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 确定不同潮气量通气患者液体治疗时每搏量变异度(SVV)判断扩容效应的阈值.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75岁,随机分为2组(n=25):潮气量8 ml/kg组(V1组)和潮气量10 ml/kg组(V2组).麻醉诱导后以0.4 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输注量7 ml/kg.于液体治疗前即刻(T1)和液体治疗结束后3 min(T2)时记录MAP、HR、CVP、CI、SVV、每搏指数(SV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计算SVV和CI的变化率(△SVV和△CI).以△CI≥15%为扩容有效标准,绘制SVV判断扩容效应的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V1组SVV的诊断阈值为10.5%,判断扩容有效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75.0%;V2组SVV的诊断阈值为13.5%,判断扩容有效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5.7%;V1组SV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946(0.860~1.031),V2组为0.951(0.868~1.034).V1组和V2组△SVV与△CI呈负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3和-0.602(P<0.01).结论 潮气量为8 ml/kg和10 ml/kg机械通气下,SVV判断患者液体治疗时扩容有效的阈值分别为10.5%和13.5%.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与患者血容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胃癌根治术男性患者48例,年龄50~60岁,ASA分级Ⅱ级.麻醉诱导后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0.67 ml·kg-1·min-1,分别于输注前、输注羟乙基淀粉剂量达2、4、6、8、10、12、14、16、18 ml/kg时,记录SVV、CO、SV、CI和CVP.SVV、CO、SV、CI和CVP与羟乙基淀粉输注量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SVV、CO、SV、CI和CVP与羟乙基淀粉输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SVV=-0.91±0.06,rCO=0.83±0.04,rSV=0.86±0.09,rCI=0.86±0.09,rCVP=0.90±0.03.5个相关系数中,rSVV最高,rCVP高于rCO、rSV和rCI(P<0.05);rCO、rSV和rC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与患者血容量变化相关性较高,可用于指导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不同潮气量通气时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胃肠手术的全麻患者50例,年龄31~59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常规潮气量组(C组,n=20)和小潮气量组(L组,n=30).C组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呼气末正压力0,吸入氧浓度80%,氧流量2 L/min,行间歇正压通气;L组VT 6 ml/kg,RR16次/min,余同c组.气管插管后10 min,两组均以0.3 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输注后开始手术.于输注前(T1)和输注后10 min(T2)时记录MAP、HR、CV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SVV和每搏指数(SI),并计算其变化率.绘制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监测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结果 ROC曲线结果 分析显示:以SI变化率≥25%为监测血容量变化的标准时,SVV的诊断周值为9.5%,C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7.1%;L组SVV>9.5%监测血容量变化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71.4%.ROC曲线下面积显示:两组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高于MAP、HR、CVP、SVR.结论 在常规潮气量(8 ml/kg)和小潮气量(6 ml/kg)/机械通气时,SVV均可准确地监测全麻患者血容量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每搏变异度(SVV)监测胸腔镜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22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重51~77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双肺机械通气,进胸前改为单肺通气,通气参数:潮气量8 ml/kg,通气频率10~14次/min,吸呼比1∶2,氧浓度100%,PEEP 0,维持PETCO2 35~40 mm Hg.分别于双肺通气5 min和单肺通气30 min时进行容量负荷试验,于10 min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5 ml/kg.于双肺通气时输注HES前即刻和输注HES结束后3 min(T1.2)、单肺通气时输注HES前即刻和输注HES结束后3 min(T3.4)时,记录MAP、HR、CO、和SVV,计算CI及SVV和CI的变化率(△SVV和CI).△CI≥11%为扩容有效,绘制SVV判断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与输注HES前即刻比较,输注HES结束后CO升高,SVV降低(P<0.05).双肺通气时△SVV与△C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阈值为11.5%,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92%,AUC为0.880(95%CI 0.580~0.987).单肺通气时△SVV与△C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阈值为9.5%,灵敏度为77%,特异度为63%,AUC为0.971(95%CI 0.917~1.024).结论 单肺通气并不会影响SVV监测胸腔镜手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血容量状态下患者每搏量变异度(SVV)与血容量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20例,年龄20 ~ 64岁,BMI 20 ~ 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气管插管后,稳定5 min,记录HR、MAP、CVP、动脉压力波形监测的心排量(APCO)、SVV、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心脏指数(CI).以30 ~ 50 ml/min的速率从中心静脉取血,取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5%,待血液动力学稳定5 min后记录上述血液动力学指标;再次以上述方法采血并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随后以50 ~ 70 ml/min的速率经右侧颈内静脉输注相当于全身血容量5%的6%羟乙基淀粉130/0.4,待血液动力学稳定5 min后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再次以上述方法补液并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血容量变化(各时点血容量与基础值的差值)与dSVV(各时点监测值与基础值的差值)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每次血容量变化后SVV、APCO和CI与前一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每次血容量变化后HR、MAP、CVP和SVR与前一状态比较差异并非均有统计学意义;dSVV与血容量变化呈负相关(r=-0.875,P<0.01).结论 低容量状态下SVV与血容量的相关性较高,可准确反映血容量的变化,可用于指导低血量容状态下的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1例,性别不限,年龄44~77岁,体重43~93 kg,ASA分级Ⅱ或Ⅲ级.开胸打开心包,待血液动力学稳定5 min时(T1),以0.25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于T1和输注完毕后10min(T2)时记录HR、MAP、CVP、体循环血管阻力(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SV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和CI,并计算变化率(△HR、△MAP、△CVP、△SVR、△SVV、△SVI和△CI).△HR、△MAP、△CVP、△SVR、△SVV与△SVI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SVI≥25%为扩容有效的标准,绘制HR、MAP、CVP、SVR、SVV监测血容量变化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CVP、SVI、CO和CI升高,SVRI和SVV降低(P<0.01),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VR与△SVI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和- 0.480(P< 0.05);△CVP、△MAP、△SVV与△SVI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VV的诊断阈值为8.8%,灵敏度为52.6%,特异度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579(0.346 ~ 0.812).结论 SVV不能准确地监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容量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低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肺叶切除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65~75岁,BMI 18~24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低SVV阈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组(G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G组8%<SVV≤10%,C组10%<SVV≤13%。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单肺通气(OLV)时间,记录入手术室即刻(T0)、插管即刻(T1)、OLV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OLV结束即刻(T4)和术毕(T5)时的HR和MAP。记录术中液体出入量以及各种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记录术前24 h和术后24、48 h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以及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G组T1—T5时MAP、术后24、48 h血浆MTL和GAS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48 h血浆IFABP浓度、术中胶体输注量和总液输注量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尿量、出血量、术后2、6、12、24、48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低SVV阈值(8%<SVV≤10%)GDFT能很好地促进胃液分泌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对老年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气腹状态下不同潮气量(VT)所对应每搏量变异度(SVV)之间的线性关系.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患者57例,在常规麻醉后通过FloTrac传感器进行每搏量变异度监测,在建立人工气腹并调整至Trendelenburg体位后对VT进行设置.按随机顺序设置为6、8、10 mL/kg(以标准体质量计算),记录每...  相似文献   

9.
背景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是一项重要的功能性血液动力学指标,用于监测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态及预测机体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具有敏感、准确、安全等特点.目的综述SVV的适应证、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内容SVV由心肺的相互作用产生,可通过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进行连续监测,主要适用于机械通气的围手术期及休克患者.SVV与容量变化的相关性优于静态血液动力学指标,但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趋向近年来,SVV与目标导向治疗相结合,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的液体治疗方案对老年手术患者短期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10例,男67例,女43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11%≤SVV≤14%组(H组,n=37)、7%≤SVV≤10%组(M组,n=37)和3%≤SVV≤6%组(L组,n=36),并按相应分组实施不同的补液方案。记录围术期出入量相关指标,通过术后随访记录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记录住院总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短期预后指标。记录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SVV水平降低,三组患者术中输注晶体量及胶体量依次增加(P0.05);三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胃肠减压及留置导尿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组(P0.05);M组进半流质饮食及饮食过渡时间短于H组和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一级以上护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L组(P0.05)。L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H组和M组(P0.05);H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L组在并发症的复杂及严重程度上均超过H组和M组。结论3%≤SVV≤6%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延长住院时间。7%≤SVV≤10%可能使患者恢复质量更高,可以作为围术期液体治疗的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11.
COPD患者肺叶切除术时低潮气量通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时低潮气量通气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COPD患者28例,年龄65~84岁,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常规潮气量组(TV组,n=14)和低潮气量组(LV组,n=14).均于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TV组潮气量(VT)为10 ml/kg,呼气末正压(PEEP)为0;LV组Vr为5~6 ml/kg,PEEP为0~5 cm H2O.采用旁气流法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及动态肺顺应性(Cd).于平卧位双肺通气10 min(T1)、侧卧位单肺通气90 min(T2)、术毕平卧位双肺通气10 min(T3)及术后24 h(T4)时取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及呼吸指数(RI);取颈内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 与T1时比较,2组T2-4时血清TNF-α及IL-6浓度升高(P<0.05);与TV组比较,LV组T2-4时血清TNF-α及IL-6浓度降低(P<0.05),T1-3时Ppeak及Raw降低,T2.3时Cd升高(P<0.05).T1-4时2组OI、RI及P(A-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VT,通气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减轻COPD患者肺叶切除术时机械通气诱发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和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50 ~ 80岁,体重指数20 ~ 29 kg/m2,ASA分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组).麻醉诱导前,S组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4.5 ml·kg-1 ·h-1 20 min;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30、60min及术毕时记录气道峰压,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PaO2,计算氧合指数.结果 与C组比较,S组单肺通气30、60 min时气道峰压降低,氧合指数升高(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降低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气道阻力,提高氧合功能,提示其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FloTrac/Vigileo系统在单肺通气心输出量(CO)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单肺通气手术患者17例,ASAⅡ或Ⅲ级,使用FloTrac/Vigileo系统观察CO变化,记录诱导后(T0)、单肺通气5 min(T1)、10 min(T2)、30 min(T3)以及双腔管双肺通气时(T4)、关胸时(T5)的HR、MAP、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和气道峰压(Pmax)。结果与T0时比较,T1、T5时CI明显增加(P<0.05);T1~T5时SVV均明显下降(P<0.05);T1~T3时Pmax显著增加(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能快速、持续地监测单肺通气时CO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lo Trac/Vigileo系统在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全麻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25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术前无Flo Trac/Vigileo系统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应用禁忌证。入室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 Trac/Vigileo系统,并于全麻诱导后置入TEE探头。分别同时采用Flo Trac/Vigileo系统与TEE监测并记录侧卧翻身后(开胸前,T0)、开胸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30 min(T3)、单肺通气45min(T4)、单肺通气60 min(T5)的SV、CO、SVV(Flo Trac/Vigileo系统)或c IVC(TEE监测)。其中由Flo Trac/Vigileo系统所测的SV和CO等记作SVF、COF;由TEE所测的记作SVT、COT。结果 T0~T5时SVF和S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84,P0.01。T0~T5时COF和CO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92,P0.01。SVV和的c IVC整体相关性分析,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0,P0.01。结论 Flo Trac/Vigileo系统可在胸科手术中作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Vigileo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每搏量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中容量输注的研究。方法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直肠癌患者30例,年龄60~80岁,男17例,女13例,体重45~75kg,ASAⅡ或Ⅲ级。局麻下颈内静脉和桡动脉穿刺置管并连接Vigileo设备行每搏量(SV)监测。静脉给予丙泊酚1.5mg/kg、阿曲库铵0.15mg/kg、右美托咪定0.5μg/kg、舒芬太尼0.3μg/k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使用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插入食管超声探头监测SV;记录Vigileo与TEE于气管插管后4min(T0)、气腹后4min(T1)、气腹后8min(T2)时获取得SV并采取Bland-Altman图评价两者的一致性。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Vigileo测量的SV(SVV)明显升高(P0.05),T2时食管超声测量的SV(SVT)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SVV和SVT均明显升高(P0.05);T1、T2时SVV明显高于SVT(P0.05);T0时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手段的一致性好;T1、T2时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手段的一致性较差。结论Vigileo于腔镜术中高循环阻力时监测SV较TEE监测更高,TEE测量SV具有可靠性、连续性、可重复性等特点,在临床运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校正体重设置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潮气量的可行性.方法 肥胖患者60例,拟全麻下择期手术,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组(n=20):实际体重潮气量组(A组)、理想体重潮气量组(I组)和校正体重潮气量组(C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根据相应体重水平,按8 ml/kg设置机械通气初始潮气量,呼吸频率15次/min.于机械通气开始后10min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1at)和气道阻力(Raw),机械通气30 min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PaO2、PaCO2及患者需调整潮气量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I组和C组PaCO2升高,Ppeak、Pplat、Raw降低(P<0.01);与I组比较,C组PaCO2降低,Ppeak、Pplat、Raw升高(P<0.01或0.05);患者需调整潮气量的发生率,C组为0,而A组(95%)和I组(80%)明显升高(P<0.01).结论 肺功能正常的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时,根据校正体重8 ml/kg设置潮气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单肺通气时胸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 食道癌手术患者40例,年龄45~80岁,体重48~83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传统模式单肺通气组(Ⅰ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VT9 ml/kg,通气频率12次/min;小潮气量联合PEEP单肺通气组(Ⅱ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联合PEEP5 cm H2O,VT6 ml/kg,通气频率15次/min.于麻醉诱导前(T0)、双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1 h(T3)、恢复双肺通气拔管前(T4)和术后18 h(T5)时,记录血管外肺水(EVLW)、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心输出量(CO),于T1~4时记录气道峰压(Ppeak);取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单肺通气期间EVLWI和.PVPI升高(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OI、CO和Po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Ⅰ组T1时PVPI升高(P<0.05),其余时点PVPI、EVLW和EVL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2时EVLW、T1~4时EVLWI和T1.2时PVPI升高(P<0.05);与T1时比较,Ⅰ组T2~5时EVLW、EVLWI和PV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T5时PVPI降低(P<0.05).结论 采用VT6 ml/kg、PEEP 5 cm H2O的单肺通气可增加患者血管外肺水,未对肺功能产生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