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富氢液联合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周龄9~10周,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富氢液组(H组)、浅低温组(M组)、富氢液+浅低温组(HM组).IR组、H组、M组和HM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min,再灌注6 h.H组和HM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其余3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同时S组、IR组和M组维持直肠温37~38 ℃;M组和HM组于15 min内将直肠温降至32~34 ℃,并维持6 h.再灌注6 h时处死大鼠,取一侧海马组织,分别行尼氏染色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取另一侧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1区HO-1表达、MDA和TNF-α的含量.结果 H组、M组和HM组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其中HM组减轻最明显.与S组比较,IR组、H组、M组和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增加(P<0.05);与IR组比较,H组、M组和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P<0.05);与H组和M组比较,HM组海马HO-1表达上调,MDA和TNF-α的含量降低(P<0.05);H组和M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氢液联合浅低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上调海马HO-1的表达,降低MDA和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富氢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微小RNA 210(miR-210)和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9~ 10周龄,体重250~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富氢液组(H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组于再灌注即刻、6h时腹腔注射0.6 mmol/L富氢液5 ml/kg,S组和I/R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于再灌注24、72 h时处死,取双侧海马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miR-210和miR-21的表达水平,另取全脑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结果,并进行锥体细胞计数.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miR-210和miR-21表达上调,锥体细胞计数减少(P<0.05);与I/R组比较,H组miR-210和miR-21表达下调,锥体细胞计数增多(P<0.05).S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正常,I/R组锥体细胞病理学损伤明显,H组锥体细胞病理学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富氢液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下调海马miR-210和miR-2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茶多酚组(TP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P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茶多酚200 mg/kg.再灌注后24h时,随机取5只大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3ml/kg,处死后取脑组织,测定EB含量;随机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脑组织,计算脑含水量;随机取5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TP组脑EB含量和脑含水量升高,IR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区域的次数减少(P<0.05);与IR组比较,TP组脑EB含量和脑含水量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区域的次数增多(P<0.05).结论 茶多酚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富氢液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生理盐水组(NS组)、富氢液组(H组)、苍术苷组(A组)和富氢液+苍术苷组(HA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 min后恢复灌注.H组和HA组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富氢液5 ml/kg,其余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A组和HA组于再灌注前10 min行侧脑室注射苍术苷15 μl,NS组和H组侧脑室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h时行神经行为学损伤评分后各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迅速断头,分离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mPTP的开放程度,Rhodamine123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再灌注72 h时各组处死4只大鼠,取海马组织,光镜下观察CA1区病理学结果,计数该区神经细胞存活数.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组再灌注24h时行为学损伤加重,mPTP活性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与IR组比较,H组和HA组再灌注24h时行为学损伤减轻,mPTP活性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与H组比较,HA组行为学损伤加重,mPTP活性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再灌注72 h时HA组较IR组神经细胞存活数增加(P<0.05),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较IR组、NS组、A组和HA组减轻.结论 富氢液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海马神经细胞mPTP开放,减少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从而维持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远端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8只,体重为200~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远端缺血后处理组(I/R+ RIPoC组)以及远端缺血再灌注组(RI/R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不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R+ RIPoC组于再灌注开始行双侧股动脉缺血15 min,再灌注15 min,共计3个循环;RI/R组仅行双侧股动脉缺血15 min,再灌注15 min,共计3个循环.于再灌注24、48 h时取脑组织,行海马CA1区和额叶皮层凋亡细胞计数,测定海马CA1区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并于再灌注48 h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再灌注4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再灌注7d时取脑组织,计算海马CA1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元密度.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再灌注时凋亡细胞计数升高,Bcl-2和Bax表达上调,神经元密度、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与第2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Ol),RI/R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R+ RIPoC组再灌注时凋亡细胞计数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神经元密度、SOD和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与第2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P<0.01).结论 远端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Bcl-2与Bax的平衡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酸敏感离子通道1a特异性阻滞剂PcTx1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不同剂量PcTx1组(P1组、P2组、P3组和P4组).I/R组、P1组、P2组、P3组和P4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即刻P1组、P2组、P3组和P4组分别经侧脑室注射10、25、50、500 ng/ml PcTx1,I/R 组给予等容量6 μl双蒸水.于再灌注24h时,6组各取6只大鼠,取海马组织,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活性;于再灌注72h时,6组各取4只大鼠、取海马组织,光镜下观察海马CAI区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其它5组海马组织GSH含量降低,MDA和NO的含量、cNOS和iNOS的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I/R组比较,B组、P3组和P4组海马组织GSH含量升高,海马组织MDA和NO的含量、cNOS和iNOS的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P1组比较,P2组、P3组和P4组海马组织GSH含量升高,海马组织MDA含量和cNOS的活性降低,P3组和P4组海马组织NO含量和iNOS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P2组比较,P3组和P4组海马组织iNOS活性降低(P<0.05或0.01).P3组和P4组海马组织CA1区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和P1组.结论 侧脑室注射25、50、500 ng/ml(6μl)PcTx1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50 ng/ml(6μl)是较为适合的剂量.  相似文献   

7.
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体重200~350 g,随机分为4组(n=21):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氟比洛芬酯5 mg/kg组(F_1组)和氟比洛芬酯10 mg/kg组(F_2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联合低血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_(1,2)组分别于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10 mg/kg.于再灌注6 h(T_1)、24 h(T_2)、72 h(T_3)时随机取7只大鼠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核因子-κB(NF-κB)mRNA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并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结果 .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T_(1~3)时NDS升高,海马组织ICAM-1 mRNA、NF-κB mRNA表达上调,T_(1,2)时血清TNF-α浓度升高,T_(1~3)时血清IL-1β浓度升高 (P<0.05或0.01);与IR组比较,F_(1,2)组T_(1~3)时NDS降低,海马ICAM-1 mRNA、NF-κB mRNA表达下调,T_(1,2)时血清TNF-α冉档停琓_(1~3)时血清IL-1β浓度降低(P<0.05或0.01);与F_1组比较,F_2组T_(2,3)时海马ICAM-1 mRNA表达下调,T_2时血清IL-1β浓度降低(P<0.05或0.01).IR组、F_1组及F_2组海马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依次减轻.结论 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0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I/R组和D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联合低血压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组于缺血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3 μg/kg,后以3μg·kg-·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再灌注2h.于再灌注6 h(T1)、24 h(T2)和72 h(T3)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评分),然后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脑组织,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结果,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β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D组T1 ~3时NDS评分、脑组织MPO活性、TNF-α和IL-1β的含量升高,T2,3时GFAP表达上调(P<0.05或0.01),海马CA1区病理学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D组T1 ~3时NDS评分、脑组织MPO活性和TNF-α含量降低,T1,2时脑组织IL-1β含量降低,T2,3时脑组织GFAP表达下调(P<0.05或0.01),海马CA1区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鼠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全脑缺血模型为实验对象,观察了交换输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ATP酶水平以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脑缺血20min再灌注30min进行交换输血,可以增强皮层和海马Na^+-K^+-ATP酶活性,皮层Ca^++-Mg^++-ATP酶活性增高(P〈0.05),但海马Ca^++-Mg^++-ATP酶活性无明显的变化(P〉0.05)。交换输血对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的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PaCO2 60~80 mm Hg组(P1组)、PaCO281~100 mmHg组(P2组)和PaCO_2 101~120mmHg组(P3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并发低血压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P1组、P2组和P3组于再灌注同时吸入CO2 2h,使PaCO2分别维持在各组相应PaCO2允许范围内。再灌注24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观察海马超微结构,测定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caspase-3活性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SH组比较,其余4组再灌注24h时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升高,超微结构损伤加重,SOD活性降低,MDA含量、caspase-3活性升高,caspase-3酶原蛋白表达下调,其裂解片断表达上调;与IR组和P3组比较,P1组和P2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超微结构损伤减轻,SOD活性增加,MDA含量、caspase-3活性降低,caspase-3酶原蛋白表达上调,其裂解片断表达下调;与P1组比较,P2组超微结构损伤减轻,SOD活性增加,MDA含量、caspase-3活性降低,caspase-3酶原蛋白表达上调,其裂解片断表达下调。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aCO2在一定范围内(60~100mmHg)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aCO281~100mmHg时脑保护作用较好,其机制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再灌注期吸入异氟醚对不同程度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将42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复苏组(n=18)及对照组(n=18),后两组又分为缺血10min、15min、20min 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建立大鼠清醒全脑缺血模型。复苏组于再灌注开始后立即吸入1.4%异氟醚30min 进行复苏。收集清醒、缺血及再灌注后微透析标本,测定谷氨酸递质浓度。并进行运动功能双盲评定。双盲记数海马 CA1区核完整的锥体细胞及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苏组缺血再灌注早期海马组织谷氨酸递质浓度降低(P<0.05);全脑缺血15min 复苏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全脑缺血10、15、20min 对照组和复苏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全脑缺血10、15min 复苏组海马 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 再灌注早期吸入异氟醚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脑缺血期间过度释放的谷氨酸递质于再灌注期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