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振郡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6,(3)
患者女,48岁。不明原因突发下腹部剧烈刀割样疼痛,迅及全腹15小时。腹痛时呕吐2次,伴有发热。1年前因便血致休克在内科治疗好转出院。检查:T37.8℃,P104次,BP60/40。腹板状硬,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消失,移动性浊音( )。腹穿抽出暗红色液体。入院在抗休克下进行剖腹探查,打开腹膜即有臭味,自腹内吸出1500ml暗红色液体。探查胃、十二指肠球部、胆囊均未见穿孔。但 相似文献
2.
美克耳憩室是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常见病之一,临床与尸检发生率0.8~4%。多数人可终生无症状。约25%美克耳憩室可发生合并症。本文就我院1951年7月到1984年2月经手术证实的71例予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8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为4.46:1。10岁以下25例占35.2%,其中有合并症24例。40岁以上13例,有合并症6例,其中4例≥60岁。有合并症48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提高对美克耳憩室其临床特点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本文对我院近十年来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46例美克耳憩室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1天~12岁。5例(11%)是在其它原因腹部手术时偶然发现的无症状憩室,余41例(89%)是以并发症为临床表现的有症状憩室。结果发现憩室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婴幼儿,3岁以下占61%。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46%)、憩室炎及憩室穿孔(34%)、消化道出血(20%)。作者着重分析了各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指出同位素_(99m_锝腹部扫描是诊断美克耳憩室出血最有价值的检查。本文也强调手术应注意充分切除憩室的基底部,并主张切除腹部手术时偶然发现的无症状憩室。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1岁半.因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d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3℃,呼吸20次/min,脉博110次/min,体重13.5 kg.神清,轻度脱水貌.心、肺听诊无异常.腹稍隆、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相似文献
6.
美克耳氏憩室为先天性疾病,临床多见炎症,溃疡,粘连,内翻套迭,扭转,结扣等,而憩窒急性出血性休克,非常少见,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60岁,因右下腹钝痛5天,水样红色血便4小时入院,既往无呕吐、吐血、便血史,无胃病史。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17岁.以右侧中下腹部疼痛2d,加重半天来我院就诊.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有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肛门排气,未排便. 相似文献
8.
9.
美克耳憩室有二个最常见的并发症,肠梗阻和出血.作者报道两例小肠沿其长轴扭转引起肠梗阻,由于存在美克耳憩室及其憩室系膜带所致.作者分析美克耳憩室引起肠梗阻的十种不同情况:(1)套选;(2)美克耳憩室和脐部之间持久存在纤维性束带;(3)在肠系膜和憩室系膜带之间小肠疝入而致回肠受压(内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性,12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d入院。病人于1d前无任何诱因感左上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未予治疗。后腹痛渐转移至右中下腹并固定,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1h前感全腹疼痛、腹胀,难以忍受。体检:T37.8℃,P80次/m in,R20次/m in,BP110/75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未见 相似文献
11.
成人美克耳憩室4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美克耳憩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成人美克耳憩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5年4月~2005年4月收治的成人美克耳憩室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行憩室切除加小肠部分切除32例,憩室切除加小肠楔形切除11例,腹腔镜辅助憩室切除加小肠部分切除6例。结果本组病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美克耳憩室内有异位胃组织者21例,有异位胰腺组织者2例。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6月~10年,疗效满意。结论成人美克耳憩室主要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急性憩室炎或小肠梗阻,无论有无临床症状,一经确诊,均以手术治疗为宜。腹腔镜可作为诊断和治疗成人美克耳憩室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所从1964年4月至1984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美克尔憩室18例。其中2例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33岁。曾于1981和1983年两次因下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住院。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此后行全消化道钡剂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均未发现出血病灶。后在一次住院期间,一次便血500ml,昏 相似文献
13.
刘国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7,(12)
患者女,52岁。右上腹绞痛4小时,呕血2次,便血1次入院。患者因突然出现右上腹刀绞样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局部出现一肿块。疼痛缓解时,肿块也随而消失。呕血2次,量约400ml,有凝血块,为暗红色。便血1次,量约250ml,为紫黑色。起病畏寒,无发热,既往右上腹发作类似绞痛10余年。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1岁。无明显诱因突然柏油样便,2O小时后来院。便血6次共约1500ml,便后周身无力,头晕、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血性液体。否认胃病史。查体:T37℃,P90次/mm,Bp13/8kPa。急性病容,面色苍白,腹软无明显压痛,以上消化道出血收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美克氏憩室(Meckel)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例1,男,16岁。10年来脐周常阵痛,可自行缓解,3月以来2次因大量暗红色血便收住院,胃镜及结肠镜检无异常发现,X线全肠道气钡双造影提示小肠憩室可疑。例2,男,15岁。3岁来反复发作腹痛、黑便,15d排大量柏油样便4次,经X线全肠道造影提示小肠憩室。2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气腹后行腹腔镜检查,在距回盲部约40cm(例1)和约100cm(例2)处发现小肠系膜缘对侧,有长约5cm、宽2cm之憩室,于右侧腹壁作长约4cm之小切口,将病变提出体外,行包括憩室在内的回 相似文献
16.
17.
徐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6,(4)
患儿女性,9岁。以急性阑尾炎之诊断,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手术进入腹腔见有混浊的炎性渗液,距回盲部30cm处回肠对系缘膜肠壁有指状1.5×1.5cm憩室,尖端肿胀发黑。距回盲部45cm处回肠亦有3.5×4cm的憩室,也明显充血。两憩室均与邻近肠管粘连。探查见阑尾肿胀、充血。同时做阑尾切除、两处憩室肠管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急性美克耳氏憩室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8.
[例 1]男 ,4 5岁。因呕血 2次 (约 80 0ml)入院。发病前自述有上腹隐痛不适感 ,否认肝炎及消化道溃疡病史。入院后行保守治疗无效 ,再次呕血约 30 0ml,急转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食道下段及贲门周围无明显曲张静脉 ,胃及十二指肠内无溃疡和肿瘤 ,肝胆脾未见异常。继续探查小 相似文献
19.
病儿 男 ,3岁 4个月 ,体重 16kg。咳嗽 2 0d ,发现心脏扩大 10d ,无痰 ,无咯血、气促。查体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左胸导联深长 ,ST变化。X线胸片示肺血一般 ,心影扩大 ,心胸比率 0 75。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 (LA)左侧一囊性包块 ,约 4 86cm× 7 10cm ,内有血流与LA相通 ,径口 2 19cm ,双向分流 ,伴少量心包积液 ,诊断为假性左心耳瘤形成 (图1)。心血管造影检查示左心耳极度扩张 ,形成巨大憩室 ,直径6 35cm ,血流呈涡流状 ,心房水平无分流 ,诊断为左心耳巨大憩室。胸部MRI检查示LA前外侧见一巨大瘤样异常信号影 ,6 … 相似文献
20.
15 98年 Hildanus首先描述了小肠憩室 ,180 9年Meckel命名为美克尔憩室 ,它是卵黄管未完全闭塞的结果 ,属于真性憩室 ,含有各层肠结构。在小肠的位置变异不定 ,但多数位于成人小肠距回盲瓣 10 0 cm之内 ,罕有报道距 180 cm者 ;在 2岁以下儿童距回盲瓣34 cm,3~ 2 1岁距 4 6cm,2 1岁及以上者距 67cm。憩室长约 3cm,90 %为 1~ 10 cm长。约 60 %憩室含有异型粘膜 ,以胃粘膜占多 (62 .4 % ) ,其后依次为胰腺、空肠、Brunner腺、胰岛、结肠粘膜、子宫内膜、肝胆组织。(一 )流行病学 约占人群中 2 % ,尸解统计为0 .3%~ 4 % ,在阑尾切除病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