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NMDA受体微小兴奋性突触后膜电流(mEPSCs)中的作用.方法 取出生14~ 18 d的Wistar大鼠24只,体重50 ~ 60 g,制备腰段脊髓切片,取切片144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36):对照组(C组):置入人工脑脊液中培养;甘氨酸组(G组):置入含甘氨酸(浓度0.24 μmol/L)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瑞芬太尼组(R组):置入含瑞芬太尼(浓度为4 nmol/L)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瑞芬太尼+GSK-3β抑制剂TDZD-8组(RT组):置入含瑞芬太尼和TDZD-8(浓度分别为4 nmol/L和10 μmol/L)的人工脑脊液中孵育.各组孵育60 min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NMDA受体mEPSCs的幅值和频率.结果 与C组比较,R组mEPSCs的幅值和频率升高(P<0.01),G组和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R组比较,RT组mEPSCs幅值和频率降低(P<0.01).结论 脊髓背角神经元GSK-3β参与了瑞芬太尼增强NMDA受体mEPSCs的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MDA受体通道电流.原代培养的E14SD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DH细胞)3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组(F组)、对照组(C组).4 nmol/L瑞芬太尼(R组)、10 μmol/L芬太尼(F组)灌流DH细胞60 min后洗脱.于给药后即刻(T0)、药物作用15 min(T1)、30 min(T2)、45 min(T3)、60 min(T4)、洗脱后15 min(T5)、30 min(T6)时记录NMDA受体通道电流.结果 与C组比较,F组各时点NMDA受体通道峰电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T0、T1时NMDA受体通道峰电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6时NMDA受体通道峰电流升高(P<0.01);与T0时比较,R组T3-T6时NMDA受体通道峰电流升高(P<0.01);与T5时比较,R组T2-T4时、T6时NMDA峰电流下降(P<0.01).结论 瑞芬太尼可增强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NMDA受体功能,于洗脱后达峰效应,芬太尼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总蛋白及膜蛋白NMDA受体NR1、NR2A及NR2B亚基表达的变化.方法 尾静脉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40~260 g,月龄2~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60 min,瑞芬太尼组(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2μg·kg-1·min-1 60 min;切口痛组(I组)建立切口痛模型,同时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60 min;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建立切口痛模型,同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2 μg· kg-1 ·min-1 60 min.于生理盐水或瑞芬太尼给药前24h、给药后2、6、24和48 h时测定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取脊髓L4~6节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总蛋白及膜蛋白NMDA受体NR1、NR2A及NR2B亚基的表达,并计算膜蛋白中NR2B/NR2A比值.结果 与C组比较,I组、R组和R+I组PWT降低,PWL缩短,总蛋白及膜蛋白NMDA受体NR1和NR2B亚基表达上调,膜蛋白中NR2B/NR2A比值增加(P<0.05).与R组和I组比较,R+I组PWT降低,PWL缩短,总蛋白及膜蛋白NMDA受体NR1和NR2B亚基表达上调,膜蛋白中NR2B/NR2A比值增加(P<0.05).各组总蛋白及膜蛋白NMDA受体NR2A亚基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形成可能与脊髓总蛋白及膜蛋白NMDA受体NR1和NR2B亚基表达上调和膜蛋白中NMDA受体NR2B亚基组成比例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及Cochrane图书馆,收集NMDA受体拮抗剂预防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术后镇痛药需要量、疼痛评分、手术结束至第1次需要镇痛治疗的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包括623例患者,其中氯胺酮组223例,硫酸镁组87例,对照组313例.NMD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术后4h时疼痛评分(P<0.05),对术后镇痛药需要量、第1次需要镇痛治疗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影响(P>0.05).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和硫酸镁)不能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含NR1及NR2B亚基的NMDA受体转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40~26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尾静脉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2ml/kg,随后输注与瑞芬太尼等容量生理盐水60min;瑞芬太尼组(R组)尾静脉注射DMSO 2 ml/kg后制备切口痛模型,同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2 μg· kg-1·min-1 60 min;GSK-3β抑制剂组(TDZD-8组)尾静脉注射GSK-3β抑制剂(TDZD-8)1 mg/kg后制备切口痛模型,同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2μg·kg-1·min-1 60 min.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瑞芬太尼前24h、输注后2、6、24和48 h (T0-4)时测定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最后1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取脊髓L4-6节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细胞膜(s)及胞浆内(i) NMDA受体NR1及NR2B亚基的表达,计算sNR1/iNR1及sNR2B/iNR2B比值.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TDZD-8组PWT降低,PWL缩短,sNR1和sNR2B表达上调,iNR1和iNR2B表达下调,sNR1/iNR1及sNR2B/iNR2B升高(P<0.05).与R组比较,TDZD-8组PWT升高,PWL延长,sNR1和sNR2B表达下调,iNR1和iNB2B表达上调,sNR1/iNR1及sNR2B/iNR2B降低(P<0.05).结论 GSK-3β参与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含NR1及NR2B亚基的NMDA受体从胞浆向胞膜的转运. 相似文献
6.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1,(8)
目的评价脊髓P2Y1嘌呤受体(P2Y1R)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与脊髓NMDA受体(NR)1和NR2B功能的关系。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 10~12周龄, 体重250~28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P2Y1R拮抗剂MRS2179组(M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MRS2179组(R+M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MRS2179组(I+R+M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 10 min后经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 60 min;M组鞘内注射MRS2179 0.6 nmol/kg, 10 min后经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 60 min;R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 10 min后经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 μg·kg-1·min-1 60 min;R+M组鞘内注射MRS2179 0.6 nmol/kg, 10 min后经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 μg·kg-1·min-1 60 min;I+R组鞘内注射生理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在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6周龄,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骨癌痛组(BCP组)和NR1 siRNA组(NR1组)。采用左侧胫骨骨髓腔注射乳腺癌Walker 256细胞混悬液制备大鼠骨癌痛模型。于造模开始后第10天,NR1组大鼠鞘内注射1 nmol/10 μl NR1 siRNA 10 μl,每48 h给药1次,连续4次。于造模前1 d (T0)、造模后12~18 d (T1~7)时每天固定时间行热板实验和甩尾实验,于T7时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L1~4脊髓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NR1 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BCP组T1~7时舔后足潜伏期缩短(P<0.05);与BCP组相比,NR1组T1~7时舔后足潜伏期延长,T2,7时甩尾潜伏期延长,T7时脊髓NR1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含NR1亚基的NMDA受体参与了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8—12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压力喷射给药方式,钳制电压为-80mV,记录3、48μg∥ml异丙酚对100μmol/LNMDA诱发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然后用7-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0μmol/L阻断GABA.受体,观察3、48μg/ml异丙酚对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3、48μg/ml异丙酚抑制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并直接激动GABA.受体,使Cl.内流,产生外向超极化的GABA电流,从而间接抑制NMDA受体通道电流。用荷包牡丹碱100μmol/L阻断GABA.受体后,3、48μg∥ml异丙酚仍可抑制100μmol/LNMDA诱发的NMDA受体通道电流(P〈0.05)。结论 异丙酚通过激活GABA.受体影响NMDA受体通道电流,对NMDA受体通道也有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背角含GluR1和GluR2亚基AMPA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40 ~ 26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组(R组)、切口痛组(P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制备足底切口痛模型的同时开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 μg·kg-1·min-1,输注1h.分别瑞芬太尼输注前、输注停止后2、6、24和48 h时测定机械刺激缩足阈(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最后一次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背角L4-6节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总蛋白及膜蛋白AMPA受体GluR1和GluR2亚基表达,并计算膜蛋白二者表达的比值(GluR1/GluR2).结果 与C组比较,I组、R组和R+I组PWL缩短,PWT降低,总蛋白及膜蛋白GluR1表达上调,总蛋白及膜蛋白GluR2表达下调,膜蛋白GluR1/GluR2增加(P<0.05).与R组和I组比较,R+I组PWL缩短,PWT降低,总蛋白及膜蛋白GluR1表达上调,总蛋白及膜蛋白GluR2表达下调,膜蛋白GluR1/GluR2增加(P<0.01).结论 大鼠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形成与脊髓背角总蛋白及膜蛋白含GluR1亚基AMPA受体表达上调和含GluR2亚基AMPA受体表达下调,导致膜蛋白含GluR1亚基AMPA受体组成比例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片受体在瑞芬太尼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75 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5):假手术组(S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瑞芬太尼组(R组)、纳洛酮组(N组)、纳洛酮+瑞芬太尼组(NR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再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组和NR组于缺血前15 min至再灌注30 min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 μg·kg-1 ·min-1,S组、I/R组和N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N组和NR组于缺血前20 min及间隔55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纳洛酮0.3 mg/kg,S组,I/R组和R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时采集股静脉血样和抽取膀胱尿样,用于测定血清Cr和BUN浓度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随后取肾组织,采用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并于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4组血清Cr和BUN浓度、尿NAG和γ-GT水平及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其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病理学损伤.与I/R组比较,R组血清Cr和BUN浓度,尿NAG和γ-GT水平及肾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其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而N组和NR组以上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相似;与R组比较,N组和NR组血清Cr和BUN浓度、尿NAG和γ-GT水平及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结论 阿片受体介导了瑞芬太尼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片受体、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在瑞芬太尼诱发兔心血管抑制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雌雄不拘,2~6月龄,随机分为5组(n=8),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0μg/kg;N+R组静脉注射纳洛酮40μg/,2 min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0μg/kg;V+R组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0 μg/kg;S+R组行硬膜外穿刺,进行交感神经阻滞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0 μg/kg;V+S+R组切断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后,进行交感神经阻滞,然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0μg/kg.于注射瑞芬太尼前1 min(T0)、注射后30 s(T1)、1 min(T2)、2 min(T3)、3 min(T4)、4 min(T5)、5 min(T6)、10 min(T7)、15 min(T8)、20 min(T9)时记录HR和MAP.结果 与T0时比较,各组T1时HR均减慢(P<0.05);N+R组各时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T1-7时MAP均降低(P<0.05);与R组比较,N+R组T1-7时MAP均升高(P<0.05),其余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减慢兔HR的机制与阿片受体、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均无关;而其降低血压的机制与激活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及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20~280 g,随机分为4组(n=9):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NI组)和舒芬太尼+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SNI组).SNI组和S+SNI组制备SNI模型,S+SNI组在SNI术后14 d内每天鞘内注射舒芬太尼1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μl),其余各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SNI给药前2 d(基础状态)及给药1、2、7、14 d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缩足潜伏期,分别于给药2、7、14 d测定痛阈后立即处死3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L5节段脊髓背角NMDA受体和CGRP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和S组比较,SNI组机械痛阚降低,NMDA受体和CGRP表达上调(P<0.01),热缩足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NI组比较,S+SNI组机械痛阈升高,热缩足潜伏期延长,NMDA受体和CGRP表达下调(P<0.01).结论 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可抑制脊髓背角NMDA受体和CGRP表达上调,从而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脊髓背角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小鼠痛觉过敏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48只,8~10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 、切口痛+瑞芬太尼组+阴性对照siRNA组(I+R+N组)和切口痛+瑞芬太尼+ SPARCL1-siRNA组(I+R+S组)。I+R+N组和I+R+S组分别鞘内注射1×108 IFU/ml阴性对照siRNA和SPARCL1-siRNA 10 μl,C组、I组、R组、I+R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6组均注射1次/d,连续3 d。待稳定转染后,C组和I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R组、I+R组、I+R+N组和I+R+S组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1 ml),6组均连续注射4次,间隔15 min。I组、I+R组、I+R+N组和I+R+S组于第1次尾静脉给药后制备切口痛模型。分别于输注生理盐水或瑞芬太尼前24 h(T0)、输注停止后3、6、24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脊髓NMDA受体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月龄3月,体重180~220 g,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n=32):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p38MAPK抑制剂组(I组)和NMDA受体阻断剂组(M组),另取3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模型制备成功后每周一上午,I组和M组分别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1 mg/kg、NMDA受体阻断剂MK-8011 mg/kg,1次/周,直至处死大鼠.各组分别于模型制备成功后第1、3、5、7周(T1~4)末随机取8只大鼠,采用yon Frey纤维丝测定双后足机械缩足反应阚值(MWT),采用肌电图仪测定左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后处死大鼠;取L3~6的背根神经节和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NMDA受体1(NR1)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D组、I组和M组T1~4时MWT降低,NCV减慢,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NR1 mRNA表达上调(P<0.05);与D组比较,I组和M组MWT升高,NCV加快,T2~4时I组和M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M组NR1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脊髓NMDA受体激活可能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大鼠中枢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PS组)和MK-801组。MK-801组于鞘内注射LPS前2 h,腹腔注射MK-801 0.3 mg/kg,LPS组和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LPS组和MK-801组鞘内注射LPS 0.1 mg,C组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鞘内注射LPS前即刻、鞘内注射LPS后1、3、6、12、24 h时,测定热伤害性刺激痛阈和机械性触痛痛阈。鞘内注射LPS后24 h取腰段脊髓,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鞘内注射LPS后,与C组比较,LPS组热伤害性刺激痛阈降低、机械性触痛痛阈升高,MK-801组热伤害性刺激痛阈升高、机械性触痛痛阈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MK-801组热伤害性刺激痛阈升高、机械性触痛痛阈降低(P〈0.01)。鞘内注射LPS后,与C组比较,LPS组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均升高,MK-801组NO含量降低,NOS活性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MK-801组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均降低(P〈0.05)。结论NMDA受体的激活通过升高脊髓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参与了鞘内注射LPS诱导的大鼠中枢炎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艾芬地尔预先给药对CCI大鼠脊髓NMDA受体NR2B亚基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芬地尔预先给药对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大鼠脊髓背角NR2B亚基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CCI组(n=20)和艾芬地尔组(n=20)。建立CC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神经。艾芬地尔组大鼠在术前30 min及术后1、2 d连续3 d腹腔内注射艾芬地尔(10 mg/kg);CCI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未给药。各组均于术前,假手术组于假手术后3 d、艾芬地尔组和CCI组均于CCI术后7、14 d分别取10只大鼠,以von Frey纤维测定机械痛阈,随后断头处死,取患侧L4.5脊髓背角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NR2B亚基的蛋白表达。结果各组术前基础机械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CI组术后7、14 d时机械痛阈降低(P<0.05),艾芬地尔组术后7、14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艾芬地尔组术后7、14 d时机械痛阈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艾芬地尔组和CCI组术后7、14 d时脊髓背角NR2B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CCI组比较,艾芬地尔组术后7、14 d时脊髓背角NR2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鼠腹腔内预先注射艾芬地尔,通过特异性地拮抗含NR2B亚基NMDA受体,可有效地预防CCI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与降低脊髓背角NR2B亚基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艾芬地尔对骨癌痛小鼠脊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C3H/HeJ小鼠140只,体重20~25 g,4~6周龄,随机分为5组(n=28):假手术组(S组)、骨癌病组(B组)和艾芬地尔2.5μg、5μg、10μg组(I1-3组).I1-3组和B组于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接种NCTC 2472溶骨性纤维肉瘤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S组不接种肿瘤细胞.I1~3组于接种肿瘤细胞后14 d分别鞘内注射艾芬地尔2.5、5、10 μg,B组和S组鞘内注射艾芬地尔溶媒.各组于接种肿瘤细胞前1 d、鞘内注射艾芬地尔或溶媒前1 h、注射后2、12和24 h(T1~5)时随机取7只小鼠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并于T2~5,时测定后断头处死,取L3~5脊髓,采用RT-PCR法测定脊髓组织NR2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除I3,组T3时热痛阈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外,B组和I1~3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降低(P<0.05),B组和I1组脊髓组织NR2B mRNA表达上调,I2组该指标表达下调(P<0.05);与B组比较,I2.3组机械痈阈和热痛阈升高,脊髓组织NR2B mRNA表达下调(P<0.05),I1组各时点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2组比较,I3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脊髓组织NR2B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鞘内注射艾芬地尔可通过阻断含2B亚基的NMDA受体缓解小鼠骨癌痛,并下凋脊髓组织NR2B mRNA的表达抑制痛敏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1):55-59
目的评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在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0只, 18月龄, 体重27~3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七氟烷麻醉+NMDA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组(S+M组)。S组和S+M组小鼠连续3 d吸入3%七氟烷2 h, S+M组于每次吸入七氟烷前1 h腹腔注射盐酸美金刚20 mg/kg, 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前1 d、麻醉后3和7 d时每组随机取10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取海马, 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和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 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受体亚型GluN2A、GluN2B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 S组和S+M组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 海马[Ca2+]i和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升高, GluN2A、GluN2B和RIP1表达上调(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及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大麻素受体1 (CBR1)及含NR2B亚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8):假手术组(S组)、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姜黄素组(Cur组)和溶媒对照组(SC组).S组仅分离、暴露坐骨神经,其余3组采用慢性压迫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Cur组术后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1·d-1,连续14 d,SC组给予等容量二甲基亚砜.分别于术前2d、术后1、3、7、10、14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分别于术后3、7、14 d时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背角和DRG,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CBR1和NR2B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3组术后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和DRG神经元CBR1和NR2B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比较,Cur组术后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和DRG神经元CBR1表达上调,NR2B表达下调(P<0.05),S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与脊髓背角及DRG神经元CBR1表达上调、NR2B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瑞芬太尼作为较理想的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中.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其所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引起了人们关注.最近国内外对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机制进行大量研究,研究最为深入的是脊髓背角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 目的 通过对近年NMDA受体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趋势和进展. 内容 就痛觉过敏定义、NMDA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NMDA受体系统在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中起着关键作用. 趋向 深入研究NMDA受体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机制,将NMDA受体作为分子治疗靶点,可为临床上痛觉过敏的预防提供广阔的思路和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