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阴茎癌提供成功案例.方法:对15例阴茎癌而接受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发现13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有淋巴结增大,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结论:阴茎癌容易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建议常规行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在阴茎癌手术治疗及二期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方法 对阴茎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以确定其性质. 结果 46例阴茎癌患者中,高分化鳞癌25例,中分化鳞癌18例,低分化鳞癌3例.其中4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0例活检阳性,二期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另22例阴性,其中淋巴结炎症及反应性增生者16例,密切观察随访. 结论 对阴茎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作双侧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确定其有无转移及进一步对活检阳性者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阴茎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患者26例,并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每侧平均浅组清扫出淋巴结13.2枚(10~19枚),深组清扫出淋巴结2.1枚(1~4枚)。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皮瓣皮缘坏死,2侧轻度,1侧中度,无一例患者发生淋巴瘘及淋巴囊肿。晚期并发症为轻度双下肢水肿,共4例(15.4%)。2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2个月(14~86个月),总体无瘤生存率为80.8%,其中N0为100%(17/17),N1为80%(4/5),N2为0(0/4)。结论: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目前阴茎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化疗等.淋巴转移是阴茎癌主要的转移途径,而腹股沟淋巴结是转移的首站,因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手术治疗阴茎癌的重要步骤[1].开放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切口大,切除皮下组织多,术后极易发生腹股沟区皮肤缺血坏死或淋巴瘘,造成切口长期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皮桥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也存在切口大、愈合慢的问题,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及后期治疗[2].我科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对20例阴茎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及淋巴清扫在阴茎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加,阴茎癌发病似有增加趋势.临床上公认的阴茎癌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在术中是否均作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以及淋巴清扫范围多大,目前尚存有争议.我院1982~1997年7月收治阴茎癌63例,均在术中行无选择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并对淋巴结活检阳性患者进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期行阴茎癌原发病灶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0年6月55例同期行阴茎癌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7~73岁,平均49岁.行同期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7侧,1侧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之前曾行大隐静脉抽出术,2侧行同期经典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结果 107侧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侧次(0.9%),下肢淋巴水肿18侧次(16.8%),皮瓣坏死6侧次(5.6%).每侧切除淋巴结3 ~23枚,平均11枚.3年总生存率为84%. 结论 阴茎癌切除同期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保证控瘤效果,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是适合阴茎癌患者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阔筋膜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患者的控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104例阴茎癌患者在我院行保留阔筋膜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10~130)个月,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出淋巴结数目平均12.5(3~31)枚。总体患者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2.1%,其中pN0、pN1、pN2和pN3的患者分别为100%、91.3%、80%和33.3%。1例患者术后7月复发,位于外环口上方阔肌膜范围之外。结论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无淋巴结结外侵犯阴茎癌患者控瘤效果与经典根治术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茎癌治疗中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4例行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出血量30(20~50)ml,平均手术时间248(233~272)min,平均清扫淋巴结18(13~23)个,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8~12)d。1例患者出现穿刺位点愈合延迟,余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尤其可避免皮瓣坏死、皮下血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5-7天使用抗菌药,阴茎局部及腹股沟区高锰酸钾溶液泡洗,先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或阴茎全切+会阴尿道造口术,同期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时皮肤切缘缝线作为牵引,沿浅筋膜浅层和浅筋膜深层之间少血管平面分离,术后皮瓣下置多孔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皮瓣用丝线固定于相应位置的深筋膜处,皮缘处分浅筋膜浅层,皮肤两层缝合.结果 中位术后住院日14天(范围10~18天),出院时伤口痊愈或仅有小的并发症.伤口部分裂开1侧.皮肤切口边缘坏死6侧(30%),无腹股沟皮瓣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囊肿或血肿.随访1-28个月.平均18个月.无瘤生存10例,无阴茎或腹股沟处复发.结论 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并发症发生率无增高.采用改良的腹股沟清扫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对预防腹股沟淋巴结复发和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5-7天使用抗菌药,阴茎局部及腹股沟区高锰酸钾溶液泡洗,先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或阴茎全切+会阴尿道造口术,同期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时皮肤切缘缝线作为牵引,沿浅筋膜浅层和浅筋膜深层之间少血管平面分离,术后皮瓣下置多孔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皮瓣用丝线固定于相应位置的深筋膜处,皮缘处分浅筋膜浅层,皮肤两层缝合.结果 中位术后住院日14天(范围10~18天),出院时伤口痊愈或仅有小的并发症.伤口部分裂开1侧.皮肤切口边缘坏死6侧(30%),无腹股沟皮瓣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囊肿或血肿.随访1-28个月.平均18个月.无瘤生存10例,无阴茎或腹股沟处复发.结论 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并发症发生率无增高.采用改良的腹股沟清扫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对预防腹股沟淋巴结复发和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5-7天使用抗菌药,阴茎局部及腹股沟区高锰酸钾溶液泡洗,先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或阴茎全切+会阴尿道造口术,同期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时皮肤切缘缝线作为牵引,沿浅筋膜浅层和浅筋膜深层之间少血管平面分离,术后皮瓣下置多孔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皮瓣用丝线固定于相应位置的深筋膜处,皮缘处分浅筋膜浅层,皮肤两层缝合.结果 中位术后住院日14天(范围10~18天),出院时伤口痊愈或仅有小的并发症.伤口部分裂开1侧.皮肤切口边缘坏死6侧(30%),无腹股沟皮瓣感染或深静脉血栓.无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囊肿或血肿.随访1-28个月.平均18个月.无瘤生存10例,无阴茎或腹股沟处复发.结论 阴茎切除术和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治疗阴茎癌,并发症发生率无增高.采用改良的腹股沟清扫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对预防腹股沟淋巴结复发和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阴茎癌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科12例阴茎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由同一术者完成,术中保留大隐静脉。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病理结果、肿瘤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12例24侧腹腔镜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13.33±20.16)min,术中出血量30-50mL,术后平均住院(6.56±2.24)天,术后引流管平均留置(15.22±7.40)天。12例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单侧平均清扫浅组淋巴结(8.44±3.20)枚、深组淋巴结(1.33±0.65)枚,2例患者出现单侧浅组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未见阳性淋巴结。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9.2%(7/24):2例患者出现单侧淋巴漏伴下肢水肿,另有2例单侧淋巴漏、1例单侧创面皮肤感染、2例一侧下肢水肿。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术者,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留阔筋膜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患者的控瘤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104例阴茎癌患者在我院行保留阔筋膜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6(10~130)个月,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出淋巴结数目平均12.5(3~31)枚。总体患者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2.1%,其中pN0、pN1、pN2和pN3的患者分别为100%、91.3%、80%和33.3%。1例患者术后7月复发,位于外环口上方阔肌膜范围之外。结论 保留阔筋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无淋巴结结外侵犯阴茎癌患者控瘤效果与经典根治术相似。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与阴茎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及时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阴茎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肿瘤控制效果与开放手术相似,并发症明显减少。但有关手术入路、清扫途径及大隐静脉保留等方面,方法各有不同。我们采用经腹皮下顺行途径入路,并对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改良,本文就改良腹腔镜经腹皮下途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步骤及技术改进要点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腹股沟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阴茎癌预后重要因素之一。传统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因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现已较少应用。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能显著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且控瘤效果令人满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着重于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发展、适应证、有效性和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茎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3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鳞状细胞癌患者31例,疣状癌患者2例。5例行阴茎局部病变切除术,26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2例行阴茎全切加会阴部尿道造口术。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20例,其中7例行双侧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例行一侧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3例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33例患者定期随访1~5年,平均随访31个月,1年生存率为93.9%(31/33),2年为87.9%(29/33),5年为72.7%(24/33)。本组6例T1G2期以上阴茎癌患者行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生存率为83%(5/6);而另有14例未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死亡7例,生存率为50%(7/14)。在33例阴茎癌患者中,9例可扪及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行双侧淋巴结活检,有6例为阳性,阳性率高达66.7%(6/9);但有3例阴性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假阴性率为13%(3/23)。有7例伴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随访期间7例患者全部死亡,结论:对阴茎癌患者,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并合适地选择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时机和方式,采用一定的手术技巧,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甲蓝检测阴茎癌前哨淋巴结(SN)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方法:22例阴茎癌患者采取阴茎原发病灶切除同时,采用亚甲蓝检测腹股沟SN作活检,并选择SN转移病例及时行该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计算该方法的准确度,假阴性率。结果:95%(21/22)的患者术中可检测到SN,19例患者两侧均可检测到SN,2例为单侧。21例患者中40枚SN,其中阳性淋巴结11例(27.5%)。4例腹股沟SN阴性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腹股沟淋巴结或盆腔淋巴结转移。亚甲蓝在检查阴茎癌SN阳性预测率100%,准确度81%,其中假阴性率28%。结论:本方法术前准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少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30例行改进根治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共60侧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其中29例为阴茎癌手术时同期淋巴清扫。清扫范围足够,淋巴结清除彻底,改进技术包括设计腹股沟"S"形皮肤切口、通过确认Campas筋膜的膜性解剖标志层来分离皮瓣、皮瓣边缘缝线牵引、完整保留阔筋膜、尽可能保留阴部外浅静脉、术后良好的引流及加压包扎。结果 30例患者随访5~128个月,共发生并发症15侧次(25.0%),其中轻度皮瓣坏死4侧次(6.7%)、切口感染3侧次(5.0%)、淋巴水肿8侧次(13.3%),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改进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减少阴茎癌患者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股沟皮桥在阴茎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5月全2008年7月,对12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双侧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取腹股沟韧带上下方两个平行的横行切口.游离两切口间的皮瓣,形成腹股沟皮桥.经上方切口行髂淋巴结清扫后,于腹股沟皮桥下整块切除腹股沟浅、深组淋巴结,并保留大隐静脉.结果 1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的缺血、坏死或感染.10例(83.33%)的4个切口均Ⅰ期愈合,余2例各有1个切口因淋巴渗液而延期愈合.3例(25.00%)轻微双下肢水肿.随访中4例(33.33%)出现不同程度的阴茎、阴囊水肿.包括2例下肢水肿者.结论 腹股沟皮桥技术有助于保护腹股沟区皮瓣的血供,能显著减少甚至避免皮缘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改良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技术(VEIL),并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患者诊疗的意义。方法对本中心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3名有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指征的阴茎癌患者行双侧改良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总结手术步骤,统计手术相关数据,结合以往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3名患者共6例改良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时间106.7min(82~121)。每侧清扫淋巴结平均9.3个(7~11个),无术中并发症发生,除一位患者发生双侧淋巴漏外无皮瓣坏死、淋巴水肿、伤口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改良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具备以往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在保证了清扫范围的同时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手术时间。该术式对于肿瘤的远期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