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吸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COPD的抗氧化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不吸烟组和吸烟1个月组、2个月组、3个月组,每组8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结果①吸烟1个月、3个月组血清GSH(327±199)μmol/L,(392±136)μmol/L均较不吸烟组(294±156)μmol/L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3个月组血清GSH(392±136)μmol/L较2个月组(174±7)μmol/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ALF中GSH含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吸烟2个月组血清SOD活力(116±36)kU/L较不吸烟组(104±13)kU/L、吸烟1个月组(100±13)kU/L、吸烟3个月组(100±12)kU/L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ALF中SOD活力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吸烟各组血清及BALF中MDA含量均较不吸烟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吸烟时间引起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不同。抗氧化能力减弱所致氧化/抗氧化失衡是吸烟导致COPD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维A酸对实验性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检测其MMP-9的变化并对其机制的探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用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大鼠用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及酶联免疫试验观察肺组织MMP-9表达情况。结果:模型MMP-9的活性和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组MMP-9的活性和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A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维A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吴波  徐冰  黄添友  王金锐 《药学学报》1996,31(4):241-245
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连续po维A酸70 mg·kg-1·d-1共14小成功地建立了骨质疏松模型。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大鼠松质骨和密质骨骨量明显丢失,与对照鼠相比,p<0.05。模型大鼠骨组织形态发生显著病理改变,胜骨骨小梁密度减少、间隙增大,胫骨中段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反映骨细胞活性与功能的各项参数变化表明,维A酸对类骨质形成和骨基质钙化无明显影响,但使破骨细胞活性与功能显著增强,从而促进骨吸收,使骨代谢处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负平衡状态,导致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症。实验还观察到模型大鼠体重减轻,前列腺和精囊重量减少,肾上腺和脾脏肥大,但血中性激素和反映骨代谢状况的生化指标Ca,P和ALP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维A酸胶囊中维A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维A酸胶囊中维A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在硅胶GF254板上,以氯仿-甲醇-甲酸(9:1.2:0.3)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测定,测定波长290nm,参比波长370nm。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点样量在1.02-5.10μg(r=0.9982)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9%。结论:提取方法简便,胶囊中其它中药成分无干扰,测定方法准确,可用于本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诱导细胞分化剂全反式维A酸(AT-RA)对雌孕激素诱导性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维A酸受体α(RAR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ATRA低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高剂量组(E组),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测量并计算大鼠子宫湿重、子宫系数、子宫各径线数值,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子宫平滑肌病理改变,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子宫肌层组织内RARα、iNOS的表达情况。采用经典细胞诱导分化剂ATRA诱导细胞分化,观察对子宫肌瘤形态学上的改变及肌层中RARα、iNOS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量雌孕激素冲击12周可制备理想的子宫肌瘤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子宫湿重等各径线值均明显增加(P<0.01);大体观子宫色泽晦暗,明显肿胀、结节;镜下大鼠子宫平滑肌增生,细胞排列紊乱。模型组中RARα、iN-OS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ATRA治疗后iNOS的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强度雌孕激素依赖可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子宫肌瘤发生中NO明显诱生,且RARα的表达增加;诱导细胞分化能明显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可能是通过与其受体RARα结合抑制NO诱生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全反式维A酸给药4周对大鼠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A酸(ATRA)重复给药4周对大鼠的毒性反应,初步确定其主要毒性靶器官及毒性反应性质和程度。方法 SD大鼠ig给予ATRA 10,50和250 mg.kg-1,每日1次,连续4周,每日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和死亡情况,每周记录体质量和摄食量。停药第1天和第15天分别处死部分大鼠,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测,测定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并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TRA 250 mg.kg-1组给药14 d后,大鼠出现竖毛、自主活动减少、四肢乏力、眼睑部脱毛出血和呼吸急促等症状,给药18 d后大鼠出现死亡,体质量在给药7 d后随给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P<0.01),同时摄食量随给药时间延长逐渐减少(P<0.05)。停药后第1天,与溶剂对照组比较,ATRA250 mg.kg-1组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和肌酐明显下降,球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甘油三酯明显上升(P<0.01),同时血糖升高,肌酸肌酶显著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数明显降低(P<0.0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明显减少(P<0.05);心、肝、脾、肺、肾和肾上腺系数较溶剂对照组明显升高,胸腺系数明显降低(P<0.01)。ATRA组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肝细胞水肿,十二指肠上皮变性、坏死,脾巨核细胞增多。停药后第15天,ATRA组的毒性反应症状有所恢复。结论 ATRA250 mg.kg-1能造成大鼠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同时存在一定的粒系增生和骨髓抑制现象,对大鼠肝和生殖系统有损伤。  相似文献   

7.
郭韶梅  王爱平 《江西医药》2009,44(6):533-53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情况及罗红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A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规治疗组(B组)和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规加罗红霉素(RXM)治疗组(C组)于发病初及治疗4周后检测肺功能,测定血清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正常体检者及C组治疗后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OD及CA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SOD、CAT与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31,0.621,P均〈0.01),MDA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r=-0.438,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罗红霉素通过调节COPD急性加重期者氧化/抗氧化失衡而减轻气流受限,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复方维A酸乳膏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维A酸乳膏中的维A酸进行了定性分析,对处方中的维生素B6、Cl^-进行了理化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维A酸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99.92%,RSD=0.90%(n=10)。结论:本法可用于控制复方维A酸乳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琰  刘玉玲  王慕邹 《药学学报》2000,35(9):688-691
目的 研究维A胺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反相色谱法中维A胺酸在0.05~0.5 μg.μ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 ng;正相色谱法中,维A酸的检出限为5 ng;并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了3批维A胺酸样品。结论 维A胺酸及其异构体分离良好,样品中未检出维A酸和对氨基苯甲酸。反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维A胺酸及其杂质的质量控制;正相色谱法对维A胺酸、维A酸和对氨基苯甲酸分离较好,可用于控制维A胺酸中可能存在的原料维A酸和对氨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维A酸和异维A酸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_(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90∶10∶0.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8nm。进样量20μL。结果:维A酸在4.4~17.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8.127×10~3C 8.5698×10~2(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7%)。异维A酸在1.083~4.33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03.73C 2.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而且与其他降解产物能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王爱平  郭韶梅 《江西医药》2012,47(10):858-859,927
目的评价吡那地尔(ei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COPD合并PH的患者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89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那地尔缓释胶囊25mg,2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肺动脉压收缩压(PAPs)、内皮素-1(ET-1)、动脉血氧分压(Pa02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Iti,(PaC02)、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6min步行距离(6MWD)及血压(BP)。结果A组治疗后PAPs、ET-1、PaCO2、及BP均有明显下降,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愀0.05);而PaO2、FEV1%Pred、FEV1/FVC%及6MWD有显著提高,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n通过降低血浆ET-1浓度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中药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中药。治疗前和治疗后10d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测定血气分析值、血浆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自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NF—KB、TNF-α、IL-8、CRP水平以及血气分析和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显效率为85.3%,明显高于对照组64.7%(P〈0.05)。结论清热化痰中药可以通过抗感染、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洛阳东方医院住院AECOPD患者84例,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诱导痰和血清中PCT水平,与同期COPD稳定期作对照;AECOPD诱导痰、血清PCT浓度,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行相关分析;按COPD分级标准分组,比较各组诱导痰、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诱导痰、血清PCT水平明显增高(t=2.87、t=2.39,P<0.01),诱导痰、血清PCT水平均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61、r=-0.55,P<0.05),肺功能严重障碍诱导痰PCT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PCT水平对判断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肺功能严重障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肌抗阻力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在康复护士指导下进行持续8周的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包括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和腹肌抗阻训练。腹肌抗阻训练时及训练前后均给予双鼻氧管低流量持续吸氧1 h。对照组采用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进行血气分析( PaO2、PaCO2)、肺功能检测(FEV1、FEV1/FVC%)和呼吸肌生理学指标检测(MIP、MEP)。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tPaO2=2.95、tPaCO2=2.07)、肺功能比较(tFEV1=2.38、tFEV1/FVC%=2.04)及呼吸肌生理学指标比较(tMIP=6.40、tMEP=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tPaO2=19.23、tPaCO2=3.05)、肺功能比较(tFEV1=2.67、tFEV1/FVC%=4.19)及呼吸肌生理学指标比较(tMIP=9.09、tMEP=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呼吸肌抗阻力呼吸训练可提高COPD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提高肺功能有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COP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FVC、FEV1和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分别为(1.90±0.19) L、(2.26±0.25) L和(68.41±5.65)%,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观察组)=9.92,11.62,9.72;t(对照组)=9.70、8.76、9.41,均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t=8.37、7.72、7.52,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7,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试验(6 MWT)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金水宝胶囊口服。对比干预后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距离(6 MWD)和SGRQ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经过干预后, SGRQ评分包括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以及总评分和6 MWD结果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提高六分钟步行距离,降低SGRQ评分,减少气道阻塞程度,防止支气管痉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1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OPD的漏诊率及肺功能检测情况.结果 135例COPD患者漏诊63例,漏诊率为46.7%.漏诊率随COPD的严重程度增加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COPD组患者的FEV1%、FEV1/FV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COPD的严重程度增加,FEV1%、FEV1/FVC(%)均呈降低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肺功能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必要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以利于COPD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患者,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02、PaC02值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后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长,并和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上,采取中西药结合配合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SD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建立及全反式维甲酸干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对猪胰蛋白酶复制的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猪胰蛋白酶(porcine pancreatic elastase,PPE)复制的大鼠肺气肿模型,将体重170~220 g的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模型组(P)、小剂量ATRA治疗组(R1)、中剂量ATRA治疗组(R2)、大剂量AT-RA治疗组(R3)、棉籽油组(C)各10只。后5组向大鼠气管内滴注1U·g-1PPE,N组同样滴注等量生理盐水,饲养76d,治疗组和棉籽油组分别向大鼠腹腔内连续注入大、中、小剂量ATRA和棉籽油14 d。测量干预前后的大鼠肺体积,血气分析和病理形态学图像分析了解不同浓度ATRA对于PPE复制的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R1、R2、R3组、P组、C组的大鼠肺体积明显大于N组(P<0.01),C组和P组的肺体积无差异,各治疗组的肺体积较P组有差异,各治疗组之间的肺体积无差异。肺泡形态学结果显示R1、R2、R3组、P组、C组与N组比较,每个视野内的肺泡数(Na)明显减少,平均肺泡面积(MAA)增大,平均内衬间隔(MLI)较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R1、R2组相对于P组Na增加,MAA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无差别;R3组、C组和P组的各指标无明显差别。血气分析结果P组、R1、R2、R3组和C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N组升高,P组、C组和R3组的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值明显低于N组,R1、R2组的PaO2、SaO2值与N组无差异,与P组也无差异。结论中、低剂量组的ATRA对肺气肿模型的治疗在肺泡修复上明显效果,但肺功能的改善不明显;大剂量组ATRA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患者68例,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呼吸功能训练,检测呼吸训练前后患者肺功能的主要指标。结果:56例患者完成最后的试验研究,其呼吸训练前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分别为:VCmax(2.85±0.71)L、FEV1(1.95±0.64)L、FEV1/FVC(68.81±9.86)%、PEF(5.21±1.91)L/s;呼吸功能训练后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分别为:VCmax(3.10±0.95)L、FEV1(2.29±0.99)L、FEV1/FVC(74.24±13.09)%、PEF(5.84±1.77)L/s,经比较各项指标呼吸训练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呼吸训练能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