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中的三个新三萜皂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加拿大产西洋参的茎叶分离得到一种新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为3-O-12-羟基达玛-23,25-二烯-20-β-D-哟喃葡萄糖苷,命名为西洋参皂苷L1。  相似文献   

2.
西南忍冬花蕾中的两个新三萜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南忍冬花蕾(Lonicera bournei Hemsl)中分离得到两个 三萜皂苷,分别命名为西南忍冬皂苷A、西南忍冬皂苷B。其结构是3-O-β-D-吡喃葡萄糖基-23-羟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3-O-β-D-吡喃葡萄糖基-23-羟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28-O-〔β-O-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  相似文献   

3.
从日本续断DipsacusjaponicusMiq.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一个新三萜皂苷(5糖苷),命名为日本续断皂苷E2(japondipsaponinE2).用化学方法及1HNMR,13CNMR,1H-1HCOSY,一维多重接力COSY和三重共振NOE差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鼠(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4.
知母中三个新的呋甾皂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药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中分离出三种新的呋甾皂苷,初步鉴定为(25S)-26-O-β-D-葡萄糖-5β-呋甾-20(22)-双键-3β,26-二醇-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1→3)〕-β-D-葡萄糖基(1→4)-β-D-半乳糖苷(1),(25S)-26-O-β-D-葡萄糖基-22-羟基-5β-呋甾-3β,26-二醇-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1→3)〕-β-D-葡萄糖基(1→4)-β-D-半乳糖苷(2),(25S)-26-O-β-D-葡萄糖基-22-甲氧基-5β-呋甾-3β,26-二醇-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基(1→3)〕-β-D-葡萄糖基(1→4)-β-D-半乳糖苷(3).分别命名为timosaponin-BⅣ,timo-saponin-BⅤ,timosaponin-BⅥ.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甘草中分出2个新皂甙。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这两个新皂甙为:3β-羟基齐墩果-11,13-二烯-29-羧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和3β,21α-二羟基齐墩果-11,13二烯-29-羧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分别命名为:云南甘草皂甙A和B。  相似文献   

6.
知母中新的甾体皂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中药知母(AnemarhenaasphodeloidesBge.)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呋甾皂苷,用化学和光谱方法确定其结构为:(25S) 26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5β 呋甾 20(22) 烯 2β,3β 26 三醇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1→2) β D 吡喃半乳糖苷,命名为知母皂苷D.  相似文献   

7.
从异叶粱王茶树皮的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种新的三萜皂苷化学物,异叶梁王茶苷Ⅶ[l]和异叶梁王茶苷Ⅷ[2];以及一种已知化合物梁王茶苷Ⅱ[3]。经光谱和化学分析,分别鉴定为3-O-β-(2’,4’-O-二乙酰基)-D-吡喃木糖-3β-羟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O-β-(3’-O-乙酰基)-D-吡喃木糖-3β-羟齐墩果-12-烯-28,29-双羧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2]。  相似文献   

8.
从人参叶中得到的两个微量皂甙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有参叶中分离得到两种微量皂甙成分,分别为3β,12β,20(S)-三羟基达玛-24(25)-烯-(20-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甙(1),和3β,12β,20(S)-三羟基达玛-24(25)-烯-(20-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甙(2),前者为三七参甙-Fe(notoginsenoside-Fe),后者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命名为人参皂甙-Rd2(ginsenoside-Rd2)。  相似文献   

9.
从木通科木通属植物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以硅胶层析等方法得四种三萜皂甙。其中甙IV是新天然产物,命名为蓣知子皂甙IV(yuzhiziosideIV)。根据化学和光谱分析,确定甙IV的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另外皂甙B(I)、皂甙C(II)和皂甙D(III)为已知物。这些化合物在白木通种子中均是首次得到。  相似文献   

10.
金腰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菊科植物金腰箭全草的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三萜皂苷、3个甾体化合物和1个甾体皂苷,分别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Ⅰ)、金腰箭苷甲(Ⅱ)、β-谷甾醇(Ⅲ)、豆甾醇(Ⅳ)、扶桑甾醇(Ⅴ)和豆甾醇-3-O-β-D-吡喃萄萄糖苷(Ⅵ)。其中金腰箭苷甲为新化合物,其余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1.
翼核果中两个微量新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翼核果的茎中分离得到两个微量新化合物,分别为1,6 二羟基 3 甲基口山酮 8 羧基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Ⅰ)及1,6 二羟基 3 甲基口山酮 8 羧基 1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1→6) β D 吡喃葡萄糖苷(Ⅱ);命名为翼核口山酮苷及翼核口山酮二糖苷.测定了这两个化合物对人慢性髓样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翼核果中的新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翼核果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用UV,IR,MS,1H-NMR,13C-NMR,HMBC,DEPT及13C-1HCOSY光谱进行了测定,鉴定其结构为1,6-二羟基-3-甲基口山酮-8-羧酸-1-O-β-D-葡萄糖苷,命名为翼核口山酮苷.  相似文献   

13.
龙牙木活性部位中分得的新三萜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龙牙木Araliaelata (Miq .)Seem .根皮降血糖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 ,运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等分离手段并结合理化和谱学分析 (MS、NMR)的方法 ,确定了 1个新的三萜皂苷的结构 ,将其命名为辽东木皂苷V (congmunosideV)。  相似文献   

14.
中药黄独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对从中药黄独 (DioscoreabulbiferaL .)乙醇 (w =0 75 )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 ,利用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 ,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得的 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 3,5 ,3′ 三甲氧基槲皮素 ( 3,5 ,3′ trimethoxyquercetin ,Ⅰ )、山奈酚 3 O β D 吡喃半乳糖苷 (kaempferol 3 O β D galactopyranoside ,Ⅱ )、香草酸 (vanillicacid ,Ⅲ )、异香草酸 (isovanillicacid ,Ⅳ )及 ( + )表儿茶素( ( + )epicatechin ,Ⅴ )。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得的已知化合物 ,Ⅲ、Ⅳ为首次从黄独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野菊花三醇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亲脂性极性较大的部分,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倍半萜成分,命名为野菊花三醇。通过1H-1H COSY,1H-13C COSY及远程1H-13C COSY二维核磁共振谱研究,确定其属于(牛龙)牛儿烷衍生物,并确定其结构和相对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16.
Two new saponins, named davuricoside L (1) and davuricoside O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Lysimachia davurica.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1D and 2D NMR, FAB-MS techniques, and chem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Two new saponins, named davuricoside L (1) and davuricoside O (2),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Lysimachia davurica.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1D and 2D NMR, FAB-MS techniques, and chem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