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5年收治的142例肝内结石行部分肝切除术的患者,其中104例行精准肝切除术,38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精准肝切除组手术时间虽然较非规则性肝切除组长,但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明显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8%)、复发率(3.85%)低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26.31%、13.16%),结石清除率(95.19%)明显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病中应用精准肝切除术可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董科  俞小炯  熊伟  龚军  古春 《腹部外科》2012,25(6):350-352
目的 评估精准肝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临床疗效.方法 对2年内收治的12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病人,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分为精准肝切除66例(精准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54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结石复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精准组手术时间(264.6±55.3) min,长于对照组的(192.9±48.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腹腔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P<0.05),结石清除率更高(92.4%比81.5%,P<0.05);同样,精准组病人术后随访结石总复发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结论 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疗效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规则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规则性切除组和非规则性切除组。规则性切除组50例患者采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非规则性切除组50例患者采用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输血的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指标。 结果:规则性切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非规则性切除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规则性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规则性切除(P<0.01);规则性切除患组术后输血1例,非规则性切除组7例,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规则性切除组结石清除率高于非规则性切除组(92.00% vs. 70.00%,P<0.05);规则性切除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规则性切除组(98.00% vs. 90.00%, P<0.05);规则性切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规则性切除组(8.00% vs. 40.00%,P<0.01)。 结论:采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疗效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其安全性更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8月43例精准肝切除与3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相比,精准肝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1),但术中出血量少(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结石清除率高(P<0.01),患者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右肝叶(段)精准切除是提高右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朱勇  王敏 《肝胆外科杂志》2005,13(5):361-363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结果261例中141例行胆管切开取石为主的联合手术,120例行肝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45.9%),其中早期的肝切除33例。肝切除组与非肝切除之间术后残石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1.6%vs34%,P<0.05),其中早期肝切除术后残石率为0。187例获得随访(75.8%),手术至随访时间6个月至15年,疗效优良者比例肝切除组优于非肝切除组(89.1%vs70.1%),其中早期肝切除优良率为100%。结论肝切除,特别是早期的规则性肝切除,是肝胆管结石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叶切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强院士在我院实行世界上首例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以来,该方法以其结石清除率高、复发率低等许多优点已成为目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叶切除不仅能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还能为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止肝胆管结石的复发提供良好的条件. 1 肝叶切除的目的 1.1 以胆管树为基础的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去除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方法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25例病例资料。结果通过术中胆道镜确定狭窄胆管的具体属支,结合术中B超明确所要切除的肝脏区段,本组资料中有5例重新评估了结石所在的区域,并改变肝切除范围,纠错率为20%,3例由肝脏左外叶切除改成左半肝切除,2例由右半肝切除缩小为右肝后叶切除,25例中左半肝切除8例,左肝外叶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后叶切除7例,右肝前叶切除3例,其中解剖性切除18例,非解剖性切除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86.5±81.6min,断肝时间为84.9±36.5min,术中出血量为462.8±213.6ml(断肝出血量为167.5±65.2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2.8d,结石取尽率为100%,术后出现胆漏3例,腹腔感染1例,均经过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25例均获得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更为准确地切除病变胆管和保留更多的肝组织,有利于预防复发和减少创伤,是治愈肝胆管结石病的良好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9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对照组),60例进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虽然手术时间较长[(262.2±54.2)min vs (174.8±54.8)min,t=30.727,P〈0.01],但术中出血量少[(438.5±89.6)ml vs (680.6±74.7)ml(t=-86.465,P〈0.01)],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术后7 d时ALT为(50.1±7.4)U/L vs(320.7±11.8)U/L,(t=-96.470,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11.7%vs 40.6%,χ2=10.227,P〈0.01),结石清除率高(100.0%vs 75.0%,χ2=16.429,P〈0.01)及住院时间短[(15.9±5.4)d vs (23.4±4.3)d,t=-50.103,P〈0.01]。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连续6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中57例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5.0%。平均手术时间(353±121)min,术中失血量(390±287)m L,术中输血率1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15例),其中3b级以上发生率3.3%,术后住院时间(9.1±3.3)d。22例肝胆管结石病病人术中结石清除率95.5%,1例残余结石病人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最终结石清除率100%。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8.8±12.0)(2~50)个月,24例恶性肿瘤中7例复发,4例死亡,3例带瘤生存,其余17例健康生存,无复发转移。22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其中2例复发,均接受再次手术治疗,2例出现胆管炎症状,接受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针对选择性病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具有微创手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站式"外科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74例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一站式"外科治疗,即以规则性肝切除为基础,依靠术中B超和胆道镜的指引,一次性去清结石、切除病变胆管及病损性肝脏。结果:74例患者中,术前影像学判断结石分布符合率达94.6%(70/74)。74例均行规则性肝切除,左半肝切除21例,左外叶切除8例,右半肝切除17例,右后叶切除16例,右前叶切除4例,右后叶+左外叶切除5例,扩大右半肝切除3例;行解剖性肝切除49例(66.2%);7例曾行胆肠内引流患者中5例因吻合口狭窄加行吻合口重建;71例行T管引流术,另外3例患者因重建胆肠吻合口后预留肝总管短未放置T管;平均手术时间(235.7±35.6)min,平均出血量(415.3±106.8)m L。无死亡病例,11例出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2±4.1)d。6例术后胆道T管造影可疑结石,门诊再行胆道镜检查或取石。所有患者获随访3~24个月,2例曾行胆肠内引流吻合口未重建者期间出现过1次胆道感染,保守治疗好转;21例胆总管结石复发予以ERCP+EST处理。结论:严格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病例,"一站式"外科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精准肝切除42例(精准组),非规则性肝切除33例(常规组),比较两组术后和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精准组和常规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612±435)ml和(1325±55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8,P0.05);术中输血量分别为(325±157)ml和(856±37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术后第3天:ALT分别为(385±296)U/L和(442±403)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2,P0.05),AST分别为(132±115)U/L和(306±352)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5),TBil分别为(28±12)mmol/L和(32±1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3,P0.05);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9.3±3.5)d和(14.2±5.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分别为7.1%(3/42)和21.2%(7/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4/42)和27.3%(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8.6%(12/42)和42.4%(14/33),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8.1%(37/42)和78.8%(26/33),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在准确的术前评估后采用精准肝切除,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3D腹腔镜在复杂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35例复杂肝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明确肝内脉管系统的解剖关系及其与肿瘤的毗邻关系。术中联合3D腹腔镜行复杂肝肿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35例复杂肝脏肿瘤患者均完成3D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60~410 min,平均(211±94)min;术中出血量为50~2 000 mL,平均(294±152)mL;术后住院时间为4~15 d,平均(7.1±2.2)d。术后发生胆漏1例,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3D腹腔镜能精准定位肿瘤位置并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有助于术中出血控制,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对肝泡型肝包虫病肝切除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62例肝泡型包虫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按肝切除手术方法分为解剖性肝切除组(35例)和非解剖性肝切除组(27例),分别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基本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包虫数量、包虫大小及术前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性肝切除技术同样适用于肝泡型包虫病病人的外科治疗,而且具有肝功能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实施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资料,其中达芬奇机器人肝切除术(机器人组)25例,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的围手术期因素,探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二者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1990-2010年原发性肝癌中274例规则性肝切除术和586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相比,对术前病人肝功能状态要求更加严格,术中切除肝体积以及出血量、输血量均较非规则性肝切除组显著增多,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但实施规则性肝切除术病人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病人,切除肝段数目大于三段者所占比例亦显著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结论对于<5cm的肝癌病人,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保留更多功能性肝实质,可能更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结合术前三维重建的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华西医院上锦分院普外一科单中心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使用累计分析法分析成功实施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手术难度评分的比值,并绘制学习曲线。结果 64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61例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前行三维重建辅助手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85(100~150)min,中位难度评分为4(4~6)分。以手术时间与手术难度评分的比值绘制学习曲线,显示1~26例为上升期,27~41例为波动期,42例以后进入成熟期。成熟期手术难度评分明显高于上升期及波动期(P<0.05)。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1.6%(1/6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8%(9/61),其中出血发生率为4.9%(3/61),胆漏发生率为4.9%(3/61),肝功能不全发生率11.5%(7/61);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 d。结论 结合术前三维重建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施行约40例以后可以渡过学习曲线,达到较稳定和熟练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比较90°左侧卧位腹直肌旁视孔腹腔镜与开腹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并行肝右后叶肿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90°左侧卧位腹直肌旁视孔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腹腔镜组)30例,开腹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开腹组)30 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切缘均为阴性,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总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均P < 0.05)。结论 90°左侧卧位腹直肌旁视孔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右后叶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腹腔镜肝脏手术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肝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20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和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肿瘤切除后切缘均为阴性,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204±4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800 m L,平均270 m L;术后住院时间为(11±4)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各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于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并死亡,其余恢复良好。结论肝切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应用于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止血确切、防治肿瘤种植转移及复发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