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揭示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的用药模式及脾胃湿热方的配伍规律。方法从120余部明清时期重要的古医籍中收集了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剂591条,建立方剂和药物数据库,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统计筛选出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核心药物及脾胃湿热方中一些有意义的药—证相关模式。结论脾胃湿热证理法方药经明清医家的继承与发展,其内容更广泛,学术观点更丰富,有较大的理论探讨和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清脾胃湿热证方药的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20余部明清时期重要的古医籍中收集了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剂591条,建立方剂和药物数据库,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脾胃湿热方的用药关联规则,总结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各病证的常用药对和药组,从而进一步探讨明清脾胃湿热方的配伍特点和基本结构,为现代脾胃湿热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嘉辉  邝卫红 《新中医》2014,46(2):206-209
<正>肝硬化腹水是许多肝脏疾病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中医学根据其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腹壁脉络显露等特征,归属于鼓胀范畴。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明清医家在鼓胀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药。本研究通过挖掘明清时期文献中治疗鼓胀的用药资料,结合当代学术背景,分  相似文献   

4.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常舅的实证。脾胃湿热证的形成基本是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饮食不节两方面引起,与个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脾胃湿裁证的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或潜伏期较长,呈渐划性;症状矛盾,如胸闷、脘痞、腹胀不喜按,知饥不欲食,口渴牙喜饮,舌苔腻而黄等阴阳性同见之症候;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籀化热化且病情缠绵反复,常易复发。脾胃湿热证具有广泛雕临床基础,杨春波等在福建省18所中医医院内科和西医曝中医科的400例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脾胃湿热证涉及中医7个系统的43种内科病,以脾胃病占首位;西医11个系统71种内科病,消化系统病占第1位。近年来对脾胃湿热证的母究多由胃肠疾病人手,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到达一个高峰,也是脾胃学说发展与完善的时代.明清医家对脾胃湿热证的辨治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到防治方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证经验,对指导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辨治脾胃湿热证经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叶天士对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在诊断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治疗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林敏 《光明中医》2011,26(12):2587-2591
脾胃湿热证是临床中医脾胃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模型研究及现代医学(炎症、Hp感染、胃肠动力学、细胞凋亡、基因调控、蛋白表达、免疫学、微生态学、胃肠激素、能量代谢等)和舌苔变化、诊断标准的量化、中药现代研究及用药规律等方面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多方面、多层次地探清其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脾胃湿热证乃脾胃实证中的常见证型,有发病隐匿渐进、病情缠绵难愈易反复的特点,其主症为舌质红,苔黄腻;脘腹痛满或胀或痛或灼热;口渴少饮;食少纳呆;大便溏而不爽.次症为肢体困重;身热不扬或汉出不解;口苦而黏;恶心欲吐;脉濡数 [1].  相似文献   

9.
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热证是脾胃病最为常见的证型,病因多为外感湿热之邪、酗酒嗜烟、饮食肥甘厚腻等.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日益增多.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从循证医学角度讲,必须从证的研究入手,确立湿热证的辨证依据及相关的客观化指标,借以明确湿热证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笔者现就近5年的文献概述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张葆青  周朋  贾广媛 《光明中医》2014,(6):1128-1129
本文通过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文献中有关治疗癫痫病的方药进行因子分析,客观总结出此期癫痫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1.
明清脾胃湿热方用药关联规则挖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脾胃湿热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挖掘。从118部古医籍记载的治疗脾胃湿热证方剂591条中,挖掘出四味药组8条,三味药组14条,药对19对,从而总结出明清脾胃湿热方的药物配伍以祛邪为主,亦不忘扶正,与脾胃湿热证的湿热内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司之病机相呼应。  相似文献   

12.
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脾脏及胸腺湿重、脏器系数、病理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等指标。结果模型大鼠脾脏及胸腺脏器系数降低,胸腺皮质厚度及脾脏中央动脉淋巴鞘直径变小,血清IL-6升高,IgG含量明显减少;经平胃散治疗后病理改变明显恢复,效果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异常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失眠病因病机复杂,皆与五脏六腑有关。《黄帝内经》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概括了胃不和导致不寐的病理机制。内伤脾胃,百病始生。若忧思劳倦过度伤脾,脾胃亏虚,运化失调,精微化生无源,气血虚衰,意不入舍,心失所养或宿食痰火内停,胃失和降,浊邪上扰均可导致阴不涵阳,阳不入阴,心神不安,从而导致不寐。笔者通过探讨脾胃与失眠的关系,明晰从脾胃论治失眠的机制,进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4.
1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频率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明清时期中医外治中风病的方药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明清时期中风病外治方药运用规律和特点,并从整体上对本病的外治方药运用规律和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2对象2·1文献范围本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种经典的调理脾胃方药对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别胃饲补中益气汤、大承气汤、归牌汤、温胆汤、双蒸水,用药15天后,放免法测大鼠小肠、血液中SS、SP、VIP、NPY的含量。结果:补中益气汤可显著升高小肠及血液SS的含量;大承气汤可显著升高小肠SS、降低小肠SP、降低小肠和血液VIP的含量;归脾汤可显著升高血液SS、降低小肠和血液SP、降低小肠VI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湿困脾胃证模型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及平胃散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空肠组织匀浆谷氨酰胺(Gln)浓度和Na+-K+-ATPase,Ca2+-ATPase活力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升高(P0.01),空肠Gln浓度、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P0.01);平胃散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恢复,且效果都好于自然恢复组。结论:湿困脾胃证能造成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离子泵出现障碍,平胃散对其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完素认为脾胃为万物之母,一身之本,用药注重保护胃气,用温燥以治过盛之湿,寒润以治燥热、干涸,并把胃中润泽置于重要地位;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法祛陈莝洁肠胃,以保护胃气,并以淡粥养之,以利恢复胃气;李杲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升降之枢。凡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可令气火失调,升降失常,导致脾胃内伤,而精神因素起先导作用,治疗注重升发脾胃阳气;朱震亨认为谋虑神劳,嗜欲无节,思想不遂,恣意饮食,过分劳力,竭力房事,皆可损伤脾胃清纯冲和之气,导致阴阳失调,在滋阴降火之时,重视保护胃气。  相似文献   

18.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临床辨证施治多以脾虚、肾虚、血热、血瘀为出发点。脾与胃同居中焦,二者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其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息息相关。现探讨脾胃与胞宫、崩漏的生理、病理联系,探究古代及当代医家关于脾胃论治崩漏的认识及临床用药思路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焦脾胃升降气机有赖于肝主疏泄来斡旋,疏泄太过,则木旺克土;疏泄不及,则木不疏土;两者对于脾的运化均有影响。故脾胃病在治疗时应当注重肝失疏泄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方药,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线索,分别筛选治疗"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的方剂54首、284首,采取"Excel数据透视表","SQL Server 2005_DMAddin关联规则","SPSS 17.0因子分析"等方法,探讨"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用药配伍规律的异同。结果显示,"脾气虚证"、"脾胃气虚证"其治疗方剂同中有异,两者均以补气、消食药配伍理气、温里、祛湿药等组成,均以白术、陈皮为基础方。但"脾气虚证"方剂以补脾治本为主,喜用"人参";"脾胃气虚证"方剂以补脾、行气、渗湿、消食等同用,标本兼治,喜用"党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