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的疗效.方法 22例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其中男12例,女10例,中位年龄42.5岁,均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治疗方案为三氧化二砷10 mg·d-1,静脉滴注,每月给药15 d,总疗程4个月,同时服用沙利度胺200~400 mg·d-1.对照组10例,单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剂量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基本缓解12例(54.5%),部分缓解8例(36.4%),总有效率约为91%;对照组3例基本缓解(30%),2例部分缓解(20%),总有效率50%.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MDS-RA是有效的,且不良反应轻微,总有效率达91%,值得进一步应用总结.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分析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9.2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2.31%,但不良反应发生率(30.77%)较对照组(65.38%)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较单一治疗沙利度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选择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学军 《当代医学》2011,17(3):134-135
目的观察环孢素(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MDS患者均接受司坦唑醇片基础治疗,现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沙利度胺治疗,治疗组予以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64.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发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结论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可显著提高MDS患者的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患者28(男18,女10)例,平均年龄58(32~73)岁. 按WHO新诊断分型(2000年),RA 8例,RARS 4例,RCMD 7例,RAEB 6例,MDS-U 1例,MDS/MPD 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沙利度胺及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联合使用三氧化二砷及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即实验组有效率为63.33%(19/30),对照组为36.67%(1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67%(11/30),对照组为46.67%(14/3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7,P=0.432).结论 联合使用沙利度胺及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比单一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结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临床分型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20例应用三氧化二砷10 m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1,0~15 min后维生素C 5~10 g静脉滴注,同时服用沙利度胺100~200 mg/d;对照组34例应用雄激素、全反式维甲酸、小剂量化疗、干扰素、环孢素等。结果难治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铁粒幼(RA+RAS)组治疗组有效率55.56%(5例),难治性贫血和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铁粒幼(RA+RAS)组对照组有效率28.57%(6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治疗组有效率72.72%(8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对照组有效率15.38%(2例),RAEB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随访1年,两组白血病转化、输血依赖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2)。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及大剂量维生素C方案治疗MDS,临床疗效确切,但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袁文志 《当代医学》2013,(33):115-11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1日-2013年2月28日就诊的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口服康立龙药物,2 mg/次,3次/d,口服环孢素A药物,每次剂量为3 mg/kg,1次/d);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沙利度胺药物联合治疗(初始计量为200 mg/d,于患者睡前口服,若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则将给药剂量每周递增,递增幅度为每天用药量增加100 mg,给药最大剂量为60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给药1个月为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应用沙利度胺药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10-112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雄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等治疗6个月。观察组予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象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Plt、WBC水平分别为[(89.12±16.85)g/L]、[(90.56±13.90)×10~9/L]、[(5.46±1.31)×10~9/L],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b、Plt、WBC水平[(73.12±11.37)g/L、(85.61±12.05)×10~9/L、(4.13±0.41)×10~9/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象,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及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研究高危MDS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LD-Arac10~15mg/m2,每12h1次皮下注射,15~21天1疗程,间隔10~15天重复。沙利度胺100mg·d-1,早、晚2次口服,无严重副作用者每周递增50mg·d-1,最大剂量300mg·d-1。结果完全缓解12例(44%),部分缓解6例(22%),3例进步,6例无效,总有效率66%。9例(33%)在治疗中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LD-Arac和沙利度胺治疗高危MDS确有明显疗效,无严重骨髓抑制,无感染及出血,明显改善高危MDS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沙利度胺曾因其致畸作用而被禁用,但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让人们对它有了新的认识。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沙利度胺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免疫调节以及抗血管新生作用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者就近年来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低危MDS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沙利度胺环孢素A,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VEGF、TNF-α水平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能够改善MDS病情,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清君  冷青  季征 《中国医疗前沿》2011,(2):46+39-46,39
目的分析环孢素A(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21例低危hypo-MDS患者,随诊观察有效率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2%(16/21),全部患者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hypo-MDS患者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环孢素A(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环孢素A(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18例低危hypo-MDS患者,随诊观察有效率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4.4%,全部患者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环孢素A(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低危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沙利度胺联合雄激素及维甲酸治疗MDS 21例,其中低危患者(RA/RARS)12例,高危患者(RAEB)9例。结果:总有效率47.6%;12例低危患者中6例获得血液学进步(HI),有效率50.0%;9例高危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例血液学进步,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的21例患者,8例获血液学进步,其中HI-E 6例,HI-P 4例,HI-N 3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骨MDS疗效肯定,尤其对那些依赖红细胞输注的MDS的患者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MDS首选的单一或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综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根据FAB分型将46例MDS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低危组24例包括难治性贫血(RA)和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的难治性贫血(RAS),采用沙利度胺加司坦唑醇治疗;高危组22例包括未成熟红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和伴过度性未成熟红细胞红细胞的难治性贫血(RAEBT)的用沙利度胺加高三尖杉酯碱化疗。根据国内MDS疗效标准判断疗效。结果低危组总有效率79.15%,缓解率54.17%;高危组总有效率63.64%,缓解率45.4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MDS有肯定疗效,可有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沙利度胺口服,初始剂量每天100 mg,如无不良反应则每周剂量递增50 mg/d,直至达最高剂量每天200 mg,然后改为维持剂量每天100~200 mg;治疗组同时加用CsA口服,CsA起始剂量为(2~3)mg/(kg·d),维持剂量5 mg/(kg·d),直到血液学反应出现或副作用发生。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CR 13例(41.9%),PR 7例(22.6%),HI 3例(9.7%),NR 8例(25.8%),其有效率为74.2%,对照组以30例进行疗效评价,CR 9例(30%),PR 6例(20%),HI 1例(3.3%),NR 14例(46.7%),其有效率为53.3%,两组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b、PLT水平治疗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患者的Hb、PLT水平较对照组上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沙利度胺二者联合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2014年收治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促红素联合沙利度胺,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30例,其中15例基本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其中14例基本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6,占总数的20.0%;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14例,占总数的46.7%。两组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应用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沙利度胺由于具有抗新生血管的生成作用,近 年来在恶性实体瘤和血液、淋巴系统中的应用日趋 广泛.为了观察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及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我院从 2008年起对在 血液科住院因经济原因拒绝化疗或无化疗指征的部 分患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