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病人男性,59岁。因发现会阴部肿瘤半年余伴会阴部坠胀感于2010-07-16到我院就诊。查体:左侧会阴部可及直径约8cm肿块,质软,囊性感,触之无压痛。MR示(图1):左侧会阴部见一巨大囊状长T1长T2信号灶,向下达左侧阴囊水平,向上累达前列腺水平,大小约10.1cm×3.6cm×5.14cm,其内信号欠均匀,以淋巴管瘤诊断拟行会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48岁。持续性肛周肿胀感1个月伴瘙痒,端坐时有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体检于截石位,肛门与阴道之间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4cm×3cm,质中,无触痛,活动度差,肿块末端呈不规则球状向肛门方向突出,表面不光滑(见图1)。术前初步诊断为会阴部脂肪瘤或脂肪肉瘤。择期行肿块切除,术中见肿块位于肛门与阴道之间,基本呈圆形,包膜完整,与周围脂肪组织边界清楚,无粘连,无蒂柄。术中完整切除肿块4cm×4cm×2cm大小,呈结节状,切面灰白,质较嫩。病理结果为会阴部恶性周围神经鞘瘤。镜下见细胞大部分呈长梭形,胞浆丰富,嗜酸红染,核异形极明显,可见病理…  相似文献   

3.
<正>病例患者,女,51岁,腹胀伴消瘦两个月入院。体检无明显异常,无结节性硬化病史。肝功能正常。HBs Ag(+),HBe Ab(+),HBc Ab(+),Anti-HCV(-)。腹部B超提示:肝右叶可见一囊实性包块,大小约8 cm×10 cm;增强CT扫描提示:肝右叶可见一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大小约8.4 cm×6.0 cm×4.9 cm,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实性部分边界欠清晰,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79岁.因排尿滴沥、会阴部肿痛伴发热2周于2008年11月3日入院.吸烟史62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史1年.查体:包茎,阴囊下右侧会阴部10cm×5 cm囊性肿块,表面充血,压痛明显,阴囊水肿.直肠指诊:前列腺Ⅰ度,软,无结节.B超检查示会阴部84 mm×53 mm×53 mm低回声区,膀胱残余尿242 ml.考虑包茎导致尿潴留、尿道感染引起会阴部脓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5 8岁 ,渔民。因发现腹部肿块 5年伴疼痛 4d于 2 0 0 3年 2月 2 1日入院。于 1997年起 ,发现腹部肿块 ,约成人拳头大小 ,5年来肿块缓慢增大伴消瘦。查体 :腹部膨隆 ,从剑突至脐下 6cm可触及约 2 5cm× 2 0cm的肿块 ,质地偏硬 ,表面光滑 ,边界尚清 ,有压痛 ,无波动感 ,活动性差 ,站立位、膝胸位肿块无下坠、移动。CT :病灶上部呈囊性 ,壁厚薄不均 ,下部呈实质性 ,实质部分可见增强 ,考虑腹腔内巨大占位 ,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图 1)。术前诊断 :后腹腔恶性肿瘤 ,行剖腹探查、腹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巨大肿块 ,大小为 2 5cm× 2 5…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3岁.因腹胀痛伴呕吐15 d,于2007年2月5日入院.查体:中上腹可扪及包块,质软,边界不清,不活动,大小约9.0 cm×8.0 cm×7.5 cm,无压痛.腹部B超:右上腹11.2 cm×8.5 cm×6.4 cm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形态尚规则,内可见光带飘浮;肝右叶可见数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壁薄光滑,最大面积约2.0 cm×1.8 cm;胆总管内径为1.1 cm.  相似文献   

7.
老年男性患者,以“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加乙状结肠造瘘术后6年,骶尾部可复性包块9月余”为主诉入院,站立时会阴部肿块突出,且伴有坠胀感,平卧可消失,无腹痛、便秘及排尿困难等。查体:会阴部切口瘢痕愈合,站立时可见会阴部一肿块,大小约7 cm×9 cm,呈半球状,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边界清;平卧后肿块可还纳,皮下可触及直径约8 cm缺损区域,腹部CT示盆底可见腹腔内容物及肠管影外凸(图1)。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75岁,因无意中发现左颈根部肿物10 d人院.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左叶下极靠外侧可及一4cm×3 cm大小肿物,质软,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内见囊实混合性肿物,大小约6.5 cm×5.0cm×3.2cm,以囊性为主,边界清,形态规整.甲状腺CT:甲状腺左叶下极可见低密度灶,大小约4.2 cm×4.9 cm,密度较均匀,CT值约10 HU左右,病变向下延伸,气管受压向右侧移位.术前诊断:左颈部肿物,结节性甲状腺肿?全麻下行左颈部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呈囊性变,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大小约5 cm×4 cm×2 cm.质软,表面光滑,包膜完整,沿组织间隙生长.仔细分离肿物周围组织,沿肿物边缘用超声刀切割一圈,注意保护周围血管、神经,完整切除肿物(图1).术后病理:囊性淋巴管瘤(图2).  相似文献   

9.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对1例诊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女性,36岁.巨检:(直肠黏膜下肿物)灰白色小组织0.6 cm×0.5 cm×0.4 cm;镜下:癌细胞较小均匀一致,呈多边形和卵圆形,胞浆中等量,核圆形深染,染色质分布均匀,无核仁和核分裂相;免疫组化:CgA( ),NSE( ).(胰腺肿瘤切除取材)肿物5 cm×4 cm×2.8 cm;近圆形,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白,为囊实性.镜下:细胞组织排列方式多样.有的呈实性成片或弥漫状、腺样、岛状、条索状排列,由单层或双层瘤细胞构成互相吻合的带或索,其间为毛细血管.肿瘤间质黏液变性.瘤细胞较小圆形、多角形.大小、形态较一致.胞浆少、淡染,核圆形,染色质细颗粒状,偶见小核仁,未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瘤细胞NSE( ),SYN( ),insulin瘤细胞(-),胰岛细胞( ),somatostatin(-),5-HT(-),PP(-),CK8(-),S-100(-).结论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是临床非常罕见的疾病,尚未见报道,其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家族史及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43岁, 因"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15 d"入院。乳腺彩超检查示:左乳4点钟方向见1个1.7 cm×0.9 cm×0.7 cm结节, 不规则形, 长轴与皮肤平行, 边缘不光整, 周围结构扭曲, 内为低回声, 不均匀, 后方回声衰减, 未见血流信号, 符合BI-RADS 4B类(图1)。病理检查:(左乳肿物)灰白碎组织一堆, 总体积1.8 cm×1.0 cm×0.8 cm, 切面色灰白呈质韧, 局部似见囊腔。光镜下所见:肿瘤组织边界不清, 由增生的梭形或胖梭形细胞呈短束状或漩涡状排列, 瘤细胞增生活跃, 核肥胖淡染, 可见明显的小核仁, 核分裂像易见, 但无病理性核分裂像, 间质疏松、黏液样, 伴红细胞外渗和淋巴细胞浸润(图2), 未见分叶状结构及上皮样裂隙。免疫组化检查结果:SMA(+)、Vimentin(+)、Desmin(部分+)、Beta-catenin(胞质+)、CD34(血管+)、CK广(-)、ER(-)、PR(-)、P63(-)、Ki-67指数(5%)。FISH检测结果:提示USP6发生断裂。诊断:(左乳肿物)结节性筋膜炎。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5岁.因发现上腹部肿块1周入院.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可扪及8 cm×8 cm左右大小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CEA、CA125、CA19-9)均在正常范围.CT平扫示胰体尾部不规则形低密度肿块影(图1),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肿瘤血管主要发自脾动脉(图2).术中见肿块大小约16 cm×11 cm×6 cm,来源于胰腺体尾部,表面呈不规则结节状,包膜完整,切面呈实性,色灰白至灰红,质地中等,部分包裹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术后病理:胰体尾部富细胞性神经鞘瘤(图3,4).免疫组化染色:S-100 (+++),GFAP(+),CD117(-),CD34(-),SMA(灶状+),Ki-67(< 10%).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13岁。右踝外侧渐进性肿胀伴间歇性疼痛17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查体:一般情况正常。腓骨下端有一长椭圆形肿块,约9cm×4cm。表面皮色正常,质硬,无压痛。X线片示:右腓骨远端膨胀性增大,呈长椭圆形,壁完整,内有透光区和不规则的骨性间隔,呈多囊状骨质破坏。外踝骨骺完整无破坏(图1)。血沉正常。诊断:右腓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方法:(1)腓骨下端肿瘤切除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自外踝尖沿腓骨外侧中线切至瘤体近侧以上7cm,切口长约17cm,逐层切开,彻底暴露瘤体。见瘤体表面光滑,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于瘤体近端以上4cm处以线锯横…  相似文献   

13.
膀胱神经鞘瘤临床少见,2006年1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51岁.因腹胀伴尿频、尿急1个月入院.体检:中下腹部可及约25 cmx25 cmx15 cm肿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B超检查示下腹部不均质肿块25 cm×25 cm×11cm,内及少量血流.CT检查示盆腹腔20.0 cm×9.5.0 cm×25.0 cm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增强后病灶实质明显不均匀强化,膀胱未见充盈,后腹膜及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43岁, 因"发现腹膜后占位半个月"入院。查体:血压134/92 mmHg, 心率87次/min。腹部彩超检查:左中上腹、胰腺下方可见囊实性包块, 大小约10.2 cm×8.4 cm×8.4 cm, 边界清, 形态欠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匀, 有液化区域, 无钙化, 后方回声增强, 肿瘤内可见3~4个点状血管或1条较长血管。肿瘤与腹主动脉及左肾动脉关系密切。胸腹盆部增强CT检查:左侧腹膜后见类圆形囊实性肿块, 边界较清,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度强化, 囊性部分未见强化, 病变范围约8.8 cm×7.9 cm×8.4 cm, 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图1)。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60岁,因"左腰部肿块进行性增大1个月"入院。查体腰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巨大软组织肿块位于左侧腹膜后(12.2cm×11.0cm×12.5cm)及腹腔内(8.2cm×7.4cm×9.8cm);MRI:平扫T1WI肿块呈等-稍低信号(图1A),T2WI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图1B),内可见囊变、坏死,未见出血;增强扫描肿块呈持续填充式强化,其内可见无强化区域(图1C)。影像学诊断:腹膜后平滑肌肉瘤。行开  相似文献   

16.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发现右腹部肿块伴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时患者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体质量无变化,二便正常。查体:右中上腹触及一约20 cm×15 cm大肿块,质韧,无活动,轻压痛。腹部彩超检查示:右上腹见巨大低回声肿块(23 cm×19 cm×15 cm大),边界清。腹部增强CT检查示(图1):右上腹巨大囊性低密度灶(20 cm×18 cm×15 cm大),密度均匀,增强未见强化,平均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性,54岁.右乳头血性溢液伴肿块1月.查体:右乳腺内上象限近乳头处触及1.0 cm×0.8 cm大小结节,边界尚清,质地硬,活动不明显,表面皮肤正常,乳头无内陷,钼靶导管造影检查:右乳内侧上方距乳头2.3 cm处有一直径为1.3 cm大小的充盈缺损,边界清,其下导管扩张,直径约为0.7 cm,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导管扩张症.术中见肿块形状不规则,质较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中冰冻快速诊断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重度异形增生,给予右侧单纯乳腺切除术,术后石蜡病理诊断: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随访5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0岁.因下腹痛伴肉眼血尿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排尿后下腹胀痛不适,无放射痛,伴肉眼血尿,无发热.查体无异常发现.B超检查膀胱内示7.1 cm×6.6 cm×4.8cm囊实性肿块,边界欠清,血流信号丰富.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人女 ,5 5岁。发现右上腹肿块 1年余 ,于 2 0 0 3年 12月 2 9日入院。入院后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发现肝脏右叶 14cm× 10cm× 10cm占位病变 ,多房 ,边界清 ,囊实性 ,瘤组织无钙化。临床诊断 :(1)肝囊腺瘤 ?(2 )肝囊肿 ?于2 0 0 4年 1月 7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呈多房囊性 ,靠近第二肝门 ,囊内液体为茶色、无色、乳白色 3种。行囊肿切除术 ,由于靠近第二肝门 ,少量囊壁不能切除。术后病理 :肝内胆管囊腺瘤 ,伴出血坏死 ,部分细胞增生活跃呈乳头状结构。讨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为肿瘤性肝囊肿的一种类型 ,是罕见的肿瘤 ,其发病率可能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80岁,因“便秘伴间断便血7天”就诊。查体:腹部未触及包块,下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直肠上段见-5.4 cm×4.2 cm团块状软组织影,边界清,密度较均匀,向腔内外生长,CT值约36 HU(图1A);增强后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CT值约38 HU,静脉期约56 HU(图1B、1C)。诊断为直肠占位性病变,考虑间质瘤可能。行腹腔镜下直肠肿物切除术,术中见黏膜下5.5 cm×3.5 cm×4.0 cm实性隆起肿物。术后病理:直肠肿物质韧,切面呈淡褐色;直肠周围见9枚淋巴结,直径0.2~0.5 cm;光镜下见梭形肿瘤细胞呈束状排列,核深染、大小不等(图1D);免疫组织化学:S-100(+),CD117(-),Ki-67(2%+),CD34(-),SMA(-),Dog-1(-)。病理诊断:直肠细胞性神经鞘瘤(cellular schwannoma,CS),肠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