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肝衰竭的重症监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衰竭由于肝脏严重损伤,多系统脏器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极高。重症监护手段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并为患者赢得肝移植的宝贵时间。由于肝衰竭的特殊性,如血液动力学、凝血机制以及肝脏代谢等异常,使得肝衰竭的重症监护治疗与其他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不同,必须具有其独特性。本文就肝衰竭的重症监护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对糖尿病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成功率,总结糖尿病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经验。方法对6例糖尿病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围手术期与外科密切配合,通过胰岛索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例糖尿病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与外科手术的密切结合,术后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和治疗,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全部治疗成功。结论糖尿病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做出诊断,及时配合外科手术,术后围手术期的严格观察、控制血糖的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地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术在抢救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术的治疗观察,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非血液灌流内科综合治疗的30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做疗效对照观察。结果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治疗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快速而有效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9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无创通气组)在传统内科治疗基础上运用BiPAP治疗2h后的显效率,并与单用传统内科方法治疗的61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显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5.
自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发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06)”[1]以来,经过全国各地重症医学同道的共同努力推广与实践,镇痛、镇静治疗的理念已很快普及。据近年来国内多个省市地区的分别抽样统计,在重症医学医护人员中,对镇痛、镇静治疗是ICU基本治疗的认同率已达到70%~98%。镇痛、镇静是重症患者的基本治疗,正逐渐成为国内多数重症医学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明确TPN和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TPN组(10例)及TPN+EN组(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估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TPN+EN治疗组能较TPN组更快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疾病严重程度、MOF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和全胃肠外营养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胰腺炎的自然病程,且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06)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临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存活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我国重症医学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对ALI/ARDS的认识与治疗状况尚不容乐观。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复认真讨论,达成成人ALI/ARDS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旨在对成人ALI/ARDS诊断与治疗进行规范。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还将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的进展及新的共识对ALI/ARDS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更新。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国际感染论坛(ISF)提出的Delphi分级标准,指南中涉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分为A~E级,其中A级为最高,见附件1。  相似文献   

8.
文摘     
008强化胰岛素治疗在重症病患者中的应用犤英犦/VandenbergheG···//NEnglJMed.-2001,345.-1359~1367高血糖合并胰岛素抵抗在重症患者中很常见,这些患者甚至可能先前没有糖尿病史。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否减少重症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对象和方法1548例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人,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783)只有当血糖水平大于11.9mmol/L时,才开始连续胰岛素输注(诺和灵R),并且使血糖维持在10~11.1mmol/L。强化…  相似文献   

9.
张岩  王铁栓  赵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84-248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3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单纯胸腺瘤患者(不合并有重症肌无力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前和胸腺瘤切除治疗2个月后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各50份,ELISA法检测血清中CXCL13的水平,RT-PCR半定量法检测各组胸腺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50份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的CXCL1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接受胸腺切除手术2个月后,患者血清中CXCL13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瘤组织中CXCL1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单纯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瘤组织(P<0.05)。结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与单纯胸腺瘤组血清CXCL13水平和瘤体mRNA水平显著差异,提示CXCL13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从中选择16例重症哮喘患者,在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均给予PEEP治疗作为治疗组并作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并与常规治疗的16例重症哮喘患者作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凤梅  谢芝海  李萍 《内科》2009,4(5):737-73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脑卒中的疗效影响。方法将8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入院当天即给予亚低温治疗,其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73.2%,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哑低温治疗能促进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不适当抗生素治疗是决定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讨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很有必要。现就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适当症、实现降阶梯治疗的时间窗、下呼吸道分泌物微生物学资料对降阶梯治疗的指导作用、降阶梯治疗的药物选择等做如下综述,期待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重症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胆道外科疾病以其十分常见而且疑难重症患者众多,病死率高,反复手术率高的特点,不单是腹部外科中的难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着眼于提高对胆道外科中疑难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质量和降低此等疾病的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实在是外科当前极为重要的问题,然而此类著作尚非常缺乏而且零星,难于使人获得一个全面的概梗.《胆道外科疑难危重症学》是由著名的胆道外科学家郭振武教授根据其数十年来的临床实践和对胆道疾病的研究结果写成,目的是强调胆道外科中的重症监护与医疗处理的问题,使其内容与当前的外科重症医学内容相接,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影响成人急性重症心肌炎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随访结果。 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成人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52例与普通心肌炎患者2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按住院期间治疗结果分为生存组(44例)和死亡组(8例),回顾性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急性并发症与治疗结果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重症心肌炎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重症心肌炎院内生存组44例患者与普通心肌炎组20例患者,出院后按队列研究随访0.5~5年,对比分析再住院率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率。 结果 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血清肌酐、高敏肌钙蛋白I和脑钠尿肽值,死亡组显著高于生存组;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血清肌酐、高敏肌钙蛋白I、脑钠尿肽值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重症心肌炎组与普通心肌炎组患者出院后,两组在再住院率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率上无显著差异。 结论 血清肌酐、高敏肌钙蛋白I、脑钠尿肽增高是重症心肌炎急性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出院后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重症医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科学的学术理念与实践方法,以推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近十年来,随着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进步,重症医学从学科建设到疾病诊疗均获得突破性进展. 一、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 重症医学以重症患者为救治对象,探讨疾病进展导致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并在器官损害的早期及时进行干预与治疗,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的重大转变,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随着人类寿命的增长、住院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及医学的进步,重症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对社会与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步提高,推动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1].在临床各传统学科细化与瓶颈发展的同时,重症医学科的建设正迅速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和重症患者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重症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正>毋庸置疑,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患者临床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脑损伤患者亦不例外。然而,现实情况却表现为镇痛镇静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存在争议,在不同单位中的实施也存在很大差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镇痛镇静药物对意识评估的影响,是临床医师在对脑损伤患者实施镇痛镇静治疗时的主要担心;其次,对于脑损伤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对远期神经系统转归的影响。在2012年7月召开的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老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老年重症SARS病例的临床特点、发展规律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例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SARS患者死亡,2例患者病情逐渐缓解好转后出院。结论 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SARS患者,其病情严重,临床进展快,死亡率高,患者应在出现发热症状后及早诊断和治疗,并高度注意出现合并症。  相似文献   

19.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附14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静  郑莉莉  徐琦  张静 《山东医药》2004,44(17):17-18
大量研究证实,胸腺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密切相关,有70%~8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病变,胸腺切除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997年1月~2003年6月,我们共收治胸腺瘤合并肌无力患者144例,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阴离子间隙(AG)与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ICU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换算出阴离子间隙数值,进行APACHEII评分,记录患者是否死亡。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阴离子间隙(AG)与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有100名重症肺结核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按照治疗效果,分为生存组(n=85)以及死亡组(n=15)。实验室指标中,WBC、Hb、ESR、CRP、Alb及AG在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AG与WBC、Alb、ESR及CRP呈正相关(P<0.05),与Hb及Alb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AG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AG及APACHEII评分与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P<0.05);绘制AG、APACHEII评分与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其AUC值分别为0.992、0.936,两者联合的AUC值为0.998。结论 A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重症肺结核患者的预后。AG联合APACHEII评分,可以更好的预测重症肺结核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