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组、预处理(BIP)组,每组按照再灌注后12 h、1、2、3 d四个时间点平均分为4个亚组,制备缺血预处理模型,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12 h,MCAO组细胞凋亡发生率及血清中NSE的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1 d时达到高峰,以后时间点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BIP组各个时间点神经元凋亡发生率及血清NSE较MCAO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JNK)/应激化蛋白激酶(SAPK)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20 mg/kg、40 mg/kg、80 mg/k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P-p38MAPK、ERK1/2、P-ERK1/2及JNK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无神经行为学改变;各用药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各用药组p-p38MAPK及JNK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P-ERK1/2表达显著增加(P(0.05),p38MAPK及ERK1/2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和JNK/SAPK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增强ER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凋亡相关基因Fa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通过抗凋亡机制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加溶媒组、辛伐他汀预处理组,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予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Fas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加溶媒组相比,辛伐他汀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获不同程度改善(P〈0.05),脑组织Fas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通过抑制脑组织中fas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补阳还五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非开颅可逆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水肿、脑梗死范围、脑组织 MDA含量和 SOD活性、血清 NO和血浆 ET及 CGRP含量、脑组织钙含量和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补阳还五汤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面积 ,对脑组织 MDA、血清 NO、血浆 ET、脑组织钙含量和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 ,对脑组织 SOD活性和血浆 CGRP含量具有显著升高作用。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防止钙超载、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和参与调节 ET、CGRP、NO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F)在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于MCAO前1 h股静脉注射不同剂量SF100 mg/kg、50 mg/kg、20 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观察各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学评分,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及Westernblot检测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无神经学改变,SF100 mg/kg、50 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神经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各用药组间无明显差异.SF100 mg/kg、50 mg/kg、20 mg/kg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TUNEL阳性细胞率(%)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假手术组未见p-p38MAPK表达,缺血再灌注组p-p38MAPK显著增高,SF100 mg/kg、50 mg/kg、20 mg/kg对脑组织总p38MAPK表达影响不明显(P>0.05),主要下调p-p38MAPK表达.结论 阿魏酸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缺血发生后、长时间的再灌注之前,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循环的处理方法.与缺血预适应一样,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应用,所以比缺血预适应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黄饮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非开颅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地黄饮子10g/kg和20g/kg实验前连续灌胃给药7d。发现地黄饮子可显著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通过抗凋亡机制发挥脑保护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加溶媒组、ASA50mg/kg预处理组。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凋亡细胞数及AIF的表达。结果脑梗死体积ASA预处理组为(0.20±0.48)%,与模型加溶媒组(0.35±0.34)%相比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8±0.34)分获不同程度改善(P<0.05),脑组织AIF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AS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通过抑制脑组织中AIF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44只,分为假手术组(4只),对照组(20只)牛磺酸组(20只)。应用Bederson评分方法对大鼠脑缺血6、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脑血流变化。HE染色检测神经元核周体。结果牛磺酸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减小,神经功能改善;牛磺酸组缺血24 h后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血流供应改善;假手术组脑组织未出现神经元坏死的特征,牛磺酸组神经元核周体损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牛磺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小时后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芪多糖预处理组(AP组),每组20只;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神经细胞损伤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ax的阳性表达。结果:光镜和电镜下,HE染色F各组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改变,黄芪多糖预处理组(AP组)和缺血再灌注组(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黄芪多糖预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损伤轻;假手术组Bax蛋白表达极弱,缺血再灌注组和黄芪多糖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h出现在接近缺血核心区,6h后表达增多,24h达到高峰,72h开始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黄芪多糖预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多糖预处理组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黄芪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黄芪多糖可通过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探究沉默CircRNA-100395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6只大鼠,按照脂质体2000说明书对细胞进行转染CircRNA-100395 mimics及CircRNA-100395 inhibitor,将其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过表达组、沉默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各组CircRNA-100395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APK蛋白、磷酸化p38蛋白(p-p38)、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量;比较各组心率、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收缩压(LVSP)。结果:缺血预处理组、过表达组CircRNA-100395表达量、LVSP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心率、LVDP水平及MAPK通路蛋白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组CircRNA-100395表达量、LVSP水平明显高于缺血预处理组、过表达组,LVDP、心率水平明显低于缺血预处理组、过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MAPK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及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均较脑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同时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亦较脑缺血再灌注组降低。结论阿司匹林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形态学改变,探寻更为有效的脑保护药物及防治方法。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结束后取脑固定。经视交叉平面冠状切取脑组织厚2mm,包含新皮质(主要是额顶叶)、视前区及梨状区、纹状体、海马和丘脑。切成3μm的切片,行HE染色观察额顶叶皮质区及海马CAl区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脑额顶叶皮质区和海马CAl区核固缩性改变、细胞质嗜酸性改变较假手术组、缺血预处理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在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2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均分成为Sham组、Sham+磷酸肌酸钠组、LIRI组、LIRI+磷酸肌酸钠预处理组各8只。观察各组肺功能、肺组织学病理检查、肺水肿、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凋亡染色,探讨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对肺的保护作用。结果 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显著降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肺水肿程度,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下降表达,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炎症介质表达,降低肺组织细胞凋亡率。结论 磷酸肌酸钠预处理能够减轻大鼠LIRI,其可能的肺保护机制即是通过抑制活性氧生成和减少肺组织凋亡和抑制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小莜 《山东医药》2009,49(52):48-49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清洁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P+I/R组各12例,分别进行相应处理,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MDA)活性,测量肺脏湿重/干重比值(W/D).结果 光镜下I/R组肺泡腔内明显出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组织、细胞结构紊乱;IP+I/R组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肺泡间隔出现断裂,无明显出血、水肿,组织、细胞结构仍清晰.与Sham组比较,I/R组W/D增加、MDA活性降低、MPO升高,IP+I/R组与I/R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P能够减轻大鼠I/R肺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肺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等机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后处理是指在缺血发生后、长时间的再灌注之前,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循环的处理方法.与缺血预适应一样,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的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应用,所以比缺血预适应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缺血预处理(IPC)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IPC在肠I/R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进行4次循环的5min夹闭/Smin开放(即IPC),24h后实施缺血30min再灌注24h,制作I/R损伤模型。检测IPC后肠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以NO2^-/NO3^-代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观察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检测血清NO及血浆二氨氧化酶(DAO).采用Chiu评分法观察肠组织损伤情况。结果IPC后肠组织NO、SOD含量下降.而MDA含量明显升高,肠肌间丛NOS阳性神经元数明显降低,DAO水平明显降低,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IPC对I/R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理与灭活了氧自由基,降低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缺血预处理(IPC)为标准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心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体外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n=8)、丙泊酚预处理组(B组,n=6)、IPC组(C组,n=6)及5 羟癸酸(5 HD)对照组(D组,n=8)、5 HD加丙泊酚预处理组(E组,n=6)、5 HD加 IPC组(F组,n=7)共6组。连续记录各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冠状动脉流量变化,进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评分,并计算心脏梗死面积。结果:B、C、E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冠状动脉流量、心律失常评分、梗死面积显著优于A组,以C组最显著(P<0.01或0.05),而D、F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预处理与 IPC均可改善体外大鼠心脏再灌注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冠状动脉循环受损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缩小心脏梗死面积,但丙泊酚上述保护效应较 IPC弱。阻滞线粒体 KATP通道开放对丙泊酚预处理作用无影响,推测该通道与其保护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对小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IIR)所致多器官损伤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给予不同实验方法处理:A组:假手术对照组,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其余手术过程同其他组;B组:小肠缺血再灌注组,经T型管吸入空气;C组:缺血前10 min CO吸入组,按吸入CO浓度(100μL/L,250μL/L)分为两个亚组(C1组和C2组);D组:再灌注开始时CO吸入组,按吸入CO浓度(100μL/L,250μL/L)分为两个亚组(D1组和D2组);E组:再灌注后60 min CO吸入组,按吸入CO浓度(100μL/L,250μL/L)分为两个亚组(E1组和E2组).实验结束时取不同组织以免疫蛋白印迹杂交法检测p38 MAPKs的密度表达.结果:与对照组A组比较,单纯IIR的B组的小肠、肺、肝组织中p38 MAPKs蛋白表达升高,但不显著(0.468±0.213 vs 0.474±0.151;0.439±0.111vs 0.482±0.103;0.622±0.112vs 0.654±0.016,all P>0.05);与单纯IIR的B组比较,外源性应用CO的C1、C2、D1、D2、E1、E2组的小肠、肺、肝组织中p38 MAPK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1.540±0.346,1.626±0.277,1.365±0.233,1.483±0.265,1.353±0.234,1.372±0.2731 vs 0.474±0.151;1.654±0.211,1.701±0.101,1.398±0.245,1.444±0.272,1.288±0.218,1.366±0.244 vs 0.482±0.103;1.695±0.234,1.723±0.213,1.423±0.221,1.586±0.254,1.322±0.261,1.411±0.296 vs 0.654±0.016,均P<0.05).结论:调节细胞内p38 MAPKs表达是外源性CO防治IIR所致多器官损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腔内线栓法制备动物模型,检测纳洛酮治疗组及对照组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PO含量明显增加(P〈0.05),应用纳洛酮后缺血侧脑组织MPO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纳洛酮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纳洛酮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