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腠理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和临床过程中 ,体会到“腠理”有其独特的辨证及治疗特点 ,现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如下。1 腠理之部位关于腠理的部位 ,有以下几种观点。最早认为腠理是皮肤的纹理 ,如《汉语大字典》引《类篇·肉部》:“腠 ,肤理也”;《仪礼·乡饮酒礼》:“肺皆离 ,皆右体进腠”。郑玄注 :“腠 ,理也”。《史记·扁鹊传》:“扁鹊过齐……曰 :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将深”,张守节正义 :腠“谓皮肤”,引申为事物的表层。以后有许多医家对此进行了发挥 ,如《医宗金鉴》认为“腠者 ,一身之隙 ,血气往来之处 ,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 ;理者 ,皮肤脏腑…  相似文献   

2.
三焦的有形、无形、何形是中医藏象学说研究中的疑难点。本文从《金匮要略》腠理入手,结合《内经》及临床相关病证对三焦系统形态结构实质(形质)及功能进行探讨。 腠理形质——间隙纹理说 张仲景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给出腠理定义:“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首次把腠和理分开  相似文献   

3.
腠理,是由两个意义不尽相同的名词组成的一个复合名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对腠理分别下了这样的定义。“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由于仲景只论述了“腠”所具有的内涵,没有说明“腠”的具体所指,故历代医家多以腠理并称,认为二者同指一物。现行的辞书和中医书籍中也沿袭了这种观点,认为腠理是“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  相似文献   

4.
探讨李发枝教授运用辛润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首先分析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同时附以典型验案介绍其教授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之论,结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提出辛润法是运用辛味药通过开达肌腠、宣通脏腑、三焦之腠理,使津液敷布而达到润燥生津以治疗干燥综合征,并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5.
“腠理”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王冰注曰:“腠理谓渗泄之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进一步解释:“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尤在泾注云:“腠理云者,谓凡病纠缠于身,不止经络血脉,势必充溢腠理,故必慎之;使无由入腠者,三焦与骨节相贯之处,此神气所来往,故曰元真通会;理者,合皮肤脏  相似文献   

6.
皮毛一词,始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肺生皮毛”的记载。在历代医学书籍中所见甚广。究其实意,与西医所说的皮肤的意义不尽相同。故笔者从中医的角度,试分析一下皮毛与皮肤在结构上的异同,欢迎识者斧正。一、皮毛皮毛,是祖国医学对于人体外在体表组织的一种称呼。实际包括皮与毛两部分。皮,即皮腠,内含玄府(元府),经络(浮络)两部分;毛,即皮肤上的毫毛,因其所在部位不同,又有毫毛、丛毛(聚毛、三毛)、眉等不同名称。在皮肤的结构上,历代医学书籍记载颇多,都是对皮毛这个组织结构在不同角度的认识。如分腠,其意义是分肉与腠理。分肉即肌肉组织,腠理是皮肤肌肉组织纹理的总称,皮肤的纹理为皮腠,肌肉的纹理为肉腠(又称分、分理、肌腠),不属于皮毛。至于粗理、细理、少理、小理,则是皮肤肌肉纹理的不同形态表现,因用肉眼可见,统称为瞧理。故不应做为皮毛的一部分组织结构。二、皮肤  相似文献   

7.
余对《内经》、《金匮要略》论述的“腠理”之说,查阅大量古典医藉,其说不一,无其定论,只能是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三焦通会元真之处呢?又什么是脏腑之纹理呢?笔者认为腠是指气,也就是把三焦之精气融会...  相似文献   

8.
气是物质的,必然要占有一定的空间,气是运动的,必然有其运动的通道和场所。然而中医理论体系中气运道路却被忽视和淡化。文章从气的属性和腠理的特点出发,论述了腠理是气运之通道。腠理内涵和特点决定了腠理是气运之通道,气在体内的运行不是散漫无序的,而是在腠道中有层次有秩序地运行着。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4):696-697
文章认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发病,虚邪是发病之标,体虚是发病之本;而体虚主要为气(血)虚。虚邪在体内留着的部位为腠理,益气托邪,固腠振颓为早期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原则。益气托邪,固腠振颓,符合中医"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理论。  相似文献   

10.
“腠理”之说,为中医学一所特有。但是,文词古奥,似有必要温故而知新。古文“腠”通“凑”。“凑”,唐·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腠理”亦写作“凑理”、“凑理”。凑,《说文》:“水上,人所会也”,一曰,聚也(《康熙字典》“凑”字条)义含:水上众人聚会。结合聚会有组织的意义。理,即“文理”,含条理、规律的意思。《易·系辞》:“物和杂,故曰文。”《韩非子》:“理者,成物之文也……理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术界多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入手论述张仲景治疗肝虚证的特点,忽略其使用"用""助""调"等词的巧妙之处,并举《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酸枣仁汤为例加以说明。笔者从"腠"与肾、三焦之间的关系论述"腠者"为"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之理,从"腠"与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脾之间的关系论述"腠者""为血气所注"之理,并举《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阳虚寒逆奔豚病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汗法非发热恶寒之外感表证的专利。 程国彭论八法谓“汗者,散也”。辛以散之,开腠理,散邪气也。《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外,理者,为皮肤脏腑之纹理”。非只皮肤有腠理,五脏六腑尽皆有腠理,是真气流通、邪气相传的通路。《儒门事亲》中虽有“凡在表者皆可汗式十五”篇,但在“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篇中先已指出“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  相似文献   

13.
论腠理的概念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中医学的腠理概念,探析腠理的生理功能。方法:运用文字考释、文献回溯、推理归纳等方法。结果:腠是指人体肉之所会,泛指人体组织的间隙,理则主要指的是机体组织的纹理和层次。结论:腠理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的间隙和纹理;腠理是气津运行的通道,是人体气化的场所。  相似文献   

14.
一、词解1.气门:即汗孔。2.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腠理,指皮肤肌肉的组织间隙及其纹理。清阳,这里指卫气。卫气主要行于肌表,有温润皮肤、充养肌腠、司汗孔开合、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说清阳发腠理。浊阴,指精血津液,五脏有藏精的功能,所以说浊阴走五脏。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中医》2021,39(8):1-4
痰饮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表现形式多样:或呕、或渴、或小便不利、或身疼痛、或头眩等常见症状。周衡教授经过多年临床与教学经验,对痰饮病有深入的研究,从《金匮要略》入手,以"窍腠三焦"通道为视角,联系饮病的周身表现,得出人体九窍、腠理与三焦是一个水液运行和代谢的通道,并提出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的相关痰饮病治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越婢汤的方药和主证风水病机以及越婢汤的治则和方证。越婢汤以麻黄为君、石膏为臣发越水气,清除肌腠风邪郁热以驱邪,佐以生姜、大枣、甘草化生营卫之气扶正,主治风水。风水证病机是肾虚卫阳不固,皮肤腠理空虚,外感风邪,使肺气不宣、脾失健运、肾失蒸化,导致水液排泄障碍,泛溢于肌肤而形成水肿。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病位主要在皮肤腠理,为肺所主,故其位在肺,方药越婢汤内疏外达,金水相生,宣肺以治肾,切中风水"其本在肾,其标在肺"之病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遵陈潮祖“膜腠三焦”理论运用解痉法治疗皮肤瘙痒症。膜腠三焦在生理上是津、气升降出入之通道,在病理上是病邪入侵之道路,在治疗过程中是祛邪外出之路径。笔者认为皮肤瘙痒症的核心病机为风挟它邪客于腠理,致膜腠挛急,津气不利,血运为其阻。外邪以风邪为主,风邪郁滞肌腠,不得升散发越,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筋膜腠理挛急不舒,以致气滞、血郁、湿阻,显现为红斑、风团、瘙痒等症。临证运用解痉法分型辨治皮肤瘙痒症,可获良效。具体包括:寒郁肌表证,治以调和营卫、柔肝缓急,方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合葛根汤加减;风热郁表证,治以疏风散邪、利气行津,方以简化消风散加减;湿热蕴肤证,治以清热祛湿、祛风解毒,方以马齿苋汤加减;火热血热证,治以清热凉血、凉肝息风,方以凉血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以养血补血、补虚止痒,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相似文献   

18.
疏风固卫汤治疗慢性荨麻疹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荨麻疹久病必虚,元气虚弱,腠理不密,卫外失固,风邪侵袭腠肤而为病.治当益气固卫,疏风止痒.元气恢复,气血则行,邪风自灭,瘙痒当止.并循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之准绳,辅助君主而获临床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夏季,人们多关注中医的"冬病夏治",其主要机理是"春夏养阳".夏天腠理开放,药物容易渗入体内,但是,腠理开放的话,病邪也同样容易进入体内,若夏季不注意"养阳",则也会为"冬病夏致"留下隐患. 有位青年,3年前18岁时参加工作,是高温作业工种,进入夏季后每天上班喝大量冰饮料、吹电扇,秋季气候转凉即反复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内经》“其在表者,汗而发之”,温病解表法总的作用是“开腠透邪”,其具体作用是发汗、疏表、透疹。使用后多收到皮毛疏通,汗出而解的效果。温病在使用汗法时应把握辨证准、不失误、滋汗源三个重要环节。1选用汗法辨证是关键 温病解表是否需要发汗,关键是辨汗之有无。从汗之有无来判断其腠理属郁闭还是开泄,从而决定是否发汗。一般说,腠理郁闭无汗者,应发其汗。如温病寒遏暑湿之证,其治疗主方是新加香薷饮,运用要点是无汗,其用药不避辛温。寒邪外束,中遏湿邪,故当用辛温之品,如吴鞠通所说:“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