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是外伤直接引起的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最严重的原发性损伤之一,占重型颅脑损伤20%,占死亡病人的29%-43%。其临床特点为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这就给临床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早期行亚低温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将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命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芸  李梅   《放射学实践》2009,24(8):913-915
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也是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青中年人占多数。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颅脑外伤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述头颅遭受撞击后,发生突然的轴向运动,不同层次的脑组织的轴向运动加速度不同,各部位脑组织的密度不同,所以不同部位的脑组织所承受的剪切力不同,受到轴向牵拉神经轴索和血管扭曲而断裂分离,此即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injury,DAI)。这种损伤好发于不同密度的组织结构之间,如大脑灰质和白质结合处(胼胝体、基底节、内囊及脑干上端等)。  相似文献   

3.
总结2例胼胝体损伤伴迟发性出血病例诊治体会.认为对于原发性颅脑外伤中临床表现与CT表现不吻合的病人应高度警惕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需行CT监测,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需尽可能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4.
小儿颅脑外伤280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颅脑外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本组男206例,女74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6岁。280例均有完整的CT资料,其中35例检查2次,12例检查3次,4例行MRI检查。结果:颅骨骨折52例,占18.6%;硬膜外血肿50例,占18.0%;硬膜下血肿58例,占20.7%;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占6.8%;脑室出血4例,占1.5%;脑内血肿45例,占16.0%;脑挫裂伤50例,占18.0%;弥漫性轴索损伤6例,占2.1%;脑疝2例,占0.7%;创伤性脑梗塞7例,占2.5%。85.0%的病例有2种以上CT表现。结论:(1)小儿颅脑外伤与成人相比有其相对特殊的临床特点;(2)CT检查快速、准确,是小儿颅脑外伤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合并颅内血肿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65例临床分析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神经外科林永青林鹏刘清流彭卫华招炳雄(广州510507)关键词颅脑损伤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颅内血肿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生机制多由头部的旋转加速度与直线加速度所引起。DAI合并颅...  相似文献   

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7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头部伤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在颅脑损伤死亡患者中占29%~43%。对DAI的发病机制、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分型、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2001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76例DAI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死亡率的可行措施。方法选取1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脑水肿、脑肿胀、颅内高压等致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6例患者中,入院后24 h 内死亡36例(24.65%),24 h后死亡11例(7.53%),死亡率达32.2%。死亡原因主要有:合并伤伴休克(17.0%)、弥漫性轴索损伤(12.8%)、多发脑挫裂伤伴脑肿胀(48.9%)、原发性脑干损伤继发颅内损伤(21.3%)。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颅内高压、血肿及脑肿胀等并发症;对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并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是早期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郑文济 《人民军医》1998,41(8):457-45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与弥漫性脑肿胀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发现率逐渐增加,病死率高。然而,近年来不断发现一些文章将两者混为一谈。为说明两者的关系,综述如下。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过去只能在尸检时发现。直到CT与MRI应用后,DAI方可能在临床作出诊断。1982年Adams等提出DAI这一术语〔1~3〕。他认为,脑内各种组织的质量不同,因此其运动的加速度及惯性也不同;又由于脑组织的不易屈性,突然的加、减速运动可使各种组织间产生相对位移,形成一种剪切力,造成脑损伤。他指出DAI在外伤时即刻发生,…  相似文献   

9.
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水平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82  
赵继宗  陆峥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0):583-584
1956年 ,Strich首次报告了 15例因头部外伤持续昏迷 5~ 15个月后死亡的病例 ,镜下检查发现全脑白质神经纤维缺失和明显变性 ,残留数量不等的正常神经纤维和髓鞘。当时 ,Strich将这种损伤命名为弥漫性白质变性 (diffusedegenerationofmatter)。1961年 ,Strich又发现头部外伤后存活 4 8h者 ,脑组织中有神经轴索收缩球形成[1] 。 1977年以后 ,Ad ams等做了大量工作 ,并于 1982年正式提出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 ,DAI) ,它是指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根据GCS评分,预后良好21例,中残16例,重残33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40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它造成的长期昏迷、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率均极高,早期规范诊疗能提高抢救率,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合并身体其他部位损伤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01~2003—04,我科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身体其他部位损伤患者11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住院病人853例的13.3%,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导致非火器性颅脑损伤患者重残及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脑组织的加速、减速及旋转运动均可造成DAI,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轴索断裂后形成轴索球。本文综述了DAI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前,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十分严重的一种闭合性颅脑损伤疾病,进行128层螺旋CT诊断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会出现一定的偏差[1]。因此,如何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提升已成为当前医护工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2]。而磁共振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的应用,能够提升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极高地临床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将选取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提供不同的诊断方法,对比最终的诊断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28例(22.4%)、中残32例(25.6%)、重残30例(24%)、植物生存11例(8.8%)、死亡24例(19.2%)。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残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大部分采取非手术治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文复习最新国内外文献,并结合自身的研究,对目前颅脑损伤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述评。(1)弥漫性脑损伤临床意义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与脑震荡,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保护神经细胞骨架对维护神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脑损伤后的一系列病理,病理生理改变可能具有双重性,基因型影响脑组织对损伤的分子反应机制受到重视。(3)对脑保护剂的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试验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海拔地区重型颅脑交通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重型颅脑交通伤的特点和救治。方法 对1992-1998年收治的392例颅脑交通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68.9%(392/569),其中重型或特重颅脑伤占79.8%(313/392)。CT检查有颅内血肿占41.3%(162/392);颅内压监测≥2.67kPa占92.6%(87/9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头部节段重建技术的最佳参数。材料和方法:对100例正常人和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燥动患者行同一参数(280mA,120kV,1s)和不同数目(2、3、4、5、6)节段重建。结果:节段重建图像中2~6节段对双侧脑室、Ⅲ、Ⅳ脑室,中脑导水管及直径为1~3cm的出血显示较好,与同层静止期常规扫描无显著性差异。但出血小于1cm,4和6节段重建的检出率分别为96.3%、86.4%。58例患者重建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确诊率55.2%,重建后为91.4%。结论:螺旋CT节段重建可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燥动患者出血的检出率,280mA,120kV,1s,2~6节段重建可作为其参考条件,而直径小于1cm的出血可减少到4节段重建图像中观察为宜。  相似文献   

1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价值(附45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C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早期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 45例 ,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 (大脑半球 1 8例 ,基底节区1 0例 ,脑干 3例 )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1例 ,脑室内出血 8例 ,硬膜下血肿 7例 ,硬膜外血肿 5例 ,颅骨骨折 9例。结论 CT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87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8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和救治措施。认为重度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颅内血肿、严重并发症等是其主要致死原因。迅速控制颅内高压、及时清除血肿、有效防治合并症和并发症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总结6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损伤原因、诊断方法、救治措施及预后情况。结果6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多为车祸伤及坠落伤,治愈16例,中残23例,重残14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3例。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以生命支持、防治脑水肿、防止或减少继发性脑损害、预防并发症、必要时手术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为主,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