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种革螨的酯酶同工酶和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等电聚焦电泳对3种革螨的酯酶同工酶和蛋白质研究结果显示,酯酶同工酶:格氏血厉螨有14条亚带,鼠颚毛厉螨和溜下盾螨均为12条亚带.蛋白质:格氏血厉螨和鼠颚毛厉螨可见22条亚带,溜下盾螨为24条亚带。所有亚带的等电点均有差别,反映3个种属间的差异,证明等电聚焦电泳对革螨虫种鉴定及遗传变异研究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革螨化学感受器的研究,不仅是阐明革螨的某些行为和习性的生理基础,而且是利用驱避剂防螨、利用诱杀灭螨和利用为生物防治其他害虫的生理基础。曾有茅舍血厉螨、毒厉螨、古拉广厉螨、家蝇巨螯螨和燕皮刺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盘状电泳对格氏血厉螨、鼠颚毛厉螨和溜下盾螨的酯酶、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格氏血厉螨、鼠颚毛厉螨和溜下盾螨的酯酶同工酶分别显带6、7、6条;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为4、2、4条;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为6、3、6。所有的检测指标除出现的带数有差别外,其主带、迁移率及光密度扫描结果也各异,反映出三个种属间的差异。证明同工酶的检测对革螨虫种的鉴定、亲缘关系的探讨以及遗传变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种粉螨的酯酶同工酶和相关蛋白质电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粉螨的酯酶同工酶和相关蛋白质在分类及生化遗传学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等电聚焦电泳(IEFE)研究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centiae)和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的酯酶同工酶和蛋白质,并将两者进行了比较。结果 腐食酪螨的酯酶同工酶可见8条带,分布在pH3.62-5.20范围内,第2,6条明显深染,为主带;粉尘螨的酯酶有7条带,分布在pH4.68-5.42范围内,可见3条主带;腐食酪螨和粉尘螨蛋白质均出现22条带,但腐食酪螨有2条特别明显的深染主带,粉尘螨可见3条明显深染主带。结论 两种粉螨的酯酶同工酶及相关蛋白质的电泳谱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属、种的差别,酯酶同工酶具多态性,可应用于种属鉴定和遗传变异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丙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8种甲螨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种甲螨均具有特异的酯酶同工酶谱,表现在其酶带总数、酶带的排列、主带数及各主带的 PI 值存在差异,符合形态学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用等电点聚焦电泳查得致乏库蚊雌性成蚊全虫酯酶同工酶谱有16条酶带,酶谱中有胆硷酯酶、羧酸酯酶和芳族酯酶;微小按蚊酯酶谱有酶带10条,酶谱中有胆硷酯酶和羧酸酯酶;大劣按蚊酶谱有9条酶带,酶谱中有胆硷酯酶和羧酸酯酶.八种杀虫剂中,敌百虫、巴沙、5602、氯戊菊酯、S~2和Pb对上述三种蚊虫的胆硷酯酶和羧酸酯酶均有抑制作用,对前者的抑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盘状电泳和等电聚焦分析了4种肝脏吸虫成虫的可溶性蛋白质。肝片吸虫、华枝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的盘状电泳结果区带数分别为20、18、18和15条,主带数分别为5、4、8和5条;等电聚焦结果区带数分别为28、22、24和24条,主带数分别为10、3、7和7条。蛋白电泳结果显示,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为两个独立虫种。用数量分类学的相似率表示四种吸虫蛋白电泳谱的相似程度,结果显示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最为相似,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四亚种血清LDH同工酶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中国林蛙指道亚种、兰州亚种、康定亚种和长白山亚种血清LDH同工酶电泳结果。发现康定亚种只有三条酶带,其他三亚种都具四条酶带。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比较研究了嗜人按蚊不同发育期糖、脂、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结果显示:糖、脂、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显带以幼虫期最多,分别为20、10、38和18条;其次为蛹(17、8、29、18)和成虫(18、6、30、13);而卵显带最少(16、3、30、10)。除卵外,它们的共同主带等电点分别约为5.28、5.38、5.60和5.70。此外,酯酶同工酶各发育期比其它几项指标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厉螨科格氏血厉螨染色体组型及其C—带、G—带的研究。结果表明格氏血厉螨染色体组型为:n=5,2n=10。为单二倍体性决定系统,雄性体细胞具有5条染色体,雌性体细胞具有10条染色体。常规染色下未见明显的着丝粒。C—带研究显示单倍体组除最大的第一号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外,其余4条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G—带染色单倍体组中期分裂相约有24条深带。尚讨论了单二倍体系统的形成机制、染色体的多态性及分带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圆盘电泳对我国湖北谷城和浙江安吉两个地理株的周期型马来丝虫成虫的蛋白和七种酶进行了区带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个株的蛋白、GPI、PGM 和 PO 同工酶电泳型没有差异;而 MDH 的同工酶电泳型则不相同,出现了两种类型;G_6PD、EST 和 LDH 则没有区带出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Disc-PAGE对豫南罗索线虫和食蚊罗索线虫寄生后期幼虫及成虫的4种酶的同工酶及应用SDS-PAGE对两虫种的蛋白区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虫种的LDH和MDH同工酶谱有明显差异,但也有相同位置的区带,过氧化物酶(PO)和脂酶(EST)没有区带呈现。两虫种的蛋白电泳谱较为接近,但在区带数目、主带分子量、次带的宽窄和染色深浅上均有不同,提示两虫种在遗传学上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显著差别。本研究表明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分析是罗索线虫分类鉴定和阐明虫种间亲缘关系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液盘电泳对肝片形吸虫和华枝睾吸虫成虫的苹果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酯酶和过氧化物酶进行了分离和研究。两种吸虫4种酶的同工酶电泳型在区带数和/或迁移率、活性上均不相同,显示两个虫种之间有明显差异。但两种吸虫的苹果酸脱氢酶和酯酶存在着位置相同的同工酶带,说明两种吸虫在遗传上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显示两种吸虫同工酶型的差异为从分子水平上区分和鉴定它们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人体与猪体内囊尾蚴的蛋白质组分及酯酶同工酶(EST)、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带谱。人和猪脑囊尾蚴液的蛋白质PAGE区带各见10和9条,猪囊尾蚴仅有1条主带,而入囊尾蚴具有2条主带;头节囊壁蛋白质PAGE区带各见18和16条,二者带谱基本相似。肌肉皮下囊尾蚴囊液蛋白质区带各有12条,猪囊尾蚴有4条带,人囊尾蚴仅有2条主带,且迁移率也有明显差别。人体和猪体内囊尾蚴囊液的LDH酶带各有4条,其迁移率略有差异;EST各见1条酶带,酶谱基本一致。肌肉皮下囊尾蚴头节囊壁LDH各见2条,EST则见3条,其迁移率也有不同。同时将两种同工酶的活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湖北和四川两省5种拟钉螺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湖北钉螺作对照,5种拟钉螺酯酶同工酶共分离出8条酶带,酶谱可分成3区,即EST-1、EST-2、EST-3,其基本特征与钉螺显著不同,很容易通过酶谱将拟钉螺与钉螺区分开,同时,5种拟钉螺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拟钉螺种间酯酶同工酶存在多态,而种间差异程度似与地域隔离的远近有关。结果提示拟钉螺酯酶同工酶的酶谱特征既有助于拟钉螺属的鉴定,又有助于拟钉螺近缘种的区分,从而对拟钉螺的分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猪带绦虫虫卵、囊尾蚴头节囊壁混合物、囊液、成虫未熟和成熟节片混合物及妊娠节片等不同发育阶段的酯酶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与蛋白质组分的带谱。结果表明,酯酶同功酶带以虫卵阶段最多,共四条酶带;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带以囊尾蚴头节和囊壁混合物、囊液及成虫节片阶段为最多,各为四条酶带,且各有一条主带。蛋白质组分以虫卵阶段为最复杂,至少有19条区带。经 PAS 染色后,除囊液富含糖蛋白外,其余各发育阶段均未出现糖蛋白区带;同时将各不同发育阶段两种同功酶的活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