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护理路径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绿色通道中的效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绿色通道中的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在绿色通道中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45例,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采取资料回顾,以常规护理为标准;实验1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急诊室-导管室-CCU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五常法管理、优化护理流程、设置绿色通道专用章;实验2组在实验1组的基础上设计、修订和完善护理路径,制订以时间为横轴、项目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按路径给予病人护理,配合救治。[结果]3组间入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人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失眠发生率、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施规范化急救护理路径,进一步促进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缩短了抢救时间和平均住院日,降低了病人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3.
任晓玲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2):1574-157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渴求在急危重病的发展初期就能得到及时高质高量的救治,而院前急救与急诊绿色通道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预后与抢救时间紧密相关。根据我院心血管病专科的特点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院前急救、急诊绿色通道融为一体.利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各个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系统护理,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导管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护理路径,并进行科学测量,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形成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护理路径。方法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分为对照组140例,实验1组58例和实验2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实验1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导管室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五常法管理、优化导管室护理流程,设计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实验2组在实验1组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护理路径,制订以时间为横轴、项目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给予患者护理,配合救治。对3组患者的就诊一球囊扩张时间,患者入导管室一手术开始时间,院内心梗复发率及院内再手术率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3组就诊一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显著,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再手术率2个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患者入导管室一手术开始时间显著短于实验1组。结论实施导管室规范化护理路径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优化了护理流程,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导管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护理路径,并进行科学测量,验证其有效性、可行性,形成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护理路径. 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分为对照组140例,实验1组58例和实验2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实验1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导管室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五常法管理、优化导管室护理流程,设计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实验2组在实验1组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护理路径,制订以时间为横轴、项目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给予患者护理,配合救治.对3组患者的就诊一球囊扩张时间,患者人导管室-手术开始时间,院内心梗复发率及院内再手术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 3组就诊一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显著,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再手术率2个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2组患者入导管室-手术开始时间显著短于实验1组. 结论 实施导管室规范化护理路径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优化了护理流程,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于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CNP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比较2组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5),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NP是利用卫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优化护理程序,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并以绿色通道模式的建立时间为界点,分为传统模式组和绿色通道组。传统模式组有190例患者,接受传统的急诊-病房-CCU-介入治疗室模式;绿色通道组有210例患者,采用绿色通道模式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绿色通道组患者从急诊就诊到确诊、介入治疗和球囊扩张时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进行回访,绿色通道组患者病死率、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心衰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模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绿色通道模式和适宜的护理方法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但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中的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比绿色通道护理、治疗的189例AMI病人和急诊-病房-CCU室或介入室模式进行治疗的140例AMI病人的治疗时间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绿色通道组病人急诊室到会诊时间(door-to-consult,DTC)、急诊室到导管室时间(door-to-lab,DTL)、急诊室到球囊扩张时间(door-to-lab,DTB)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靶血管血运重建等发生率绿色通道组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显著地提高AMI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世纪坛医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路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实施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的实施效果比较,研究组入导管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实施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入导管室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有效降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0例ACS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入院后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放松术训练、心理护理等.病人术前、术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病人术中心率、血压变化.[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病人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术后心率、血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又(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消除病人恐惧、焦虑心理,减轻病人躯体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实施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参加本院健康俱乐部活动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298例,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和护理健康知识培训,随访1年,运用冠心病相关知识问卷,对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随访1年后,病人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按时服药率较前明显提高,血压、血糖及血脂达标率较前有明显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俱乐部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可有利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能提高病人按时服药率,增高其血压、血糖及血脂达标率. 相似文献
14.
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按急诊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与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未应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47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及接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及接收科室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家属及接诊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卧床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防止术后出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病人在拔除动脉鞘管后须常规绝对卧床 2 4h[1 ] ,同时患肢制动 12h。多数病人在卧床时间出现腰酸背痛、尿潴留、焦虑、失眠等症状。为此 ,我们试行缩短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为 12h ,同时改变了患肢制动方式 ,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2 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8月我院心内科监护室择期行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或PTCA 支架术后病人 60例。 60例病人均无糖尿病及严重并发症 ,如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 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监护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高龄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纠正,心源性休克1例,及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均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15个月,死亡2例。[结论]加强高龄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监护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3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途径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出血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无一例发生死亡、紧急冠状动脉闭塞行旁路血管移植术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无局部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治疗过程中各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常规应用,穿刺点局部出血是介入诊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规方法止血穿刺点仍有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介人性诊断和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但由于治疗过程中各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常规应用,穿刺点局部出血是介入诊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规方法止血穿刺点仍有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目的 ]了解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病人术前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影响。 [方法 ]将 40例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术前两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相同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宣教及指导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术前 6h~ 12h及术后 2d~3d进行调查。 [结果 ]两组干预前SAS和SDS得分均高于划界分 (5 0分 ) ,但实验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 <0 .0 5 )。 [结论 ]急诊PCI治疗病人术前存在抑郁、焦虑心理 ,术前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