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人肺癌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RK蛋白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77例肺癌标本和20例肺良性病变的组织,通过常规石蜡包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K2蛋白表达。结果:肺癌组和对照组ERK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9%和20.0%,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ERK2蛋白表达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即鳞癌和腺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肺癌之间比较,ERK2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ERK2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ERK2蛋白的高表达;ERK2蛋白的高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无关,而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ERK2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及发展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ERK1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11例正常胃粘膜组织、2 3例胃癌组织、2 6例肠上皮化生及 2 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RK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ERK1的表达在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组织中呈逐级递增的趋势 (P <0 0 1)。结论 :ERK1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RK1和ERK2蛋白在60例乳腺癌,10例乳腺良性肿瘤,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RK1和ERK2在乳腺癌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乳腺及乳腺良性肿瘤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Ⅲ~Ⅳ期表达高于Ⅱ期和Ⅰ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表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ERK1和ERK2在高、中、低分化乳腺癌中无显著差异,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ERK的过度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P—ERK的表达特点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6例卵巢浆液性肿瘤(其中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11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12例,卵巢浆液性癌33例)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p—ERK蛋白检测。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织的过表达率为75.6%(25/33),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的过表达率为41.7%(5/12),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它们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浆液性癌组织过表达率高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P〈0.05);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K与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可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其磷酸化状态(p-ERK1/2)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肾癌患者的肾癌组织及距离病灶超过3 cm的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K1/2及p-ERK1/2表达情况,比较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Fuhrman分级与癌组织ERK1/2及p-ERK1/2的关系,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癌组织中ERK1/2、p-ERK1/2与肾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肾癌组织中ERK1/2及p-ERK1/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患者癌组织ERK1/2及p-ERK1/2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Fuhrman分级为G2+G3者的癌组织中ERK1/2及p-ERK1/2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Fuhrman分级为G1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ERK1/2、p-ERK1/2阴性表达者,肾癌组织中ERK1/2、p-ERK1/2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情况较差(P<0.001).结论:ERK1/2及p-ERK1/2在肾癌组织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Fuhrman分级及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人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肝手术标本(纤维化肝组织和远癌的纤维化肝组织,以正常的肝组织做对照),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正常肝和不同程度纤维化肝组织中ERK的表达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RK的表达增加。结论:ERK参与并介导其中的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其不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 tein kinase,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参与介导生长、发育、分裂、分化、死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多种细胞过程,普遍存在于多种生物,包括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MAPK家族本身又是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的下游激酶,是多条信号通路的汇总点。迄今为止已发现 MAPK 家族有4个成员:(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llular sig 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又称为P42/44MAPK; (2) c Jun氨基末端激酶(c Jun N terminalkinase, JNK),又称为应激激活蛋白激酶( stressacti…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而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工作者重视,近年来关于脑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不同脑区的神经元对缺血有不同的敏感性。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ATP的耗竭、钙离子移位、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的释放、自由基形成等。最近,一种与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相关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又受到注目,其家族成员成为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乳腺腺病、乳腺纤维腺瘤、原发性乳腺癌病灶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xtracellular signal-reg- ulated kinase 2,ERK2)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腺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中磷酸化ERK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8.10%(8/21)、66.67%(14/21)、87.50%(84/96),磷酸化ERK2蛋白表达在三种疾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3=25.044,P=0.000);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乳腺腺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原位癌、乳腺浸润性癌中磷酸化ERK2蛋白表达的平均OD值分别为0.655、0.818、0.882、0.933,乳腺癌中磷酸化ERK2表达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一致;乳腺癌ERK2蛋白表达情况在不同年龄段有统计学意义(χ~2=5.677,P=0.017);乳腺癌ERK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乳腺癌中ERK2磷酸化增强与癌细胞生长活性增加有关,ERK2在判断乳腺良恶性疾病时具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在实验性应激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浸水束缚(water-immersion restraint,WIR)应激实验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检测WIR应激5 min、15 min、30 min、1 h、2 h和3.5 h各时间点的胃黏膜ERK1/2活化情况,并观察特异性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1 mg/kg,iv.)对胃黏膜损伤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ERK1/2和caspase-3表达,激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ERK1/2活性,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和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Northern印迹检测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采用溃疡指数(UI)计分和病理学检查评价胃黏膜病变程度, TUNEL技术检测和定量细胞凋亡.结果:正常大鼠胃黏膜仅检测到极微弱的磷酸化ERK1/2表达,WIR应激15 min后胃黏膜ERK1/2即发生活化并于3.5 h后达到峰值.PD98059抑制ERK活化后,胃黏膜AP-1和NF-κB活性及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显著下调,胃黏膜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同时伴有胃黏膜caspase-3活化和凋亡轻度增加.结论:ERK1/2活化在浸水束缚应激诱导的胃黏膜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m 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RKI和ERK2蛋白在50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RK1和ERK2在卵巢癌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Ⅲ~Ⅳ期表达高于Ⅰ~Ⅱ期,差异显著(P〈0.05)。ERK1和ERK2与卵巢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关。结论:ERK的过度表达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Severalstudieshaveshownthatatrialfibrillation(AF)isalwayscompaniedwithchangesintheelec trophysiologicpropertiesofatrialmyocytesandalter nationsinthestructureoftheatrialtissue[1— 4 ] .Atri alfibrosisisoneoftheimportantalternationsinthestructureoftheatrial…  相似文献   

13.
朱涛  曹虹  屈淑平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0):1247-1248,1295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收集了55例病理学确证的结肠癌组织标本(病例组)和30例结肠癌癌旁的正常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其MMP-2、uPA的表达。结果病例组中的MMP-2、uPA的表达率分别为74.54%、61.82%,对照组的MMP-2、uPA的表达率分别为33.33%、16.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2,χ2=13.737,P〈0.001;uPA,χ2=15.938,P〈0.001)。结肠癌组织中MMP-2、uPA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均〈0.05)。MMP-2与uPA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72,P=0.000)。结论MMP-2、uP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结肠癌发展及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4.
p-ERK1/2及ERK2mRNA在哮喘大鼠气道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哮喘大鼠气道中表达变化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是否参与了哮喘气道重构这一病理过程。方法1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各6只。以腹腔注射10%卵蛋白和1%卵蛋白雾化吸入复制慢性哮喘模型。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法检测p-ERK1/2及ERK2mRNA在不同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象分析。结果(1)哮喘模型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2)哮喘组p-ERK1/2及ERK2mRNA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3)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p-ERK1/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858,r=0.848,P均〈0.05),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ERK2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918,r=0.860,P均〈0.05)。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p-ERK1/2及ERK2mRNA表达上调,并与气道重构密切相关,该结果提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参与了气道重构中平滑肌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CN1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6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CN1和Mel-18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 CCN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79%,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1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9.29%,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CN1和Mel-1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2, P<0.05)。结论 CC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上调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下调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新的预测结肠癌恶性程度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在常规H -E检测为阴性的淋巴结中检出免疫标记阳性的大肠癌与乳腺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大肠癌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30 3个 ,分别使用常规H -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观察两种方法在检测肿瘤淋巴结微转移中的区别。结果 :H -E染色中共有 35个淋巴结发生微转移 ,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出共有 5 4个淋巴结转移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结论 :对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和乳腺癌有必要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微转移 ,以便更准确确定临床分期及判断预后 ,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两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的HT-29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Genistein及Tyrphostin AG1478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对肿瘤细胞PC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分析Genistein及Tyrphostin AG1478对结肠癌细胞ERK-1及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Genistein及Tyrphostin AG1478对HT-29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表明,Genistein及Tyrphostin AG1478明显下调HT-29细胞PCNA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发现,两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抑制ERK表达,但能够抑制ERK磷酸化.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及Tyrphostin AG1478能有效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ERK表达及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4v6、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结肠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D44v6、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v6及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09%(32/47)、74.47%(35/47),CD44v6及Ezrin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5.00%(5/20)、100.00%(20/20),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zrin蛋白、CD44v6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胞浆,在正常肠组织主要表达于胞膜。结论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结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Ezrin蛋白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