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治思路,提高急诊医师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主动脉夹层多以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胸背腰疼痛为主,大部分有高血压病史;CT、MRI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手段。结论急诊工作中对有剧烈胸背腰疼痛,伴血压升高者,应进行CTA检查,以明确有无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faortic dissection 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为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长的趋势,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同外曾报道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预后研究,但由于种族差异其结果可能与国人不符,而国内缺乏大样本的研究,尤其是缺乏男女性别的对比和出院患者的长期随访。本文旨在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差异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和漏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病例28例的诊断过程,旨在总结AD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避免误诊,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产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疗效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支架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长期疗效。方法12例B型主动脉夹层成功植入国产支架的患者纳入长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胸片、胸部增强CT等。结果随访期间无死亡,无远端脏器缺血等;支架无内漏、移位、变形等。2例发生远端再发夹层,但无相应器官缺血等症状,未进一步处理;1例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需局部手术。结论国产支架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白介素血清浓度变化,.方法 随机采集4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患者血清样本.健康对照组15例.测定血清样本血清IL-6,8,10,19浓度,并进行血气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行秩和检验和t检验.结果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组较非急性肺损伤组患者ICU时间和呼吸机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IL-6,8,10和19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损伤血清浓度高于非急性肺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介素-6、8、10和19可能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病理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长途转运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长途转运流程及效果.结果 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长途转运中8例病情较平稳,另18例出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处理后17例转危为安,另1例死亡,总体转运成功率96.15%.结论 转运前详细地了解病情及充分准备,途中处理措施得当,此类患者可以成功转运.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是急诊危重症,其特点是突然发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发展迅速,误诊率和死亡率高.为提高急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科诊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特点,容易导致误诊,加上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被称为“临床医生的陷阱”。近年来随着对主动脉夹层关注度的增加,对该病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现将相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腔内血液以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称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又称为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AD是心血管疾病中灾难性急症,复杂的临床表现,高死亡率、误诊率、漏诊率,经常导致医患纠纷。现将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诊治并确诊的22例AD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血管的严重病症,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及早诊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此类病由于手术难度大,本地区手术治疗技术尚不够成熟故常需要将此类患者转送至武汉各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如何提高转运成功率成为院外急救面临的一个问题.襄阳市急救中心2008年2月~2012年2月共转运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现就四年来长途转运AD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9岁,2005年4月21日以发热、周身关节疼痛5日,静点头孢菌素5.0g/a未见好转入院治疗。入院后查肺部CT示右下肺炎,给予铃兰欣2.0g/d,阿奇霉素0.5g/d静点,5日后体温未见下降,肺部CT复查示病灶扩大,而且面部、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疹、斑丘疹,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周身关节、肌肉疼痛加重。体格检查:T39.5℃,P90次/min,R20次/min,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2岁。于2001年1月初面部出现蝶形红斑伴光敏感,间断低热(37.0~38.5℃),乏力,并出现癫痫大发作,同年1月13日入院。实验室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血清抗核抗体fANA)I:80阳性,抗Sm抗体阳性,血沉49mm/lh,尿常规示蛋白( )。X线胸片、B超示胸膜腔、心包腔少量积液,磁共振成像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颅内表现。诊断为SLE合并狼疮性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覆膜支架腔内隔离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和术后护理,结果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完善护理和监护,术中和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半年随访期间一例患者猝死,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狼疮性肾病合并寻常型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9岁,因颜面、下肢浮肿1年伴发热、光敏感、脱发、口腔溃疡及皮肤水疱7月入院。体检:颜面、下肢浮肿,面部蝶形红斑,全身皮肤粘膜散在大小不等水疱,疱壁薄,疱液清,尼氏征(+),口腔粘膜有2个溃疡。实验室检查:尿Pro(3+),WBC5~7个/HP,ALb19.4g/L,Tch06.09mmol/L,抗Sm(+),抗ds—DNA(+),C30.14g/L,C40.04g/L,ESR50mm/1h,Cr18.5ml/min,24h尿蛋白定量4.282g/100ml,未找到狼疮细胞。病理检查示:…  相似文献   

16.
报道1例嗜酸性蜂窝织炎。患者男,19岁:双侧下肢先后出现红斑3年,红斑持续发展,无明显不适。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可见“火焰征”及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包绕的肉芽肿样结构,以皮下脂肪明显、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5.2×10^9/L。予泼尼松30mg/d,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9岁。面部、双前臂皮肤发生肿胀与逐渐硬化1月余。入院时皮肤科情况:双前臂及面部皮肤肿胀,表面光滑,蜡样光泽,触之较硬且不易捏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硬皮病改变。入院后给予甲强龙注射液和活血化瘀等治疗的第10天,突发上腹部剧烈阵发性疼痛,全身大汗淋漓;经检查排除胸腹主动脉夹层、空腔脏器穿孔、心肌梗塞及胰腺炎。随后患者出现全身酸痛与肌力下降,实验室检查示肌酶谱进行性升高,尿呈酱油色。诊断为系统性硬皮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肌力改善,肌酶谱逐渐下降,病情渐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主因高处坠落后意识不清4h,以“颅脑创伤”收入我院神经外科。CT示:脑挫裂伤,颅脑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胸片示:创伤性肺部损伤,右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既往体健,入室时呈昏迷、躁动状态。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提示ECG正常,BP160/90mmHg,R17次/分,HR96次/分,SPO2 100%。立即建立静脉液路后,进行全麻诱导,依次给予力月西2mg,依托咪酯15mg,舒芬太尼10μg,卡肌宁50mg,口腔明视下行气管插管,过程顺利。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固定气管插管,机控呼吸,呼吸模式为控制强制性通气(controlled mandatory ventilation,CMV),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7岁。双侧小腿反复出现红斑、结节3个月,伴疼痛1个月。血淀粉酶5078.2U/L,尿淀粉酶47217U/L。腹部CT检查示慢性胰腺炎。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皮下脂肪坏死,诊断为胰腺性脂膜炎。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6岁。因面部红斑1年,四肢乏力9个月,全身泛发白斑3个月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鼻根部及双眶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伴肿胀及轻微瘙痒;9个月前面部出现红斑,累及整个面部、颈项、胸骨区及前臂屈侧,同时出现四肢乏力。在外院检查示:抗核抗体(ANA)1:1000,IgA3470mg/L。肌肉活检示局灶性肌纤维颗粒变性及空泡变性,符合皮肌炎改变,给予泼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