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运动 99m 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试验中血压变化规律 ,探讨其与心肌灌注异常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1996~ 1998年进行运动 99m Tc- MIBI心肌扫描患者 2 0 4例 ,根据其结果分为显像阳性组12 2例及阴性对照组 82例 ,对运动前、运动高峰及运动终止后的血压进行监测 ,并计算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反应(SBPR)及舒张压反应 (DBPR)。结果 :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基础血压值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 P >0 .0 5 )。显像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前者运动后 3min收缩压〔(147± 2 3∶ 139± 19) m m Hg,P =0 .0 11〕及 SBPR(0 .841± 0 .140∶ 0 .76 8± 0 .10 1,P <0 .0 0 0 1)明显增高。对心肌灌注异常的预测 ,以 SBPR大于均值 (0 .77)的敏感性 (6 5 .6 % )较高 ;SBPR大于均值加 2个标准差 (>0 .87)的特异性最高 (84.1% ) (均 P<0 .0 2 5 )。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缺血或梗死患者 SBPR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核素运动试验血压反应与其灌注异常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芳  孙立新 《高血压杂志》2000,8(3):201-203
目的:探讨核素运动试验中,心肌灌注异常患者的血压反应变化特点及其定量关系。方法:行锝99m-MIBI心肌灌注扫描运动试验者204例,其中122例核素灌注异常,8例正常,比较核素灌注正常与异常对照组运动试验中血压反应以及灌注异常节段的数量变化及半定量关系。结果:(1)核素灌注异常组的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及舒张压反应(SBPR及DBPR)均明显高于核素正常对照组(P均〈0.05);(2)在核素灌注异常组  相似文献   

3.
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存活心肌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二硝酸异山梨醇酯 (isoket)介入后铊 2 0 1(2 0 1TI)和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测梗死后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及两种核素间显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将 4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 ,分为A(12例 )、B(16例 )及C(12例 )三组 ,A、B组分别进行isoket介入后2 0 1TI和99mTc MIBI单核素显像 ,C组进行isoket介入后2 0 1TI及99mTc MIBI双核素心肌显像。结果 :A组摄取2 0 1TI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灌注异常节段共 6 5个 ,平均得分为 9.7± 1.2。B组摄取99mTc MIBI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灌注异常节段共 87个 ,平均得分 10 .8± 1.6。C组以不同核素能窗双核素显像后结果2 0 1TI心肌显像检出灌注异常节段共 4 2个 ,平均得分 5 .8± 0 .6 ;99mTc MIBI心肌显像检出灌注异常节段共 4 8个 ,平均得分 6 .1± 0 .8。A组与B及C组两种结果比较 ,均P >0 .0 5。结论 :两种核素对梗死后心肌存活力的评估一致性良好 ;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梗死后心肌存活力的评估与单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是一致的 ,两种显像的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dine,TMZ)对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在研究药物改善局部心肌功能中的价值.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TMZ组22例,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TMZ.应用DTI技术测量两组服药前后左室壁12个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并计算12节段心肌平均收缩峰值速度(V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结果(1)TMZ组用药后室壁12节段中,有7个节段的VS和VE显著升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VS和VE差异无显著性.(2)VS和VE在TMZ组治疗后,分别由(3.94±1.26)cm/s升高至(4.78±1.30)cm/s(P<0.05);(4.15±1.33)cm/s升高至(5.04±1.37)cm/s,均P<0.05.(3)TMZ组治疗后运动异常节段的恢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结论(1)TMZ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2)DTI能够定量分析冠心病缺血心肌对药物治疗前后室壁运动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心肌灌注、代谢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探头符合线路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检查 ,分别对 14例AMI成功行PCI的患者在手术后 2周左右行18氟 脱氧葡萄糖 (18F FDG)心肌代谢检查 ,并在 2d后行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 Tc MIBI)心肌灌注检查 ,在核素检查的前 1天及 3个月后行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室壁运动。结果 :运动正常、减弱、无运动者心肌节段99mTc MIBI摄取率分别为 (73.4 0± 19.0 5 ) %、(5 5 .0 7± 18.2 1) %、(33.2 7± 11.72 ) % ,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18F FDG运动正常摄取量为 (84 .0± 2 3.2 0 ) % ,与运动减弱 [(72 .2 5±19.0 8) % ]、无运动 [(5 5 .0 5± 16 .5 0 ) % ]节段相比分别为P <0 .0 5、P <0 .0 1,在灌注下降节段 ,功能改善节段FDG高于功能未改善节段 (P <0 .0 5 )。室壁运动评分指数 (WMSI)与99m Tc MIBI缺损呈正相关 (r =0 .74 3,P<0 .0 5 )。结论 :AMI者PCI后 ,不同运动程度灌注、代谢均有差异 ;运动障碍节段 ,灌注正常能较好地预测室壁功能改善 ,代谢高者功能易恢复 ;心肌灌注情况能反映室壁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 因为双嘧达莫(潘生丁)可引起局部的灌注差异,而多巴酚丁胺导致节段性左心室室壁运动减低,所以灌注显像(目前指核素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扫描,当然将来是超声心动图)最适应于双嘧达莫试验,而超声心动图(或MRI)可选择性应用于多巴酚丁胺试验。由于缺血并不一定产生局部的灌注差异,故双嘧达莫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探查比多巴酚丁胺的室壁运动显像具更高的敏感性。多巴酚丁胺导致的节段性左心室室壁运动受损依赖其所诱发的缺血,故其室壁运动显像对于已确诊冠心病且输出量依赖缺血的患者更具有预后价值。因此,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与双嘧达莫核素心肌灌注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衰老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和老年雄性Wistar大鼠各12只,分为4组:成年假手术组、成年缺血再灌注组、老年假手术组和老年缺血再灌注组,每组6只,进行缺血30 min再灌注3 h。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3 (caspase-3)活性,化学发光法测定心肌组织总一氧化氮(NOx)含量,ELISA法检测心肌过氧亚硝基(ONOO~-)含量。结果老年组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明显高于成年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4.6±1.7)%、(1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活性:成年组为(340±32)μmol/mg,老年组为(436±35)μmol/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中NOx含量:成年缺血再灌注组、老年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成年假手术组的(2.1±0.2)、(4.4±0.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NOO~-含量:成年缺血再灌注组和老年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4.68±0.15)nmol/g、(7.25±0.18)n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大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可能的原因是老年鼠心脏中NO的毒性衍生物ONOO~-含量增加,从而导致功能蛋白的硝基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面积应变评价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左心室缺血心肌的局部功能。方法本研究包括30例对照组和78例病例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未见明显节段性运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组所有分支狭窄均小于50%,病例组至少一条主要分支狭窄大于70%,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左心室17节段的面积应变,比较缺血心肌节段和正常心肌节段面积应变的差异。结果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前壁中间段、前间隔基底段与中间段、心尖部面积应变和平均面积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左回旋支供血区域侧壁心尖段、后壁基底段与中间段面积应变和平均面积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下壁中间段与心尖段面积应变和平均面积应变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面积应变是可以作为定量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功能的一种可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在不同心动时相下左前降支冠脉狭窄与透壁灌注指数(TPR)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纳入行冠脉CTA的患者48例,检查时均行全心动周期扫描,依据冠脉CT成像结果分成两组,阳性组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程度大于50%的病人,共23例。阴性组为冠脉CTA未见明显异常的病人,共25例。按心肌16节段分别在收缩末期(ES)和舒张末期(ED)测量心内膜、心外膜下心肌CT值(HU),计算得出透壁灌注指数TPR。 结果 数据显示大多数心肌节段舒张末期TPR值要高于收缩末期。左前降支狭窄部分供血区,其不同心脏时相的TPR值可存在显著差异。阳性组前壁中段(节段7)TPR:(ED)0.99±0.04,(ES)0.96±0.05,均与阴性组(ED)1.11±0.08,(ES)1.08±0.06,存在显著差异(P值<0.001),其余前降支支配节段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无论冠脉有无狭窄,心肌舒张末期TPR值多高于收缩末期,对于左前降支近中端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心内膜下心肌在收缩末期缺血更加明显,而前壁中段心肌TPR值可以敏感反应局部心肌灌注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伴胸痛与心肌缺血的心肌核素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高血压伴胸痛患者 SPECT心肌负荷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定性与半定量记分法 ,比较了 2 0例冠状动脉造影 ( CAG)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运动前后心肌显像特点。结果  ( 1)心肌灌注断层分析 :高血压组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为 6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其中 47( 75 .8% )个节段为可逆性缺损 ,8( 12 .9% )个节段为部分可逆性缺损 ,3 ( 4 .8% )个节段为固定性缺损 ,另有 4( 6.5 % )个节段存在反向分布 ;高血压组 7例心室壁肥厚患者 ,与 13例无心室壁肥厚患者心室壁节段灌注异常比较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 P<0 .0 5 )。 ( 2 )心功能参数分析 :高血压组运动负荷显像、静息显像左心室射血分数 ( L VEF )值测定未见明显差异。高血压组患者运动负荷显像左心室舒张末期心室容积 ( LVEDV)平均为 66.4± 12 .5 3 ,明显低于静息显像 L VEDV 73 .6± 14 .2 3 ( P<0 .0 0 1)。结论  ( 1)心肌灌注显像异常可以发生在 CAG正常有 /或无心肌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中 ,但随着心肌肥厚的加重 ,心肌缺血有加重趋势。 ( 2 ) CAG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