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四经感传线路的研究“系由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孟昭威教授为组长的课题单位,由安徽、福建、陕西及辽宁四省组课题协作组进行研究。该组于1977~78年在安徽蒙城县坛城、岳坊两区,共普查11833人,其中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治疗汤某的支气管哮喘病时,针刺出现了经络感传现象,进而对患者进行全面观察,发现通过艾灸的方法,病人十四条经均可出现经络感传现象。文中详细记载了艾灸的方法、部位、各经的取穴,经络感传的走向路线以及感传的面积、深度、感觉,并附有照片图示。文后小结如下:①艾灸的经络感传为一股条状热流上行下达,宽约2~3毫米,部分区域呈明显增宽的片状。②感传的速度较针刺感传为慢,③感传的路线和人体神经的走向及分布不一致,而与中医经络学说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某些部位有所偏离,少数循行过程中经交会穴时,转入另一经的路线。④完成一条经的感传时间需3~5壮,与经络本身的长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4.
青少年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碧英  黎宝娇 《针刺研究》1993,18(2):159-162
循经感传现象与年龄的关系,各地的报导尚有分歧。近10年来,我们对536名在校青少年的循经感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察。青少年受试者的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但其循经感传的出现率,特别是循经感传的显著程度远比成年人高,结果稳定,可以重复。结果表明循经感传的显著程度与受试者年龄有密切的关系。虽然,目前还很难对此作出恰当的解释,但这一事实为进一步弄清影响循经感传“显现”的因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有助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和促进循经感传机理的阐明。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全国有关单位都开展了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大量的调查和广泛的临床实践均表明循经感传现象是在各种人群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的一种正常机能现象,对它的特征和规律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特殊路线和规律的形成机制仍然存在着中枢兴奋扩散和外周过程激发两种不同的看法,而且至今也还没有取得确切的实验根据足以对此问题作出比较肯定的回答。为了探讨循经感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我们对循经感传显著者的脑电图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循经感传红外成像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各科,特别是针灸科的临床诊断、治疗中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指导针麻开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当前,关于经络学说的研究,已普遍受到重视,成为当前国内外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络研究中,体会到经络确实是客  相似文献   

7.
循经感传时皮肤微循环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存信  陈蓓 《中国针灸》1994,14(2):40-42
本文观察了30例正常人循经感传时皮肤微循环状态、皮肤温度的变化。通过360经次的对照观察发现,循心包经感传出现前后,上述变化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循经感传时皮肤微循环形态及功能的变化,皮肤温度的变化,血流量的增加具有循经趋势。提示,循经感传的形成有外周实质性生理活动的存在,从微循环调节机制来看,与神经、神经体液性调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9.
循经感传在经络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古人创立经络理论的重要依据,是针灸发展史上关键的一步。因此,本研究收集了近些年有关于循经感传的文献,通过对循经感传研究进展的总结分析,分别从循经感传的机制研究(肥大细胞论、电生理系统论、筋膜结缔组织论、容积传输理论等)、激发方法(刺法和灸法)、临床研究(针刺镇痛以及针刺麻醉等)方面进行简单客观的介绍,旨在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古典气功学指出若要达到任督二脉贯通,必需使舌尖与上颚接触。本文报导当两例循经感传显著者手指井六之间通过导体时,感传可以互相接通,这种“接通”现象和感传循行时电流的发生有关。实验在6例循经感传显著的患者进行。第一部分实验,请二位受试者(甲方和乙方)对坐,各平放一手在实验台上,手掌向上,伸出中指。此后受试者视线转移侧方(或用布蒙眼),在试验者帮助下,使受试者的两个中指尖相对应,但保持约1毫米的距离。再用生理  相似文献   

11.
循经感传“激发”的再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五年,张缙老师等首次提出循经感传的“可激性”问题,并对牡丹江市聋哑学校的34名聋哑学生作了“激发”观察,结果表明循经感传是可以激发的。随着循经感传研究的深入,为了进一步观察循经感传的“可激性”,我们又在哈尔滨市聋哑学校进行了复试,实践再次证明了循经感传的“可激性”。  相似文献   

12.
<正>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在国内心血管疾病巾已上升到第一、二位,其死亡率较高。如何防治冠心病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用 FJ—1型复合波经络治疗仪,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治疗冠心病33例,同时观察了心电图、心功能、心电多项信息、血离子、血免疫、血清酶、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感传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疗效原理。现将心指数感传治疗前后的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手法运针激发循经感传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经感传现象在针灸临床中早有报道,但都只是散在的个例。根据大量普查的结果,循经感传显著和比较显著的人也仅占人群的3—4%。①我们曾经指出,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循经感传现象不可能只为少数人所特有,提高一般人循经感传显著程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②近年的工作还表明,循经感传与针刺疗效有密切的关系。③—⑤因而,探求激发感传的有效方法,使大多数人都能出现感传,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针灸临  相似文献   

14.
<正> 张某,女,53岁。1986年12月18日诊。有头痛史4年。10天前因感风寒而头痛,如锥刺,以眉棱骨为甚,前额有沉重感,同时伴有右膝关节肿痛,喜热恶寒,右侧乳房胀痛,纳差,二便调。查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苔薄腻,脉弦滑。脉证合参,诊断为寒湿之邪客于阳阴经引起的“所生病”。遵寒者温之、寒者留之的治则,循经取右侧足三里穴,用温补手法,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第一次,在进针5分钟后,患者出现温热感,由足三里穴循大腿前面上传,至髀关穴。继续行针,针感未再上传。起针后,诸症均减。次日,用同样手法针之,进针3分钟后,热感传至胸部,第三次,在进针1分钟后,热感传至髀关穴,2分钟时传至胸部,4分钟时热感上传至面颊、眼眶,6分钟时传至前发际,经过鼻尖,到达上腭。至此,针  相似文献   

15.
循经感传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循经感传(以下简称循感)是因刺激经穴时产生的诸感沿经络传导的一种现象,在日本又称之为“针响”。有关这一现象在古典医籍中虽可找到类似记载,但近代报道实始于五十年代初期。近年来,在探讨经络实质和针麻原理的过程中,曾就此开展多方面研究,现将其研究概况简介如下: 一、自然分布:据统计,各地已对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178,533人进行大规模循感普查,结果出现率悬殊颇大,为2.75~53%。自1972年以来,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因素的干扰,以统一的刺激井穴引发方法和统一的循感判定标准,又调查了63,288人,结果2/3以上单位的出现率郜在  相似文献   

16.
1977年,北京中医院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经络研究组报导了隐性循经感传现象,这一发现说明,在人群之中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是比较普遍的。为了了解隐性感传的特征及其与显性感传的关系,我们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观察,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有关循经感传通过上下唇的途径,有报道认为感传能越过口唇。随着对循经感传机理的深入探讨,有必要弄清口唇中心线上的感传是否跨越了口唇空间,亦即循经感传能否非经它处绕行,而由上唇(或下唇)尖端直接跨越口唇空间向下唇(或上唇)尖端传导。为此,笔者在过去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观察,现将这些内容介绍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循经感传通过上下唇途径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小龙 《江苏中医》1989,10(6):18-19
  相似文献   

19.
20.
1976年我们提出了循经感传的八个规律,既普遍性、潜在性、趋病性、效应性、可激性、可控性、循经性、变异性。循经性是循经感传的基本规律之一。感传的循经是指循《灵枢·经脉》篇所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为了进一步验证感传的循经性以及循经性的临床意义。我们应用声电鍉针对33例病人,524条经进行了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的观察。结果表明十四经感传线具有循经性,感传线循经长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