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全凭静脉靶控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凝血系统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94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施行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施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麻醉。记录和比较两组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和比较两组凝血系统相关指标差异,相关指标包括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血小板(PLT),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较短(P〈0.05);两组内:麻醉前30 min与术后6 h a PTT、TT、Fbg、PLT存在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麻醉前30 min a PTT、PT、TT、Fbg、PL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 h及24 h观察组a PTT分别为(31.96±3.22)s、(28.03±3.49)s、TT分别为(14.63±3.72)s、(14.10±3.56)s显著较对照组短、Fbg为(4.96±1.82)g/L、(4.61±1.44)g/L显著较对照组低、PLT为(157.96±37.88)×10~9/L、(148.67±35.47)×109/L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P〈0.05)。结论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凝血系统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不同,相比于其它麻醉方法,全凭静脉靶控麻醉对患者凝血系统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较小,临床行腹部手术时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 Narcotrend监测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arcotrend组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接受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根据心率、血压及患者体动调节麻醉深度。Narcotrend组患者术中根据Narcotrend值(NI)调节麻醉深度,将NI维持在D 2~E 0。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及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相对应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rcotrend组患者丙泊酚用量(186±13)mg比对照组(255±18)mg减少, Narcotrend组苏醒时间(4.2±0.5)min和定向力恢复时间(4.9±2.0)min较对照组[(8.5±0.6)min、(9.8±2.6)min]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无痛肠镜检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恢复和清醒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邢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67-16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3月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120例样本的临床资料,并与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相同样本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毕SBP(138.7±16.2)mmHg明显高于诱导前的(120.2±10.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皮时SBP值(141.5±13.3)mmHg与诱导前的(122.6±16.I)mmHg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的HR值与诱导前(84.8±12.2)次/min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的HR值与诱导前HR值(86.3±15.4)次/min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术后清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过程中的躁动情况3.33%比较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其复合异丙酚行全凭静脉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舒适、安全的优点,是全凭静脉麻醉较理想的配伍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七氟醚静脉及吸入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的7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行七氟醚静脉及吸入复合麻醉,对两组患儿诱导前、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诱导前、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比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具有术后恢复快特点,安全可靠,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5.
鄢庆林 《中外医疗》2013,32(2):131-13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方法相同,观察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时间、术后苏醒情况、拔管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诱导期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相似(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问答切题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30min,伤口疼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拔管后24h两组VAS评分相似(P〉0.05);观察组患者无恶心、呕吐等发生,对照组有8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麻醉更平稳、可控性强、苏醒迅速、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从而为寻找更安全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进行择期手术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静吸复合麻醉择期手术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呼之睁眼时间、麻醉清醒后患者对术中疼痛的回忆、术后24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心率为(75±9)次/min,低于本组诱导前心率[(83±9)次/min]及对照组术中心率[(80±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烦躁2例(2.04%)、恶心2例(2.04%),低于对照组[7例(7.14%)、9例(9.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其可控性、麻醉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时对开颅血肿清除术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吸复合,n=44),麻醉维持:1%~2%异氟醚+芬太尼5~8μg/kg;B组(全凭静脉麻醉,n=43),麻醉维持:舒芬太尼0.03~0.05μg/(kg·min)+异丙酚0.5~1 mg/(kg·h)。两组均于术前30~45 min停药,记录两组停药时(T0)、缝头皮(T1)、术终包扎时(T2)、患者有呑咽反射时(T3)、气管拔管时(T4)、拔管后1 min(T5)、拔管后5 min(T6)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值。记录麻醉出现呑咽反射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在T1~5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明显增高(P〈0.05);B组出现呑咽反射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时,其血液动力学稳定,全麻恢复迅速,拔管迅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脑电双频指数,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平均动脉压(96.1±13.5)mmHg,心率(78.1±4.5)次/min。同时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探讨亚剂量氯胺酮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5 年2~10 月收治的80 例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亚剂量氯胺酮辅助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停止麻醉药后10、30 和60 min时Ramsay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1 和3 h,术后1、3和7 d 时的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切皮前、胆囊切除时和拔管30 min 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术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腔镜胆囊术老年患者术后3 d 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腔镜胆囊术老年患者麻醉后恢复情况(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NF-α、IFN-γ 和IL-6 与患者MMSE 评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 <0.05)。结论亚剂量氯胺酮辅助全凭静脉麻醉能够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20-123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对肩袖损伤患者术中血压、术野评分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予以全凭静脉麻醉,试验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MAP与HR、术野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拔管后(包括拔管时与拔管后5 min)的MAP与HR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试验组拔管后(包括拔管时与拔管后5 min)的MAP与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20 min、40 min及60 min时的术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舒芬太尼用量[(0.38±0.11)μg/kg]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23)μg/kg],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7.7±1.6)次]也明显少于对照组[(12.5±2.1)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试验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可更好地维持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手术清晰度,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尼卡地平联合羟乙基淀粉容量填充对单纯静脉麻醉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择期进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在给予尼卡地平开始10-2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进行容量填充。观察组在诱导前1min静脉输注尼卡地平10μg/kg,然后以1μg.kg-1.min-1微量泵注入;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调节丙泊酚浓度使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控制在40-60的范围内。记录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850.7±139.3ml)、清醒时间(6.2±2.5)h和拔管时间(8.1±2.6)h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平均值为82.5±15.7,明显比对照组93.5±17.6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平均值为90.6±10.5,明显高于对照组75.3±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浓度平均值和BIS平均值分别为2.5±0.4μg/ml和52.8±3.4,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的3.2±0.8μg/ml和4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卡地平联合羟乙基淀粉容量填充对单纯静脉麻醉能减少脊柱手术丙泊酚用量,同时能够保持手术所需麻醉深度,维持血流血压的稳定性,缩短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可为外科手术提供良好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动脉血压及脉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及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 h、手术操作时以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及脉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0.5 h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24 h及72 h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因此,硬膜外麻醉更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34例。对照组以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氯化琥珀胆碱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异氟醚作麻醉维持;观察组以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诱导,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作麻醉维持,其余用药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室后、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前、术毕各时间点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后心率低于对照组、术毕心率高于对照组,诱导后、插管后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前诱导更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吴世贵  刘吉生  陈尔标 《海南医学》2014,(19):2833-2835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快通道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Steward麻醉苏醒评分及神经内分泌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Steward≥4分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前血浆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开始后观察组患者在切皮后、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 h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快通道麻醉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快的术后苏醒,同时降低了麻醉及手术操作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减少了麻醉损伤,且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患者20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T麻醉深度监测组(N组)、经验给药组(E组),每组104例。N组采用NT麻醉深度监测给予麻醉药,E组采用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判断给予。分别于入室、诱导即刻、插管、切皮、进腹、探查、关腹、缝皮、意识恢复、气管拔管、出室等11个时间点,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NT分级(NTS)、NT指数(NTI);记录镇静药总量、肌松药总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应用SPSS 12.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生命体征均比较平稳;N组较E组MAP、HR变化更为平稳(P〈0.05),RR、SpO2无明显变化。N组较E组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及多沙普用量均减少(P〈0.05),芬太尼用量无明显变化;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均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NT麻醉深度监测仪用于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控制麻醉深度,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缩短复苏过程,且能避免术中知晓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肌松监测在气管拔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择期外科手术患者共100例,ASA分级I~Ⅱ级.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方式确定拔管时机,实验组患者使用肌松监测仪四个成串刺激确定拔管时机,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总用量为(19.16±8.12)mg、术后苏醒时间(18.34±4.82)min、术后拔管时间(15.11±19.24)min,麻醉药物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气管拔管后15min、30min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00%、4.00%,拔管后低氧血症总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低氧血症总发生率为28.00%,实验组拔管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松监测下气管拔管时机把握更准确,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64例行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Ⅰ组(全身麻醉)和Ⅱ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及术后的SBP、DBP、HR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6h、12h、24 h 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术中、术后SBP虽然较麻醉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且Ⅰ组与Ⅱ组患者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的DBP、HR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2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及术后6h也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降低,且Ⅰ组较Ⅱ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睁眼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应答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效果好,是一种适合老年骨折患者首选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子宫肌瘤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组术后镇痛药物为罗哌卡因,对照组为布比卡因。结果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显著性延长(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2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24h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减少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提高VAS评分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男性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行全身麻醉成年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A组)全身麻醉诱导前按照常规操作插导尿管;观察组(B组)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变化、躁动情况以及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7%,观察组为73.3%。结论全麻男性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与全身麻醉复合不同成分局麻药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气管内全麻术后芬太尼静脉泵镇痛;BL组与BLF组气管内全麻复合双侧颈浅丛阻滞,BL组局麻药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BLF组局麻药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1 μg/kg芬太尼.三组均采用相同药物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并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T0)、切皮(T1)、切皮后15 min(T2)、缝皮(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5 min (T5)、气管拔管后10 min(T6)的血压及心率变化、麻醉药物用量、苏醒及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时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MAP和HR在T1-6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丙泊酚(10 mg/mL)及瑞芬太尼(40 μg/mL)输注速率,A组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甲状腺至切除,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苏醒、拔管及开口回答问题时间,A组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12、24 h疼痛VAS评分,A组在2h内评分明显高于BL组和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术后4、6h评分高于A组与B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h后A组与BLF组疼痛时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组4h内VAS评分与BL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例发生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L组(3例)和BLF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组与B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平稳,麻醉药用量少,苏醒快且平稳无躁动,术后镇痛效果好,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可安全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