似文献   

13.
戴跃龙  白慧颖  李方洁 《河南中医》2009,29(11):1041-1043
太阳病篇是《伤寒论》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气象角度证实,太阳病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伤寒论》特别是太阳病篇,最初及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用作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的。气化学说是《伤寒论》重要的理论基础,运用气化学说与气象学证据相互结合,能够很好的解释《伤寒论》研究中的许多谜题。当前,从气化角度理解认识《伤寒论》,对于中医药防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遍览《伤寒论》《金匮要略》,仲师用针灸时描述都非常简单,如刺某穴,灸某穴,这与其严谨的文风格格不入。《灵枢经》关于腧穴的揣定、针具的选择、体位的选择、进针法、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行针手法、得气、候气、催气、守气、行气、治神与守神、针刺补泻等都有较完备的论述。可以肯定的是,《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这两部著作都不会有针灸的内容。《黄帝内经》《难经》《黄帝明堂经》等著作在仲师之前,仲师采撷其精华为己所用是完全可能的,正是这些著作为仲师的针灸治疗提供了理论指导,若割裂《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等古籍的关系,则仲师的针灸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强调《伤寒杂病论》源自《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而否认与《黄帝内经》等相关,就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笔者主张借用《黄帝内经》等古籍的理论去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但也反对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5.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撰的《伤寒杂病论》紧扣血与津的关系,将瘀血的形成与发展分为瘀血停滞、瘀水互结、瘀热互结、干血四个层次,对其主症、病机要素、治法、方药等分别进行论述,形成了独特的瘀血学说,若能仔细体会,灵活运用,必可对临床辨治瘀血病证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苓散考     
五苓散是五味猪苓散的略称,其方义随<伤寒论>的变迁而不同.<全匮要略>呕吐篇中的三味猪苓散和<伤寒论>五味猪苓散(即五苓散)是起源不同的方剂;<宋版伤寒论>中五苓散和猪苓散虽是利尿剂,但见证脉浮,脉浮意味着"先用发汗法,次用吐法",是编集者避忌过激发汗法和吐法的结果,使五苓散(猪苓散)原来作为吐剂使用的事实变得模糊.实...  相似文献   

17.
龚轩  王庆国 《河南中医》2011,31(11):1209-1211
从《伤寒论》中的证候分类入手,以六经中风病为切入点,依据《京氏易传》进行象数与卦理分析,推论出《伤寒论》各组证候均可依此方法进行分析,对于完善临床辨证与诊治思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和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09,29(2):108-110
《伤寒论》中的“和法”,和后世所谓的“和法”,在概念上及内容实质上完全不同。后世所谓的“和法”,只是指“和解”与“调和”而言,很大意义上是指少阳病的治法;而《伤寒论》一书中的“和法”,则是在贯穿全书始终的“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发汗解表谓之和,清热泻火谓之和,攻下逐实谓之和,温补散寒谓之和,亦即凡是能祛除病邪,匡复正气,促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气血和顺、功能谐调,进而恢复健康的方法,都属“和法”之列。所以,后世之“和法”,属于狭义之“和法”,而《伤寒论》之“和法”,则属于广义之“和法”。  相似文献   

19.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10,30(3):217-219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273首方剂服用次数的分析与研究,认为现在通行的中药一日服2次,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用法,这种错误的用药方法,不仅违背了传统中医学的用药规律,而且也不符合具体病情的实际需要,既影响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又歪曲了中医药的"辨证施治"精神。  相似文献   

20.
《医经正本书》与《伤寒论》文献研究的密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09,29(3):214-218
《医经正本书》为南宋程迥所撰,未涉临床方剂,而以考辨为主。该书完整地记载了宋代太医局大方脉科考试所据之《伤寒论》全书,不但增加了医学史研究的史料,而且也使我们看到,《伤寒论》历传不衰,尤其在宋代取得飞速发展,这与皇朝关注医学与重视《伤寒论》的医疗价值密切相关。该书文献丰富,对研究中国古代医政、图书、典章制度、医学伦理、方剂度量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