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紧急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在引导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29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床旁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其中22例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在常规气道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经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气道护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气管插管;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成功脱机5例,1例死亡;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成功脱机16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2例,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准确、安全,纤维支气管镜参与气道护理能有效纠正气道阻塞、改善通气,有利于控制感染,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防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庄瑰霞 《河北医药》2005,27(11):870-871
机械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内套管进行辅助呼吸.在机械通气期间气管插管固定、套囊充气、气道湿化、吸痰、清除套囊上滞留物等护理操作频繁,如操作不规范或技术不到位,容易导致气管插管脱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压伤、气道梗阻、窒息等并发症,有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908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前机械通气建立气道通路的方式有3种,闭合通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时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是危重患者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减少呼吸作功,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以及进行呼吸衰竭的治疗。下面浅谈一下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我院新生儿科共使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呼吸衰竭新生儿89例,通过科学运用循证护理,及时发现患儿气道管理中的问题,改进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89例患儿中,男52例,女37例,入院时年龄最小的出生3 h,最大的生后2d,经鼻气管插管30例,经口插管59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7d出现肺部感染2例,10d出现肺部感染5例,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10d后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控制3例,2例完全耐药伴全身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呼吸机支持治疗20d,配合抗生素治疗,逐渐脱机。结论加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能减少呼吸机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的适宜时机。方法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72h后,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3例,A组拔管后改面罩吸氧机械通气。B组继续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腹泻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A、B两组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1、8例(P=0.0281),死亡例数为0、3例(P=0.0219),腹泻例数分别为2、8例(P=0.0292),经鼻插管通气72h后尚需机械通气时间为(7±6)d和(16±11)d(P<0.05),住院时间为(15±7)d和(26±13)d(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肿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h后拔管改面罩机械通气能降低VAP,及腹泻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65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早期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均入住PICU,早期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果 165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61例患儿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2例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最短上机时间3 d,最长上机时间55 d,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结论 及早提供呼吸支持机械通气,加强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气管导管脱管和移位;采用密闭式吸痰管,给予有效吸痰,防止低氧血症;加强撤机前后的护理.大大提高了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导向下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与护理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导向下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应用和护理参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科近5年来336例次纤支镜导向下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情况,分析护理参与对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价值.结果336例次患者全部顺利完成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100%,插管过程中的良好护理参与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及困难气管插管中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要成功地做好纤支镜导向经鼻气管插管护理参与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小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实际情况和护理体会。方法经过对46例小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儿落实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呼吸机气道护理,严格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护理措施。结果有35例病儿治愈出院。结论提高机械通气的护理,提高病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玉荪 《云南医药》2001,22(4):328-329
气管插管适用于全麻手术的病人 ,心肺骤停复苏后需继续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建立人工气道 ,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 ,保证充分供氧。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资料 从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 79例 ,男 5 5例 ,女 2 4例。年龄 17~ 82岁 ,平均年龄 4 8.5岁。经口插管 74例 ,经鼻插管 3例 ,插管时间 4小时~ 18天。气管为双进口高容无压气囊胶管 ,内经 6~ 8cm ,经口明视下行气管插管。护理 一、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 气管插管正确的位置是人工气道正常通气的基本保证 ,气管导管通常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切除手术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474例肺癌合并CAPD患者临床资料,术后COPD急性加重者符合无创机械通气(NIV)指征施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支持,病情持续恶化则再次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57例NIV者,平均时间(67.4±10.5)h,其中11例NIV失败而重新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再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11.5±6.9)d,气管切开7例.55例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术后死亡2例.结论 NIV可作为术后COPD急性加重患者呼吸支持首选,NIV失败需及时改行有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坏死.枕部压疮在成年人发生率较低,是行机械通气患儿常见并发症之一.自2010年4月起,我科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改进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枕部压疮的发生率.本文将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科PICU收治的84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4例均为手足口病危重症病例,全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其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为4个月~5岁,平均年龄(17±8)个月;机械通气治疗时间3~7d,平均(3.9±1.1)d.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按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护理常规护理组(A 组)26例(2009年4月21日至10月30日),护理干预组(B组)58例(2010年4月21日至10月30日).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机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规范的呼吸机治疗和气道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通过呼吸参数的设置、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和呼吸道管理,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掌握吸痰、拔除气管插管的时机及撤机后管理.结果 本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2 h至5 d,平均(15.6±12.4)~15.2 h.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12.3%.死亡11例,其中9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心律失常.结论 加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呼吸机治疗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VAP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方树权 《淮海医药》2008,26(6):561-562
目的 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我科3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32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24例好转出院。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气道管理,给予有效的排痰,充分的气道的湿化和相应的胸部物理治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32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采取合理给氧,确保气道通畅,正确管理呼吸机,密切观察各种病情变化指标,选择适当的时机脱机,拔管前后恰当护理等系列措施.结果 27例患者插管后病情逐步好转,于插管后2~49 d(平均25 d)脱离呼吸机并拔管,其中4例昏迷患者拔管前神志均转清.1例患者拔管后需再次插管,2例患者拔管后需给予面罩正压呼吸,均于随后的治疗中顺利脱机.2例深昏迷患者,于插管后呼吸衰竭好转,但分别于1 d和2 d后因脑疝死亡,治愈率93.8%.32例中,元发生气管壁坏死、喉头水肿及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提高呼吸机应用效果和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施雨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75-3176
在部分可能需要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中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近年来在国外得到高度重视,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可以看成是被广泛应用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加强,NIPPV包括经鼻咽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P-SIMV)和经鼻双通道正压通气(N-BI-pAp)[1].NIPPV不需对患儿进行创伤性的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所以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NIPPV有无创伤性、不适感少、相关并发症低、缩短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医疗费用等特点田,但应用NIPPV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3].现将我院新生儿室2010年6~12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行NIPPV治疗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其中2例在入院后24h内放弃治疗,纳入48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呼吸衰竭患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两种不同气道冲洗方法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5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按旧法进行气道冲洗。治疗组按新法(我院采用的方法)进行气道冲洗。观察两组的冲洗效果与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25例无一发生呼吸道感染,冲洗后30s血氧饱和度迅速改善,日冲洗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按新法合理安排气道冲洗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预防呼吸道感染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情况、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ICU收治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7例,总结患者临床情况,给予细心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7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ICU监护时间为(12.48±3.06)d,通气时间(10.04±2.55)d。患者并发症率17.65%,其中导管脱出患者0例,气管黏膜坏死、出血患者1例,胃肠障碍患者0例,导管阻塞患者1例,通气不良患者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1例。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其中很满意10例,满意6例,不满意1例。结论急诊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要点较多,加强对患者的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主要护理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前瞻性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2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气管插管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管气管导管,插管后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至拔管;对照组未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直至拔管。观察两组的5 d内脱机病例数及其VAP发生率、24 h内再插管率;5天以上脱机病例数及其VAP发生率、24 h内再插管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的5 d内脱机患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5 d内脱机患者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d内脱机患者的24 h内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5 d以上脱机患者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5 d以上脱机患者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 d以上脱机患者的24 h内再插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能降低VAP发生风险,但可能因气道损伤增高再插管率,尤其是对需机械通气较长时间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经验,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湿化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胃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帮助训练呼吸肌功能,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均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缩短了病人置管天数,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做好呼吸道管理及各项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