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颅脑疾病床边超声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床边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以新生儿前囟为声窗,对78例新生儿进行床边颅脑检查,并与CT诊断结果作对比。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3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41例,脑发育异常1例,脑内钙化灶3例。除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eoid hemorrhage,SAH)外,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出与CT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实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动态观察,且无放射损伤,简便、易行、无创、价廉,可重复床边检查。 相似文献
2.
3.
对1848例小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308例为阳性,占16.66%。主要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占60.71%。并对各型脑损伤特征进行调整分析,结论对儿科医师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及外院高危新生儿出生后72h内经颅脑超声(CUS)及头颅磁共振(MRI)检查626例进行分析。其中足月儿300例,早产儿326例,男婴289例,女婴337例,平均胎龄(31.24±6.47)周,平均体重(2348±837)g。对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和MR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MRI作为金标准。结果:颅脑超声检出患有颅脑疾病121例(19.33%),足月儿41例(6.55%),早产儿80例(12.78%),足月儿与早产儿颅脑疾病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5,P<0.05)。MRI检出患颅脑疾病130例(19.81%),足月儿44例(7.03%),早产儿86例(13.74%),颅脑超声与MRI在足月儿与早产儿各颅脑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超声与MRI在新生儿颅脑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0,P>0.05)。结论:颅脑超声与MRI对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检查具有一致性,是首选快速检查方法,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实时、连续、有效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应用。方法 2010年7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813例新生儿应用百胜Mylab Fiv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7.5MHz,进行常规颅脑超声检查。患儿取仰卧位,经前囱作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按顺序扫查,重点扫查几个标志性切面。头皮留置针遮盖前囟者先予拔除,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结果超声异常者85.73%(697/813)。其中颅内出血45.62%(318/697)。早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88.05%(280/318),以I级和II级为多;大脑出血4.40%(14/318);丘脑出血2.22%(7/318);小脑出血1.89%(6/318);蛛网膜下腔出血1.89%(6/318);硬膜下出血1.57%(5/318)。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HB)36.01%(251/697)。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7.33%(169/251),轻度HIE52.59%(132/251),中重度HIE14.74%(37/251)。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PVL)33.67%(82/251),化脓性脑膜炎3.30%(23/697)。脑积水15.06%(105/697),以外围性脑积水多见。出院前复查:I度及II度PIVH大部分吸收,III级及IV级PIVH可见侧脑室扩大、脑实质液化性囊腔。大脑出血、丘脑出血、小脑出血均有不同程度吸收,严重者遗留液化性囊腔,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出血亦有不同程度地吸收。轻度HIE大部分恢复正常,中重度HIE均有脑室扩大、脑萎缩、液化性囊腔。PVL后期见囊泡性改变。化脓性脑膜炎后期可见硬膜下积液及梗阻性脑积水。结论颅脑超声便携,可床边,价廉,可重复,具有较实用临床应用价值。适用于新生儿颅内疾病的筛查及诊断。对脑中线部位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对脑积水的程度、预后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它可提示颅内病变类型、程度、部位及动态监测病情进展情况。对某些颅内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则需要结合CT、MRI等其它影像技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符柳江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6):729-730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阴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4例阴囊肿大的患儿,应用的频率为7.5-10.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置于其阴囊皮肤上进行纵横斜切面扫查。对年幼婴儿及不合作儿童给予口服10%水合氯醛0.3-0.5ml/kg,熟睡后进行检查。结果 54例阴囊睾丸疾病中,鞘膜积液占51.8%,睾丸肿瘤占18.51%,其它阴囊睾丸疾病占29.6%。结论 利用超声技术对婴儿或儿童进行阴囊疾病检查的方法,具有无痛、安全、可反复多次、准确性高等优点,是阴囊睾丸疾病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结构特征,评价超声对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对临床可疑颅脑损伤新生儿及部分早产新生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脑室大小,观察其双侧大脑半球及整个脑实质回声的改变。结果未成熟儿脑声像图2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颅内出血2例。结论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婴儿在出生后小脑的发育情况。方法采用颅脑超声对100例婴儿的小脑进行了随访测量。结果随访中发现婴儿生后小脑发育迅速,从矢状位或冠状位观察到小脑的面积由出生时的4.83cm2(冠状位)和5.81cm2(矢状位),到9个月时,分别增加到10.93cm2(冠状位)和12.84cm2(矢状位),增长了2倍左右,小脑的周长由出生时的9.75cm(冠状位)和9.17cm(矢状位),到9个月时增长了近1.5倍,分别达到14.09cm(冠状位)和13.81cm(矢状位),其中尤以生后1.5~6个月时生长速度最快,6个月以后小脑生长速度开始变慢。结论该研究建立了正常婴儿生后9个月内的小脑发育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收治的有高危因素的284例新生儿(足月儿98例,早产儿186例,)的头颅进行检查,并将彩超检查结果与MRI进行对比分析,对超声检查出头颅疾病的大部分患儿进行10天~10个月超声随访检查,观察疾病转归情况。结果Ⅰ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64例,MRI诊断15例,超声诊断敏感性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8例,MRI诊断8例,Ⅲ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1例,MRI诊断1例,Ⅳ级颅内出血超声诊断1例,MRI诊断1例,Ⅱ~Ⅳ级颅内出血、脑实质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两者诊断敏感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的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蛛网膜或硬脑膜下腔出血MRI诊断敏感性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颅脑床旁多普勒超声对颅内出血I级、室管膜下囊肿、脉络丛囊肿的诊断优于MRI检查诊断方法,相比临床价值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94例存在高危因素并接受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头颅彩超检查结果以及MRI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出血II级、颅内出血III级、颅内出血IV级、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扩张、脑实质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检出率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多普勒超声诊断法对脉络丛囊肿、室管膜下囊肿以及颅内出血I级的临床检出率明显高于MRI(P0.05),而MR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硬膜下出血临床检出率显著高于床旁多普勒超声(P0.05),部分患儿诊断结果得到手术/尸检证实。结论相对于MRI,床旁多普勒超声可提高新生儿脉络丛囊肿、颅内出血I级以及室管膜下囊肿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的新生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儿中颅内出血1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4例,脑室扩张5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4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筛查、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6.
目的 评价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超声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方法 抽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有颅脑疾病的新生儿,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方法,将患儿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磁共振检查,研究组给予高低频超声检查。组间对比颅脑疾病诊断阳性率、平均检查时.间、检查顺利完成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对脑水肿、颅内出血和脑白质病变等颅脑疾病的诊断阳性率.与对照组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检查时间比对照组短,检查顺利完成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且耗时短,更容易顺利完成,患儿家长对其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低频、高频探头联合扫查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8例疑似新生儿颅脑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应用超声低频、高频探头扫查,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低频、高频探头单独扫查及联合扫查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类型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出率。结果 128例疑似新生儿颅脑疾病患儿中,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116例,阴性12例;超声低频探头扫查结果显示阳性99例;超声高频探头扫查结果显示阳性102例;联合扫查结果显示阳性115例。与超声低频、高频探头单独扫查相比,联合扫查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灵敏度、准确率均较高,漏诊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超声低频、高频探头单独扫查相比,联合扫查对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实质出血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低频、高频探头联合扫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效能及不同类型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出率均较高,对颅脑疾病患儿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婴儿颅脑损伤发生率低,由于生理、解剖等方面的特点,诊治与成人有所不同,我科自1994年至1997年共收治这类患者用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19例,女9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岁。2.致伤原因;自床上或沙发上跌下17例,大人抛接玩耍坠地6例,自行车骑带摔伤3例,车祸2例。3.症状和体征:意识清醒15例,嗜题11例,浅昏迷2例。伤后恶心呕吐23例。肢体抽搐3例,不全偏瘫2例。4.损伤类型:本组患儿均经头颅CT检查相状胞膜下血肿9例,单纯颅骨线形骨折3例,凹陷性骨折2例,颅骨线形骨折合并厦股外血肿2例,单纯硬膜外血肿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婴儿胆结石少见且临床误诊、漏诊率很高,分析5例曾超声诊断的婴儿胆结石,寻找原因,防止漏诊、误诊,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使用百胜ML-15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反复随诊。结果5例胆结石病例,超声诊断出现了漏诊、假阳性误诊。结论婴儿体质特殊,且多因为其他疾病合并胆结石,超声诊断婴儿结石应慎之又慎,仔细扫查,多次随诊,防止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初,Aaslid将低频发射频率和脉冲技术相结合.产生经颅多普勒(TCD)以来,在临床脑血管疾病诊断方面,提供了很重要的价值。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用于经颅检测,最早始于1989年,利用低频探头,克服了颅骨对超声衰减作用,二维超声能够直接显示颅内结构,彩色多普勒可直接观察颅内血管走行、分布及血流状况,并且可准确放置取样容积.调整声束与血流的夹角,在颅脑疾患的诊断中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