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旋精氨酸(L-Arg)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和骨显微结构变化的作用。方法将50只3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和模型组(OVX)40只,对模型组进行去势制造骨质疏松模型,12周后随机抽取10只进行骨密度测量,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后,再随机4组:OP组,LL-Arg组、ML-Arg组和HL-Arg组,每组10只,OP组正常喂养,其他三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L-Arg皮下注射。12周后测量各组大鼠腰椎骨密度,下腔静脉取血测量血清NO水平,右侧股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三组不同剂量L-Arg治疗12周后:①OP组大鼠血清NO水平比Sham组明显降低(P〈0.05);LL-Arg组、ML-Arg组和HL-Arg组大鼠均明显高于OP组(P〈0.05,P〈0.01,P〈0.01);②OP组BMD相比Sham组明显降低(P〈0.05);LL-Arg组、ML-Arg组大鼠明显高于OP组(P〈0.05);HL-Arg组大鼠与OP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光学显微镜观察LL-Arg、ML-Arg组和Sham组在骨小梁数量、连续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OP组,而HL-Arg组则与OP组相当。结论切除双侧卵巢可诱导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外源性精氨酸可提高血清NO水平;适当浓度NO可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增加骨小梁数量、连续性,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高浓度NO虽可提高血清NO水平,但不能提高骨密度,不能阻止去卵巢大鼠骨质退化,骨量丢失。提示临床上应用低、中剂量L-Arg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
路会侠  李绍波 《海南医学》2008,19(6):111-112
目的观察雷洛昔芬对去势大鼠骨密度、血清IL-6的影响,探讨雷洛昔芬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去势组(OVX),去势 雌激素组(OVX E2),去势 雷洛昔芬组(OVX R),每组12只。3个月后处死,取大鼠股骨测定各组骨密度。采集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IL-6的表达,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雷洛昔芬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高于去卵巢组(P<0.05),血清IL-6浓度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洛昔芬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血清IL-6水平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模拟妇女绝经后骨结构变化。方法 2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n=10)、卵巢去势组(OVX,n=10),分别进行假手术和卵巢去势术,12周后活体测量腰椎、胫骨骨密度,处死动物后取胫骨行扫描电镜观察,取子宫称重。结果腰椎、胫骨骨密度检测显示OVX组出现系统性骨密度下降,Sham组为(302.50±25.92)g/cm3,(205.90±15.07)g/cm3;OVX组为(264.10±20.10)g/cm3,(163.20±11.15)g/cm3,Sham组显著高于OVX组(P<0.05);电镜下骨形态学表现也支持骨密度测量结果;Sham组大鼠体质量低于OVX组,而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均高于OVX组。结论大鼠卵巢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醇提物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杜仲叶醇对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切除雌性Wistar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杜仲叶醇灌胃,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骨密度、血清雌激素、IL-6水平。结果:去势后大鼠骨密度降低,采用杜仲叶醇治疗后骨密度、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升高(P〈0.05),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杜仲叶醇可显著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对血清IL-6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血清IL-6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雌性未交配4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假手术组(SHAM)外,其余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 制备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模型组(OVX)、葛根素组(OVX+Pue)、尼尔雌醇组(OVX+E2), 分别灌胃给药.12周末各组大鼠禁食12 h后股动脉取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去卵巢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并且BMD也显著降低, 但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灌服葛根素增加了去卵巢大鼠的BMD,同时降低了血清IL-6水平. 结论:葛根素能有效地预防OVX大鼠的骨质疏松,同时降低血清IL-6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腰椎骨密度(BMD)扫描结果。将104例受试妇女分为3组。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组31例,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37例,绝经前健康组36例,采用放兔法分别测定血清IL-6、雌二醇(E2)和骨钙素(BGP)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血清IL-6水平高于绝经前妇女,骨质疏松组又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以非骨质疏松组IL-6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6与BMD,E2呈负相关关系,与BGP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龄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属高转换型,IL-6高表达与骨质疏松症发病以及雌激素减少有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IL-6分泌增多,从而刺激骨吸收,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雌激素水平对雌性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未孕SD 大 鼠33 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去势组(OVX 组)和去势加雌激素组(OVX+E 组),适应性喂 养后对各组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或假手术。OVX+E 组术后每3 天注射1 次雌二醇(E2)。利用钢丝 结扎右侧上颌磨牙的方法复制慢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左侧大鼠牙齿留作对照,不做处理。通过检测血清E2 水 平,观察临床表现和HE 切片,比较牙周结扎术后第2、4、6 周各组大鼠牙周炎的进展情况。结果 随着时间 的延长,OVX 组的E2 水平逐渐降低,Sham 组和OVX+E 组的E2 水平基本维持不变。各组牙周探诊程度逐 渐加深,OVX 组较Sham 组和OVX+E 组牙周炎较重。结论 雌激素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牙周炎的病理发展过程, 内源性雌激素的缺乏会加重大鼠牙周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维生素D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单纯去卵巢组)、OVX+E组(去卵巢+补充 雌激素组)、OVX+P组(去卵巢+补充孕激素组)、OVX+E+P组(去卵巢+补充雌、孕激素组),每组5只。喂养3个半月后处死,取肝脏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 :(1)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2)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组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介于单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3)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上调。结论:雌激素能促进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后大鼠血清25(OH)D、1,25双羟维生素D[1,25(OH)2D]水平和骨表型的变化及雌激素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6月龄SD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术建立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并随机分为去势模型组(OVX组)和去势后雌激素干预组(OVX-E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每组10只。术后5周OVX-E组开始灌服尼尔雌醇(1 mg/kg,2次/周),其他组灌服饮用水作为对照,均给药13周。采用酶免法(EIA)检测血清25(OH)D和1,25(OH)2D水平,用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和骨小梁面积(BV/TV)等指标进行骨表型分析。结果 OVX组血清25(OH)D水平保持稳定,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势后1,25(OH)2D水平显著升高,OVX组为63.1 pmol/L,较SHAM组的38.5 pmol/L增加了64%(P<0.001)。OVX大鼠骨密度降低,较SHAM组分别减少9.5%(股骨,P<0.001)和9.8%(腰椎,P<0.001)。同时出现骨小梁面积减少和尿吡啶酚增加(58.7%,P<0.05)等骨质疏松表型。口服雌激素后,血清1,25(OH)2D水平较OVX组明显下降60.8% (P<0.001),甚至低于SHAM组(P<0.01),同时延缓骨丢失和改善骨微结构。结论 去势影响大鼠维生素D(vitamin D,VD)代谢,致血清1,25(OH)2D水平明显升高,小剂量雌激素对VD代谢改变和骨丢失具有显著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供体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ride Dinitrate,ID)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双侧卵巢切除(0VX)大鼠股骨的作用。方法49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7只。①假手术(Sham)组、②卵巢切除(OVX)组、③卵巢切除+雌激素(OVX+E)组、④卵巢切除+NO供体(OVX+ID)组、⑤卵巢切除+NO供体和雌激素(0VX+ID+E)组、⑥卵巢切除+N0S抑制剂(OVX+AG)组、⑦卵巢切除+NOS抑制剂和雌激素(0VX+AG+E)组。实验1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股骨的重量和骨密度(BMD);并测定血清N0、NOS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0VX+AG组、OVX+AG+E组大鼠股骨重量减轻、BMD减少(P<0.05);而0VX+E组、0VX+ID组、0VX+ID+E组与Sha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0供体预防OVX鼠骨丢失,N0S抑制剂则阻止雌激素预防OVX鼠骨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计量学参数变化及大鼠肾脏1,25-(OH)2D3受体(VDR)mRNA 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5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为5组,假手术组、单纯去势组以及去势 补充雌激素组、去势 补充孕激素组、去势 补充雌、孕激素组,每组5只.喂养3个半月后处死,取出肾脏,RT-PCR方法检测VDR mRNA的表达;取胫骨上段不脱钙骨制片,应用半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计量学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雌激素及雌孕激素组相比,去卵巢大鼠松质骨骨量明显减少,伴有骨结构变差,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参数值增加(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孕激素组大鼠无显著改变.去卵巢组大鼠肾脏VD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及雌孕激素组(P<0.05);而与孕激素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雌激素能有效地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和骨形成,降低骨转换,可能与促进去卵巢大鼠肾脏VDR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维生素D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25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单纯去卵巢组)、OVX+E组(去卵巢+补充雌激素组)、OVX+P组(去卵巢+补充孕激素组)OVX+E+P组(去卵巢+补充雌、孕激素组),每组5只。喂养3个半月后处死,取肝脏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结果与去卵巢组比较:(1)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 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有显著上调作用;(2)雌、孕激素联合用药组1, 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介于单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间;(3)孕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1,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上调。结论雌激素能促进去卵巢大鼠肝脏1, 25-二羟维生素D3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谢肇  李起鸿  许建中  孟萍  谭祖键 《重庆医学》2005,34(7):968-970,973
目的观察仿生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8周,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1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右侧胫骨骨结构以及血尿生化.结果仿生电磁场显著改善了大鼠腰椎骨密度(P<0.01)、最大载荷(P<0.01),骨结构也明显改善.血尿生化显示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结论仿生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增强成骨细胞功能,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是其治疗作用的可能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PEMF对OVX-OP大鼠骨组织IL-6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从IL-6变化的角度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PEMF组(PEMF OVX PEMF)、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n OVX E).OVX、PEMF、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周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PEMF组大鼠暴露于脉冲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体骨组织中IL-6表达情况并以图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L-6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骨细胞.PEMF治疗组IL-6的表达较OVX组明显增强;骨组织结构较OVX明显改善;骨密度、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对照组.结论 PEMF对OVX-OP大鼠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IL-6在成骨细胞、骨细胞中的表达减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骨形态计量学变化的角度探讨仿生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 6个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Sh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术后8W,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1次-1·d-1,OVX、Sh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侧胫骨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治疗10周后,EM组大鼠%Tb.Ar、Tb.Th、Tb.N较OVX组显著增加(P<0.01),Tb.Sp显著降低(P<0.01),与E组变化相似.E组、EM组大鼠成骨细胞数(%L. Pm)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m组(P<0.01);EM组高于E组(P<0.01).E组、EM组破骨细胞数(N.Oc)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m组,(P<0.01);EM组高于E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BEMF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的作用;与雌激素的治疗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血脂和血清瘦素、抵抗素表达的影响.方法:12周SD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OVX)组和雌激素(OVX+E2)组,每组7只,术后10 d,Sham组和OVX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只,OVX+E2组每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 mg/只,连续注射30 d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engnianchun,GNC)对去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下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分为两批实验,均选用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组、OVX+GNC组、OVX+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E2)组、OVX组、Sham+GNC组和Sham组,第1批实验连续灌药3个月后经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第2批实验连续灌药1个月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 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结果  第1批实验中OVX1组与Sham1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5);OVX1+GNC组、OVX1+ E2组与OVX1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5);Sham1+GNC组与Sham1组比较,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P<0.05)。第2批实验中,OVX2组与Sham2组比较,NE、DA含量明显减少(P<0.05),5-HT、5-HIAA含量明显增加(P<0.05);OVX2+GNC组、OVX2+ E2组与OVX2组比较,NE、DA含量明显增加(P<0.05),5-HT、5-HIAA含量明显减少(P<0.05);Sham2+GNC组与Sham2组比较,NE、DA、5-HT、5-HIAA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NC具有提高去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并可维持下丘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但未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则不宜补充GNC。  相似文献   

18.
BEMF对OVX-OP大鼠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肇  吴雪晖  许建中  孟萍  李起鸿 《重庆医学》2007,36(7):610-612,615
目的 观察BEMF对 OVX-OP大鼠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 OVX-OP的作用机制.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周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应用原位凋亡法计数腰椎松质骨骨细胞的凋亡指数、透射电镜观察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骨细胞Fas、bax、bcl-2表达情况.结果 与OVX组相比, EM组骨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EM组骨细胞活性增强,无明显凋亡征象,而OVX组骨细胞呈退行改变,可见异染色体凝聚、边集等典型细胞凋亡征象.EM组Fas阳性骨细胞数较OVX组显著性减少, bax阳性骨细胞数与bcl-2阳性骨细胞数比值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EMF对 OVX-OP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 OVX-O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减轻大鼠血管钙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雌性激素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方法制备30例维生素D3加尼古丁诱导雌性大鼠血管钙化模型,比较去势和去势补充雌激素对血管钙化的影响。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雌激素水平,并进行VonKossa染色、钙含量、45Ca2+沉积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结果钙化组大鼠血管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其间质内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主动脉钙含量、45Ca2+沉积及ALP活性分别较对照高2.5倍、3.3倍和2.4倍(均P<0.01)。预先去势的动物(去势+钙化组)钙含量、45Ca2+沉积及ALP活性分别较单纯钙化组升高28%、34%和20%(均P<0.01)。补充雌激素减轻去势+钙化组钙含量、45Ca2+及ALP活性分别低37%、37%和31%(均P<0.01)。结论去卵巢大鼠主动脉钙化程度加重,补充雌激素能减轻钙化,提示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拮抗钙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