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部分患者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但其余患者需要内分泌及其他非手术治疗。经抗雄激素治疗后部分患者病情好转,但部分患者在治疗12~18个月后逐渐对抗雄激素治疗失去反应,逐步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非依赖性状态的出现是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原因也是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进展。本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相关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的雄激素依赖性使得前列腺的内分泌治疗成为可能。但是 ,最终前列腺癌都转化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androgen independentprostatecancer,AIPC) ,并因此死亡。如果能够明确前列腺癌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发生机理 ,就能够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本文详细综述了AIPC的可能发生机理 ,并对未来AIPC的治疗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雄激素受体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前列腺癌可发生激素非依赖,对抗雄激素治疗不再有效。前列腺癌对雄激素依赖性发生变化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与雄激素受体(AR)的反常激活有关,与雄激素受体(AR)表达增加和突变、AR调节因子表达改变有关,细胞因子IL-6、IL-4,糖原合成激酶-3β参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AR激活。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雄激素受体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前列腺癌可发生激素非依赖,对抗雄激素治疗不再有效。前列腺癌对雄激素依赖性发生变化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与雄激素受体(AR)的反常激活有关,与雄激素受体(AR)表达增加和突变、AR调节因子表达改变有关,细胞因子IL-6、IL-4,糖原合成激酶-3β参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AR激活。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晚期前列腺癌可发生雄激素依赖性改变,对抗雄激素治疗不再有效.前列腺癌对雄激素依赖性发生转变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显示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反常激活有关,与雄激素受体(AR)表达增加和突变、AR调节因子表达改变、AR信号途径改变有关,但AR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由雄激素依赖性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瓶颈,其发生的分子机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综述,并对未来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表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成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过程中,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化AKt有促进细胞增殖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随着P13K/AKt信号通路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P13K/Akt信号通路研究对诊断、预防和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及有效药物的开发应用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成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过程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活化AKt有促进细胞增殖及抗细胞凋亡的作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随着PI3K/AKt信号通路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对诊断、预防和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及有效药物的开发应用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类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并论证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 方法 将雄激素依赖性父代LNCaPC 3 3细胞常规传代培养 ,LNCaP细胞生长对雄激素依赖性逐渐降低 ,建立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细胞模型。 结果 通过连续传代培养 ,雄激素依赖性C 3 3细胞 (传代次数 <3 3次 )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C 81细胞 (传代次数 >80次 )表现出更强的生长能力 ,对雄激素的依赖性低于C 3 3和C 51细胞 (传代次数介于 3 4~ 81次之间 )。 结论 在未去除雄激素情况下建立的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C 81细胞模型 ,可贴切反映临床前列腺癌进展过程 ,为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生长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实用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研究自2006年1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泌尿外科诊断为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而行内分泌治疗的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实验组(IAD组)27例采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对照组(CAD组)25例均给予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根据生活质量调查量表EORTC QLQ-PR25(见附录)记录生存质量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前列腺癌进展时间、患者生活质量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IAD组患者平均随访(41.4±1.2)个月,CAD组患者平均随访(37.2±2.5)个月,IA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5.6个月,CA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0.2个月,两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IAD组,患者的尿路症状、治疗相关症状及性功能情况比CAD组有较好的生活质量(P<0.05),而两组患者肠道症状无明显差异(P >0.05);IAD组27例患者发生潮热症状者7例(25.9%)、乳房胀痛者4例(14.8%);CAD组25例患者发生潮热症状者13例(52.0%)、乳房胀痛者11例(44.0%),比较两组潮热症状及乳房胀痛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较之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可减轻雄激素阻断造成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用药剂量及治疗费用,延缓进展至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时间,是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肿瘤发展过程中生长信号起着重要作用。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来洞察信号通路已经改变了新型抗癌剂的研制。临床前的数据显示多种生长因子和它们的受体如ET、PDGF和VEGF在前列腺癌中上调,提示作用于特殊的生长信号通路的药物会对治疗有效,尤其可能成为治疗非雄激素依赖前列腺癌的突破口。我们把有关前列腺癌生长信号作用靶点临床前的论证和第一手的临床资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是前列腺癌进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导致前列腺癌恶化的主要原因,当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AIPC的发病机制为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进程以及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本文就雄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及神经内分泌分化、凋亡基因异常、隐匿细胞替代等途径,对AIPC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47例,均接受最大程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失效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237例,接受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90例.对90例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09年9月30日.将内分泌治疗前基线血清PSA、Gleason评分(GS)、临床分期、去势方案、抗雄激素药物方案、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血清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AIPC时PSA速率(PSAV)、进展为AIPC时PSA倍增时间(PSADT)、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进展为AIPC时年龄、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作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是否有效的预测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具有完整随访资料87例,其中有效17例(19.5%),无效70例(80.5%).至末次随访时,失效14例,仍有效3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中位有效时间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33)、进展为AIPC时PSADT(P=0.009)和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P=0.002)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42)和PSADT(P=0.036)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进展为AIPC时PSAV和PSADT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HIPC)是PCa发展的终末阶段,它的中位生存时间短,约9~18个月。两个大的Ⅲ期临床实验证实多西紫杉醇化疗能延长HIPC患者的生存期。新的联合治疗策略已经发展,结果很有前景,目前大多数研究均集中在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化疗药物(骨钙三醇)、抗血管生成药、疫苗、生物制剂等上。本文对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HIPC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多数前列腺癌在平均12~18个月后逐渐对抗雄激素治疗失去反应,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转变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发现了很多可能的机理,包括前列腺癌干细胞的作用、凋亡调节异常、雄激素受体机制、基因融合、前列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合成等.本文就有关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是前列腺癌进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导致前列腺癌恶化的主要原因,当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AIPC的发病机制为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进程以及在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本文就雄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及神经内分泌分化、凋亡基因异常、隐匿细胞替代等途径,对AIPC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引起老年男性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我国的前列腺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目前雄激素去势或者阻断仍然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然而,经这种治疗12~16个月后,前列腺癌由激素依赖性变成激素非依赖性,对抗雄激素治疗不再有效。尽管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发生变化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与雄激素受体(AR)的反常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激素非依赖性转化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障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本文综述近年来雄激素受体及其信号传导、雄激素受体旁路途径、微小RNAs调控、干细胞理论、基因组学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等在前列腺癌激素非依赖性转化中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临床主要应用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而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理解AR在前列腺癌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就必须深入了解AR的功能特点、调节机制和异常变化机理.本文就国内外关于AR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的特征及引起功能障碍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雄激素受体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国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AR在15例AIPC和20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DPC)组织标本的表达水平。结果1例AIPC无AR表达,其余14例AIPC及全部ADPC均有AR高表达,AIPC染色的光密值为0.31±0.04较ADPC0.28±0.03升高。结论大多数国人AIPC均高表达AR,AR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